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脓毒症患者发生心肌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智恩 严善秀 +5 位作者 卢萍 姚娟 包牧龙 侯娟 简漪沫 马瑶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28-432,共5页
目的分析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SIMD)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为SIMD的诊治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84例脓毒症患者(年龄≥18岁)的临床资料,包括性... 目的分析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SIMD)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为SIMD的诊治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84例脓毒症患者(年龄≥18岁)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基础性疾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实验室检查结果、疾病严重程度评分、机械通气比例、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肾替代治疗的比例,以及ICU住院时间和28d病死率等.根据是否发生心肌功能障碍将患者分为SIMD组和非SIMD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患者发生SIMD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危险因素对脓毒症患者发生SIMD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284例患者,SIMD组136例(47.89%),非SIMD组148例(52.11%).与非SIMD组比较,SIMD组患者的年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入住ICU时血乳酸(Lac)水平、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比例、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均明显升高[年龄(岁):75.92±2.35比55.02±1.68,NT-proBNP(ng/L):3037.00±544.50比2493.92±630.21,cTnI(μg/L):0.12±0.07比0.06±0.03,入住ICU时血Lac(mmol/L):4.46±1.21比2.98±1.02,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比例:40.44%(55/136)比21.62%(32/148),APACHEⅡ评分(分):24.25±1.02比20.95±0.85,SOFA评分(分):7.41±4.69比6.21±2.81,均P<0.05],而SIMD组24 h Lac清除率明显降低[(13.80±7.01)%比(25.41±8.9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24 h Lac清除率<13.80%、NT-proBNP≥3000 ng/L是发生SIMD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5.990(2.143~16.742)、0.348(0.155~0.786)、2.708(1.093~6.711),P值分别为0.001、0.011、0.031].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24 h Lac清除率和NT-proBNP水平对SIMD的发生均有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7、0.811、0.743,95%CI分别为0.573~0.701、0.761~0.860、0.687~0.800,均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SIMD的发病率较高,年龄增大、24 h Lac清除率下降、NT-proBNP增高是患者发生SIMD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 脓毒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护士保护病人权利的道德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张颖 石艳 +1 位作者 何伟 孙慧敏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44-47,58,共5页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保护病人权利的道德行为量表、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道德敏感性问卷对四川省9所医院的274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显示,ICU护士保护病人权利的道德行为得分为(110.49±15.93)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保护病人权利的道德行为量表、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道德敏感性问卷对四川省9所医院的274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显示,ICU护士保护病人权利的道德行为得分为(110.49±15.93)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接受道德/伦理培训、专业自我概念及道德敏感性是ICU护士保护病人权利的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ICU护士保护病人权利的道德行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理管理者可加强医院道德培训,提升ICU护士专业自我概念水平,制定针对性的道德敏感性培养计划,促进ICU护士保护病人权利的道德行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护士 病人权利 道德行为 专业自我概念 道德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破格救心汤联合针刺治疗脓毒性心肌病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周智恩 严善秀 +5 位作者 卢萍 姚娟 包牧龙 侯娟 简漪沫 马瑶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51-156,共6页
目的观察加味破格救心汤联合针刺治疗对脓毒性心肌病(SIC)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76例SI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脓... 目的观察加味破格救心汤联合针刺治疗对脓毒性心肌病(SIC)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76例SI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脓毒症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破格救心汤〔组成:制附子30 g(先煎),红参30 g(另炖),山萸肉60 g,干姜30 g,生龙骨30 g(先煎),生牡蛎30 g(先煎),磁石30 g(先煎),茯苓90 g,车前子30 g(包煎),炙甘草60 g,麝香0.5 g(人工)〕,每日1剂,早中晚各100 mL分服;同时针刺双侧足三里、关元、内关、三阴交及气海穴,每日针刺2次。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心肌肌钙蛋白I(cTn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乳酸(Lac)等指标的变化;记录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及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晚期血流速度峰值比值(E/A比值),同时观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机械通气时间、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炎症指标(CRP、PCT)、心肌标志物指标(cTnI、NT-proBNP)、血流动力学及灌注指标(HR、Lac)、病情严重程度评分(APACHEⅡ、SOFA)和28 d病死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LVEF、MAP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CRP(mg/L):22.18±9.46比68.45±13.46,PCT(μg/L):1.16±0.59比4.35±1.28,LVEF:0.48±0.06比0.41±0.05,cTnI(μg/L):0.60±0.14比0.98±0.30,NT-proBNP(ng/L):204.35±26.54比240.12±56.12,HR(次/min):88.75±10.05比98.57±10.56,MAP(mmHg,1 mmHg≈0.133 kPa):82.10±5.08比73.46±3.55,Lac(mmol/L):0.75±0.28比1.60±0.36,APACHEⅡ评分(分):10.46±1.80比15.50±2.16,SOFA评分(分):2.60±1.24比6.76±1.60,均P<0.05〕。两组治疗后LVFS、E/A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VFS:(25.12±3.46)%比(22.61±3.88)%,E/A比值:1.16±0.46比0.96±0.32,均P>0.05〕;治疗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间、ICU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间(d):9.62±3.05比10.48±3.40,ICU住院时间(d):12.51±2.04比13.72±1.14,均P<0.05〕,MODS发生率和28 d病死率虽较对照组有所降低〔38.89%(14/36)比52.77%(9/36),44.44%(16/36)比47.22%(17/36)〕,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加味破格救心汤联合针刺可改善SIC患者预后,其机制可能与控制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心肌病 破格救心汤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组织丙二醛、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吸烟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樊涛 张宇 +4 位作者 蒋洪丽 闵婕 王科 周维 毛兵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18-222,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组织的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8(IL-8)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探讨其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OPD患者中的吸烟者、曾经吸烟者、非吸烟者及非COPD患者中...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组织的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8(IL-8)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探讨其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OPD患者中的吸烟者、曾经吸烟者、非吸烟者及非COPD患者中的吸烟者、曾经吸烟者、非吸烟者的肺组织MDA、IL-8与TNF-α含量,采用肺组织匀浆的肌酐浓度进行校正。结果COPD患者肺组织MDA、IL-8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COPD患者(P<0.01)。无论罹患COPD与否,吸烟者肺组织MDA、IL-8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吸烟者(P<0.05);COPD患者中的吸烟者肺部MDA、TNF-α水平显著高于曾经吸烟者(P<0.05),但二者肺部IL-8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非COPD患者中的吸烟者肺组织TNF-α水平显著高于曾经吸烟者(P<0.05),但肺组织MDA、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吸烟可引起肺组织MDA、IL-8和TNF-α水平异常升高,可能在COP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吸烟 丙二醛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自体大块髂骨结构性植骨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姚晓克 伍玲娜 +9 位作者 李建华 顾祖超 段鑫 黄文刚 闵鹏 陈鑫 王刚 阚燕 钟茜梅 高伟强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1期18-21,25,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大块髂骨结构性植骨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大块髂骨结构性植骨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纯锁定钢板治疗组(A组,33例)和应用自体大块髂骨结构性植骨结合锁定钢板治疗组(B组,2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手术切口并发症;术后通过X线片评估骨折及内固定稳定情况、骨折愈合情况;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结果:A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优于B组(P均<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4.3个月。A组并发症发生率(12%)明显高于B组(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1,P<0.05)。末次随访B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应用自体大块髂骨结构性植骨结合锁定钢板植骨固定牢靠,可减少术后出现内翻畸形,与单纯锁定钢板固定比较,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骨质疏松 老年患者 自体大块髂骨 锁定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药物联合医用三氧减轻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莉 龙虹宇 +2 位作者 辜敏 吕健勇 张奇 《中国药师》 CAS 2021年第5期902-905,共4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药物联合医用三氧减轻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疗效。方法:174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降糖治疗(C)组88例和降糖治疗复合三氧自血治疗(O)组86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 目的:观察糖尿病药物联合医用三氧减轻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疗效。方法:174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降糖治疗(C)组88例和降糖治疗复合三氧自血治疗(O)组86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浆胰岛素(F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TG)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的变化,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HbA1c、FIN等血糖指标和TC、TG等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O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C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HOMA-IR较前明显下降,HOMA-ISI则明显上升(P<0.05);且O组患者的HOMA-IR与HOMA-ISI均优于C组(P<0.05)。O组发生2例恶心、呕吐及3例头昏,C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医用三氧辅助糖尿病药物能进一步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降低TG,减轻IR,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安全性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三氧 糖尿病药物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神解郁汤联合针刺百会穴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周智恩 卢萍 +1 位作者 徐向文 杜卫甫 《陕西中医》 2020年第3期390-393,共4页
目的:观察安神解郁汤联合针刺百会穴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225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5例,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140例,加用安神解郁汤联合针刺百会穴,西药治疗同对照组。两组患... 目的:观察安神解郁汤联合针刺百会穴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225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5例,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140例,加用安神解郁汤联合针刺百会穴,西药治疗同对照组。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评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抗抑郁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14%、80.00%;神经功能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57%、49.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D、ADL、NIHS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安神解郁汤联合针刺百会穴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针刺疗法 针药结合 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呼吸实验时间对老年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石艳 毛莹 +2 位作者 李梦倩 喻鹭 郑洁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年第7期138-139,共2页
目的观察延长自主呼吸实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ail,SBT)时间,对老年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从2015年10月—2017年11月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随机分为2 hSBT组(常规... 目的观察延长自主呼吸实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ail,SBT)时间,对老年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从2015年10月—2017年11月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随机分为2 hSBT组(常规组)和8 hSBT组(试验组),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SBT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evaluationⅡ,APACHEⅡ)、通气时间、氧合指数、呼吸浅快指数(RSBI)、SBT和撤机成功率、住ICU时间。结果共入组80例患者,常规组40例,试验组40例。两组间性别、年龄、SBT前APACHEⅡ评分、通气时间、氧合指数、RS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的患者SBT成功率(87.5%)显著高于试验组(65.00%)(P=0.036)。常规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71.43%)则显著低于试验组(96.15%)(P=0.041)。住ICU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长自主呼吸实验时间有助于准确判断老年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时机,提高撤机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呼吸实验时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撤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中再出血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科宇 刘晓纬 +1 位作者 王青 徐学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8期672-674,共3页
目的 总结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中再出血的治疗经验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介入栓塞治疗的9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术中再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中,5例经术中弹簧圈快速填塞止血、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等抢救后好转出院,... 目的 总结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中再出血的治疗经验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介入栓塞治疗的9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术中再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中,5例经术中弹簧圈快速填塞止血、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等抢救后好转出院,4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术中再出血,致残率、病死率高。病人自身状况、颅内动脉瘤具体情况、介入治疗本身都与病人预后有关,术前做好再出血预案能有效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破裂动脉瘤 介入栓塞术 术中再出血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患儿心肺转流手术后肺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10
作者 张云 王琰 +4 位作者 曹钰 万智 杜晓东 曾智 聂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0-186,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乌司他丁对患儿心肺转流(CPB)心脏直视手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1期)、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时间从建库至2015年10月,查找CPB心脏手术围... 目的系统评价乌司他丁对患儿心肺转流(CPB)心脏直视手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1期)、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时间从建库至2015年10月,查找CPB心脏手术围术期患儿使用乌司他丁对呼吸系统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使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9篇RCT,共计657例患儿。乌司他丁可以明显改善患儿术后PaO2(SMD=0.90,95%CI 0.52~1.28,P<0.01)及氧合指数(OI)(SMD=1.01,95%CI 0.45~1.56,P<0.01);减小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SMD=-0.87,95%CI-1.70^-0.03,P=0.04)、呼吸指数(RI)(SMD=-0.81,95%CI-1.51^-0.11,P=0.02)、气道峰压(Ppeak)(SMD=-0.83,95%CI-1.18^-0.48,P<0.01),改善肺动态顺应性(Cd)(SMD=1.10,95%CI 0.57~1.62,P<0.01),缩短呼吸机通气时间(MVT)(SMD=-0.98,95%CI-1.59^-0.36,P<0.01)。结论乌司他丁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脏手术CPB过程中患儿的肺功能,但所选文章均非多中心、严格对照论文,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心肺转流 心脏外科 肺功能 患儿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标本分析前质量改进在ICU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喻鹭 曾敏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7年第10期54-55,38,共3页
ISO15189指出:分析前开始于临床医师提出申请,止于分析检验程序启动,其步骤包括检验申请、患者准备、原始样本的采集、样本的运送及样本在实验室内的传递等过程。血液样本分析前的过程环节众多,参与的人员复杂,因此也容易发生各种... ISO15189指出:分析前开始于临床医师提出申请,止于分析检验程序启动,其步骤包括检验申请、患者准备、原始样本的采集、样本的运送及样本在实验室内的传递等过程。血液样本分析前的过程环节众多,参与的人员复杂,因此也容易发生各种错误而最终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改进 标本分析 血液 ICU ISO15189 样本分析 应用 检验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对ICU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及照顾者负担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婧 石艳 +2 位作者 郑洁 唐玲 曾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2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ICU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及照顾者负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于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经治疗好转并转出的94例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组47例。两组家属均...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ICU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及照顾者负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于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经治疗好转并转出的94例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组47例。两组家属均接受常规转出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分别于转出前和转出第1、5天采用ICU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量表、主要照顾者负担量表评估两组家属的迁移应激水平和负担水平。结果两组转出第1、5天的迁移应激水平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转出第1、5天的迁移应激水平评分低于转出前,转出第5天的迁移应激水平评分低于转出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转出第5天的迁移应激水平评分低于转出前、转出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转出第5天的主要照顾者负担水平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转出第5天的主要照顾者负担水平评分均高于转出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明显改善ICU转出患者家属的迁移应激水平和照顾者负担水平,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干预 ICU转出患者 迁移应激 照顾者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互联网糖尿病健康信息资源的合理应用及挑战 被引量:14
13
作者 汪洋 王觅也 +2 位作者 周有莲 何龙韬 李舍予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098-2102,共5页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长期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形式、内容和普及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逐渐颠覆着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但大量研究提示,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健康教育信息存在多种质量问...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长期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形式、内容和普及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逐渐颠覆着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但大量研究提示,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健康教育信息存在多种质量问题,可能对糖尿病患者产生误导。目前我国糖尿病互联网健康教育主要来自网页、移动应用和新媒体,本研究对上述3种来源各自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进行阐述,并对如何更加合理地使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展望,以助于糖尿病健康教育形式、效率和接受程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互联网 健康教育 质量控制 移动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重症患者的体温水平对不同血糖测量方法结果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俊 李军文 +1 位作者 喻鹭 余水秀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20期-,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ICU重症患者在不同体温水平下的床旁动脉血气分析与血糖仪快速末梢血糖检测结果。方法同步采集196例ICU重症住院患者的静脉血生化、动脉血气分析和快速末梢血的血糖检测标本,分别计算不同体温水平,不同血糖分组下同步... 目的:对比分析ICU重症患者在不同体温水平下的床旁动脉血气分析与血糖仪快速末梢血糖检测结果。方法同步采集196例ICU重症住院患者的静脉血生化、动脉血气分析和快速末梢血的血糖检测标本,分别计算不同体温水平,不同血糖分组下同步快速血糖检测与静脉血/血生化仪法(标准法)所测血糖值的差异、相关系数、偏倚校正因子及对所得血糖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正常体温水平下,低血糖组同步快速血糖检测与静脉血糖值结果比较阳性率最低3.31%(5/151),而两两比较中低血糖组与目标组比较,高血糖组与目标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69、15.504,P<0.01)。发热体温状态下,低血糖组同步快速血糖检测与静脉血糖值结果比较阳性率为0,而两两比较中低血糖组与目标组比较,低血糖组与高血糖组比较,在选择同步快速血糖检测与静脉血糖检测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87、12.857,P<0.01)。结论高体温水平下,不可通过同步快速血糖检测来反映危重患者血糖真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体温 生化仪 动脉血气分析 血糖仪
原文传递
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液体复苏后临床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伍玲娜 姚晓克 +3 位作者 费晓莉 石艳 贺靖尧 钟兴美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液体复苏后,患者液体平衡情况、乳酸、白蛋白等指标变化对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符合重症胰腺炎诊断标准的101例患者,其中男53例,女48例。...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液体复苏后,患者液体平衡情况、乳酸、白蛋白等指标变化对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符合重症胰腺炎诊断标准的101例患者,其中男53例,女48例。根据入院前7 d液体复苏后患者乳酸变化趋势,将患者分为乳酸下降组、乳酸不降组。统计分析患者资料,比较入院前7 d乳酸下降组及不降组液体复苏量、尿量、血红蛋白、HCT、白蛋白、呼吸机及CRRT使用、病死率等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乳酸不降组较乳酸下降组,入院后前7 d液体复苏量、液体正平衡量更高,呼吸机及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需求更高,28 d内存活率、小便量、入院第7天时血清HCT及白蛋白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液体复苏7 d后乳酸不下降、液体正平衡越大且白蛋白下降程度越大者,预后转归越差。早期液体复苏后患者乳酸变化趋势、液体正平衡量、尿量、白蛋白下降程度等,能够反映出患者实际病情严重程度及变化趋势。故这些指标可作为判断患者是否治疗有效的因素,也可作为疾病预后转归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早期液体复苏 乳酸 液体平衡
原文传递
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Seinsheimer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姚晓克 伍玲娜 +4 位作者 李建华 黄文刚 段鑫 顾祖超 王跃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7-462,共6页
目的探讨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Seinsheimer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方法2014年5月—2018年7月,采用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36例Seinsheimer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男25例,女11例;年龄23~86岁,平均55.8岁。... 目的探讨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Seinsheimer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方法2014年5月—2018年7月,采用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36例Seinsheimer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男25例,女11例;年龄23~86岁,平均55.8岁。致伤原因:摔伤19例,交通事故伤9例,高处坠落伤7例,重物砸伤1例;均为新鲜闭合性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1~14 d,平均6.8 d。术中闭合复位18例,有限切开复位18例;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固定17例,InterTan长钉固定5例,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14例,辅助钢丝捆扎7例。术后通过X线片和临床随访,判断骨折复位维持情况、内固定物位置、骨折愈合情况;观察髋关节活动范围、行走能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Merle d’Aubigne-Postel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术后患者髋部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4.2个月。1例患者闭合复位术后2个月出现股骨头内翻移位、螺钉穿出现象,给予翻修手术,髋关节功能恢复稍差。其余患者术后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9~15个月,平均11.5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内固定失效、骨折再移位、骨不连、畸形愈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能够正常行走、下蹲,不影响日常生活或工作。末次随访时,根据Merle d’Aubigne-Postel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价,获优28例,良4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88.9%。结论C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Seinsheimer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必要时辅助钢丝捆扎,具有骨折端血供破坏少、复位满意、固定牢靠及利于早期康复训练等优点,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下骨折 髋关节 SeinsheimerⅤ型 闭合复位 有限切开复位 髓内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掌侧斜T型锁定钢板排钉杠杆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 被引量:6
17
作者 姚晓克 伍玲娜 +4 位作者 李建华 黄文刚 王崇文 顾祖超 王跃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09-813,共5页
目的总结掌侧斜T型锁定钢板排钉杠杆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14年7月—2018年7月,采用掌侧斜T型锁定钢板排钉杠杆复位内固定治疗15例桡骨极远端骨折患者。男6例,女9例;年龄30~66岁,平均56.6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 目的总结掌侧斜T型锁定钢板排钉杠杆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14年7月—2018年7月,采用掌侧斜T型锁定钢板排钉杠杆复位内固定治疗15例桡骨极远端骨折患者。男6例,女9例;年龄30~66岁,平均56.6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例,摔伤13例。均为新鲜闭合性损伤。桡骨极远端骨折按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标准:23C1型8例,23C2型7例。合并尺骨茎突骨折7例,下尺桡关节不稳定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6~9 d,平均7.3 d。术后X线片复查骨折愈合情况及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恢复情况,采用Cooney评分评估疗效。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4.6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5~10个月,平均8.2个月;无内固定失效、骨折再移位等情况发生。末次随访时桡骨高度、掌倾角和尺偏角均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oney评分中各项评分(疼痛、功能、活动度、握力)及总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优11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达93%。结论掌侧斜T型锁定钢板排钉杠杆复位内固定可有效恢复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固定可靠,腕关节可及早活动,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可获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极远端骨折 斜T型锁定钢板 切开复位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合并喙突骨折的上肩胛悬吊复合体多重损伤 被引量:5
18
作者 姚晓克 伍玲娜 +4 位作者 李建华 黄文刚 段鑫 顾祖超 王跃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7-351,共5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合并喙突骨折的上肩胛悬吊复合体(superior shoulder suspensory complex,SSSC)多重损伤的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8年10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2例合并喙突骨折的SSSC多重损伤患者。男16例,女6例;年龄24...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合并喙突骨折的上肩胛悬吊复合体(superior shoulder suspensory complex,SSSC)多重损伤的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8年10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2例合并喙突骨折的SSSC多重损伤患者。男16例,女6例;年龄24~72岁,平均36.6岁。致伤原因:摔伤10例,交通事故伤5例,高处坠落伤7例。均为新鲜闭合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2~17 d,平均6.9 d。X线片及CT示喙突骨折合并锁骨骨折14例、肩锁关节脱位12例、肩峰骨折5例,其中SSSC 2处损伤14例、3处损伤7例、4处损伤1例。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4.1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2个月,平均6.2个月;肩锁关节位置正常,未出现内固定失效、骨不连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获优15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90.9%。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合并喙突骨折的SSSC多重损伤固定牢靠,配合术后积极康复,可以加速肩关节功能恢复,取得满意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喙突骨折 上肩胛悬吊复合体 多重损伤 切开复位 内固定
原文传递
自拟清源生化汤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智恩 卢萍 +5 位作者 姚娟 徐文豪 马瑶 简旖沫 包牧龙 杨梁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44-948,共5页
目的探讨自拟清源生化汤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入选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诊治的80例脓毒症伴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自拟清源生化汤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入选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诊治的80例脓毒症伴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脓毒症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自拟清源生化汤,每日1剂,早晚各100 mL分服;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均连续治疗7 d。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等指标,并计算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同时记录患者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和28 d病死率。结果两组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及炎症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T(s):16.01±1.08比19.21±1.38,APTT(s):55.33±15.29比79.41±12.69,INR:1.30±0.21比1.65±0.22,Fib(g/L):2.87±0.89比5.44±1.13,D-二聚体(mg/L):2.56±1.67比6.41±2.42,PLT(×10^(9)/L):125.79±18.51比95.46±18.50,WBC(×10^(9)/L):7.50±0.78比12.75±4.09,CRP(mg/L):21.27±9.32比65.44±13.40,PCT(μg/L):1.15±0.58比6.31±1.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APACHEⅡ和SOF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APACHEⅡ(分):10.29±1.86比15.35±2.06,SOFA(分):5.51±1.08比7.65±1.58,均P<0.05〕。观察组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d:12.22±9.48比20.22±15.35,P<0.05),MODS发生率和28 d病死率虽较对照组有所降低〔35.0%(14/40)比47.5%(19/40),45.0%(18/40)比47.5%(19/40)〕,但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自拟清源生化汤可改善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预后,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凝血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源生化汤 脓毒症 凝血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白细胞联合D-二聚体评分预测行急诊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院死亡风险的效力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龙虹宇 邓波 +2 位作者 伍玲娜 樊静 曹钰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288-293,共6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临床资料分析,探究白细胞计数(WBC)联合D-二聚体(D-dimer)计数评分(W-D评分)预测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院死亡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08—2017-02期间四川大学华... 目的:通过回顾性临床资料分析,探究白细胞计数(WBC)联合D-二聚体(D-dimer)计数评分(W-D评分)预测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院死亡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08—2017-02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以及辅助检查结果(血常规、生化、心脏超声)等。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患者入院时WBC及D-二聚体预测在院病死率的最佳截断值。根据最佳截断值将所有患者分W-D 0分组、W-D 1分组合W-D 2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寻预测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在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636例,其中在院期间死亡者64例(10.06%)。ROC曲线分析患者入院时WBC和Ddimer预测其在院病死率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1.91×109/L,462.50mg/L。一般资料比较显示:W-D 0分组、W-D 1分组和W-D 2分组患者的在院病死率分别为2.3%、19.4%和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示W-D评分判断住院期间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明显高于WBC(0.739)、D二聚体(0.75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W-D评分(W-D 1分组vs W-D 0分组:OR:6.315,95%CI:4.091~8.692,P<0.01;W-D 2分组vs W-D 0分组:OR:11.134,95%CI:9.276~14.692,P<0.05)是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在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W-D评分是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在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该类患者早期危险分层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白细胞计数 D-二聚体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在院病死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