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高效农业中发展成都市鲜菜生产
1
作者 黄裕蜀 《四川农业科技》 1995年第4期3-4,共2页
在高效农业中发展成都市鲜菜生产(成都市第一农科所610072)黄裕蜀成都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灌溉方便,适于各种蔬菜生长;而且种菜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被中外农业专家认为是一个发展蔬菜产业的最适地区。事实... 在高效农业中发展成都市鲜菜生产(成都市第一农科所610072)黄裕蜀成都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灌溉方便,适于各种蔬菜生长;而且种菜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被中外农业专家认为是一个发展蔬菜产业的最适地区。事实上,成都市蔬菜生产历来位居全国前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农业 蔬菜 生产 发展 成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番茄青枯菌生理分化和品种抗性鉴定 被引量:18
2
作者 帅正彬 苏家烈 罗小波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18,共3页
初步鉴定出成都地区番茄青枯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属小种1,并根据其对不同寄主的致病力不同进一步划分成4个致病类型;还用3个不同菌株接种鉴定了成都的6个主要番茄栽培品种的青枯病抗性,结果表... 初步鉴定出成都地区番茄青枯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属小种1,并根据其对不同寄主的致病力不同进一步划分成4个致病类型;还用3个不同菌株接种鉴定了成都的6个主要番茄栽培品种的青枯病抗性,结果表明6个品种均不抗青枯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青枯菌 生理分化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区番茄病毒病种群鉴定及TMV株系分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帅正彬 肖纪蓉 +1 位作者 张辉萍 刘云福 《长江蔬菜》 1997年第6期13-15,共3页
通过对122份番茄病毒病样本的鉴定,明确了成都地区番茄病毒病的主要毒原种群是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CMV占祥本数的59.0%,TMV占23.0%,两者混合侵染类型占13.1%,初步鉴定出番茄TMV分化为0、1两株系,以0... 通过对122份番茄病毒病样本的鉴定,明确了成都地区番茄病毒病的主要毒原种群是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CMV占祥本数的59.0%,TMV占23.0%,两者混合侵染类型占13.1%,初步鉴定出番茄TMV分化为0、1两株系,以0株系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病毒病 TMV CMV TMV株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三个名茄
4
作者 张淑芬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2-23,共2页
三叶茄、竹丝茄、墨茄是成都配套栽培的优良地方品种。现简介如下: 一、品种特性三叶茄:早熟种。株高约1米,开展50~70厘米,茎紫黑色有灰褐色茸毛,叶色深绿,上有紫斑:叶缘凸波状,叶片卵圆形,叶柄和叶脉紫色,第一花着生于7~9节,果实棒... 三叶茄、竹丝茄、墨茄是成都配套栽培的优良地方品种。现简介如下: 一、品种特性三叶茄:早熟种。株高约1米,开展50~70厘米,茎紫黑色有灰褐色茸毛,叶色深绿,上有紫斑:叶缘凸波状,叶片卵圆形,叶柄和叶脉紫色,第一花着生于7~9节,果实棒状形或卵圆形,果柄及萼片紫黑色有短刺,果皮紫红色,肉白色,质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地区 三叶茄 竹丝茄 墨茄 地方品种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挂丝红与一点儿红莴笋
5
作者 张正国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3-23,共1页
成都挂丝红莴笋亦名洋棒莴笋,已栽培近50年。成都一点儿红莴笋又名青洋棒莴笋或青挂丝莴笋,为近年成都冬莴笋栽培发展较快的品种。两者均为成都冬、春莴笋的主栽品种。成都挂丝红莴笋与一点儿红莴笋的外观非常相似,长势均较强,叶簇也较... 成都挂丝红莴笋亦名洋棒莴笋,已栽培近50年。成都一点儿红莴笋又名青洋棒莴笋或青挂丝莴笋,为近年成都冬莴笋栽培发展较快的品种。两者均为成都冬、春莴笋的主栽品种。成都挂丝红莴笋与一点儿红莴笋的外观非常相似,长势均较强,叶簇也较紧凑,叶片呈长倒卵形,叶面微皱,有光泽,叶缘波状浅齿;茎呈长圆锥形,茎皮带紫晕,不同之处是,一点儿红莴笋叶较长大,叶色较深,叶中下部较皱,且平顶时的数片叶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地区 挂丝红莴笋 一点儿红莴笋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草围温床及其特点
6
作者 屈小江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蔬菜 草围温床 特点 温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大白苦瓜的栽培及食用
7
作者 萧纪蓉 《长江蔬菜》 1987年第6期36-36,共1页
成都“大白苦瓜”是本市优良地方品种,栽培历史悠久,市郊各乡除净种外,也与其它蔬菜品种进行套作。该品种生长势中等,分枝性较强,蔓长可达3米;叶片掌状深裂,边沿有锯齿,形状非常好看;瓜呈长圆筒形,果柄和花蒂处略尖,纵径30-40厘米,横径... 成都“大白苦瓜”是本市优良地方品种,栽培历史悠久,市郊各乡除净种外,也与其它蔬菜品种进行套作。该品种生长势中等,分枝性较强,蔓长可达3米;叶片掌状深裂,边沿有锯齿,形状非常好看;瓜呈长圆筒形,果柄和花蒂处略尖,纵径30-40厘米,横径6-7厘米,嫩瓜成熟时乳白绿色,老熟瓜橙红色,表面有条形和粒形的瘤状物,质地细嫩,清香,食味略苦,成都群众用以清热解暑,在夏季蔬菜中,苦瓜受到特殊喜爱。成都“大白苦瓜”较早熟,惊蛰——春分播种,清明——谷雨定植,小满后开始采收。苦瓜不耐瘠薄,因此,除施足底肥外,在整个生长期中应追肥5-6次,尤其要重施催果肥及翻花肥,以利提高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大白苦瓜 栽培 食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大头菜的加工
8
作者 董伟 《长江蔬菜》 1988年第6期40-40,共1页
成都地区栽培大头菜约有80多年的历史。主要在郊县粮作区种植。使用的主栽品种有“荷包种大头菜”,“萝卜种大头菜”和“大马桩大头菜”等。其中以“荷包种大头菜”品质最佳,该品种为花叶型叶片,肉质根圆柱形、肉质紧实、芥辣味浓,单个... 成都地区栽培大头菜约有80多年的历史。主要在郊县粮作区种植。使用的主栽品种有“荷包种大头菜”,“萝卜种大头菜”和“大马桩大头菜”等。其中以“荷包种大头菜”品质最佳,该品种为花叶型叶片,肉质根圆柱形、肉质紧实、芥辣味浓,单个鲜重可达600克左右,常年亩产3.000公斤,是加工、鲜食的优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大头菜 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铬——烟酸复合物对肉鸭生产性能、胴体成分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3
9
作者 吴永胜 董国忠 +3 位作者 王立常 黄勇 俞纯方 李周权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0-25,共6页
选择1日龄樱桃谷母鸭240只 ,随机分为3组 ,每组5个重复 ,每个重复16只 ,饲养49天。在各组鸭的饲粮中分别添加0、100、200μm/kg铬量的铬—烟酸复合物 ,研究铬—烟酸复合物对肉鸭生产性能、胴体成分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 :... 选择1日龄樱桃谷母鸭240只 ,随机分为3组 ,每组5个重复 ,每个重复16只 ,饲养49天。在各组鸭的饲粮中分别添加0、100、200μm/kg铬量的铬—烟酸复合物 ,研究铬—烟酸复合物对肉鸭生产性能、胴体成分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 :(1)饲粮中添加铬 -烟酸复合物显著(P<0.01)提高肉鸭体重和日增重 ,显著(P<0.01)降低料肉比 ,对日采食量无影响(P>0.05) ;(2)添加铬 -烟酸复合物显著(P<0.05)提高肉鸭瘦肉率和胴体粗蛋白质含量 ,显著(P<0.05)降低肉鸭皮脂率和胴体粗脂肪含量 ;(3)添加铬 -烟酸复合物显著(P<0.01)降低肉鸭血清总脂、葡萄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尿素氮含量 ,显著(P<0.01)提高血清总蛋白含量。试验结果表明 :饲粮中添加200μm/kg铬量的铬 -烟酸复合物不仅可促进肉鸭生长、降低料肉比 ,而且可提高屠宰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能 饲粮 胴体成分 肉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线虫防治小地老虎田间试验初报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刚应 杨怀文 陈慧琨 《生物防治通报》 CSCD 1992年第2期94-94,共1页
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是蔬菜地的重要地下害虫,常造成缺苗断垄。长期主要依靠化学杀虫剂来防治,效果不够理想,且易造成对产品的污染。为寻找安全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我们于1989年5月在成都市进行了线虫对小地老虎幼虫的田间防治效... 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是蔬菜地的重要地下害虫,常造成缺苗断垄。长期主要依靠化学杀虫剂来防治,效果不够理想,且易造成对产品的污染。为寻找安全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我们于1989年5月在成都市进行了线虫对小地老虎幼虫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虫 小地老虎 防治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蓉杂茄三种同工酶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礼 林宏辉 +2 位作者 晏婴才 秦国政 赵开平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8-130,共3页
关键词 蓉杂茄 茄子 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人工有性繁殖技术
12
作者 林宏辉 杜林方 +2 位作者 贾勇炯 梁厚果 何礼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1995年第3期114-114,共1页
天麻人工有性繁殖技术林宏辉,杜林方,贾勇炯,梁厚果(四川大学生物系,成都610064)何礼(成都市第一农科所,成都610064)我国研究天麻已有约30年的历史,对天麻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60年代中期,我国就开始了对天... 天麻人工有性繁殖技术林宏辉,杜林方,贾勇炯,梁厚果(四川大学生物系,成都610064)何礼(成都市第一农科所,成都610064)我国研究天麻已有约30年的历史,对天麻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60年代中期,我国就开始了对天麻无性繁殖方法的探索;到70年代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人工繁殖 种子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川麦44
13
作者 蒲宗君 冯骏 李天炬 《四川农业科技》 2005年第6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优质高产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 抗病 太谷核不育 1996年 2004年 中间材料 聚合杂交 父本杂交 贵农21 推广品种 农业厅 母本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霉和绿粘帚霉对柑桔青霉病菌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17
14
作者 郭江洪 文成敬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59-62,共4页
通过圆盘滤膜试验 ,对扣培养试验 ,孢子萌发试验 ,菌丝间的相互作用观察 ,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以及对病害病情发展的影响等项研究 ,调查了土壤中分离的木霉和绿粘帚霉菌株对柑桔青霉病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 :有 16 1%的黄绿木霉、 72 ... 通过圆盘滤膜试验 ,对扣培养试验 ,孢子萌发试验 ,菌丝间的相互作用观察 ,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以及对病害病情发展的影响等项研究 ,调查了土壤中分离的木霉和绿粘帚霉菌株对柑桔青霉病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 :有 16 1%的黄绿木霉、 72 7%的钩状木霉、 69 2 %的绿粘帚霉的不挥发性代谢产物对柑桔青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超过了 60 % ;有 5 4 5 %的钩状木霉、 61 5 %的绿粘帚霉对其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大于 90 % ;木霉和绿粘帚霉产生的挥发性代谢产物对柑桔青霉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都小于 10 %。所试验的木霉和绿粘帚霉菌均不同程度地具有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刺伤接种试验表明 ,木霉和绿粘帚霉对刺伤接种果实的病情发展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试验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青霉病菌 木霉 绿粘帚霉 拮抗作用 柑桔 青霉病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自花授粉后外源DNA导入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董伟 陈玲 吴勇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55-160,共6页
依据黄瓜的花器结构及开花习性,研究了黄瓜人工授粉后外源DNA导入的时间、DNA溶液浓度、用量、pH值等因素对导入后代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子房微量注射导入外源DNA,适于授粉后8~24小时,DNA溶液浓度为1000μg/ml,pH7.5,每朵花用量1... 依据黄瓜的花器结构及开花习性,研究了黄瓜人工授粉后外源DNA导入的时间、DNA溶液浓度、用量、pH值等因素对导入后代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子房微量注射导入外源DNA,适于授粉后8~24小时,DNA溶液浓度为1000μg/ml,pH7.5,每朵花用量10~20μl,可获得10^(-2) ~10^(-3)的高遗传转化率,异后代(D_1代)出现的变异性状能遗传给下一代。经同工酶分析,认为变异性状来自DNA供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DNA导入 自花授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黄菊菇的驯化试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先富 廖志勇 +1 位作者 张军 陈征昊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驯化试验 黄菊 野生 人体免疫功能 珍稀食用菌 抗癌活性 黄金菇 自治区 子实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花龄及贮藏条件对辣椒花粉萌发与授粉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董伟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1-12,共2页
‘二金条’辣椒在露地和温室栽培,其生育期最高温度为25℃和36℃。温度和花龄影响了花粉的寿命。开花当天的花粉在24℃,RH78~90%条件下贮藏3天,生活力便降至22.7%,而在4℃RH21%贮藏一周,仍有4210的... ‘二金条’辣椒在露地和温室栽培,其生育期最高温度为25℃和36℃。温度和花龄影响了花粉的寿命。开花当天的花粉在24℃,RH78~90%条件下贮藏3天,生活力便降至22.7%,而在4℃RH21%贮藏一周,仍有4210的花粉具生活力。低温高湿或室温低湿下贮藏的花粉,其萌发率均低于低温低湿。不同花龄的花粉授粉结实率以开花当天的最高;4℃RH21%贮藏6天与24℃RH78~90%贮藏1天的结实率同为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花粉 萌发 授粉 花龄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DNA注射黄瓜子房后代性状的变异 被引量:5
18
作者 董伟 陈玲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25-29,共5页
采用人工自花授粉8小时后,作外源DNA子房注射,诱导成功黄瓜皮色基因的遗传转化,转化率为1.53%,变异后代(D_1代)出现的变异性状能够遗传给下一代,通过D_1代和D_2代植株表现型鉴定及D_2代同工酶分析,证明带有皮色标记基因的外源DNA片段... 采用人工自花授粉8小时后,作外源DNA子房注射,诱导成功黄瓜皮色基因的遗传转化,转化率为1.53%,变异后代(D_1代)出现的变异性状能够遗传给下一代,通过D_1代和D_2代植株表现型鉴定及D_2代同工酶分析,证明带有皮色标记基因的外源DNA片段确实进入受体,并得到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子房注射 性状变异 外源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蜀柏毒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被引量:7
19
作者 何礼 《昆虫知识》 CSCD 1998年第2期90-93,共4页
1990~1991年,作者在四川平昌县对蜀柏毒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蜀柏毒蛾在四川1年发生2代,以幼虫越冬;常年以越冬代的5、6龄幼虫危害较重,危害盛期从5月上旬至6月上旬,林间高温干旱气候和天敌种类及数量的... 1990~1991年,作者在四川平昌县对蜀柏毒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蜀柏毒蛾在四川1年发生2代,以幼虫越冬;常年以越冬代的5、6龄幼虫危害较重,危害盛期从5月上旬至6月上旬,林间高温干旱气候和天敌种类及数量的锐减是导致蜀柏毒蛾猖獗的主要因素;提出以科学营林增加灭敌种类和数量的营林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相毒蛾 生物学特性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花药中可溶性蛋白的分离及几种同工酶鉴定 被引量:3
20
作者 董伟 陈玲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3期67-70,共4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大乌叶甘蓝雄性不育系及同核保持系花药中游离蛋白质及几种酶的同工酶谱。结果表明,不育系与保持系各酶带的差异显著。其中,游离蛋白质各为6条和11条,细胞色素氧化酶为4条和6条;脂酶各3条和6条;过氧化物酶...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大乌叶甘蓝雄性不育系及同核保持系花药中游离蛋白质及几种酶的同工酶谱。结果表明,不育系与保持系各酶带的差异显著。其中,游离蛋白质各为6条和11条,细胞色素氧化酶为4条和6条;脂酶各3条和6条;过氧化物酶均为4条,但其不育系酶活性低于保持系,且有1条 Rf=0.42的特殊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雄性不育 三系配套 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