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间盘突出症CT影像检查及体征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方兵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679-681,共3页
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CT影像表现和临床体征表现的对比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单排螺旋CT机行CT扫描,对CT影像中许莫氏结节、髓核是否经骨突... 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CT影像表现和临床体征表现的对比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单排螺旋CT机行CT扫描,对CT影像中许莫氏结节、髓核是否经骨突出、髓核病变情况、矢状径大小、硬膜囊和神经根受压情况等多个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13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在许莫氏结节、经骨突出情况及矢状面髓核突出大小等CT影像指标中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髓核情况、髓核密度、髓核在水平面及额状位突出的大小和神经根受压方式等引起的症状体征严重程度的大小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硬膜囊前后径越大,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越严重,而矢状径越小,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越严重(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CT图像表现和患者临床症状之间存在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CT 体征 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胸部结节病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何佳峻 张羲娥 邓珍萍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2期48-50,共3页
目的探析非典型胸部结节病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及CT检查在该病临床鉴别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73例胸肺部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均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最终结果,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 目的探析非典型胸部结节病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及CT检查在该病临床鉴别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73例胸肺部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均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最终结果,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总结非典型胸部结节病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并将确诊结果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以明确CT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非典型胸部结节病患者的CT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胸内淋巴结肿大,多出现磨玻璃影、结节影、不规则索条影等肺部浸润表现,伴斑点状钙化,增大淋巴结界限清楚,呈明显均匀强化。共诊断出58例非典型胸部结节、2例结核、2例淋巴瘤、1例转移瘤,其余10例发生误诊或漏诊,非典型胸部结节的诊断准确率达86.6%(58/67)。非典型胸部结节病患者CT强化方式以均匀为主,达65.7%,转移瘤CT强化方式也为均匀强化,需予以鉴别;非典型胸部结节病患者CT强化程度多为明显强化,达64.2%,而结核、淋巴瘤、转移瘤等一般不出现明显强化,较好辨别。结论 CT在非典型胸部结节病患者中的应用可更清楚观察病变,利于结节病病变的定位、鉴别及诊断,具有较大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胸部结节病 CT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检查方法在LC手术中的运用
3
作者 伍玉蓉 张羲娥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51-53,共3页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 影像学检查 B超 CT IVC ER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资料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
4
作者 伍玉蓉 张羲娥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8年第2期135-136,共2页
目的为科研、教学及学术交流提供一种新颖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方法搜集各种典型的有教学价值的影像资料图像以数码相机、扫描仪等方式数字化。用FLASH等动画处理软件制作,再刻录成数据盘保存。结果图像清晰,失真率小,动态演示,延长了影... 目的为科研、教学及学术交流提供一种新颖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方法搜集各种典型的有教学价值的影像资料图像以数码相机、扫描仪等方式数字化。用FLASH等动画处理软件制作,再刻录成数据盘保存。结果图像清晰,失真率小,动态演示,延长了影像资料的保存期。结论多媒体课件与学术交流及授课的实际应用充分结合,发挥其图像、声音、文字及对病灶的解读优势,更加生动形象,为科研教学和学术交流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资料 数字化 图像处理 X线计算机 多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超声技术在血液透析患者容量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宋晓英 王丰平 +3 位作者 王小东 蒲昆明 何青莲 王楠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7期2924-2927,共4页
目的探讨肺超声B线在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状态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该院透析中心9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超声分别测量透析前后B线数量、下腔静脉直径(IVCD),比较透析前后两者的变化,并分析透析前后B线数量... 目的探讨肺超声B线在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状态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该院透析中心9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超声分别测量透析前后B线数量、下腔静脉直径(IVCD),比较透析前后两者的变化,并分析透析前后B线数量与IVCD的相关性。同时选取其中62例合并高血压患者,分别采用传统临床评估法和肺超声B线评估法以调整透析干体重,比较2组患者透析后B线数量、干体重下降程度、血压、透析低血压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透析后B线数量及IVCD、体重均低于透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前B线数量与IVCD呈正相关(r=0.536,P<0.05)。相比传统评估组,肺超声B线组患者的血压下降程度、干体重下降幅度更大,透析低血压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肺超声B线检测进行容量评估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肺超声 B线 下腔静脉直径 干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评估IA期肺腺癌浸润程度及增殖活性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匡敏 文波 刘先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639-1642,共4页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CT)显像半定量参数对IA期肺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与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IA期肺腺癌患者的PET/CT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CT)显像半定量参数对IA期肺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与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IA期肺腺癌患者的PET/CT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按浸润程度不同分为非浸润腺癌组22例和浸润性腺癌组2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及Ki-67表达值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SUVmax对浸润性腺癌的诊断效能,采用Pearson分析SUVmax与Ki-67表达值的相关性。结果浸润性腺癌组患者的平均SUVmax为6.65±1.17,明显大于非浸润腺癌组的1.01±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SUVmax=1.75为最佳诊断临界值,敏感度为82.8%,特异度为95.5%;浸润性腺癌组患者的平均Ki-67阳性表达值为(23.34±3.7)%,明显高于非浸润腺癌组的(1.36±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Ki-67阳性表达值与SUVmax呈正相关(r=0.725,P<0.05)。结论不同浸润程度的IA期肺腺癌PET/CT表现存在差异,SUVmax对诊断浸润性腺癌有一定帮助,并且与Ki-67表达值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计算机成像 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 最大标准摄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MDCT对左心室功能评价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原珍团 余建群 +3 位作者 张优仪 袁红梅 白红利 朱培菊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61-1063,共3页
目的评价64-MDCT对左心室功能测量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收集行64-MDCT心脏增强检查、并具有超声心功能检查结果的患者42例,采用自动触发扫描和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将原始资料重建成10组,调入心功能软件分析包,分别用自动法和手动法算... 目的评价64-MDCT对左心室功能测量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收集行64-MDCT心脏增强检查、并具有超声心功能检查结果的患者42例,采用自动触发扫描和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将原始资料重建成10组,调入心功能软件分析包,分别用自动法和手动法算出左心功能各项测值,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和射血分数(EF)。将64-MDCT心功能各测量值与超声心动图结果比较。结果42例患者中,采用64-MDCT自动、手动两种方法所得心功能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者相关系数均在0.82以上;64-MDCT自动、手动两种方法心功能测值与超声心动图测值(EDV、ESV及SV)相关性较好,但EDV、ESV及SV 3项指标64-MDCT测值均高于超声心动图(P<0.05),64-MDCT的EF测值低于超声心动图(P>0.05)。结论64-MDCT作为一种新的心功能检查方法,其测量结果准确、可信,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MDCT 左心室 心功能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MRI表现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园园 赵建农 +2 位作者 陈君辉 贾颖 梁娜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5期376-382,共7页
目的分析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MRI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21例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均行MRI检查,并对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1例均表现为膝关节滑膜增厚、关节腔积液及膝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12例可见膝关节骨质侵蚀破坏,位于... 目的分析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MRI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21例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均行MRI检查,并对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1例均表现为膝关节滑膜增厚、关节腔积液及膝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12例可见膝关节骨质侵蚀破坏,位于股骨髁内或边缘,胫骨平台、髌骨、腓骨头等,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影。3例伴有不同程度骨髓水肿。11例可见痛风石形成,多位于髌上囊、髌下脂肪垫、关节腔、髁间窝、股骨髁内或旁、髌骨内或髌骨前、胫骨平台内或胫骨前方等;呈针状、条状、结节状、团块状;信号无特异性,T1WI上,4例呈低信号,7例呈低及等信号;T2WI上,2例呈低信号,5例呈稍高信号,4例呈低及稍高混杂信号。结论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早期,MRI可以敏感观察到滑膜增厚、关节腔积液、周围软组织肿胀,但是表现无特异性;MRI对于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合并有骨质破坏及痛风石形成的诊断特异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痛风性 膝关节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在股骨颈骨折诊断及分型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5
9
作者 原珍团 张小鸽 +1 位作者 张曦娥 邓珍萍 《四川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1051-1053,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及MPR重建在股骨颈骨折诊断及分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53例,术前均采用螺旋CT扫描及MPR薄层重建,进行骨折解剖分型及garden分型,并与手术分型结果相对照。结果 53例...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及MPR重建在股骨颈骨折诊断及分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53例,术前均采用螺旋CT扫描及MPR薄层重建,进行骨折解剖分型及garden分型,并与手术分型结果相对照。结果 5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CT扫描检查,所有患者均清晰显示了股骨颈骨折线的位置、走形、骨折移位程度、骨折块的多少、分布及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但在骨折细节显示方面,特别是嵌入型骨折患者,普通扫描不如MPR。与手术结果对照,53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解剖分型符合率为96.2%,garden分型符合率为100%。结论螺旋CT扫描及MPR重建技术对股骨颈骨折显示全面、直观、准确,明显优于X线检查,完全可以作为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多平面重建 股骨颈骨折 分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4在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8
10
作者 鲁宏 胡惠 +5 位作者 杨娜 游长永 张小鸽 王理 夏庆杰 赵建农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50,59,共5页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4(AQP4)在急性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线栓法建立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栓塞组和再灌注组。对脑组织病理观察、TTC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组织化学、荧光定量PCR和免疫...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4(AQP4)在急性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线栓法建立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栓塞组和再灌注组。对脑组织病理观察、TTC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组织化学、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栓塞组在右侧基底节区见细胞器肿胀、细胞体积增大,但细胞膜和血脑屏障结构完整,TTC染色缺血面积明显增加。所有再灌注组右侧基底节区的细胞肿胀减轻,再灌注早期组可见轻度血管源性水肿,TTC染色缺血面积逐渐缩小。AQP4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下降,分别与栓塞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再灌注后各组AQP4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但均高于假手术组。结论:无论是脑缺血或是再灌注,AQP4的表达均与细胞内水肿的程度一致,再灌注早期可出现血管源性水肿,再灌注越早脑细胞越容易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 脑缺血 再灌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第一前肋间肺静脉直径与肺毛细血管嵌压的关系及对心力衰竭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思勤 游长久 +7 位作者 胡咏梅 李秋 聂晓莉 张宗建 刘小蓉 王勉 张文勇 吴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4期273-277,共5页
目的探讨X线第一前肋间肺静脉直径(PVDFAI)与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的关系及对心力衰竭(CHF)的诊断价值。方法人选住院呼吸困难患者195例,正常健康组67例,测定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并行后前位X线胸片检查,测量PVDFAI。以PCWP... 目的探讨X线第一前肋间肺静脉直径(PVDFAI)与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的关系及对心力衰竭(CHF)的诊断价值。方法人选住院呼吸困难患者195例,正常健康组67例,测定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并行后前位X线胸片检查,测量PVDFAI。以PCWP〉12mmHg作为左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心衰组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组。计算PVDFAI诊断心衰的不同截值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正常对照组PVDFAI(1.34±0.49)mm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PVDFAI(1.43±0.37)mm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q=0.2700,P〉0.05)。心源性呼吸困难组PVDFAI(2.49±0.93)mm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增宽(q=17.0676,P〈0.01;q=15.1143,P〈0.01)。PVD-FAI与PCWP密切相关(r=0.388,P=0.000)。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胸片PVDFAI是CHF的独立预测因子(P=0.000,比数比28.103)。PVDFAI判定肺源性呼吸困难或心衰,其曲线下面积95.24%(95%可信区间,91.73%~98.85%)。判断左心功能不全的PVDFAI最佳截值为2.5mm,其诊断左心功能不全的敏感度97.17%,特异度93.26%,准确度95.38%。结论第一前肋间肺静脉直径可用以识别有、无肺静脉高压,对诊断心衰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呼吸困难 血流动力学 X线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利浦64排增强CT扫描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凌 梁娜 +1 位作者 范萍 陈君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20期3675-3678,共4页
目的:分析飞利浦64排增强CT扫描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50例经胃镜检查证实的胃癌患者纳入研究,术前采取飞利浦64排增强CT扫描方式评估TNM分期,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quo... 目的:分析飞利浦64排增强CT扫描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50例经胃镜检查证实的胃癌患者纳入研究,术前采取飞利浦64排增强CT扫描方式评估TNM分期,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飞利浦64排增强CT扫描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准确性。结果:飞利浦64排增强扫描T1期灵敏度为64.00%,特异度99.06%,准确性97.11%,Kappa值0.70;T2期灵敏度为70.65%,特异度94.97%,准确性90.00%,Kappa值0.68;T3期灵敏度为83.93%,特异度81.42%,准确性82.67%,Kappa值0.65;T4期灵敏度为70.64%,特异度88.27%,准确性84.00%,Kappa值0.57;飞利浦64排增强扫描N0期灵敏度为80.25%,特异度85.85%,准确性82.89%,Kappa值0.66;N1期灵敏度为77.16%,特异度92.36%,准确性86.89%,Kappa值0.71;N2期灵敏度为84.00%,特异度90.00%,准确性89.33%,Kappa值0.58;飞利浦64排增强扫描M分期检查灵敏度为96.62%,特异度93.85%,准确性96.22%,Kappa值0.86。结论:依据飞利浦64排增强CT扫描结果进行胃癌术前TNM分期,与术后病理检查一致,其中M分期检查准确性最高,与术后病理一致性极好,可为患者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增强扫描 胃癌 术前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平扫对急性阑尾炎病变阑尾解剖位置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明英 张小鸽 胡颖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探讨CT平扫对急性阑尾炎病变阑尾解剖位置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至2012年期间经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2例,术前均CT平扫检查。回顾性分析CT所示病变阑尾的解剖位置,并与术中所见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CT平扫图像显... 目的:探讨CT平扫对急性阑尾炎病变阑尾解剖位置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至2012年期间经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2例,术前均CT平扫检查。回顾性分析CT所示病变阑尾的解剖位置,并与术中所见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CT平扫图像显示,盆位阑尾炎29例,占28.4%(29/102);回肠前位21例,占20.6%(21/102);回肠后位16例,占15.7%(16/102);盲肠后位18例,占17.6%(18/102);盲肠下位15例,占14.7%(15/102);盲肠外腹膜后位2例,占2.0%(2/102);盲肠内位1例,占1.0%(1/102)。与术中所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平扫可准确显示急性阑尾炎病变阑尾的不同解剖位置,在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手术方案的选择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不同解剖位置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静脉及左无名静脉联合三血管气管切面在孕中期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7
14
作者 朱昱霏 罗红 +3 位作者 温激翔 孔丽娜 张琼月 杨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16-718,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静脉及左无名静脉联合三血管气管切面在孕中期诊断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产前于孕中期经冠状静脉、左无名静脉及三血管气管切面联合扫查诊断为PLSVC的16例胎儿为研究对象,观察PLSVC的超声图像特征... 目的:探讨冠状静脉及左无名静脉联合三血管气管切面在孕中期诊断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产前于孕中期经冠状静脉、左无名静脉及三血管气管切面联合扫查诊断为PLSVC的16例胎儿为研究对象,观察PLSVC的超声图像特征,与产后随访超声心动图或者尸检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6例PLSVC的胎儿冠状静脉切面冠状静脉窦扩张13例、冠状静脉窦不扩张3例;三血管气管切面图像呈典型"4血管征"14例、不典型"4血管征"2例;所有病例左无名静脉切面均显示左无名静脉的缺如。12例PLSVC胎儿产后超声心动图证实与产前诊断一致,4例引产经尸检结果得到证实。结论:冠状静脉、左无名静脉联合三血管气管切面在诊断胎儿PLSVC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静脉切面 左无名静脉切面 三血管气管切面 胎儿 永存左上腔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对听神经瘤内听道及周围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园园 张新宇 +2 位作者 陈君辉 贾颖 梁娜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8期84-85,89,共3页
目的应用64排螺旋CT对听神经瘤内听道及周围结构进行研究,为临床提供重要信息,为决定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30例听神经瘤患者术前行颅底CT薄层扫描观察其患侧内听道形态、内听道周围乳突气房及颈静脉球等情况。结果听神经瘤患侧内听... 目的应用64排螺旋CT对听神经瘤内听道及周围结构进行研究,为临床提供重要信息,为决定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30例听神经瘤患者术前行颅底CT薄层扫描观察其患侧内听道形态、内听道周围乳突气房及颈静脉球等情况。结果听神经瘤患侧内听道表现为三种形态:喇叭口状22例(73.3.0%),壶腹状6例(20.0%),不规则形2例(6.7%)。其中1例不规则形及3例喇叭口状因内听道口较大未行磨开内听道后壁,通过直接牵拉切除内听道肿瘤。19例喇叭口状、6例壶腹状及1例不规则形行磨开内听道后壁切除内听道肿瘤。其中3例术前CT提示合并有颈静脉球高位,术中在磨除内听道后壁时尽量靠近内听道上嵴,且磨除长度较少,以防止颈静脉球破裂出血。另有2例术前CT显示乳突气化良好,乳突气房临近内听道后壁,术中在磨除内听道后壁时乳突气房被磨开,并立即进行封闭,术后出现轻微脑脊液漏。结论听神经瘤应常规行颅底CT薄层扫描进行术前评估,有助于临床决定是否磨开内听道后壁及磨除范围,提高手术全切除可能,降低对患者的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听道 听神经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MRI快速成像序列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梁娜 田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58-861,共4页
目的胎盘植入是妊娠少见的严重并发症,影像诊断较困难,本文旨在探讨胎盘植入MRI扫描中相对理想的快速成像序列,为影像诊断提供优质图像。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胎盘植入的21例孕妇的MRI图像,患者分别行二维快速稳态进动... 目的胎盘植入是妊娠少见的严重并发症,影像诊断较困难,本文旨在探讨胎盘植入MRI扫描中相对理想的快速成像序列,为影像诊断提供优质图像。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胎盘植入的21例孕妇的MRI图像,患者分别行二维快速稳态进动序列(2D-FIESTA)和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SSFSE)扫描,比较两种序列扫描的图像优良率及MRI表现。结果 2D-FIESTA序列及SSFSE序列的胎盘图像优良率分别为71.4%(15/21)、38.1%(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0,P〈0.05)。2D-FIESTA序列及SSFSE序列对胎盘信号不均匀、胎盘内条状低信号影、胎盘内增多增粗的血管影、子宫结合带中断、胎盘突入子宫肌层、胎盘突出子宫浆膜层各征象的显示率分别为57.1%、57.1%、28.6%、61.9%、66.7%、14.2%及90.4%、71.4%、38.1%、42.9%、28.6%、6.5%,两序列对胎盘信号不均匀及胎盘突入子宫肌层的显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0、6.109,P〈0.05)。结论 2D-FIESTA序列对胎盘子宫的分界显示较好,SSFSE序列对胎盘对比度的显示较好,两者结合能提高MRI对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侵入性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LD MRI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实质缺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匡敏 邬颖华 +1 位作者 胡小艳 杨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2期319-322,330,共5页
目的采用3.0T超导型磁共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大鼠进行BOLD成像研究,探讨DN大鼠肾脏皮质及髓质R2*值变化情况。方法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10只及糖尿病肾病组(DN组)10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N模型。3周后予以进... 目的采用3.0T超导型磁共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大鼠进行BOLD成像研究,探讨DN大鼠肾脏皮质及髓质R2*值变化情况。方法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10只及糖尿病肾病组(DN组)10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N模型。3周后予以进行MRI扫描,扫描完成后立即处死大鼠,对每只大鼠的双肾组织取样进行病理检查。所有MRI图像传输到GE后处理工作站,由2名高年资医师盲法读片及测量每只大鼠双肾皮质和髓质R2*值。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C组大鼠皮质与髓质R2*值之间无显著统计学意义,而DN组大鼠有;DN组大鼠无论皮质及髓质,其R2*值均高于NC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BOLD MRI对早期DN大鼠肾脏氧合水平无创性评估具有可行性,对临床早期治疗DN有望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大鼠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MRI对胎盘植入深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梁娜 邓珍萍 +3 位作者 张羲娥 李明英 张凌 陈君辉 《四川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776-779,共4页
目的探讨产前MRI对胎盘植入深度的诊断价值,为产前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B超怀疑为胎盘植入而行MRI检查的孕妇19例,分析MRI与手术病理结果的相关性,计算MRI对胎盘植入(总体)及粘连性胎盘、植入性胎盘、穿透性胎盘(分级诊断)的... 目的探讨产前MRI对胎盘植入深度的诊断价值,为产前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B超怀疑为胎盘植入而行MRI检查的孕妇19例,分析MRI与手术病理结果的相关性,计算MRI对胎盘植入(总体)及粘连性胎盘、植入性胎盘、穿透性胎盘(分级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同时分析有意义的MRI征象。结果MRI诊断胎盘植入与手术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检验,Kappa=0.732,两者一致性较高。MRI诊断胎盘植入总体的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88.89%,Youden指数0.76。按照植入深度,MRI诊断粘连性胎盘、植入性胎盘、穿透性胎盘的敏感度分别为25.00%、44.45%、100.00%;特异度分别为60.00%、90.00%、93.75%;Youden指数分别为0.15、0.34、0.94。MRI征象中显示率最高的是胎盘内条状低信号影,分级诊断其体积方差分析P<0.05,条状低信号影体积大小与植入深度有相关性。结论MRI可作为胎盘植入产前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随着植入深度的增加(分级诊断),MRI的诊断准确性提高。MRI间接征象中T2WI上条状低信号带的体积越大,胎盘植入的程度越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 MRI 分级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对伽玛刀治疗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2
19
作者 邓珍萍 梁娜 +1 位作者 黄润生 陈君辉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总结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MRI特点和伽玛刀的治疗经验,通过MRI随访评估伽玛刀治疗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收集9例经伽玛刀治疗的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资料,对其治疗前后的MRI影像学征象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9例随访18~4... 目的总结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MRI特点和伽玛刀的治疗经验,通过MRI随访评估伽玛刀治疗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收集9例经伽玛刀治疗的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资料,对其治疗前后的MRI影像学征象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9例随访18~42个月,平均26个月。最近的MRI图像显示肿瘤缩小〉90%的1例,缩小≥50%的7例,缩小〉30%的1例。结论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影像表现有较强特征性。伽玛刀治疗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在随访期内的效果良好,可考虑作为该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 磁共振成像 伽玛刀 疗效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 被引量:7
20
作者 石芸 宋铮 张新 《西部医学》 2009年第2期279-280,共2页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60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及54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检查,测定二尖瓣口左室快速充盈峰值血流速度即E峰,左室舒张晚期峰值速度即A...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60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及54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检查,测定二尖瓣口左室快速充盈峰值血流速度即E峰,左室舒张晚期峰值速度即A峰,E/A值,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E峰减速时间(DT),肺静脉收缩期峰值流速(S)、舒张期流速(D)、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期末流速之比(S/D)、舒张末逆行血流峰值(PVa),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病组与正常组比较,E峰降低,A峰增高,E/A比值降低,IVRT延长,DT延长,S波升高,S/D增高,PVa增高,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将肺静脉血流频谱与二尖瓣前向血流频谱结合,可较全面评价左室的舒张功能,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左室舒张功能 高血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