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夏晓露 肖玉玲 +2 位作者 邱培 孙黎明 马红萍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0期133-136,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238例AECOPD患者的...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238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将其分别纳入感染组(32例)和非感染组(206例),并分析感染组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影响AECOPD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238例AECOPD患者中,32例(13.45%)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组患者以呼吸系统感染(65.63%)为主,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占比最高(59.38%)。非感染组患者病原菌培养阳性率为23.30%。感染组患者中有5例混合感染,共检出病原菌48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0.42%),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比最高(18.75%);在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最高(22.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体质指数<18 kg/m2、吸烟、合并支气管哮喘、抗生素使用时间≥14 d、无创正压通气均为导致AECOPD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AECOPD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且影响因素众多,重视对呼吸系统感染的预防和对高危患者的筛查,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防治AECOPD患者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医院感染 临床特点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急性休克和意识丧失为首发症状的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2例报道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锋 杨娟 +1 位作者 何兰英 王健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1年第3期183-184,共2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中毒性Wernicke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2例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并复习该病相关文献。结果:两例患者均为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以急性休克及意识丧失为首发症状。头MRI均显示丘脑、中脑导水管... 目的:探讨非酒精中毒性Wernicke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2例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并复习该病相关文献。结果:两例患者均为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以急性休克及意识丧失为首发症状。头MRI均显示丘脑、中脑导水管周围等部位对称性异常信号。给予VitB1治疗后,1例症状明显改善,另1例遗留明显记忆障碍及躯干性共济失调。结论:以急性休克及意识丧失起病的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诊断易被延迟。结合营养不良的病史及脑MRI检查有助于及时诊断。尽快补充Vit B1是治疗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意识障碍 WERNICKE脑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眼段未破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被引量:2
3
作者 黄鹞 白鹏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80-85,共6页
目的探讨对于颈内动脉眼段的未破裂宽颈动脉瘤,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的血管内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二科收治的28例颈内动脉眼段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 目的探讨对于颈内动脉眼段的未破裂宽颈动脉瘤,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的血管内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二科收治的28例颈内动脉眼段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均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影像学随访方法采用DSA、CTA,预后随访方法采用改良Raymond分级量表(m RS),随访时间均为3~24个月。结果 28例患者共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31个,手术的成功率是100%,术后根据改良Raymond分级标准进行影像学评估,统计分析不同动脉瘤位置、大小、治疗方式与即刻栓塞率及复查栓塞率的相关性。结果仅不同动脉瘤位置分型与即刻栓塞率相关(P <0.05)。结论颈内动脉眼段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策略,支架辅助弹簧圈这种方式是安全的和有效的,并且栓塞率与动脉瘤位置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脉段动脉瘤 未破裂 宽颈 支架 血管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山病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4
作者 楼金核 杨娟 +1 位作者 王健 张蓓 《华西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622-625,共4页
目的探讨平山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010年11月收治的1例平山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并复习该病相关文献。结果该例患者为青年男性,主要症状为双手握力差,伴肌萎缩,手指伸展时可见肌束颤动。肌电图示双上肢大鱼际肌及第一骨间肌... 目的探讨平山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010年11月收治的1例平山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并复习该病相关文献。结果该例患者为青年男性,主要症状为双手握力差,伴肌萎缩,手指伸展时可见肌束颤动。肌电图示双上肢大鱼际肌及第一骨间肌神经源性损害。脑MRI平扫未见异常。颈椎过屈位MRI显示颈5~颈7平面颈髓变细,椎管变窄,颈4-胸1平面脊髓后方硬膜外脂肪间隙增宽,增强见索样改变,斑片状强化及血管流空信号,符合平山病的诊断。结论当青少年出现上肢远端不对称肌无力伴肌萎缩时,诊断需考虑平山病,结合神经电生理检查和屈颈位MRI检查可明确诊断,佩戴颈托可能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山病 肌电图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长春西汀通过调控核因子-κBp65、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环氧合酶-2表达减轻大鼠脑缺血灌注损伤 被引量:2
5
作者 邱小波 王健 +1 位作者 何兰英 罗勇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7期517-521,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长春西汀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皮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核因子(nuclearfactor,NF)-κBp65、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 目的通过观察长春西汀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皮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核因子(nuclearfactor,NF)-κBp65、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以及梗死体积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长春西汀组,再根据再灌注时间分为7d和14d亚组,每组6只。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缺血皮质PPA脚和NF-κBP65表达水平,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OX-2mRNA表达水平,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结果蛋白质印迹法显示,脑缺血再灌注后7d和14d时,脑缺血再灌注组PPARγ和NF—κBp65(P均〈0.00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长春西汀组PPAIh(P均〈0.05)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脑缺血再灌注组,但NF—κBp65(P均〈0.05)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脑缺血再灌注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显示,脑缺血再灌注后7d和14d时,COX-2mRNA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显著上调(P均〈0.001),长春西汀组COX-2mRNA表达水平较脑缺血再灌注组显著下调(P均〈0.05)。脑缺血再灌注后7d[(134.308±9.954)mm。对(185.543±9.100)mm0;q=10.659,P〈0.0011和14d1137.865±9.094)mm2对183.210±4.368)mm2;q=11.166,P〈0.001]长春西汀组梗死体积均显著小于脑缺血再灌注组。结论长春西汀能显著缩小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梗死体积,其机制可能为上调PAARγ以及下调NF-κBp65和COX-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长春花生物碱类 PAARγ NF—κB 环氧合酶2 神经保护药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