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良性甲状腺囊性结节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梁晓秋 曹凌玲 +2 位作者 陈溢旭 石磊 邱逦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1期891-895,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不同类别良性甲状腺囊性结节(囊性成分占比≥50%)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经病理确诊的良性甲状腺囊性结节患者68例,共69个结节,所有结节均经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应用超声测...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不同类别良性甲状腺囊性结节(囊性成分占比≥50%)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经病理确诊的良性甲状腺囊性结节患者68例,共69个结节,所有结节均经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应用超声测量治疗前及治疗后3、12个月结节体积,并计算治疗后12个月结节体积缩小率(VRR)评估其疗效,比较不同体积、囊液颜色、囊液性状、囊性成分占比结节的总有效率;记录治疗及随访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69个结节中63个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1.3%,其中5个结节进行了二次硬化治疗且VRR≥50%。不同囊性成分占比结节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囊性成分占比≥70%~90%结节和囊性成分占比≥90%结节的总有效率均为100%,与囊性成分占比≥50%~70%结节的总有效率(45.4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非胶质结节的总有效率(94.23%)高于胶质结节的总有效率(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不同囊液颜色、不同体积结节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6例(8.8%)患者出现短暂且轻微的不良反应(轻微疼痛、发热、面部潮红、恶心、头晕等)。结论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良性甲状腺囊性结节不良反应少,临床疗效佳,尤其对囊性成分占比≥70%、非胶质甲状腺结节的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聚桂醇 硬化疗法 甲状腺结节 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直肠超声造影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 被引量:29
2
作者 梁晓秋 曹凌玲 陈溢旭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3-97,共5页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造影(CETRUS)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9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分别行常规经直肠超声(TRUS)、CETRUS及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对比TRUS、CETRUS和TRUS联合CETRUS引导经直肠前...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造影(CETRUS)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9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分别行常规经直肠超声(TRUS)、CETRUS及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对比TRUS、CETRUS和TRUS联合CETRUS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79例中,病理诊断为前列腺腺癌36例,前列腺良性增生43例。35例CETRUS见异常征象,其中30例病理诊断恶性,诊断敏感度83.33%(30/36),特异性88.37%(38/43),准确率86.08%(68/79)。39例TRUS见异常征象,其中24例病理诊断为恶性病变,诊断敏感度66.67%(24/36),特异度65.12%(28/43),准确率65.82%(52/79)。TRUS联合CETRUS诊断前列腺癌30例,敏感度83.33%(30/36),特异度72.09%(31/43),准确率77.22%(61/79)。ROC曲线结果显示,TRUS、CETRUS、TRUS联合CETRUS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对诊断前列腺癌的AUC分别为0.740、0.859及0.777,CETRUS的诊断效能高于TRUS及TRUS联合CETRUS(Z=2.371、2.858,P=0.018、0.004)。结论CETRUS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超声检查 直肠 前列腺特异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植入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付晓娟 刘明盛 吴晓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417-1419,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产前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植入孕妇中的诊断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4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凶险性前置胎盘未合并胎盘植入孕产妇4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进行彩色多普...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产前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植入孕妇中的诊断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4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凶险性前置胎盘未合并胎盘植入孕产妇4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病理检测,分析产前超声检查结果的准确率,两组孕产妇产前超声特点及临床特征。结果:(1)手术后证实观察组孕产妇有42例确诊为胎盘植入,准确率为95.45%(42/44);对照组未合并胎盘植入44例,准确率为95.65%(44/46);(2)观察组孕产妇子宫肌层<2.0mm、胎盘后间隙消失、胎盘增厚、宫颈膨大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孕产妇年龄≥35岁、剖宫产次数≥2次与对照组比较比例均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具有准确性高,无创、费用较低的特点;高龄产妇或多次进行剖宫产手术可能是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诊断 侵入性胎盘/诊断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小剂量凝血酶注射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疗效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梁晓秋 曹凌玲 +2 位作者 陈溢旭 王焱 杜昊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555-557,56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在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A)封堵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17年11月—2019年12月我院经股动脉血管造影或介入手术后彩超证实的24例PSA患者的资料,单纯型19例,复杂型5例。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采用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在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A)封堵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17年11月—2019年12月我院经股动脉血管造影或介入手术后彩超证实的24例PSA患者的资料,单纯型19例,复杂型5例。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采用20G PTC针经皮从远离瘤颈的瘤腔底部穿刺入瘤腔,缓慢注入凝血酶溶液(浓度250 IU/mL,总量≤1000 IU),复杂型瘤体优先注射近端瘤腔。术后记录每位患者的凝血酶用量和不良反应情况,术后24 h、1周进行彩超复查,观察瘤腔及载瘤动脉内血流情况。结果:24例患者瘤腔内血流均消失,仅2例(1例单纯型、1例复杂型)瘤颈部残余少许血流,经压迫24 h后单纯型PSA瘤颈部血流消失,复杂型PSA行二次封堵成功。所有患者首次治疗成功率为95.8%(23/24),总成功率为100.0%(24/24)。凝血酶用量25~500 IU,平均(180±107)IU。1例患者术中出现短暂的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1例患者术后40 min出现寒颤、发热(39℃)、全身广泛皮疹、下肢花斑、低血压,经静脉补液和5 mg地塞米松静推后缓解,其余患者无不良反应,无复发病例。结论:超声引导下小剂量凝血酶注射治疗PS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假性 凝血酶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系膜黏液样脂肪肉瘤超声和MRI表现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温艳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10-1910,共1页
患者女,31岁,因体检发现盆腔混合性回声团块1周入院。查体:腹部稍膨隆,可扪及巨大质软包块,活动度可。超声:腹盆腔探及20 cm×15 cm×5 cm高回声团块(图1A),形态较规则,边界较清,可见包膜回声,与子宫及双侧卵巢呈相对运动,肿块... 患者女,31岁,因体检发现盆腔混合性回声团块1周入院。查体:腹部稍膨隆,可扪及巨大质软包块,活动度可。超声:腹盆腔探及20 cm×15 cm×5 cm高回声团块(图1A),形态较规则,边界较清,可见包膜回声,与子宫及双侧卵巢呈相对运动,肿块内回声不均匀,可见蜂窝状无回声区,肿块后方回声增强(图1B);胸腔及腹腔未见明显液性暗区;CDFI示腹盆腔肿块内血流信号Adler分级Ⅰ级;CEUS示肿块内呈蜂窝状稍低增强。超声提示:腹盆腔混合性占位,考虑源于肠系膜或大网膜可能。MRI:腹盆腔见巨大稍长T1长T2信号为主的囊实性占位,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图1C);考虑间叶源性肿瘤可能。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见下腹广泛粘连,小肠扭曲成角,距屈氏韧带约50 cm处小肠系膜明显增厚,包块基底与局部肠系膜粘连。行腹腔镜下小肠系膜肿瘤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肠扭转复位术。术后大体病理示包块切面呈鱼肉状;镜下见梭形原始间叶细胞、脂肪母细胞及黏液样基质(图1D);病理诊断:肠系膜黏液样脂肪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肉瘤 黏液样 肠系膜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硬脑膜窦畸形伴血栓1例
6
作者 郑瑶 勒都晓兰 向贵双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10期800-800,共1页
孕妇,30岁,孕1产0。自述既往身体健康,无遗传性疾病及化学物质接触史,唐氏筛查低风险。孕24^(+3)周于我院行胎儿系统性产前超声检查见:胎儿颅脑横切面窦汇及上矢状窦扩张并相延续,呈扇形结构,内见云雾状细密点状回声流动,并见一大小约1.... 孕妇,30岁,孕1产0。自述既往身体健康,无遗传性疾病及化学物质接触史,唐氏筛查低风险。孕24^(+3)周于我院行胎儿系统性产前超声检查见:胎儿颅脑横切面窦汇及上矢状窦扩张并相延续,呈扇形结构,内见云雾状细密点状回声流动,并见一大小约1.7 cm×1.3 cm团状高回声,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图1A);CDFI示其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图1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超声检查 唐氏筛查 上矢状窦 云雾状 血流信号 点状回声 遗传性疾病 扇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直肠双平面超声诊断直肠间质瘤1例
7
作者 肖莉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3年第4期318-319,共2页
胃肠间质瘤是一组生物学行为复杂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间叶源性肿瘤,常发生于胃和小肠,直肠发病率低。本文对1例应用经直肠双平面超声诊断直肠间质瘤的超声表现进行报道。经直肠双平面超声探头能清晰显示病变与肠壁层次结构关系,为肿瘤... 胃肠间质瘤是一组生物学行为复杂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间叶源性肿瘤,常发生于胃和小肠,直肠发病率低。本文对1例应用经直肠双平面超声诊断直肠间质瘤的超声表现进行报道。经直肠双平面超声探头能清晰显示病变与肠壁层次结构关系,为肿瘤定位及定性诊断提供可靠信息,同时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 超声检查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弥漫硬化型乳头状癌并迷走甲状腺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温艳婷 李璐 胡德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75-1275,共1页
患儿女,9岁,因"触及颏下包块"就诊。查体:颏下扪及质软包块,无压痛,移动度可。超声检查:甲状腺左侧叶及峡部未显示,甲状腺右侧叶大小约28mm×7mm×6mm,实质回声欠均匀,腺体内可见密集分布的砂砾样强回声,无确切占位效应;CDF... 患儿女,9岁,因"触及颏下包块"就诊。查体:颏下扪及质软包块,无压痛,移动度可。超声检查:甲状腺左侧叶及峡部未显示,甲状腺右侧叶大小约28mm×7mm×6mm,实质回声欠均匀,腺体内可见密集分布的砂砾样强回声,无确切占位效应;CDFI示甲状腺右侧叶内未见异常血流信号(图1A);舌根部见大小约11mm×8mm×6mm等回声结节,形态规则,边界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异位甲状腺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长光声层析成像技术用于人体气管探测 被引量:1
9
作者 温艳婷 吴丹 +6 位作者 张静 郭丹 熊春燕 迟子惠 陈艺 李伦 蒋华北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00-606,共7页
目的通过多波长光声层析成像技术对气管结构进行重建成像。方法基于阵列换能器的光声成像技术对7名志愿者的气管进行了多波长光声层析成像实验,研究光声层析成像技术对气管不同呼吸相、不同层面的高分辨率(高达150μm)图像特征,并对该... 目的通过多波长光声层析成像技术对气管结构进行重建成像。方法基于阵列换能器的光声成像技术对7名志愿者的气管进行了多波长光声层析成像实验,研究光声层析成像技术对气管不同呼吸相、不同层面的高分辨率(高达150μm)图像特征,并对该技术的成像优劣性进行评价。结果光声层析成像技术能对人体气管进行清晰成像,能够真实反映气管及气管周围组织的结构特征。结论光声层析成像技术可作为一种无创便捷、无电离辐射的成像方式,对气管解剖和功能状态进行实时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声层析成像 图像重建 气管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高乳腺扩散光学层析成像分辨率的方式
10
作者 李伦 吴丹 +4 位作者 温艳婷 陈艺 迟子惠 田银 蒋华北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440-2449,共10页
目的 扩散光学层析成像(diffuse optical tomography,DOT)在女性大尺寸乳腺检测时因信噪比低,导致其成像分辨率较低。本文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激光乳腺成像系统(computed tomography laser mammography,CTLM),提出一种提高乳腺扩散光学... 目的 扩散光学层析成像(diffuse optical tomography,DOT)在女性大尺寸乳腺检测时因信噪比低,导致其成像分辨率较低。本文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激光乳腺成像系统(computed tomography laser mammography,CTLM),提出一种提高乳腺扩散光学层析成像分辨率的方式。方法 本文首先通过仿体实验探讨仿体直径和目标深度对扩散光学层析成像分辨率的影响;其次,本文使用高透性的光敏树脂通过3D打印制作外壳定位件,在验证其对扩散光学层析成像分辨率无显著影响后,利用外壳定位件对被测物进行约束压缩,以减小被测物直径来提高信噪比,优化扩散光学层析成像分辨率。结果 本文通过仿体实验验证了仿体直径的增加和目标深度的变化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成像分辨率,随着仿体直径的增加,其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s,ROIs)宽轴和长轴半高宽基本属于上升趋势;随着目标深度的增加,也会对ROIs宽轴和长轴半高宽产生影响。同时发现仿体直径对ROIs长轴半高宽有显著影响,目标深度对ROIs宽轴半高宽有显著影响。另外通过仿体实验结果验证了外壳定位件对扩散光学层析成像分辨率无显著影响,利用外壳定位件约束压缩后ROIs长轴半高宽降幅明显,降幅达到30%以上,远大于宽轴半高宽的降幅,达到了提高成像分辨率的作用。结论 本文所提出的方式能够达到提高乳腺扩散光学层析成像分辨率的作用,且所使用的材料和方法简单,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为提高乳腺扩散光层析成像分辨率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光学层析成像(DOT) 乳腺 定量分析 计算机断层扫描激光乳腺成像系统 外壳定位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波热声层析成像定量重建生物组织电导率的改进方法
11
作者 陈艺 迟子惠 +4 位作者 吴丹 刘悦 温艳婷 李伦 蒋华北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5-416,共12页
目的生物电磁学参数中的电导率与组织的功能性信息直接相关,精准重建生物组织电导率在医学成像技术和医学诊断领域中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改进定量微波热声层析成像(microwave-induced thermoacoustic tomography,MTAT)算法,使组织电导率... 目的生物电磁学参数中的电导率与组织的功能性信息直接相关,精准重建生物组织电导率在医学成像技术和医学诊断领域中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改进定量微波热声层析成像(microwave-induced thermoacoustic tomography,MTAT)算法,使组织电导率的重建精度提高。方法本文在利用有限元离散法求解热声波动方程和亥姆霍兹方程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则化牛顿迭代法(regularized Newton iteration method,RNIM)定量重建组织电导率的改进方法。结果通过数值模拟实验和含不同浓度NaCl溶液的仿体实验,验证了算法改进的有效性。组织仿体实验结果表明,目标在不同位置、不同大小、不同对比度情况下,相比于定量微波热声层析成像采用拟合(fitting)的方法,采用正则化牛顿法定量重建的仿体电导率相对误差明显降低,重建目标精度提高。在仿体实验中采用RNIM方法重建相同浓度的单目标在不同位置的电导率变化幅度更小,以及重建多目标电导率的相对比值与实际更接近,实验结果验证了改进方法的稳定性。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算法能更加准确地定量重建组织仿体的电导率,这对于肿瘤的定位和分期的早期筛查及精准诊疗,预防疾病恶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组织电导率 定量 微波热声层析成像(MTAT) 正则化牛顿迭代法(RN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造影联合超声卵巢-附件报告和数据系统诊断附件肿物的对比研究
12
作者 吴曼丽 苏漫婷 +8 位作者 王睿丽 孙晓枫 张瑞 穆靓 肖莉 温红 刘婷婷 孟晓涛 张新玲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5-391,共7页
目的探讨及比较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造影(CEUS)联合超声卵巢-附件报告和数据系统(O-RADS US)对附件肿物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在多中心研究单位就诊的175例含实性成分的附件肿块患者(共180个病灶),均接受彩色... 目的探讨及比较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造影(CEUS)联合超声卵巢-附件报告和数据系统(O-RADS US)对附件肿物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在多中心研究单位就诊的175例含实性成分的附件肿块患者(共180个病灶),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EUS检查,其中107个病灶行经腹部CEUS检查,58个病灶行经阴道CEUS检查,15个病灶同时行经腹和经阴道CEUS检查。所有入组患者均取得手术病理结果。由高年资超声医师使用Vuebox软件对图像进行超声O-RADS分类及CEUS评估,根据病灶CEUS特征进行O-RADS升级或降级。构建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及比较经腹部与经阴道CEUS联合O-RADS US分类的诊断效能。结果经腹部与经阴道CEUS联合O-RADS US分类的诊断效能均显著高于普通超声O-RADS分类(经腹部:AUC 0.83比0.76,P=0.018;经阴道:AUC 0.92比0.81,P=0.013)。经阴道CEUS联合O-RADS US分类诊断效能优于经腹部CEUS联合O-RADS US分类(P=0.047)。当病灶最大径≤40 mm,经腹部CEUS联合O-RADS US的诊断效能最低,AUC为0.73。结论经阴道CEUS联合O-RADS US分类对附件肿物良恶性的诊断效能优于经腹部CEUS。当病灶最大径≤40 mm时,建议使用经阴道CEUS作为首选的检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超声卵巢-附件报告和数据系统 附件肿物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诊断纵隔子宫合并宫角妊娠稽留流产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勒都晓兰 温艳婷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2年第5期30-32,I0002,共4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31岁,因“停经68 d,阴道流血20余天”就诊。停经后患者自测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 G)阳性,35 d前查血hC G:2246.6 mIU/mL,当地医院彩超提示:偏向右侧宫角处小囊样液区,25 d前患者无明... 1病例资料患者女,31岁,因“停经68 d,阴道流血20余天”就诊。停经后患者自测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 G)阳性,35 d前查血hC G:2246.6 mIU/mL,当地医院彩超提示:偏向右侧宫角处小囊样液区,25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血,轻微腹痛,嘱其休息观察,14 d前查血h CG:47158.0 mI U/mL,彩超提示纵隔子宫、宫角妊娠可能,嘱其复查。今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查体:外阴已婚已产式,阴道畅,黏膜红润,分泌物不多,无阴道流血,子宫正常大小,质硬,活动度可,轻压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超声 磁共振成像 纵隔子宫 宫角妊娠 稽留流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