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市6615例中小学生尿液筛查及随访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冯仕品 胡大伟 +7 位作者 熊伟 郑朝全 陈勇 杨林 王莉 祝融 谢敏 魏小雪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568-1570,共3页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中小学生尿液异常情况,探讨尿液筛查的意义。方法2013年1-12月以尿液试纸法对成都地区6 615例中小学生进行晨尿筛查,初次尿液筛查阳性者2周后复查,2次阳性者到当地医院行尿液常规检查,阳性者定为尿检异常,对其中...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中小学生尿液异常情况,探讨尿液筛查的意义。方法2013年1-12月以尿液试纸法对成都地区6 615例中小学生进行晨尿筛查,初次尿液筛查阳性者2周后复查,2次阳性者到当地医院行尿液常规检查,阳性者定为尿检异常,对其中符合转诊条件者转诊至三级医院接受治疗,并建立随访档案。结果参加筛查的6 615例中小学生中,小学一年级2 624例(39.67%),初中一年级3 991例(60.33%);初次筛查隐血阳性323例(4.88%),蛋白尿43例(0.65%),隐血合并蛋白尿20例(0.30%),白细胞尿103例(1.56%)。再次筛查隐血阳性62例(0.94%),蛋白尿6例(0.09%),隐血合并蛋白尿2例(0.03%),白细胞尿46例(0.70%)。初中生尿隐血、尿蛋白质、尿隐血合并蛋白质以及尿白细胞阳性率[1.38%(55/3 991例)、0.13%(5/3 991例)、0.05%(2/3 991例)、0.70%(28/3 991例)]均高于小学生[0.27%(7/2 624例)、0.04%(1/2 624例)、0(0/2 624例)、0.69%(18/2 624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4.16、168.53、178.09、98.16,均P〈0.05)。转诊至三级医院进一步诊治的儿童中,4例为IgA肾病,1例为肾小球轻微病变,12例为尿路感染。结论尿液筛查是发现儿童肾脏疾病尤其是泌尿系统感染的有效办法,且需要加强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筛查 潜血 儿童
原文传递
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与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和临床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从贵 彭海琳 熊伟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666-671,共6页
目的研究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SDC-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与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和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 目的研究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SDC-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与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和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13例KD急性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设为KD组,治疗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CAL组(n=39例)和无CAL组(n=74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DC-1、ACE2水平并比较。患儿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估,将治愈与好转患儿纳入治疗有效组(n=89例),无效患儿纳入治疗无效组(n=24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儿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DC-1、ACE2等指标及其联合应用模型对治疗无效的预测价值。结果KD组血清SDC-1、ACE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AL组血清SDC-1、ACE2水平高于无CAL组(P<0.05)。治疗有效组与治疗无效组在发热时间、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SDC-1、ACE2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T、CRP、IL-6、SDC-1、ACE2为患儿治疗无效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DC-1、ACE2两指标联合预测患儿治疗无效的曲线下面积(AUC)(95%CI)为0.837(0.726~0.926),预测价值均高于单独检测。血清SDC-1、ACE2及PCT、CRP、IL-6联合预测患儿治疗无效的AUC(95%CI)为0.903(0.861~0.912),预测价值较血清SDC-1、ACE2两指标联合预测有所提升。结论KD患儿血清SDC-1、ACE2水平上升,两者水平越高,其并发CAL风险越高,临床疗效越差,联合检测对临床疗效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多配体蛋白聚糖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冠状动脉损害 疗效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许亚红 郭特鎏 +3 位作者 雄伟 鲁诗勇 王召鸿 张金秀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3年第8期878-879,共2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Jk#b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4月住院治疗的过敏性紫癜患儿36例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健康儿童35例作对照。分别于患儿治疗前后和对照组入选时取血检测其CD3+、CD4+、CD8...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Jk#b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4月住院治疗的过敏性紫癜患儿36例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健康儿童35例作对照。分别于患儿治疗前后和对照组入选时取血检测其CD3+、CD4+、CD8+细胞。结果患儿治疗前后CD4+、CD8+细胞及CD4/CD8比值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儿CD4+、CD8+细胞及CD4/CD8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患儿CD4+、CD8+细胞及CD4/CD8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检测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对病情、病程和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儿童 T淋巴细胞 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窒息新生儿糖代谢紊乱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郭特鎏 许亚红 +2 位作者 雄伟 杨珍珍 王召鸿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3年第9期1010-1011,共2页
目的研究窒息对新生儿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对126例窒息新生儿的血糖进行检测,并检测同期120例无窒息的新生儿血糖水平,对照研究窒息对新生儿糖代谢的影响,以及不同窒息程度对糖代谢的影响。结果窒息新生儿糖代谢紊乱发生率明显高于... 目的研究窒息对新生儿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对126例窒息新生儿的血糖进行检测,并检测同期120例无窒息的新生儿血糖水平,对照研究窒息对新生儿糖代谢的影响,以及不同窒息程度对糖代谢的影响。结果窒息新生儿糖代谢紊乱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重度窒息患儿糖代谢紊乱以高血糖为主,轻度窒息患儿糖代谢紊乱以低血糖为主。结论窒息对新生儿糖代谢有明显影响,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新生儿窒息导致的糖代谢紊乱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 新生儿 糖代谢 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L-17A、S100A8、S100A9表达及在预后判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2
5
作者 彭海琳 王从贵 +2 位作者 周天珍 胡茂娟 熊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4期3010-3015,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A、钙结合蛋白S100A8及S100A9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患儿中的表达及在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该院诊治的116例SMPP患儿为SMPP组。根据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将SMPP患儿分为非危重...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A、钙结合蛋白S100A8及S100A9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患儿中的表达及在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该院诊治的116例SMPP患儿为SMPP组。根据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将SMPP患儿分为非危重组(43例),危重组(40例),极危重组(33例)。根据入院治疗28 d的预后情况将SMPP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82例)和预后不良组(34例)。以同期该院的60例体检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IL-17A、S100A8、S100A9、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IL-17A、S100A8、S100A9水平与PCT、CRP、IL-6、TNF-α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MPP患儿预后不良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SMPP患儿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SMPP组血清IL-17A、S100A8、S100A9、PCT、CRP、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MPP患儿血清IL-17A、S100A8、S100A9水平与PCT、CRP、IL-6、TNF-α均呈正相关(P<0.05)。极危重组血清IL-17A、S100A8、S100A9水平高于危重组及非危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7A、S100A8、S100A9水平升高是影响SMPP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IL-17A、S100A8、S100A9联合预测SMPP患儿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5,高于血清IL-17A、S100A8、S100A9单独检测的AUC(0.833、0.764、0.8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780、6.723、5.012,P<0.05)。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91、0.755。结论SMPP患儿血清IL-17A、S100A8、S100A9水平升高,与SMPP病情严重程度有关,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评估SMPP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 白细胞介素-17A 钙结合蛋白S100A8 钙结合蛋白S100A9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常规、异型淋巴细胞、血清EB病毒抗体联合检查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熊伟 《妇儿健康导刊》 2022年第4期39-42,F0004,共5页
目的探讨血常规、异型淋巴细胞、血清EB病毒抗体(EBV-VCA-IgM/IgG)联合检查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成都市青白江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6例IM患儿为观察组,以36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为... 目的探讨血常规、异型淋巴细胞、血清EB病毒抗体(EBV-VCA-IgM/IgG)联合检查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成都市青白江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6例IM患儿为观察组,以36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率、异型淋巴细胞比例、EBV-VCA-IgM/IgG阳性例数,分析其诊断IM的价值。结果观察组白细胞计数水平低于对照组,淋巴细胞百分率、异型淋巴细胞比例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EBV-VCA-IgM/IgG阳性率为77.78%(28/36),高于对照组的11.11%(4/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诊断IM的AUC、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619、38.89%、86.11%;淋巴细胞百分率诊断IM的AUC、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948、94.44%、83.33%;异型淋巴细胞比例诊断IM的AUC、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956、97.22%、91.67%;EBV-VCA-IgM/IgG阳性例数诊断IM的AUC、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829、100.00%、58.33%;联合检测诊断IM的AUC、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991、91.67%、100.00%。联合检测诊断IM的AUC高于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率、异型淋巴细胞比例、EBV-VCA-IgM/IgG阳性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患儿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率、异型淋巴细胞比例、EBV-VCA-IgM/IgG阳性例数均存在异常,联合检测上述指标有助于提高诊断IM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计数 淋巴细胞百分率 异型淋巴细胞比例 EB病毒抗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医疗辅导在小儿静脉穿刺护理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周慧娟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8期25-27,31,共4页
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儿童医疗辅导相关文献,对儿童医疗辅导在小儿静脉穿刺护理中的应用方式、效果以及应用过程中的不足及展望进行综述。以推动儿童医疗辅导项目不断优化,促进儿童医疗辅导相关项目应用于临床儿科静脉穿刺护理中。儿童医... 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儿童医疗辅导相关文献,对儿童医疗辅导在小儿静脉穿刺护理中的应用方式、效果以及应用过程中的不足及展望进行综述。以推动儿童医疗辅导项目不断优化,促进儿童医疗辅导相关项目应用于临床儿科静脉穿刺护理中。儿童医疗辅导可减轻患儿及家属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提高患儿及家属的依从性、静脉穿刺主动配合度及儿科静脉穿刺操作成功率,帮助患儿尽早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医疗辅导 小儿 静脉穿刺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回避不同时间对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效果评价
8
作者 张琼 夏斌 彭文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68-70,共3页
探讨食物回避时间对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疗效。方法:将2020年1月~10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60例牛奶蛋白过敏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均采用食物回避及氨基酸配方奶喂养, 对照组连续干... 探讨食物回避时间对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疗效。方法:将2020年1月~10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60例牛奶蛋白过敏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均采用食物回避及氨基酸配方奶喂养, 对照组连续干预3个月,观察组连续干预6个月,对比两组干预过程中及干预结束后随访3月患儿主要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症状变化、复发率。结果:两组患儿经干预后症状均明显缓解,消化道症状最先缓解,其次是呼吸道症状,皮肤症状缓解相对较慢,干预6个月后个别湿疹仍仅能部分缓解。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复发率低,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 < 0.05)。结论:食物回避对牛奶蛋白过敏疗效显著, 6个月干预比3个月干预更有效、复发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回避时间 婴幼儿 牛奶蛋白过敏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