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物传染病学实验课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以扬州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冯旭飞 侯磊 +1 位作者 周建卫 胡顺林 《高教学刊》 2024年第S01期57-60,共4页
随着近年来非洲猪瘟和新冠感染疫情的暴发,动物传染病受到大众的关注。动物传染病学实验是动物传染病学课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有助于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有助于教师践行... 随着近年来非洲猪瘟和新冠感染疫情的暴发,动物传染病受到大众的关注。动物传染病学实验是动物传染病学课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有助于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有助于教师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该文以扬州大学开设的动物传染病学实验内容为基础,充分挖掘思政元素,探索将课程思政融入动物传染病学实验教学的方法。旨在通过课程思政的开展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专业认同感、人文精神、团队意识及法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传染病学实验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3型最新研究结果概述 被引量:6
2
作者 冯旭飞 亓宇翔 +2 位作者 于瀚哲 张正洲 王如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1-768,共8页
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3,PCV3)属圆环病毒科,猪圆环病毒属,不仅可以感染猪,还可以感染其他动物,严重威胁养殖业的健康发展^([1])。目前为止,共鉴定出4种不同亚型的猪圆环病毒,分别为猪圆环病毒1型(Porcine circovirus ... 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3,PCV3)属圆环病毒科,猪圆环病毒属,不仅可以感染猪,还可以感染其他动物,严重威胁养殖业的健康发展^([1])。目前为止,共鉴定出4种不同亚型的猪圆环病毒,分别为猪圆环病毒1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1,PCV1)、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圆环病毒3型(PCV3)和猪圆环病毒4型(PCV4)。PCV1最早分离于1974年,动物攻毒试验结果证明该病原对猪无致病性^([2])。PCV2最早分离于1998年,该病原由患有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orcine dermatitis and nephropathy syndrome,PDNS)、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的猪体内分离,随后其扩散到世界各地,给全球的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3])。2016年美国研究人员对采集自北卡罗来纳州患有PDNS的猪样本进行宏基因组测序时发现了PCV3^([4])。此后,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PCV3存在于全球大部分地区养殖场的猪和野生动物体内^([4-6])。2019年研究人员从患有呼吸道与消化道症状,以及PDNS的猪体内新发现一种新型的猪圆环病毒,并将其命名为PCV4^([7])。本文主要从PCV3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机理以及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了解和开展PCV3的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 攻毒试验 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流行病学调查 养猪业 北卡罗来纳州 宏基因组测序 PMW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b5对禽偏肺病毒C型复制影响的研究
3
作者 冯旭飞 亓宇翔 +4 位作者 于瀚哲 张正洲 王如嘉 孟闯 董魁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7-454,共8页
为探究禽偏肺病毒C型(aMPV/C)感染A549细胞后,脑内Ras类似物5(Rab5)对病毒复制的影响,本研究将重组质粒p GFP-Rab5和负显性突变的Rab5(pGFP-Rab5-DN)分别转染A549细胞,24 h后分别以MOI 1的a MPV/C感染该细胞,48 h后进行激光共聚焦显微... 为探究禽偏肺病毒C型(aMPV/C)感染A549细胞后,脑内Ras类似物5(Rab5)对病毒复制的影响,本研究将重组质粒p GFP-Rab5和负显性突变的Rab5(pGFP-Rab5-DN)分别转染A549细胞,24 h后分别以MOI 1的a MPV/C感染该细胞,48 h后进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Rab5、Rab5-DN和aMPV/C N蛋白均分布于细胞质中,且Rab5与aMPV/C N蛋白存在明显的共定位。进一步采用Image J软件对细胞内的荧光强度分析后发现,Rab5与aMPV/C N蛋白存在多处共定位,而Rab5-DN与aMPV/C N蛋白无明显共定位,表明Rab5参与aMPV/C的复制。将p CMV-Flag-Rab5和p CMV-Flag分别转染A549细胞,24 h后分别以MOI 1的aMPV/C感染该细胞,48 h后分别收集上清和细胞样品。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检测Rab5及aMPV/C N蛋白的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a MPV/C N基因转录水平、TCID_(50)检测细胞上清的病毒效价。结果显示,与转染p CMV-Flag的细胞相比,转染p CMV-Flag-Rab5的细胞中Rab5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此外,p CMV-Flag-Rab5转染组中的aMPV/C N蛋白表达水平和N基因的转录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病毒效价显著升高(P<0.05)。表明,过表达Rab5促进aMPV/C的复制。将siRab5和siNC分别转染A549细胞,24 h后分别以MOI 1的aMPV/C感染该细胞,48 h后分别收集上清和细胞样品。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检测Rab5及aMPV/C N蛋白的表达水平、q PCR检测aMPV/C N基因的转录水平、TCID_(50)检测细胞上清的病毒效价。结果显示,与转染si NC的细胞相比,转染siRab5的细胞中Rab5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同时,siRab5转染组中aMPV/C N蛋白的表达水平和N基因的转录水平均极显著降低(P<0.01),病毒效价显著降低(P<0.05)。表明,干扰Rab5表达可抑制aMPV/C的复制。将p CMV-mcherry-Rab5与表达融合GFP的aMPV/C结构蛋白的重组质粒分别转染A549细胞,24 h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Rab5蛋白与aMPV/C N、F、M、G、SH、P、M2-1、M2-2、L1、L2、L3蛋白均在细胞质中存在荧光信号重叠,但该蛋白与L4蛋白无该现象,表明Rab5蛋白可与多个aMPV/C蛋白共定位。将p CMV-Flag-Rab5分别与表达融合GFP的aMPV/C结构蛋白的重组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48 h后采用Co-IP试验检测Rab5与不同aMPV/C结构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IP样品中表达G和L2蛋白的位置出现了特异性条带,而其他蛋白无条带,表明Rab5与aMPV/C G和L2蛋白存在互作。上述结果首次证实,Rab5通过与aMPV/C多个蛋白(G和L2)的互作参与aMPV/C的复制机制。本研究为阐明Rab5调控aMPV/C复制的分子机理提供研究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内Ras类似物5 禽偏肺病毒C型 复制 表达水平 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b7对禽偏肺病毒C型体外复制影响的研究
4
作者 冯旭飞 亓宇翔 +4 位作者 于瀚哲 张正洲 王如嘉 孟闯 董魁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7-105,共9页
为探究禽偏肺病毒C型(aMPV/C)感染A549细胞后,Ras脑内类似物7(Rab7)对病毒复制的影响,试验将融合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Rab7重组质粒(pGFP-Rab7)和融合表达GFP的显性负向突变Rab7重组质粒(pGFP-Rab7-DN)分别转染A549细胞并接种aMPV/C... 为探究禽偏肺病毒C型(aMPV/C)感染A549细胞后,Ras脑内类似物7(Rab7)对病毒复制的影响,试验将融合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Rab7重组质粒(pGFP-Rab7)和融合表达GFP的显性负向突变Rab7重组质粒(pGFP-Rab7-DN)分别转染A549细胞并接种aMPV/C后,进行激光共聚焦成像,并用Image J软件对荧光图像进行荧光强度分析;随后将pCMV-FlagRab7和pCMV-Flag转染A549细胞并接种aMPV/C,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蛋白免疫印记(Western blot)、组织半数感染量(TCID50)检测aMPV/C N基因转录水平、aMPV/C N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病毒效价;将融合表达mcherry的Rab7重组质粒(pCMV-mcherry-Rab7)与表达融合GFP的aMPV/C各结构蛋白分别转染A549细胞,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定位情况;最后,将pCMV-Flag-Rab7分别与表达融合GFP的aMPV/C结构蛋白共转染HEK293T细胞进行免疫共沉淀试验,分析两者的互作情况。结果显示:与Rab7-DN相比,Rab7与aMPV/C核蛋白(N)在细胞质中存在多个明显的共定位荧光点;与转染pCMV-Flag组相比,pCMV-Flag-Rab7转染组中aMPV/C N基因的转录水平、N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病毒效价均显著升高(P<0.05)。相反,与转染无意siRNA(siNC)相比,转染Rab7特异性siRNA(siRab7)后aMPV/C N基因的转录水平、N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病毒效价均显著降低(P<0.05);Rab7蛋白与多个aMPV/C结构蛋白(N、F、M、G、SH、P、M2-1、M2-2、L1、L2、L3)在细胞质中存在共定位,而Rab7与L4蛋白无此现象;免疫沉淀的样品中只在G和L2蛋白的位置出现了特异性条带。综上所述,Rab7通过与多个蛋白(G和L2)互作从而影响aMPV/C的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b7 禽偏肺病毒C型 复制 表达 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2蛋白E627K/V突变增强禽流感病毒对哺乳动物适应性研究进展
5
作者 金明霞 刘开拓 +1 位作者 王晓泉 刘秀梵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5-120,共6页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跨越种间屏障感染哺乳动物后须获得适应性突变才能在哺乳动物体内高水平复制,PB2蛋白E627K/V突变(PB2-E627K或PB2-E627V)在其中发挥关键促进作用。在多种亚型AIV感染人病例中,PB2-E627K突变占比...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跨越种间屏障感染哺乳动物后须获得适应性突变才能在哺乳动物体内高水平复制,PB2蛋白E627K/V突变(PB2-E627K或PB2-E627V)在其中发挥关键促进作用。在多种亚型AIV感染人病例中,PB2-E627K突变占比均显著增加,该突变主要通过增强病毒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聚合酶活性和突破宿主限制性因子的阻碍作用促进AIV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复制。H9N2亚型AIV感染人病例中PB2-E627V的占比较高,且该突变在其他亚型人源毒株中同样高频率出现,该突变同样可增强AIV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复制,增强在哺乳动物中的致病性和传播性,但其促进作用一般不如E627K显著,E627V被认为是AIV适应哺乳动物的中间状态。文章分析了不同宿主来源的AIV中PB2蛋白第627位氨基酸的多态性,总结了该位点适应哺乳动物的分子机制,强调了加强对禽源和哺乳动物源AIV的分子标记监测对阻止未来可能发生的大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哺乳动物适应性 PB2 E627K/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螺杆菌感染引起VDR^(-/-)小鼠炎性肠病相关肠纤维化模型的建立及机制探讨
6
作者 吴志浩 曹舒扬 周正宇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5年第1期37-46,共10页
目的利用肝螺杆菌(Helicobacter hepaticus,H.hepaticus)致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缺陷小鼠肠纤维化,构建炎性肠病模型,初步探究其病理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用2×10^(8)CFU的H.hepaticus菌液灌胃野生型和VDR^(-/-)雄... 目的利用肝螺杆菌(Helicobacter hepaticus,H.hepaticus)致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缺陷小鼠肠纤维化,构建炎性肠病模型,初步探究其病理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用2×10^(8)CFU的H.hepaticus菌液灌胃野生型和VDR^(-/-)雄性小鼠各5只(分别命名为WT和VDR^(-/-)小鼠感染组),隔天1次,连续3次;同时设立未感染对照组,即野生型和VDR^(-/-)雄性小鼠各5只,灌胃等体积PBS。最后一次灌胃后第7天检测小鼠感染情况,确认感染后每周称量1次小鼠体重。于确认感染后第16周时剖检小鼠,采集并测量结肠组织长度,取粪便检测含水量;将结肠组织分成4份,一份做石蜡切片用于HE、阿尔辛蓝-过碘酸希夫(alcian blue-periodic acid Schiff,AB-PAS)、Masson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一份提取DNA后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FQ-PCR)检测H.hepaticus定植水平以判断感染效果,一份提取RNA后采用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RT-PCR)法检测细胞因子表达情况,另一份提取蛋白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3表达水平。结果所有感染组小鼠经灌胃3次后均成功感染H.hepaticus。与VDR^(-/-)小鼠未感染对照组相比,VDR^(-/-)小鼠感染H.hepaticus 16周后体重明显减轻(P<0.05),并出现肠道出血情况,粪便含水量显著多于未感染对照组和WT小鼠感染组(P<0.05)。与WT小鼠感染组相比,VDR^(-/-)小鼠感染组的结肠组织经HE染色显示炎性细胞浸润,AB-PAS染色显示肠腺萎缩不规则、腺泡减少,Masson染色显示胶原面积增多。RT-PCR显示VDR^(-/-)小鼠感染组的结肠组织中IL-6、IL-33、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α-SMA等炎症及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比WT小鼠感染组明显升高(P<0.0001);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IL-33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增多(P<0.001)。结论VDR^(-/-)小鼠感染H.hepaticus后表现为更严重的炎症反应,出现黏膜炎性浸润、黏膜组织功能受损、胶原沉积等病变,提示炎性肠病模型构建成功。进一步研究发现VDR缺陷可能通过影响IL-33表达加剧了炎性肠病相关的肠纤维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螺杆菌 肠纤维化 炎性肠病模型 维生素D受体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弓形虫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祭天锴 白邵缘 +3 位作者 吴云萍 范益敏 姚娜 黄思扬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50-55,共6页
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能够感染包括人在内的绝大多数恒温动物。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该病不仅会对畜牧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还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猫科动物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猫在弓形虫病的传... 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能够感染包括人在内的绝大多数恒温动物。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该病不仅会对畜牧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还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猫科动物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猫在弓形虫病的传播中占主导地位。因此,防控弓形虫病的核心是防控猫弓形虫病,研制猫弓形虫疫苗对防控弓形虫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猫弓形虫灭活疫苗、核酸疫苗、亚单位疫苗、减毒活疫苗等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猫弓形虫疫苗的研究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弓形虫病 疫苗 免疫保护 减毒活疫苗
原文传递
浅谈大学本科教学课程思政建设及其若干建议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源 吕庆燕 王志强 《科教文汇》 2021年第14期57-58,共2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对于高校本科教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总体来看,课程思政是一项长久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和各个教学环节协同合作、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实效。该文... 在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对于高校本科教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总体来看,课程思政是一项长久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和各个教学环节协同合作、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实效。该文讨论了大学本科教学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共性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学 课程思政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大学本科实验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及提升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源 李瑞超 +1 位作者 肖霞 王志强 《科技视界》 2021年第5期86-87,共2页
提升本科实验教学的水平和效果是贯彻"以本为本"的教育方针和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重要一环。本研究分析了目前本科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提升和改进措施,为加强本科实验教学的效果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本科 实验教学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兽医机能实验教学体系的重构
10
作者 徐月桦 张汤杰 陈刚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51期383-385,共3页
新常态下建设兽医机能实验虚拟交互平台,打破传统机能实验教学局限性,为线下难以开展的实验教学提供了现实可能。以此为契机,规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技术标准和共享机制,线下线上虚实结合,重构机能实验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 新常态下建设兽医机能实验虚拟交互平台,打破传统机能实验教学局限性,为线下难以开展的实验教学提供了现实可能。以此为契机,规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技术标准和共享机制,线下线上虚实结合,重构机能实验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复合应用型和拔尖创新型本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机能实验 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源无乳链球菌全基因组及致病特性分析
11
作者 庞茂达 杜加园 +5 位作者 张欣怡 丁浩 孙利厂 何涛 刘永杰 王冉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64,共9页
无乳链球菌是引发奶牛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为探究牛源无乳链球菌的致病特性,对其流行株NJ1606和YZ1605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与已公布的22株牛源无乳链球菌进行基因组分析,解析其遗传进化、毒力因子、耐药基因和前噬菌体等信息,测定NJ160... 无乳链球菌是引发奶牛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为探究牛源无乳链球菌的致病特性,对其流行株NJ1606和YZ1605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与已公布的22株牛源无乳链球菌进行基因组分析,解析其遗传进化、毒力因子、耐药基因和前噬菌体等信息,测定NJ1606和YZ1605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黏附能力以及引发乳腺炎发生率等致病特征。结果表明:24株菌可分为15个序列型,并鉴定出23个毒力基因及5个耐药基因,其中21个基因组中至少含有1个完整的前噬菌体。此外,NJ1606和YZ1605均有较强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能高效地黏附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在1×10^(5)CFU的剂量下,即可在小鼠乳腺内成功定殖并引发乳腺炎。这一研究不仅首次系统性地揭示牛源无乳链球菌的遗传信息,还为其致病机制的探索以及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无乳链球菌 全基因组 致病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b32对禽偏肺病毒C型复制的影响
12
作者 冯旭飞 亓宇翔 +4 位作者 于瀚哲 张正洲 王如嘉 孟闯 董魁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041-4050,共10页
为探究Rab32对禽偏肺病毒C型(aMPV/C)复制的影响,将A549细胞接种aMPV/C后进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用Image J软件对所采集图像的共定位系数进行分析;将pCMV-Flag-Rab32、pCMV-Flag、siRab32以及siNC分别转染A549细胞后接种aMPV/C,分... 为探究Rab32对禽偏肺病毒C型(aMPV/C)复制的影响,将A549细胞接种aMPV/C后进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用Image J软件对所采集图像的共定位系数进行分析;将pCMV-Flag-Rab32、pCMV-Flag、siRab32以及siNC分别转染A549细胞后接种aMPV/C,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Western blot和TCID 50检测收集样品中aMPV/C N基因转录水平、aMPV/C N和Rab32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病毒效价;将pCMV-mcherry-Rab32分别与可融合表达GFP的aMPV/C结构蛋白的重组载体共转染A549细胞,24 h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将pCMV-Flag-Rab32分别与可融合表达GFP的aMPV/C结构蛋白的重组载体共转染HEK293T细胞,36 h后收集细胞样进行免疫共沉淀试验。结果显示,Rab32与aMPV/C在细胞质中存在明显的共定位;Rab32与aMPV/C的共定位系数极显著高于未接毒组(P<0.01);过表达Rab32后aMPV/C N基因转录水平,Rab32和N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病毒效价均极显著升高(P<0.01);而干扰Rab32表达后,N基因的转录水平,Rab32和N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病毒效价均极显著降低(P<0.01);Rab32可与多个aMPV/C蛋白(N、F、M、G、SH、P、M2-1、M2-2、L1、L2、L4)在细胞质中存在共定位,而与L3蛋白无明显共定位;IP样品中表达N和M2-2蛋白的样品出现特异性条带,其他蛋白无特异性条带。综上表明Rab32可能通过与aMPV/C N和M2-2蛋白之间的互作从而调控病毒的复制。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深入阐明Rab32调控aMPV/C复制的分子机理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b32 禽偏肺病毒C型 复制 表达水平 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组方预防多重耐药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的效果探究
13
作者 田伟 陈建辉 +5 位作者 陈慧敏 黄俊杰 郑淑媚 槐玉英 李金贵 刘明江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3-80,共8页
研究旨在探究自拟中药组方“香芪汤”对田间分离的多重耐药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感染的预防效果研究。72只10日龄雄性黄羽肉鸡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感染组、中药预防组、中药防治组、地克珠利预防组和中药对照组。除... 研究旨在探究自拟中药组方“香芪汤”对田间分离的多重耐药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感染的预防效果研究。72只10日龄雄性黄羽肉鸡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感染组、中药预防组、中药防治组、地克珠利预防组和中药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中药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鸡于15日龄时经口灌服5×10~4个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记为0 h);中药预防组、地克珠利预防组和中药对照组感染前120 h连续在饮水中添加相应药物至0 h,中药防治组感染前48 h在饮水中添加相应药物至感染后72 h。感染后192 h剖杀各组鸡,采集盲肠、脾脏、肝脏组织。记录并统计各组鸡脏器指数、相对增重率、盲肠病变记分、卵囊值和存活率,计算抗球虫指数(ACI);利用组织切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盲肠损伤,试剂盒检测盲肠组织中炎症、氧化应激相关因子水平。结果显示:与感染组相比,中药预防组、中药防治组ACI值均显著升高(P<0.05),肝脏、脾脏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盲肠黏膜组织结构损伤均明显减轻,盲肠组织中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抑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含量、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香芪汤”对多重耐药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株感染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中药组方 耐药性 抗球虫指数 盲肠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课教学法在《动物寄生虫病学》中的应用与成效--以家禽寄生虫病教学为例
14
作者 刘丹丹 胡娇 +4 位作者 候照峰 秦涛 王志强 陶建平 许金俊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2-155,共4页
为解决家禽寄生虫病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开展微课教学模式改革。选取重点、难点,修订教学计划,设计微课教学,并通过课程考核制度对微课教学的应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与传统教学模式班级相比,应用微课教学模式班级... 为解决家禽寄生虫病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开展微课教学模式改革。选取重点、难点,修订教学计划,设计微课教学,并通过课程考核制度对微课教学的应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与传统教学模式班级相比,应用微课教学模式班级,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临床实战能力、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和考核优良率均有所提升。微课教学2020级的期末考试卷面平均成绩为82.4分,显著高于传统教学2019级(76.7分)和2020级(77.5分)(P<0.05),其中,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模拟题平均得分为22.7分,显著高于传统教学2019级(21.4分)和2020级(21.9分)(P<0.05)。微课教学2020级的课程目标总达成度为0.939,高于传统教学2019级(0.902)和2020级(0.891)。研究表明家禽寄生虫病教学环节中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并促进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寄生虫病学》 家禽 微课 应用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教学融入《实验动物学》课程的探索
15
作者 杨云鹏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12期041-044,共4页
《实验动物学》是一门在农科和医科院校广泛开设的课程,是主要以培养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和提升科研工作者实验动物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为目标的基础课程。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恰当地融入专业教育课程,形成协同效应,实现立德树人的教... 《实验动物学》是一门在农科和医科院校广泛开设的课程,是主要以培养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和提升科研工作者实验动物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为目标的基础课程。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恰当地融入专业教育课程,形成协同效应,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通过引入思政元素,如爱国主义、人文情怀、尊重生命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实验动物学》课程不仅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教学实践中,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以及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将课程思政的内容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构建多样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政修养,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培养。研究表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为新时代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综上所述,课程思政在《实验动物学》中的实施,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uppel样因子15对和盈黑鸡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兰 张涛 +3 位作者 丁浩 谢恺舟 张跟喜 王金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118-2129,共12页
旨在明确和盈黑鸡Kruppel样因子15(KLF15)的组织、细胞表达模式,阐明干扰KLF15对和盈黑鸡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本研究采用RT-qPCR技术检测KLF15在各组织中表达分布、在腹脂组织的发育性表达规律以及在成脂诱导分化不同时期细胞... 旨在明确和盈黑鸡Kruppel样因子15(KLF15)的组织、细胞表达模式,阐明干扰KLF15对和盈黑鸡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本研究采用RT-qPCR技术检测KLF15在各组织中表达分布、在腹脂组织的发育性表达规律以及在成脂诱导分化不同时期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干扰KLF15后,采用CCK-8和EdU法检测细胞增殖,利用油红O染色、甘油三酯含量分析以及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PPARγ、C/EBPa和FAS)的检测,分别从细胞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角度明确干扰KLF15对和盈黑鸡前体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KLF15在和盈黑鸡各组织中存在广泛表达,在肝、腿肌和腹脂组织中表达量较高;KLF15在公、母鸡腹脂中分别呈“L”和“U”型表达趋势,表达高峰均出现在1日龄;KLF15 mRNA在细胞分化前期缓慢升高,表达高峰出现在细胞分化后期;细胞增殖检测发现,CCK-8和EdU结果趋势一致,干扰KLF15极显著抑制了前体脂肪细胞的增殖(P<0.01);明显减少了前体脂肪细胞的脂滴积聚,极显著降低了甘油三酯含量(P<0.01),且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PPARγ和C/EBPa mRNA水平极显著下调(P<0.01),FAS mRNA水平显著下调(P<0.05)。本研究揭示了和盈黑鸡KLF15的表达模式,验证了干扰KLF15能够抑制前体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推测KLF15是前体脂肪细胞的负调控因子,可能是通过调控PPARγ、C/EBPa和FAS等分化关键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盈黑鸡 KLF15 前体脂肪细胞 干扰 细胞增殖与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甘菊挥发油脂质体的制备及抑菌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钱雪 陈刚 +4 位作者 王飞 刘畅 黄晓德 李海涛 陈斌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2-121,共10页
以洋甘菊挥发油为芯材,蛋黄磷脂和胆固醇为壁材,采用乙醇注入-超声法制备洋甘菊挥发油脂质体。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洋甘菊挥发油脂质体的配方,观察洋甘菊挥发油脂质体的形态和粒径特征,以及4℃和25℃条件下的稳定性。以大肠杆... 以洋甘菊挥发油为芯材,蛋黄磷脂和胆固醇为壁材,采用乙醇注入-超声法制备洋甘菊挥发油脂质体。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洋甘菊挥发油脂质体的配方,观察洋甘菊挥发油脂质体的形态和粒径特征,以及4℃和25℃条件下的稳定性。以大肠杆菌为目标微生物,研究洋甘菊挥发油及挥发油脂质体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洋甘菊挥发油脂质体最优配方为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为5∶1,磷脂与挥发油质量比为4.5∶1,pH为6.8,该条件下制备的脂质体的包封率为91.59%±0.72%,平均粒径为155.37±1.35nm。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呈球形;稳定性实验说明在4℃条件下脂质体贮存效果好;大肠杆菌抑菌结果表明洋甘菊挥发油脂质体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并能维持较长的抑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甘菊挥发油 脂质体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弹性教学在动物传染病学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18
作者 冯旭飞 彭大新 +2 位作者 侯磊 周建卫 张汤杰 《高教学刊》 2023年第S02期128-131,共4页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暴发以来,教学方式由传统的面对面讲授转变为远程在线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决定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因而,在开展远程在线教学过程中,...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暴发以来,教学方式由传统的面对面讲授转变为远程在线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决定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因而,在开展远程在线教学过程中,教师该如何帮助学生应对压力,使其重新获得良好的学习状态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尤为重要。该文基于3年动物传染病学课程在线教学的探索经验,提出弹性教学实施过程中创造安全、灵活在线教学环境的技巧,提供一些有利于提升弹性教学效果的策略。旨在帮助广大从事一线教学的工作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下,能够高效地开展远程在线教学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情 弹性教学 动物传染病学 在线教学方法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b10对禽偏肺病毒C型复制影响的研究
19
作者 亓宇翔 于瀚哲 +3 位作者 张正洲 王如嘉 孟闯 冯旭飞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2-299,共8页
为探究Rab10对禽偏肺病毒C型(aMPV/C)在A549细胞中复制的影响,将pCMV-GFP-Rab10转染A549细胞后接种aMPV/C,并进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Rab10和aMPV/C在细胞质中存在多个共定位荧光点,而未接毒对照中未观察到aMPV/C信号和共定... 为探究Rab10对禽偏肺病毒C型(aMPV/C)在A549细胞中复制的影响,将pCMV-GFP-Rab10转染A549细胞后接种aMPV/C,并进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Rab10和aMPV/C在细胞质中存在多个共定位荧光点,而未接毒对照中未观察到aMPV/C信号和共定位荧光点。用Image J软件进行共定位系数分析,结果显示,Rab10与aMPV/C的共定位系数极显著高于未接毒组(P<0.05);将pCMV-Flag-Rab10、p CMV-Flag、siRab10以及siNC分别转染A549细胞后接种aMPV/C,48 h后收集上清和细胞样品,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q PCR)、Western-blot和TCID50检测aMPV/C N基因转录水平、aMPV/C N和Rab10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病毒效价。结果显示,过表达Rab10后aMPV/C N基因转录水平、Rab10和N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病毒效价均极显著升高(P<0.05);相反,干扰Rab10表达后N基因的转录水平、Rab10和N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病毒效价均极显著降低(P<0.05)。这些结果表明,Rab10调控aMPV/C的复制。将pCMV-mcherry-Rab10分别与可融合表达GFP的aMPV/C结构蛋白的重组载体共转染A549细胞,24 h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Rab10可与多个aMPV/C蛋白(N、F、M、G、SH、P、M2-1、M2-2、L1、L2、L3)在细胞质中存在共定位荧光信号,而与L4蛋白无明显共定位。将pCMV-Flag-Rab10分别与可融合表达GFP的aMPV/C结构蛋白的重组载体共转染HEK293T细胞,36 h后收集细胞样进行免疫共沉淀试验。结果显示,IP样品中表达P和M2-1蛋白的样品出现了特异性条带,其他蛋白无特异性条带。上述结果表明,Rab10与aMPV/C P和M2-1蛋白存在互作。综上所述,Rab10通过与aMPV/C P和M2-1蛋白互作从而调控病毒的复制,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深入阐明Rab10调控aMPV/C复制的分子机理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b10 禽偏肺病毒C型 复制 表达水平 互作
原文传递
Rab18调控禽偏肺病毒C型复制的研究
20
作者 张正洲 王如嘉 +3 位作者 亓宇翔 于瀚哲 孟闯 冯旭飞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3-440,共8页
为探究Rab18调控禽偏肺病毒C型(aMPV/C)复制的分子机制,将aMPV/C感染A549细胞后进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用Image J软件分析共定位系数。结果显示,Rab18与aMPV/C N蛋白均在细胞质中表达并存在共定位,而未接毒组无明显的N蛋白荧光信号... 为探究Rab18调控禽偏肺病毒C型(aMPV/C)复制的分子机制,将aMPV/C感染A549细胞后进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用Image J软件分析共定位系数。结果显示,Rab18与aMPV/C N蛋白均在细胞质中表达并存在共定位,而未接毒组无明显的N蛋白荧光信号,接毒组共定位系数极显著高于未接毒组(P<0.01)。将pCMV-Flag-Rab18、pCMV-Flag、siRab18以及siNC分别转染A549细胞,接种aMPV/C后收集细胞和细胞上清,分别用qPCR、Western-blot以及TCID50检测aMPV/C N基因的转录水平、N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病毒效价。结果显示,过表达Rab18后aMPV/C N基因的转录水平、N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病毒效价均极显著升高(P<0.01),而干扰Rab18表达后N基因的转录水平、N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病毒效价均极显著降低(P<0.01)。将pCMV-mcherry-Rab18分别与可融合表达GFP蛋白的aMPV/C各基因的质粒共转染A549细胞后进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Rab18均可与aMPV/C各蛋白在细胞质中发生共定位。将pCMV-Flag-Rab18分别与可融合表达GFP蛋白的aMPV/C各基因的质粒共转染HKE293T细胞后进行免疫共沉淀试验。结果显示,Rab18与aMPV/C N、M2-1和L2共表达的IP样品中出现特异性条带,其他蛋白无特异性条带。这些结果表明,Rab18通过与N、M2-1和L2蛋白的互作影响aMPV/C的复制。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解析Rab18调控aMPV/C复制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偏肺病毒C型 Rab18 病毒复制 相互作用 表达水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