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内涵、动因与机制 被引量:102
1
作者 侯兵 杨君 余凤龙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6-96,共11页
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在回顾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应在遵循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加快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基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解读,剖析了当前文旅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揭示了高质量... 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在回顾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应在遵循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加快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基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解读,剖析了当前文旅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揭示了高质量发展对于文旅深度融合的指导意义。研究认为,促进深度融合的内部动因由生产互融、技术支持和产业升级构成,外部动因则体现在消费需求、体系共享、创意经济、体制与政策五个方面,外因促进内因,两者紧密关联;高质量发展视野下文旅深度融合的驱动机制表现为“渗透交叉—重组促进—创新驱动—多元协同”四重递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文旅深度融合 内涵 动因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宝卷研究的世纪回顾 被引量:24
2
作者 车锡伦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1-136,共6页
产生于宋元时期的宝卷至今仍在个别地区的农村及某些民间教团中流传。本文回顾了上个世纪中国宝卷研究的情况,除了对宝卷的渊源、形成、分类和发展过程的一般研究外,主要是作为俗文学(民间文学)和民俗文艺的宝卷研究。
关键词 中国 宝卷 宣卷 回顾 渊源 成因 分类 发展 宝卷研究 俗文学 民俗文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东晋时期琅邪王氏与佛教文化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永平 姚晓菲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3-197,共5页
中古世家大族与佛教自有一种相互紧密之关联,在东晋时期达到政治顶峰的琅邪王氏家族即较早地接受了佛学思想,并将佛教文化纳入到自己的家族文化体系中,他们的做法直接或间接地扩大了佛学在士族阶层的影响。西晋末,即有王氏受佛教影响而... 中古世家大族与佛教自有一种相互紧密之关联,在东晋时期达到政治顶峰的琅邪王氏家族即较早地接受了佛学思想,并将佛教文化纳入到自己的家族文化体系中,他们的做法直接或间接地扩大了佛学在士族阶层的影响。西晋末,即有王氏受佛教影响而遁入空门。东晋初期,善于玄谈的王氏诸多人物又同借助玄学而发展佛学理论的众多名僧交往密切。到东晋中后期,随着佛学理论的日益精深而系统,这一时期的王氏更热衷于探讨佛学义理,对佛教更为崇信。他们的做法扩大了佛学在士族阶层的影响,并对王氏家族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广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时期 琅邪王氏 佛教文化 中国 宗教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表演艺术的汉文化渊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玉珺 《东南亚纵横》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8-71,共4页
关键词 越南 表演艺术 汉文化 文化渊源 陶娘歌 戏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松龄俚曲音乐研究》序 被引量:1
5
作者 车锡伦 《蒲松龄研究》 2002年第4期153-157,共5页
明清时期的“小曲”,文献中或作“时尚小令”、“时调小曲”、“时调”、“俚曲”等;现代学者一般称做“俗曲”。已故著名学者叶德均教授在《宋元明讲唱文学》中,将宋元以来讲唱文学分为“乐曲系”、“诗赞系”两大类。乐曲系说唱文... 明清时期的“小曲”,文献中或作“时尚小令”、“时调小曲”、“时调”、“俚曲”等;现代学者一般称做“俗曲”。已故著名学者叶德均教授在《宋元明讲唱文学》中,将宋元以来讲唱文学分为“乐曲系”、“诗赞系”两大类。乐曲系说唱文艺的演唱形式,即以不同的曲牌(曲调)单曲或数曲组成套曲,今人亦称“曲牌体”或“联曲体”。宋元以来的鼓子词、唱赚、诸宫调等说唱曲艺、南曲戏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唱 时调 讲唱文学 宋元 俚曲 鼓子词 蒲松龄 套曲 学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冻藏温度对预制莲藕肉圆品质的影响及成品货架期预测
6
作者 徐子昂 姚磊 +3 位作者 沈海军 余雪松 李华祥 曹仲文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3,共8页
以猪肉、鸡脯肉和莲藕为主要原料,自制一款预制莲藕肉圆,分别置于-18℃、-30℃和-40℃的温度下,在0~90 d的周期内每隔30 d分别测定pH、质构特性、色差、解冻损失、过氧化值(POV)、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TBARS)和羰基含量等7项品质指标... 以猪肉、鸡脯肉和莲藕为主要原料,自制一款预制莲藕肉圆,分别置于-18℃、-30℃和-40℃的温度下,在0~90 d的周期内每隔30 d分别测定pH、质构特性、色差、解冻损失、过氧化值(POV)、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TBARS)和羰基含量等7项品质指标。结果显示:随着冻藏时间增加,感官评价得分呈显著下降趋势,不同品质指标均出现显著性变化(P<0.05)。经由相关性分析结果确定羰基含量值为预制莲藕肉圆的货架期动力学模型的关键品质指标,并得出预制莲藕肉圆的货架期预测模型,其预测货架期天数与实际天数的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说明该模型预测预制莲藕肉圆的货架期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架期预测 冻藏温度 冻藏时间 莲藕肉圆 品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南朝时期琅邪王氏与佛教文化之关系
7
作者 王永平 姚晓菲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8-213,共6页
南朝时期,佛教摆脱了玄学的附庸地位而获得充分发展,佛学更深刻地渗透到中国文化之中,成为当时上层社会主流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南朝社会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侨寓文化世族之一的琅邪王氏,遵循家族崇佛的传统,广泛地结交名僧,... 南朝时期,佛教摆脱了玄学的附庸地位而获得充分发展,佛学更深刻地渗透到中国文化之中,成为当时上层社会主流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南朝社会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侨寓文化世族之一的琅邪王氏,遵循家族崇佛的传统,广泛地结交名僧,积极参与佛学义理的讨论,甚而以其文人特有的优势,通过文学作品宣扬佛教,在推进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 琅邪王氏 佛教 佛学义理 文学 佛教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山道里记》的作者聂钅文——《泰山道里记》研究之二 被引量:1
8
作者 车锡伦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1-13,共3页
《泰山道里记》的作者聂钅文生于清康熙五十四年 ( 1715 ) ,卒于嘉庆初年 ( 1796后 )。年轻时在泰安府衙应差 ,30岁后退居泰山。他自年轻时便热爱故乡泰山的历史文化 ,亲自踏勘、调查有关资料。 5 0岁前又编成《泰山道里记》、《泰山金... 《泰山道里记》的作者聂钅文生于清康熙五十四年 ( 1715 ) ,卒于嘉庆初年 ( 1796后 )。年轻时在泰安府衙应差 ,30岁后退居泰山。他自年轻时便热爱故乡泰山的历史文化 ,亲自踏勘、调查有关资料。 5 0岁前又编成《泰山道里记》、《泰山金石考》等 ,得到当时著名文学家、学者姚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山道里记 聂Wen 泰山文化研究 生平 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江苏靖江做会讲经和宝卷的调查与研究——《靖江宝卷研究》后记
9
作者 车锡伦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23-28,共6页
笔者二十年调查靖江做会讲经的过程,对靖江宝卷的口头演唱和"文本"、靖江宝卷的形成和发展、靖江宝卷"小卷"的出现、靖江的"做会讲经"与常熟的"做会讲经"的比较及其与明清民间教派的关系等问... 笔者二十年调查靖江做会讲经的过程,对靖江宝卷的口头演唱和"文本"、靖江宝卷的形成和发展、靖江宝卷"小卷"的出现、靖江的"做会讲经"与常熟的"做会讲经"的比较及其与明清民间教派的关系等问题作了长期深入的探讨,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料和宝卷文本,期望能引起研究者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江做会讲经 靖江宝卷 常熟做会讲经 《靖江宝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泰山道里记》的版本──《泰山道里记》研究之一
10
作者 车锡伦 《岱宗学刊》 1999年第3期12-14,共3页
清乾隆间泰安聂的《泰山道里记》是介绍泰山名胜、古迹、金石的一部重要著作。出版后曾多次被重印,先后出现了八种版本。其中除两种为铅字排印本外,其它六种均为木刻本。据笔者考察,这六种木刻本中只有清乾隆三十七年(1773)聂氏杏... 清乾隆间泰安聂的《泰山道里记》是介绍泰山名胜、古迹、金石的一部重要著作。出版后曾多次被重印,先后出现了八种版本。其中除两种为铅字排印本外,其它六种均为木刻本。据笔者考察,这六种木刻本中只有清乾隆三十七年(1773)聂氏杏雨山堂家刻本为初刊本,其它五种均系初刊本的修补本。弄清其印刷情况,有助于研究《泰山道里记》的流传过程及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乾隆时期 聂氏 泰山道里记 本刻本 初刊本 修补本 版本 杏雨山堂家刻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宝卷的形成及其演唱形态 被引量:23
11
作者 车锡伦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7-105,共9页
本文对产生于宋元时期的三种宝卷进行了分析 ,指出宝卷继承了唐代佛教俗讲讲经说法的传统 ,在宋元时期佛教信徒举行的法会道场中形成 ,其内容仍为演释佛经和说唱因缘两大类。宝卷是一种新的佛教说唱形式 ;受弥陀净土信仰的影响 ,为满足... 本文对产生于宋元时期的三种宝卷进行了分析 ,指出宝卷继承了唐代佛教俗讲讲经说法的传统 ,在宋元时期佛教信徒举行的法会道场中形成 ,其内容仍为演释佛经和说唱因缘两大类。宝卷是一种新的佛教说唱形式 ;受弥陀净土信仰的影响 ,为满足信众的信仰需求而出现了弘扬西方净土、劝人“持斋念佛” ;其演唱形态受佛教忏法的影响 ,注重道场威仪 ,整个演唱过程仪式化 ,文辞格式化 ,结构形式严整 ;演唱的曲调 ,除了传统的佛教歌赞外 ,受宋元词曲的影响出现了长短句的歌赞 ,也唱散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卷 佛教 俗讲 忏法 法会道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宝卷的渊源 被引量:20
12
作者 车锡伦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2-138,共7页
本文更正前人宝卷是“变文的嫡派子孙”、是“谈经等的别名”的结论,指出佛教的俗讲是中国宝卷的渊源,它是佛教僧众向世俗民众讲经说法的活动,其内容为讲解经文(讲经)和说唱因缘(说法)两大部分。宋代,在佛教信徒的法会道场、结... 本文更正前人宝卷是“变文的嫡派子孙”、是“谈经等的别名”的结论,指出佛教的俗讲是中国宝卷的渊源,它是佛教僧众向世俗民众讲经说法的活动,其内容为讲解经文(讲经)和说唱因缘(说法)两大部分。宋代,在佛教信徒的法会道场、结社念佛的活动中,孕育和产生了宝卷。宝卷继承了佛教俗讲的传统,而同南宋时期勾栏瓦子中出现的说唱技艺“谈经”等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卷 俗讲 变文 谈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雍论——从一个侧面看江东大族与孙吴君权之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永平 姚晓菲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2-160,共9页
黄武四年(公元225),孙权排除阻力,以吴郡顾雍为丞相,这是孙吴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孙权此举,就其目的而言,意在推进孙吴政权江东地域化。之所以选中顾雍,则在于其家族之门望和其本人之德行。顾雍为政,注意协调与孙权之关系,谨言慎行,比... 黄武四年(公元225),孙权排除阻力,以吴郡顾雍为丞相,这是孙吴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孙权此举,就其目的而言,意在推进孙吴政权江东地域化。之所以选中顾雍,则在于其家族之门望和其本人之德行。顾雍为政,注意协调与孙权之关系,谨言慎行,比较内敛,但在原则性问题上则决不妥协,显现出儒学士大夫刚烈的一面。在重视家族传承的历史环境中,作为汉末孙吴时期吴郡顾氏的代表,顾雍老成持重、谦谨的作风,对其家族门风的形成影响甚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雍 孙权 门风 孙吴政权 古代政治史 中国 三国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聊斋俚曲曲牌的来源(之一) 被引量:11
14
作者 车锡伦 《蒲松龄研究》 2002年第2期63-78,共16页
本文通过有关曲牌资料的详细比较 ,提出聊斋俚曲的某些曲牌与“南北曲”中同名曲牌是历史发展中的渊源关系 ,从词格上看 ,它们与同名明清小曲更接近 ;明清小曲也有地区性的差异 ,聊斋俚曲曲牌同产生于河北及其周边地区的教派宝卷中的小... 本文通过有关曲牌资料的详细比较 ,提出聊斋俚曲的某些曲牌与“南北曲”中同名曲牌是历史发展中的渊源关系 ,从词格上看 ,它们与同名明清小曲更接近 ;明清小曲也有地区性的差异 ,聊斋俚曲曲牌同产生于河北及其周边地区的教派宝卷中的小曲更多相同。对追寻聊斋俚曲音乐的遗响 ,也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俚曲 南北曲 明清小曲 教派宝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现的清初南无教《泰山圣母苦海宝卷》 被引量:4
15
作者 车锡伦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8-22,共5页
《泰山圣母苦海宝卷》是清初南无教女教首尹喜编的一部宝卷,存未完成的手稿本(由他人代书)。泰山圣母是民间普遍信仰的一位女神,本卷中女神既是观音老母的化身,又被暗示为无生老母的分身。本卷的发现,有助于了解清初南无教的活动和泰山... 《泰山圣母苦海宝卷》是清初南无教女教首尹喜编的一部宝卷,存未完成的手稿本(由他人代书)。泰山圣母是民间普遍信仰的一位女神,本卷中女神既是观音老母的化身,又被暗示为无生老母的分身。本卷的发现,有助于了解清初南无教的活动和泰山女神在民间的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南无教 尹喜 泰山圣母 苦海宝卷 观音老母 无生老母信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府建置考 被引量:7
16
作者 孙尚勇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9-42,共14页
本文是关于乐府机构建置问题的一篇考证文章,所涉及的主要有乐府的起源、汉初音乐机关的设置、汉武帝乐府的建立、汉哀帝罢乐府等内容。本文的结论是:乐府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秦仿照东方诸侯而设,至其统一六国,这一机构也在统... 本文是关于乐府机构建置问题的一篇考证文章,所涉及的主要有乐府的起源、汉初音乐机关的设置、汉武帝乐府的建立、汉哀帝罢乐府等内容。本文的结论是:乐府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秦仿照东方诸侯而设,至其统一六国,这一机构也在统一的中央政权中得到了保留;学术界曾经用来证明汉初有乐府机构设置的材料,经细致考辨,其本身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因而不能用作汉初乐府的材料;汉初不设乐府机构,高帝、惠帝时礼乐建设由叔孙通领导下的太常、太乐执行,文帝、景帝之世“习常肄旧”而已;武帝因改革制度、定郊祀、改变汉初单调的音乐风格等需要,设置了由李延年领导的乐府,这一事件标志了中国古代音乐史一个新阶段的正式确立;元帝、成帝、哀帝时代汉家祭祀制度的改革是哀帝罢乐府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府 李延年 诸侯 考辨 时代 祭祀制度 文章 汉初 汉武帝 中央政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说唱文学文献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水云 车锡伦 《文献》 2003年第3期206-219,共14页
清代以前的说唱文学文献,已经发现的,如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手抄卷子中的唐五代说唱文学作品("变文"),宋元明时期的"话本",金元时期的"诸宫调",明代的"词话"等,都已整理、出版.而清代的说唱文学文... 清代以前的说唱文学文献,已经发现的,如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手抄卷子中的唐五代说唱文学作品("变文"),宋元明时期的"话本",金元时期的"诸宫调",明代的"词话"等,都已整理、出版.而清代的说唱文学文献,由于留存数量多,且种类繁杂,虽经几代学者的努力,其整理、出版仍处于起步阶段.大量蕴藏于民间的说唱文学文献,尚待发掘.以下分几个方面做简单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唱文学 弹词 唱本 目录 曲艺 检索工具 车王府曲本 车锡伦 上海古籍出版社 曲艺作品
原文传递
中越古代书籍交流考述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玉珺 《文献》 CSSCI 2004年第4期85-98,共14页
  越南是受汉文化浸润最深的中国邻国之一.古代越南与中国的历史是融为一体的,从秦末赵陀建立南越政权至公元968年丁部领建立大瞿越国,此间的一千多年里,越南曾作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存在;尽管此后越南进入了自主时代,但是以推行汉...   越南是受汉文化浸润最深的中国邻国之一.古代越南与中国的历史是融为一体的,从秦末赵陀建立南越政权至公元968年丁部领建立大瞿越国,此间的一千多年里,越南曾作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存在;尽管此后越南进入了自主时代,但是以推行汉文化为实质的科举制度却从公元1075年持续到1918年;秦汉时期,汉语文教育就开始在南越开展,严可均《全宋文》卷六三所收释道高、法明《答李交州淼难佛不见形》等文是现存最早的越南文献;《全唐文》卷四四六收录了越南第一位进士--爱州人姜公辅所著的《白云照春海赋》、《对直言极谏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书籍 考述
原文传递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黄翔鹏《乐问》读后谈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柯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1-77,共7页
此文是扬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部分博士生和教师座谈黄翔鹏先生遗作《乐问》一书的纪要。文中讨论了该书对文史研究者的宝贵启示 ,特别注意到黄翔鹏先生以对象和问题为中心的学问方式与学科立场 ,以及他所追求的事之“物”与事之“理”... 此文是扬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部分博士生和教师座谈黄翔鹏先生遗作《乐问》一书的纪要。文中讨论了该书对文史研究者的宝贵启示 ,特别注意到黄翔鹏先生以对象和问题为中心的学问方式与学科立场 ,以及他所追求的事之“物”与事之“理”谐调一致的学术目标 ,认为《乐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翔鹏 乐问 方法论 学科交叉 纪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表演艺术典籍谫述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玉珺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30-34,共5页
越南是受汉文化浸润最深的周边国家。目前在越南保存了大批民间表演艺术典籍,依据其表演艺术形式可主要分为陶娘歌、(口从)戏、嘲剧与嘲歌三大类。这批典籍实际上反映汉文化传统在越南表演艺术中的积淀,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与学术意义。... 越南是受汉文化浸润最深的周边国家。目前在越南保存了大批民间表演艺术典籍,依据其表演艺术形式可主要分为陶娘歌、(口从)戏、嘲剧与嘲歌三大类。这批典籍实际上反映汉文化传统在越南表演艺术中的积淀,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与学术意义。它们大多为手抄本,存在着不同文体的杂抄现象,与敦煌文献的传播方式和物质形态一致。作为中越文化交流的结晶,它们将促进中国表演艺术、艺术理论、表演管理机构、敦煌俗文学文体的研究,给中国学术界提供一批新资料及学术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民间表演艺术 典籍 陶娘歌 嘲剧 嘲歌 艺术理论 管理机构 俗文学 文学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