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2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特征分析
1
作者 任一鸣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6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特征。方法对确诊的72例U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UC中,男女之比为0.84,平均发病年龄(42.7±15)岁,高峰发病年龄30~49岁。临床表现以脓血便(87.5%)、腹泻(79.1%)和腹痛(62.5%)为主...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特征。方法对确诊的72例U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UC中,男女之比为0.84,平均发病年龄(42.7±15)岁,高峰发病年龄30~49岁。临床表现以脓血便(87.5%)、腹泻(79.1%)和腹痛(62.5%)为主,肠道外表现少见。病变以直肠和左侧结肠受累为主,累及直肠18例(25.0%)、直乙状结肠16例(22.2%)、左侧结肠10例(13.8%),直肠加左半结肠受累者共44例(61.1%),全结肠24例(33.3%),节段性或区域性肠段病变4例(5.6%),无结肠癌变患者。结论本组UC发病年龄偏大,临床表现以轻中度多见,但重度患者亦较多,肠外表现较少,病变以左侧结肠炎型最多见,全结肠炎型亦较多见,无癌变和严重并发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镜检查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并发肝损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夏正新 任一鸣 +1 位作者 朱彩红 沈叶怡 《华夏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胰腺炎(AP)并发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06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肝损害的发生率,肝损害的程度对病程的影响。结果:106例AP患者中有63例合并肝损害,其中重症胰腺炎(SAP)35例,轻症胰腺炎(...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胰腺炎(AP)并发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06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肝损害的发生率,肝损害的程度对病程的影响。结果:106例AP患者中有63例合并肝损害,其中重症胰腺炎(SAP)35例,轻症胰腺炎(MAP)28例;胆源性胰腺炎(BAP)54例,非胆源性胰腺炎(NBAP)9例。SAP较MAP肝损害发生率高(分别为100%和39.4%),BAP比NBAP肝损害发生率高(分别为80.6%和23.1%)。SAP肝功能损害较MAP重,差异有显著性(P<0.05)。SAP合并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其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复常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MAP合并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明显延长(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并发肝损害可影响病情的发展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肝损害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巡视卡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秋艳 张小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3期256-256,共1页
关键词 护理巡视卡 临床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罗恩病的临床诊断探讨
4
作者 任一鸣 《临床误诊误治》 2007年第11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诊断 节段性 肉芽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囊阴茎湿疹样癌4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黄青松 马建国 +1 位作者 季鹏 朱长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2141-2142,共2页
目的:探讨阴囊阴茎湿疹样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4例阴囊阴茎湿疹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及分析。结果:4例患者病理检查均见典型的湿疹样癌的特征,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2~2.5年,1例术后1个月复发,再次手术后恢... 目的:探讨阴囊阴茎湿疹样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4例阴囊阴茎湿疹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及分析。结果:4例患者病理检查均见典型的湿疹样癌的特征,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2~2.5年,1例术后1个月复发,再次手术后恢复良好。2例术后无复发,1例手术+放疗,无明显复发。结论:阴囊阴茎湿疹样癌早期皮肤活检明确诊断是关键,手术是首选,复发可再次手术。术后放疗对范围广泛、可能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是必要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肿瘤 湿疹样癌 阴囊 阴茎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再入院病人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黄青松 李建明 +2 位作者 马建国 朱长云 季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0期3252-3253,共2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再入院病人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开展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480例中术后再入院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结果:480例前列腺电切术后再入院24例,占4.6%。...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再入院病人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开展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480例中术后再入院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结果:480例前列腺电切术后再入院24例,占4.6%。其中术后血尿导致尿潴留12例,均在膀胱镜下行血肿清除术;术后前尿道狭窄4例,定期尿道扩张治愈。术后并发膀胱结石3例,行经尿道膀胱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术;膀胱颈挛缩2例,再次行电切术;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1例,给予药物治疗后缓解;术后并发晚期前列腺癌1例,给予去势手术+氟他胺+局部放疗治疗。结论:术后继发性出血,前尿道狭窄,继发性膀胱结石,膀胱颈挛缩是术后再入院的主要原因,治疗上根据相应的病因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病人再入院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简易负压持续冲洗装置在感染伤口创面闭合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小琴 葛平 《天津护理》 2014年第6期530-531,共2页
总结自制简易负压持续冲洗在促进21例感染伤口创面闭合中的应用。通过专用的引流管和敷料,将负压作用于各种急慢性感染伤口,加快创面闭合,缩短住院时间,有效管理渗液,促进肉芽生长,减少换药次数,提高舒适度及住院满意率。
关键词 负压疗法 冲洗 感染伤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清创处理59例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期压疮的体会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小琴 葛平 陆信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8期66-67,71,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清创处理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期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以联合清创配合全程整体护理干预。结果 59例中有56例治愈。结论通过联合清创处理,明显缩短换药时间(平均20.8d),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
关键词 压疮 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期 联合清创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六味安消联合左氧氟沙星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任一鸣 朱彩虹 +1 位作者 陈健华 阴爱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8期17-18,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六味安消联合左氧氟沙星方案根除Hp的疗效。方法选择Hp阳性慢性胃炎250例,随机分为A组128例和B组122例,A组口服埃索美拉唑20mg加左氧氟沙星200mg,2次/d,1周,六味安消胶囊2.0g,3次/d,2周。B组口服埃索美拉唑片20mg加阿莫西... 目的观察中药六味安消联合左氧氟沙星方案根除Hp的疗效。方法选择Hp阳性慢性胃炎250例,随机分为A组128例和B组122例,A组口服埃索美拉唑20mg加左氧氟沙星200mg,2次/d,1周,六味安消胶囊2.0g,3次/d,2周。B组口服埃索美拉唑片20mg加阿莫西林分散片1g加克拉霉素500mg,2次/d,1周。疗程结束1个月后行14C尿素呼气验检测Hp。结果A组和B组HP根除率分别为84.2%和73.0%,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和B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7.5%和94.8%,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六味安消联合左氧氟沙星疗法比传统标准三联疗法的Hp根除率高,且与传统三联临床疗效相当,可作为根除Hp的治疗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安消 左氧氟沙星 幽门螺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规范治疗的重要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夏正新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1年第5期301-303,共3页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规范化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将6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成规范治疗组和对照组,规范治疗组根据病情轻重等情况,选择氨基水杨酸类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和服用SASP或5-ASA。结果规范治...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规范化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将6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成规范治疗组和对照组,规范治疗组根据病情轻重等情况,选择氨基水杨酸类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和服用SASP或5-ASA。结果规范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规范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及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规范治疗 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早期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1
作者 刘洪军 袁振茂 +2 位作者 陈健 陈陆霞 吴忠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139-141,143,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早期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5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后行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孕囊穿刺注射甲氨蝶呤治疗,术后动态观察孕囊...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早期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5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后行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孕囊穿刺注射甲氨蝶呤治疗,术后动态观察孕囊变化。结果 15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均为胎囊型,孕囊形态结构完整,孕囊前有子宫壁肌层完整覆盖,彩色多普勒示孕囊周边呈较丰富环状血流信号;15例确诊后行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孕囊穿刺注射甲氨蝶呤均一次性成功,治愈率为100%;穿刺治疗后孕囊逐渐变小,随后脱落或被吸收,血β-HCG逐渐下降至正常。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早期确诊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还可行超声引导下孕囊穿刺治疗及术后动态观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剖宫产 瘢痕妊娠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9例心血管外科手术后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12
作者 于洋 沈毅 夏志银 《交通医学》 2011年第6期598-600,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心血管外科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对心血管手术患者28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多因素回归方法筛选出各类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AKI诊断标准为48h内SCr上升≥...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心血管外科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对心血管手术患者28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多因素回归方法筛选出各类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AKI诊断标准为48h内SCr上升≥26.4μmol.L-1或较基础值增加≥50%;和(或)尿量<0.5mL.kg-1.h-1达6h。结果:289例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术后AKI发病率为60.5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年龄、体外循环时间和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是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55、1.037、1.001和1.014。结论:心血管手术患者术后AKI的发生与多种手术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提示对于心脏手术患者应进行更全面的评估与监测,从而预防AK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心血管手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营养改良输注法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小琴 《实用医技杂志》 2008年第6期751-752,共2页
目的:减少肠内营养(EN)因输注方法不当引起的并发症。方法:使用鼻肠管及肠造瘘管时,将营养液置于距腋中线30cm^40cm高度(不用调节夹),以墨菲氏滴管内有节律性的快慢一暂停自动交替的为宜。结果:515例患者使用时间分别为5d^38d,未发生腹... 目的:减少肠内营养(EN)因输注方法不当引起的并发症。方法:使用鼻肠管及肠造瘘管时,将营养液置于距腋中线30cm^40cm高度(不用调节夹),以墨菲氏滴管内有节律性的快慢一暂停自动交替的为宜。结果:515例患者使用时间分别为5d^38d,未发生腹痛、腹泻等与输注有关的并发症。结论:降低EN的输注压以适应小肠的节律运动,能主动预防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小肠节律运动 输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疾病35例报告
14
作者 黄青松 马建国 +1 位作者 朱长云 季鹏 《华夏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267-26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泌尿系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5例泌尿系疾病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其中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26例;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5例;腹腔镜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4例。结果:35例患者手术成功33例,中转开放手术2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泌尿系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5例泌尿系疾病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其中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26例;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5例;腹腔镜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4例。结果:35例患者手术成功33例,中转开放手术2例,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0.5~3h,平均80min;手术出血量不多,平均60ml;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术后1~3d;术后3~8d出院,平均6d。结论: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在泌尿系疾病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肾囊肿 肾上腺肿瘤 精索静脉曲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对儿童腹股沟区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袁振飞 高清贤 +1 位作者 程雪淋 尹治清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5年第5期371-374,共4页
目的 探讨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对儿童单侧腹股沟区手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行腹股沟区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组(A组)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组(B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维持.记录术中、... 目的 探讨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对儿童单侧腹股沟区手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行腹股沟区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组(A组)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组(B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维持.记录术中、术后不良反应、苏醒时间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并对患儿采用FLACC法进行术后疼痛评估.结果 A组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要明显少于B组(P<0.05);A组患儿术后疼痛评分要明显好于B组(P<0.05),且家长满意度要高于B组(P<0.05).结论 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用于小儿单侧腹股沟区手术,麻醉效果安全可靠,术后镇痛完善,苏醒快,且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阻滞 七氟烷 儿童 疼痛 手术后 镇痛 患者控制
原文传递
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心脏手术后无线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2
16
作者 袁振飞 高清贤 尹治清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4年第6期450-453,共4页
目的 评价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心脏术后无线患者自控皮下镇痛(PCSA)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成人心脏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两组,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组(DS组)、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40例.DS组配方为地佐辛0.3 mg/kg与舒芬太尼1.5 μ... 目的 评价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心脏术后无线患者自控皮下镇痛(PCSA)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成人心脏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两组,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组(DS组)、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40例.DS组配方为地佐辛0.3 mg/kg与舒芬太尼1.5 μg/kg;S组为舒芬太尼3 μg/kg,两组均加盐酸昂丹司琼10 mg并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56 ml.皮下给药速度2 ml/h.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各点VAS评分、镇静程度评分(Ramsay)及72 h内PCSA有效按压次数、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总体满意度.结果 两组VAS、Ramesy镇静评分及PCSA有效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优于S组,且不良反应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心脏手术后PCSA无线镇痛效果确切可靠,患者满意度高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舒芬太尼 心脏外科手术 无线镇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