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镇痛镇静舒适化护理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探讨
1
作者 殷传慧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21-0024,共4页
研究目的主要在于分析重症肺炎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时为其提供镇痛镇静舒适化护理所取效果,评估对并发症发生率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确诊为重症肺炎的患者为研究目标,入院后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 研究目的主要在于分析重症肺炎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时为其提供镇痛镇静舒适化护理所取效果,评估对并发症发生率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确诊为重症肺炎的患者为研究目标,入院后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从中随机筛选60例展开对照试验,研究分组方式选用系统随机化法,其中选用常规护理的30例患者纳入于对照组,剩余患者纳入于观察组,实施镇痛镇静舒适化护理,评价两组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设计指标包含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舒适度以及住院相关指标。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测定数值分别为10.00%、33.33%,观察组显然较低P<0.05;护理前,护理舒适度评估结果对比差异并不明显P>0.05,执行相应的护理方案后,护理舒适度评估结果显示,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测定数值偏高P<0.05;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显示为观察组短于对照组,且镇静、镇痛类药物使用剂量较小P<0.05。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的同时予以其镇痛镇静舒适化护理能够全面满足其身心护理需求,对于提升护理舒适度以及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具有突出效果,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性,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镇静舒适化护理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并发症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伴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2
作者 吴婷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33-136,共4页
探讨序贯机械通气(Sequenti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SMV)治疗伴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RF)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中,应用重症专职护理小组(Critical care team,ICT)护理模式的... 探讨序贯机械通气(Sequenti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SMV)治疗伴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RF)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中,应用重症专职护理小组(Critical care team,ICT)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我院从2022年10月-2024年10月,抽取70例RF+COPD患者,均行SMV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ICT护理干预),各35例,对比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指标与心肺功能改善上,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优,(P<0.05)。结论 对进行SMV治疗的RF+COPD患者进行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减少机械通气的时间,进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专职护理小组 序贯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重症病人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3
作者 管研会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063-066,共4页
本研究评估了循证护理对ICU机械通气重症患者并发症减少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 本研究评估了循证护理对ICU机械通气重症患者并发症减少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睡眠质量发现,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睡眠质量亦有所改善,两者差异均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ICU重症患者并发症,提升睡眠质量,具有较高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重症 并发症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重症肺炎病人实施营养序贯护理的价值研究
4
作者 蔡慧 管筱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61-0164,共4页
探讨老年重症肺炎病人实施营养序贯护理的价值。 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9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常规分次定量鼻饲护理)和研究组(营养序贯护理),各45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免疫因子、营养指标水平高于... 探讨老年重症肺炎病人实施营养序贯护理的价值。 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9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常规分次定量鼻饲护理)和研究组(营养序贯护理),各45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免疫因子、营养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营养序贯护理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营养水平,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重症肺炎 营养序贯护理 营养指标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护理干预对ICU重症肺炎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陈漪雯 黄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130-133,共4页
评价全面护理干预对ICU重症肺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诊疗的64例ICU重症肺炎患者为调研目标,通过等量数字随机法将其平均纳入对照组、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研究组行全面护理干预,评价组间护理表... 评价全面护理干预对ICU重症肺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诊疗的64例ICU重症肺炎患者为调研目标,通过等量数字随机法将其平均纳入对照组、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研究组行全面护理干预,评价组间护理表现。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评分、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ICU护理工作中融入全面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可推广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护理干预 重症肺炎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晓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28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与传统抗生素方案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其中,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抗生素方案治疗重症肺... 目的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与传统抗生素方案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其中,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抗生素方案治疗重症肺炎,而观察组则使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重症肺炎,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PCT(0.68±0.07)ng/ml和CRP(11.28±5.21)mg/L,低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的PCT(2.43±0.37)ng/ml和CRP(23.36±6.44)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使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拥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拥有一定的安全性,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降阶梯方案 传统抗生素方案 重症肺炎 治疗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伤患者救治中应用基于创伤评分的一体化急救护理的效果
7
作者 徐婧 高优雅 李伊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201-204,共4页
探究多发伤患者救治中运用基于创伤评分的一体化急救护理的价值。方法 筛选多发伤患者70例,时间范围2023.06-2024.06,双盲法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护理(n=35),观察组行基于创伤评分的一体化急救护理(n=35),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 探究多发伤患者救治中运用基于创伤评分的一体化急救护理的价值。方法 筛选多发伤患者70例,时间范围2023.06-2024.06,双盲法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护理(n=35),观察组行基于创伤评分的一体化急救护理(n=35),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救治效率对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优(P<0.05)。观察组不良预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后CRAMS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基于创伤评分的一体化急救护理用于多发伤患者救治中利于缩短患者救治时间,缓解其创伤程度,改善其预后,使患者对医护服务更为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创伤评分 一体化急救护理 救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精细化护理的效果
8
作者 李伊可 徐婧 高优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97-200,共4页
观察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实施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接收于本院2023年8月—2024年8月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选为研究样本,经由随机抽取法划组,30例选入对照组并施用常规护理;另30例选入观察组并施用精细化护理;最终围绕... 观察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实施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接收于本院2023年8月—2024年8月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选为研究样本,经由随机抽取法划组,30例选入对照组并施用常规护理;另30例选入观察组并施用精细化护理;最终围绕血压水平、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生活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展开组间对比。结果 护理前,相较血压水平、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生活功能为组间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相较并发症发生率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精细化护理,有益于保持平稳的血压数值,促进各项生理功能的恢复,并防范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实现预后的有效改善,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 精细化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模式对减少血透室内瘘针滑脱风险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管筱笛 蔡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19-0122,共4页
探究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应用于血透室内瘘针滑脱风险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1需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Patients,pts)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常规组(Conventio... 探究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应用于血透室内瘘针滑脱风险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1需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Patients,pts)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常规组(Conventional group,CN组)与研究组(Research group,RC组)pts开展常规护理以及EBN,对比2组pts内瘘针滑脱情况、心理水平、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结果 经对比分析,护理前2组pts生活质量评分以及HAMA、HAMD评分差异较小(P>0.05),护理后RC组ptsQOL评分>于CN组pts,而HAMA、HAMD评分则<CN组pts,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RC组pts内瘘针滑脱率<CN组,满意度则>CN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血液透析pts实施EBN,能够有效保障pts治疗期间的安全性,降低内瘘针滑脱风险,由此提升pts的QOL。同时护理干预措施对于pts的心理状态有所改善,pts对于该护理干预措施的满意度更高,建议将EBN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N 血液透析 内瘘针滑脱 风险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拜尔坦无粘胶泡沫敷料预防无创面罩致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的效果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桂银 刘婵娟 丁喜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24期75-76,79,共3页
目的探讨拜尔坦泡沫敷料在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无创辅助通气患者鼻面部压力性损伤中的效果。方法将8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鼻面部使用溃疡贴予以保护,观察组使用拜尔坦泡沫敷料保护,比较2... 目的探讨拜尔坦泡沫敷料在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无创辅助通气患者鼻面部压力性损伤中的效果。方法将8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鼻面部使用溃疡贴予以保护,观察组使用拜尔坦泡沫敷料保护,比较2组使用后的压疮发生情况和舒适度差异。结果使用后,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相较于溃疡贴,应用拜尔坦泡沫敷料更有助于预防ICU中AECOPD无创辅助通气患者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且舒适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尔坦泡沫敷料 溃疡贴 无创辅助通气 鼻面部压力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脓毒症早期诊断与预后判断中的运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袁俊 陈齐红 +1 位作者 陈莲欣 于丽娜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1565-1567,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见感染指标(PCT、超敏CRP)在脓毒症早期诊断与预后判断中的运用。方法:选取ICU收治的64例患者,其中非脓毒症患者20例,脓毒症根据2001年ACCP/SCCM共识分为:一般脓毒症15例,严重脓毒症13例,脓毒性休克16例。观察脓毒症患者1周... 目的:探讨常见感染指标(PCT、超敏CRP)在脓毒症早期诊断与预后判断中的运用。方法:选取ICU收治的64例患者,其中非脓毒症患者20例,脓毒症根据2001年ACCP/SCCM共识分为:一般脓毒症15例,严重脓毒症13例,脓毒性休克16例。观察脓毒症患者1周内的病情转归,分为好转组、未愈组和死亡组。计算所有患者APACHEII评分,测定治疗1 d、3 d、5 d的PCT、超敏CRP及白细胞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患者的PCT明显升高,并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者的超敏CRP、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转归患者PCT及超敏CRP的动态分析:PCT在好转组中有下降趋势,数值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敏CRP在好转组治疗3 d后达到高峰,治疗5 d数值降低。结论:PCT作为一项反应细菌感染的生物指标,在脓毒症中具有极高价值,有助于早期诊断和病情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脓毒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功能和并发症影响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高优雅 李伊可 徐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4期133-136,共4页
评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重症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重症护理,对比组间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心肌酶谱指标均低于对照... 评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重症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重症护理,对比组间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心肌酶谱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重症护理,能减轻患者心脏负担,维持血压心率稳定,减少心肌细胞受损,降低并发症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重症护理 心率血压 心肌酶谱 并发症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损伤机制及血清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宝栋 林华 陈齐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19-124,共6页
脓毒症患者往往存在胃肠功能损伤,该现象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且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胃肠功能损伤不仅发生率很高,而且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与发展中存在相当重要的作用,对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脓... 脓毒症患者往往存在胃肠功能损伤,该现象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且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胃肠功能损伤不仅发生率很高,而且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与发展中存在相当重要的作用,对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损伤暂无特异性评估指标,而一些新的检测手段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故探寻有效的检测指标对于该疾病的临床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对脓毒症患者的胃肠功能损伤机制及相关血清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脓毒症胃肠功能损伤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胃肠功能损伤 肠道黏膜屏障 肠道菌群 内毒素 D-乳酸 二胺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吸入联合高流量氧疗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晓丽 于丽娜 +1 位作者 袁俊 陈齐红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1282-1286,共5页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吸入联合高流量氧疗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接受高流量氧疗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吸入联合高流量氧疗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接受高流量氧疗治疗,观察组接受布地奈德吸入联合高流量氧疗治疗,比较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以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第1s最大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峰流量(PEF)、第1s最大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以及氧合指数。结果:观察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IGF-Ⅱ和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PACHⅡ评分、SOF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EV1、PEF、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以及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吸入联合高流量氧疗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确切,可提升患者健康水平,降低器官损伤程度,改善肺功能以及血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高流量氧疗 重症肺炎 痰液黏稠度 血气指标
原文传递
载脂蛋白A-I联合血清淀粉样蛋白A判断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的病情及预后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谭睿 杨鹏磊 +3 位作者 王晶 郑瑞强 缪红军 於江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3-650,共8页
目的通过研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和载脂蛋白A-Ⅰ(apolipoproteinA-Ⅰ,ApoA-Ⅰ)的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为脓毒症寻找新的临床预后标志物。方法研究前瞻性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收... 目的通过研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和载脂蛋白A-Ⅰ(apolipoproteinA-Ⅰ,ApoA-Ⅰ)的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为脓毒症寻找新的临床预后标志物。方法研究前瞻性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收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患者,需符合Sepsis-3确诊为脓毒症且18岁≤年龄≤80岁。纳入研究后于0 h、24 h、72 h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ApoA-Ⅰ和SAA水平,计算72 hΔSAA和72 hΔApoA-Ⅰ。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等。患者根据生存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根据是否合并休克分为休克组和非休克组。用Logistic回归方法将ApoA-Ⅰ和SAA结合建立联测指标。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SAA、ApoA-Ⅰ、72 hΔApoA-Ⅰ、72 hΔSAA以及SAA联合ApoA-Ⅰ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108例患者纳入分析,非休克组48例,休克组60例;存活组77例,死亡组31例。休克组和非休克组、死亡组和存活组间各时间点SAA和ApoA-Ⅰ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时间点SAA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均P<0.001),ApoA-Ⅰ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均P<0.01)。SAA可以预测脓毒症死亡风险,其中24 h SAA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最大(AUC=0.713,P=0.001),敏感度为65.3%,特异度为72.7%。ApoA-Ⅰ可以预测脓毒症死亡风险,其中72 h ApoA-Ⅰ的AUC最大(AUC=0.743,P<0.001),敏感度为69.4%,特异度为77.1%。24 h SAA和72 h ApoA-Ⅰ联合检测的AUC绝对值较单一指标增大(AUC=0.758,P<0.05),Z检验提示其对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预测较单一指标无显著提升(P>0.05)。结论血清SAA、APOA-Ⅰ水平能反映脓毒症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作为脓毒症患者判断预后的独立指标。SAA和APOA-Ⅰ联合后的总体诊断效能较单一指标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载脂蛋白A-Ⅰ 血清淀粉样蛋白A 预后
原文传递
碳酸氢钠平衡盐液对脓毒症患者预后及多糖包被的影响
16
作者 张颖 陈齐红 +4 位作者 于丽娜 袁俊 顾雪 袁周 杨朋磊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52-1558,共7页
目的液体复苏是脓毒症治疗的重要手段, 然而最佳的液体选择尚存在争议, 本研究旨在探讨碳酸氢钠平衡盐液对脓毒症患者预后及多糖包被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入住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重症... 目的液体复苏是脓毒症治疗的重要手段, 然而最佳的液体选择尚存在争议, 本研究旨在探讨碳酸氢钠平衡盐液对脓毒症患者预后及多糖包被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入住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符合Sepsis 3.0诊断标准的成年脓毒症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配至碳酸氢钠平衡盐液组或生理盐水组, 分别接受碳酸氢钠平衡盐液或生理盐水作为液体复苏和液体维持治疗的液体, 临床医师根据容量评估决定输注的量及速度, 比较两组患者30 d病死率, 多个时间点外周血多糖包被降解产物浓度, 重症监护病房(ICU)病死率, 30 d内主要肾脏不良事件(MAKE30)发生率等临床结局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测定外周血多糖包被降解产物浓度。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符合入选标准患者67例(碳酸氢钠平衡盐液组32例, 生理盐水组35例)。两组间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入组时SOFA评分等基线数据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碳酸氢钠平衡盐液组患者30 d病死率(28.1%vs. 40.0%)、ICU病死率(15.6%vs. 20.0%)及MAKE30(31.2%vs. 42.9%)低于生理盐水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碳酸氢钠平衡盐液组患者第三天外周血蛋白聚糖-1(1 317.3±206.9) pg/mL、透明质酸(75.1±24.9)ng/mL和硫酸乙酰肝素(75.6±13.8)ng/mL水平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1514.6±264.9)pg/mL, (96.5±25.4)ng/mL, (85.8±15.8)ng/mL](均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使用碳酸氢钠平衡盐液复苏虽然不能明显降低30 d病死率, 但可显著减少多糖包被的降解, 减少高氯血症和酸中毒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碳酸氢钠平衡盐液 多糖包被 病死率
原文传递
Sepsis-3标准对脓毒症患者诊断价值的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邵俊 袁周 +3 位作者 陈齐红 於江泉 袁静 郑瑞强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Sepsis-3标准对脓毒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江苏省6家医院重症医学科连续收治的感染或怀疑感染的成人患者。将纳入患者分为4组,A组Sepsis-1及Sepsis-3标准都符合,B组只符合Sepsis-1标准,C组只符合Sep... 目的:探讨Sepsis-3标准对脓毒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江苏省6家医院重症医学科连续收治的感染或怀疑感染的成人患者。将纳入患者分为4组,A组Sepsis-1及Sepsis-3标准都符合,B组只符合Sepsis-1标准,C组只符合Sepsis-3标准,D组Sepsis-1及Sepsis-3标准均不符合。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诊断及感染来源,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24 h内生命体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等临床数据,将上述收集数据按分组进行比较分析。绘制SOFA、qSOFA、SIRS评分预测患者28 d病死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使用约登指数筛检各评分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的最佳截断值及其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共纳入527例感染或怀疑感染的患者,其中A组324例,B组113例,C组22例,D组68例,其28 d病死率分别为38.9%、17.7%、31.8%、11.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S评分分别为3(1)、2(1)、1(0)、1(0)分,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7(10)、11(10)、15(8)、12(8)分,qSOFA评分分别为2(1)、1(1)、1(1)、1(2)分,SOFA评分分别为8(6)、1(0)、7(4)、1(0)分,4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SOFA、qSOFA、SIRS评分预测患者28 d病死率的价值,结果显示,SOFA评分的AUC和95%可信区间优于qSOFA评分和SIRS评分〔0.71(0.66~0.76)比0.59(0.55~0.64)、0.57(0.51~0.62),均P<0.01〕。根据约登指数,SOFA、qSOFA、SIRS评分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最佳截断值分别为7、2和2分,其敏感度分别为69.4%、60.1%、53.6%,特异度分别为61.8%、76.2%、51.1%。结论:Sepsis-3标准在诊断及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方面优于Sepsis-1标准。qSOFA可作为早期ICU床边快速筛选高死亡风险脓毒症患者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病死率
原文传递
血管加压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进展 被引量:15
18
作者 刘蕾 郑瑞强 陈齐红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1-504,共4页
感染性休克是脓毒症的严重阶段,住院病死率超过40%,其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临床上通常采用液体复苏、儿茶酚胺类缩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重要器官的灌注压,然而在感染状态时,血管对儿茶酚胺类药物的反应性降低,大剂... 感染性休克是脓毒症的严重阶段,住院病死率超过40%,其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临床上通常采用液体复苏、儿茶酚胺类缩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重要器官的灌注压,然而在感染状态时,血管对儿茶酚胺类药物的反应性降低,大剂量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会产生明显副作用。近来研究表明,血管加压素(AVP)可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增加组织灌注,并且与去甲肾上腺素有协同作用,在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对AVP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血管加压素 氢化可的松 撤药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发热脓毒症患者的物理降温:一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19
作者 陈含冰 邵俊 +2 位作者 於江泉 郑瑞强 陈齐红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45-1450,共6页
目的脓毒症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然而目前临床上针对发热的脓毒症患者是否需要进行降温治疗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拟通过随机临床研究评估外部物理降温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开放标签、随机临床试验,选取2020年6月至2... 目的脓毒症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然而目前临床上针对发热的脓毒症患者是否需要进行降温治疗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拟通过随机临床研究评估外部物理降温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开放标签、随机临床试验,选取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体温大于38.3℃成人脓毒症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控温组与对照组。控温组患者在入组4 h内将核心体温降至正常范围(36.5~37.5℃)并维持48 h,对照组行标准护理,不采用退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72 h-Δ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定义为入组时SOFA评分减去72 h SOFA评分)、总住院时长、ICU住院时长。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符合入选标准患者53例(男32例,女21例),其中控温组26例,对照组27例。两组间年龄、性别、感染来源、入组时SOFA评分及体温等基线数据特征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控温组28 d病死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38,95%CI:0.62~3.07,P=0.430)。控温组72 h-ΔSOF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均数差值为1.90(95%CI:0.09~3.71,P=0.040)。两组患者总住院时长、ICU住院时长和28 d生存率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部物理降温不能显著降低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但能明显降低脓毒症患者72 h SOFA评分,改善患者器官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降温 发热 脓毒症 病死率
原文传递
初始30,mL/kg液体复苏完成时间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吴飞 陈含冰 +2 位作者 陈齐红 郑瑞强 刘微丽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03-808,共6页
目的探讨初始30 mL/kg液体复苏完成时间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及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性休克住院患者。收集... 目的探讨初始30 mL/kg液体复苏完成时间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及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性休克住院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患者来源、感染部位,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时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动脉血乳酸(Lac),液体复苏量、初始30 mL/kg液体复苏完成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情况、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情况、ICU住院时间和28 d病死率。分析初始30 mL/kg液体复苏完成时间与ΔSOFA评分(即液体复苏3 h SOFA评分与初始SOFA评分的差值)之间的关系。根据初始30 mL/kg液体复苏完成时间(T)将患者分为T≤1 h组、1 h<T≤2 h组、2 h<T≤3 h组和T>3 h组,比较各组之间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①共纳入131例患者,其中男性94例,女性37例;平均年龄(68.3±15.0)岁;初始APACHEⅡ评分为27(21,34)分,初始SOFA评分为12(10,14)分,初始Lac为5.0(3.4,7.1)mmol/L;感染来源以肺部感染为主(87例,占66.41%)。初始30 mL/kg液体复苏完成时间与ΔSOFA评分之间存在拟合曲线关系(Y=-1.0626X2+4.4079X+0.9618),提示过早或过晚完成初始液体复苏均会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②不同时间完成初始30 mL/kg液体复苏各组患者的感染部位、初始APACHEⅡ评分、初始Lac及初始SOF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显示,T≤1 h组患者呼吸支持率、AKI发生率和CRRT比例均明显高于1 h<T≤2 h组、2 h<T≤3 h组及T>3 h组(呼吸支持率:78.57%比75.51%、42.86%、75.00%,AKI发生率:57.14%比20.41%、21.43%、50.00%,CRRT比例:35.71%比0%、7.14%、16.67%),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28 d病死率方面,T≤1 h组最高(64.29%),1 h<T≤2 h组最低(22.45%),2 h<T≤3 h组为35.71%,T>3 h组为33.33%,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脓毒性休克发生后1~2 h完成初始30 mL/kg液体复苏可能会降低患者的28 d病死率,改善器官功能障碍;过早或过晚完成液体复苏有可能增加患者的28 d病死率,但需进一步临床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初始液体复苏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