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绿色护呵钒钛之都——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绿化纪实
1
《国土绿化》 2008年第12期37-38,共2页
汽车沿着“S”型的山路回旋向前,车窗两侧目之所及,一片翠色,深深浅浅、浓浓淡淡的绿色在逶迤延伸着……这是长江上游金沙江畔的一处生态防护林带,沿岸的坡坡坎坎上,乔、灌混合,长满了台湾相思、赤桉、小桐子、印楝等耐干旱、耐... 汽车沿着“S”型的山路回旋向前,车窗两侧目之所及,一片翠色,深深浅浅、浓浓淡淡的绿色在逶迤延伸着……这是长江上游金沙江畔的一处生态防护林带,沿岸的坡坡坎坎上,乔、灌混合,长满了台湾相思、赤桉、小桐子、印楝等耐干旱、耐瘠薄的树种,形成了一条约7公里长的绿色生态屏障。这道生态屏障是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为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做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生态屏障 绿化 长江上游 防护林带 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钢钒公司循环经济建设的实践
2
作者 刘子成 《四川冶金》 CAS 2009年第1期44-48,共5页
通过加强管理,提高二次能源利用率,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量,加快了新钢钒公司循环经济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 二次能源 循环经济 新钢钒公司 污染物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kg/m重轨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场有限元模拟及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周剑华 林刚 +1 位作者 吴迪 赵宪明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9-32,共4页
采用ANSYS热模拟以及对实际温度连续测量实验,研究了重轨在步进式冷床上冷却过程的温度分布。重轨表面温度、矫前温度及相对应的冷却时间计算值与实测结果基本相符。模拟结果表明,重轨断面温差最大值达到91.12℃,而冷却到矫前温度时温... 采用ANSYS热模拟以及对实际温度连续测量实验,研究了重轨在步进式冷床上冷却过程的温度分布。重轨表面温度、矫前温度及相对应的冷却时间计算值与实测结果基本相符。模拟结果表明,重轨断面温差最大值达到91.12℃,而冷却到矫前温度时温度分布均匀,断面温差不超过5℃,断面最大温差随着换热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在重轨断面温差出现最大值之前,适当减小冷却速度,可使断面温度分布均匀,并且可通过增设风机有效提高冷床的冷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轨 温度场 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履带钢轧制过程有限元仿真 被引量:5
4
作者 陶功明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6-79,共4页
履带钢断面形状复杂,轧制过程中容易出现扭转、翘曲、侧弯等现象,影响轧制的顺行。利用仿真软件建立了履带钢切深孔轧制过程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孔型参数对轧件扭转、翘曲及侧弯的影响规律。针对履带钢切深孔轧制扭转严重的问题,优化孔... 履带钢断面形状复杂,轧制过程中容易出现扭转、翘曲、侧弯等现象,影响轧制的顺行。利用仿真软件建立了履带钢切深孔轧制过程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孔型参数对轧件扭转、翘曲及侧弯的影响规律。针对履带钢切深孔轧制扭转严重的问题,优化孔型参数,使履带钢切深孔轧制过程扭转角从135.6°减小到13.85,°满足后续道次正常咬入的要求,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钢 轧制 切深孔 有限元 扭转 孔型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枝花新钢钒提钒炼钢厂清洁生产实践 被引量:3
5
作者 肖明富 黄卫国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7-114,共8页
结合生产实际对炼钢厂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进行的探索实践进行了阐述,对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论证,提出钢厂未来清洁生产和资综合循环利用的思路与目标。
关键词 清洁生产 节能减排 资源 循环经济
原文传递
关于上市公司管理人员持股的几点思考
6
作者 张佶红 余萍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00年第3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票期权 员工持股 持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预报的烧结矿化学成分控制专家系统 被引量:9
7
作者 龙红明 范晓慧 +4 位作者 陈许玲 姜涛 石军 宋清勇 羊小东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67-870,共4页
采用带动量项的线性再励自适应变步长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基于多周期运行模式的烧结矿化学成分预报模型;使用基于数据库技术的知识库和正向推理的推理机,开发了化学成分控制专家系统.系统自投入运行以来,预报模型命中率稳定在90%以上... 采用带动量项的线性再励自适应变步长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基于多周期运行模式的烧结矿化学成分预报模型;使用基于数据库技术的知识库和正向推理的推理机,开发了化学成分控制专家系统.系统自投入运行以来,预报模型命中率稳定在90%以上,操作指导建议采纳率达到92%,实现了对烧结矿化学成分的稳定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化学成分 BP模型 知识库 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矿化学成分控制专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范晓慧 龙红明 +2 位作者 陈许玲 姜涛 石军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9,共4页
采用基于改进BP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提前预报了烧结矿的R和TFe、SiO2含量,将模型的预报结果转化为规则的输入,设计了基于经验规则的专家系统,结合R、TFe的变化趋势和配料计算提前调整原料的配比。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后,烧结矿碱度(R)... 采用基于改进BP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提前预报了烧结矿的R和TFe、SiO2含量,将模型的预报结果转化为规则的输入,设计了基于经验规则的专家系统,结合R、TFe的变化趋势和配料计算提前调整原料的配比。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后,烧结矿碱度(R)预报命中率达到91%,全铁(TFe)预报命中率达到94%,操作指导建议采纳率为92%,实现了对烧结矿化学成分的稳定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化学成分 神经网络 BP模型 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钛铁精矿高铁低硅烧结技术 被引量:9
9
作者 范晓慧 陈许玲 +4 位作者 李骞 袁礼顺 石军 羊小东 宋清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1-486,共6页
在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现有的资源条件下,通过优化配矿实现含钛铁精矿高铁低硅烧结,烧结矿全铁的质量分数从49.20%提高到51.46%,SiO2的质量分数从5.30%降低到4.05%。采取钛精矿预先制粒和返矿预润湿等强化措施,烧结矿转鼓强... 在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现有的资源条件下,通过优化配矿实现含钛铁精矿高铁低硅烧结,烧结矿全铁的质量分数从49.20%提高到51.46%,SiO2的质量分数从5.30%降低到4.05%。采取钛精矿预先制粒和返矿预润湿等强化措施,烧结矿转鼓强度可提高2.24%,利用系数提高0.06 t/(m2.h),成品率提高4.84%。矿相分析结果表明:钛精矿预先制粒可提高烧结矿中铁酸钙和硅酸钙的含量,降低钙钛矿的生成,圆粒状赤铁矿聚晶复合体和团块状集合体显著增加;而返矿预润湿则增加了扩散固结的比例,磁铁矿含量增加,铁酸钙含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铁精矿 烧结 攀枝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层流冷却系统优化与模型参数自适应 被引量:7
10
作者 谢海波 张中平 +1 位作者 刘相华 王国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7-323,共7页
针对热轧带钢卷取温度控制的不确定性和时变性, 利用系统优化与模型参数的自适应控制热输出辊道上带钢温度. 从控制模式、冷却策略、段跟踪和模型的再计算以及学习系数的读取等方面对系统进行了优化. 根据实际工艺状况, 实时采集现场数... 针对热轧带钢卷取温度控制的不确定性和时变性, 利用系统优化与模型参数的自适应控制热输出辊道上带钢温度. 从控制模式、冷却策略、段跟踪和模型的再计算以及学习系数的读取等方面对系统进行了优化. 根据实际工艺状况, 实时采集现场数据对层冷模型中的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 并就组别分类、空冷/水冷系数的回归分析进行了研究. 实践结果表明: 采用这种方法能满足现场需要, 卷取温度控制精度较高, 基本在-15~15 ℃范围内;控制效果和带钢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带钢 层流冷却 优化 参数自适应 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磷高强IF钢冷轧板罩式退火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左军 常军 +2 位作者 张开华 杨金成 黄徐晶 《轧钢》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2,共4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PIF340加磷高强IF钢的再结晶温度,研究了退火温度和加热速度对PIF340钢组织和再结晶织构的影响,指出PIF340钢罩式炉退火时,退火温度应按罩式炉上限控制,并保证足够的保温时间。按实验工艺进行了工业生产,产品冲压...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PIF340加磷高强IF钢的再结晶温度,研究了退火温度和加热速度对PIF340钢组织和再结晶织构的影响,指出PIF340钢罩式炉退火时,退火温度应按罩式炉上限控制,并保证足够的保温时间。按实验工艺进行了工业生产,产品冲压性能优良,质量稳定,完全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钢 再结晶 组织 织构 退火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聚类的PSO-神经网络预测热连轧粗轧宽度 被引量:6
12
作者 丁敬国 焦景民 +1 位作者 昝培 刘相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82-1284,1292,共4页
为了提高热连轧粗轧宽度的控制精度,以攀钢热轧板厂实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训练神经网络并将其用于热连轧粗轧宽度预报,通过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科学选取学习样本,解决了由于样本多、学习速度慢的问题.实测数据运... 为了提高热连轧粗轧宽度的控制精度,以攀钢热轧板厂实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训练神经网络并将其用于热连轧粗轧宽度预报,通过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科学选取学习样本,解决了由于样本多、学习速度慢的问题.实测数据运算表明,这种方法可避免神经网络陷入局部极小,带钢粗轧宽度的预报精度控制在6 mm以内,并且训练速度也有很大程度的改善,神经网络结构也得到优化,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神经网络 模糊聚类 粗轧 宽度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晶器电磁搅拌改善重轨钢连铸坯内部质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陈永 杨素波 朱苗勇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27,共4页
针对攀钢大方坯连铸机投产初期重轨钢连铸电磁搅拌冶金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开展了优化重轨钢连铸结晶器电磁搅拌工艺参数的现场试验,对比研究了电磁搅拌电流对重轨钢铸坯中心疏松、中心偏析、等轴晶率等内部质量的影响,制定了满足攀钢重... 针对攀钢大方坯连铸机投产初期重轨钢连铸电磁搅拌冶金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开展了优化重轨钢连铸结晶器电磁搅拌工艺参数的现场试验,对比研究了电磁搅拌电流对重轨钢铸坯中心疏松、中心偏析、等轴晶率等内部质量的影响,制定了满足攀钢重轨钢连铸工艺要求的电磁搅拌工艺制度。生产应用表明,重轨钢连铸坯内部质量明显提高,铸坯中心区等轴晶率由18.8%增至36.2%,中心疏松≤1.5级,中心偏析≤1.0级,中心缩孔≤1.0级,连铸坯轧成重轨的内部质量和力学性能能够满足时速350 km高速铁路用钢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方坯连铸 结晶器电磁搅拌 重轨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轨用钢连铸坯内部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永 杨素波 朱苗勇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6-39,共4页
简述了攀钢提高350 km/h高速轨用钢连铸坯内部质量的控制技术,包括大方坯连铸结晶器电磁搅拌技术、二冷控制技术和凝固末端动态轻压下技术及其在重轨钢连铸中的应用效果。近3年的生产实践表明,课题研究解决了重轨钢连铸大方坯中心疏松... 简述了攀钢提高350 km/h高速轨用钢连铸坯内部质量的控制技术,包括大方坯连铸结晶器电磁搅拌技术、二冷控制技术和凝固末端动态轻压下技术及其在重轨钢连铸中的应用效果。近3年的生产实践表明,课题研究解决了重轨钢连铸大方坯中心疏松、中心偏析、中心裂纹等内部缺陷较严重的技术难题,重轨钢连铸坯内部质量优异,铸坯收得率达到98.55%,铸坯合格率达到99.97%,铸坯中心疏松≤1.0级,中心偏析≤1.0级,中心缩孔≤1.0级,中心裂纹≤0.5级,中间裂纹≤0.5级,中心碳偏析指数≤1.05,为攀钢开发生产350 km/h高速铁路用钢轨提供了合格铸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轨 连铸 电磁搅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万能成品孔型轧制高精度重轨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周剑华 吴迪 +1 位作者 赵宪明 林刚 《钢铁研究》 CAS 2007年第3期31-34,共4页
介绍了成品孔型的选择、采用全万能成品孔型轧制60 kg/m重轨生产线的工艺布置方案及主要生产工艺。并对半万能成品孔型和全万能成品孔型轧制60 kg/m重轨的生产工艺就压下系数分配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得出使用全万能成品孔型,轧件在万能孔... 介绍了成品孔型的选择、采用全万能成品孔型轧制60 kg/m重轨生产线的工艺布置方案及主要生产工艺。并对半万能成品孔型和全万能成品孔型轧制60 kg/m重轨的生产工艺就压下系数分配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得出使用全万能成品孔型,轧件在万能孔型中轨头与轨底及轨腰的压下系数相差很小,轧件变形均匀,各万能机架间的压下系数分配更合理,有利于提高重轨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提高轧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重轨 高精度轧制 万能轧机 成品孔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梁用热轧钢板减量化生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左军 刘勇 +3 位作者 张开华 江南红 李正荣 黄徐晶 《轧钢》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17,21,共4页
在钒含量降低0.03%的条件下,通过调整板坯加热制度、优化轧制变形规程和增强累积应变等措施,实现了汽车大梁板的减量化生产。用户使用表明,产品冲压性能优良,质量稳定,完全满足冲制汽车纵梁和横梁的使用要求。
关键词 减量化 汽车梁用钢 热轧钢板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N对中碳SiMn非调质钢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宏玉 刘建华 +4 位作者 黄刚 唐历 余承露 谭克建 陈小龙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8-60,共3页
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0.130%V-0.021 5%N、0.130%V-0.0304%N和0.001%V- 0.020 7%N三种V-N含量的(%)0.37~0.38C、0.82~0.92Si、1.78~1.81Mn、0.06 Ti、0.015Nb非调质钢的组织,用Gleeble 1500热模拟机测定了该钢的应力-应变曲... 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0.130%V-0.021 5%N、0.130%V-0.0304%N和0.001%V- 0.020 7%N三种V-N含量的(%)0.37~0.38C、0.82~0.92Si、1.78~1.81Mn、0.06 Ti、0.015Nb非调质钢的组织,用Gleeble 1500热模拟机测定了该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并用JMatPro4.1软件计算了该钢的CCT曲线以及900℃和600℃平衡状态下钢中各相的含量。结果表明,该钢的组织为珠光体+先共析铁素体,随氮含量增加,珠光体增多,晶界铁素体变粗;随钒含量减少,珠光体数量显著增加,贝氏体及铁素体变粗;共析铁素体和先共析铁素体中的析出物尺寸≤3 nm;V和/或N含量高的钢,应变时应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N 中碳SiMn 非调质钢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连轧机板凸度和板形控制技术工业试验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岳晓丽 连家创 +1 位作者 焦景民 佘广夫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37,63,共5页
根据 145 0热带钢连轧机机型特点 ,进行了轧辊辊型优化设计 ,并建立了板形控制数学模型。完成了包括辊型配置和弯辊力自动设定等的板形在线控制工业试验。应用结果证明 。
关键词 热连轧机 板凸度 板形控制 正业试验 控制软件 热带钢连轧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变形后冷却速率对钒氮非调质钢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宏玉 刘建华 +3 位作者 李海波 陈小龙 黄刚 唐历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9,共3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钒氮非调质钢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经奥氏体区热变形后以四种冷却速率冷却到室温的显微组织,并用JMatPro4.1软件计算了冷却后的组织构成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增加,组织中...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钒氮非调质钢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经奥氏体区热变形后以四种冷却速率冷却到室温的显微组织,并用JMatPro4.1软件计算了冷却后的组织构成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增加,组织中铁素体变细且数量减少,珠光体增多,而且贝氏体数量逐渐增加并出现马氏体;钒、钛析出物的形状由规则形状向粒状转化,尺寸变小,以(Ti,V)N为主逐渐转变为以(Ti,V)C为主;不同冷却速率下平衡相组成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组织基本一致;以3.0℃.s-1冷却后,试验钢室温屈服强度的计算结果为(814±42)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氮非调质钢 冷却速率 显微组织 析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钢板坯连铸高效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永 肖明富 +2 位作者 吴国荣 杨素波 曾建华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55,共6页
简述了攀钢板坯连铸高效化生产技术及其应用效果。通过研究开发适应高拉速要求的连铸保护渣、结晶器冷却制度和钢水温度控制制度,连铸拉速达到1.30—1.80m/min;通过应用钢包渣改性、精炼工艺优化和高粘度连铸保护渣,IF钢冷轧板卷... 简述了攀钢板坯连铸高效化生产技术及其应用效果。通过研究开发适应高拉速要求的连铸保护渣、结晶器冷却制度和钢水温度控制制度,连铸拉速达到1.30—1.80m/min;通过应用钢包渣改性、精炼工艺优化和高粘度连铸保护渣,IF钢冷轧板卷条痕缺陷率由10.97%降至1%以内;通过合理分配两台板坯铸机功能,推广应用中包快换水口,减少LF工序钢水加热时间和提高RH连续处理能力等技术,铸机作业率由平均89.39%增至92.96%。为攀钢2008年上半年板坯产量达154万t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坯连铸 高效连铸 保护渣 结晶器冷却 铸坯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