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旱区植物水分来源与利用策略 被引量:9
1
作者 韩磊 韩永贵 +2 位作者 黄晓宇 高阳 孙兆军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3期435-441,共7页
植物吸收和利用水分的模式决定了生态系统对环境水分的响应,示踪不同条件下植物水分来源,可以为植物水分利用策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在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系统水分传输研究中,传统方法越来越不能满足学者对水分传输机理的了解,而稳定... 植物吸收和利用水分的模式决定了生态系统对环境水分的响应,示踪不同条件下植物水分来源,可以为植物水分利用策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在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系统水分传输研究中,传统方法越来越不能满足学者对水分传输机理的了解,而稳定氢氧同位素示踪技术因其高灵敏度和示踪性等特点已成为研究水分运动机制的重要手段。国内外相关学者已从多时间尺度、不同层次方向来研究,但对不同区域植物水分来源的定量区分、不同植物的水分利用策略及叶片水同位素分馏机制尚未达成共识。在简述氢氧同位素示踪原理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定量区分植物水分来源的方法,讨论了不同生境、不同季节、不同生长期、降雨前后的植物水分利用策略和植物叶片水同位素动力分馏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区域生态用水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手段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同位素 水分来源 水分利用策略 同位素分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区滴灌条件下不同养分组合对叶用枸杞土壤活性碳库及细菌群落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芳 沈舒雨 +3 位作者 杨柳 林妍敏 南雄雄 张俊华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29,共9页
为探明干旱区滴灌条件下不同氮磷养分组合对叶用枸杞土壤活性碳库、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特征的影响,该研究设置施氮量(40,60和80 mg/L)、施磷量(10,20和30 mg/L)2因素3水平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等方法研究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与土壤环境因子之... 为探明干旱区滴灌条件下不同氮磷养分组合对叶用枸杞土壤活性碳库、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特征的影响,该研究设置施氮量(40,60和80 mg/L)、施磷量(10,20和30 mg/L)2因素3水平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等方法研究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滴灌不同氮磷养分组合通过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从而影响叶用枸杞产量。施氮60 mg/L、施磷30 mg/L处理下,N2P3处理下,叶用枸杞产量最高。施氮60 mg/L、施磷10 mg/L,N2P1处理下叶用枸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表现最佳。不同氮磷配施处理下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相对丰度存在差异,门水平优势类群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芽孢菌门(Gemmatimona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冗余分析(RDA)和相关性Heatmap图表明,不同处理下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与有机碳(TOC)、易氧化有机碳(EOC)、水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和硝态氮(NO3-N)等环境因子显著相关。综上,滴灌条件下合理氮磷配施能有效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提升土壤肥力,为旱区叶用枸杞养分高效利用和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养分 叶用枸杞 细菌群落 土壤碳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大年精神”融入高校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的路径探析——以宁夏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团队建设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白一茹 包维斌 王幼奇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20期1-2,共2页
学习黄大年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和高尚情操,可以增强高校教师团队自身的政治责任,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需要的人才。本文以宁夏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团队为例,从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组建技术攻坚小组、组织志愿服务队、梳理先进理念... 学习黄大年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和高尚情操,可以增强高校教师团队自身的政治责任,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需要的人才。本文以宁夏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团队为例,从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组建技术攻坚小组、组织志愿服务队、梳理先进理念、推进工作运行、锐意创新、服务大局、优化团队和党群、拓展服务、建设“学习型”和“服务系”团队等方面,论述高校教师如何践行黄大年高尚职业道德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大年 高校教师 先进事迹 道德规范 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2021年宁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变化研究
4
作者 张配配 刘松涛 +7 位作者 El-SAWY S M 杨学龙 马万华 马小虎 魏超凡 张智翔 张微 李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4期208-211,共4页
通过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效益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为该自治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参考。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确定具体某一产业对宁夏农业总经济关联度大小,并进一步计算贡献度,采用综合... 通过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效益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为该自治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参考。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确定具体某一产业对宁夏农业总经济关联度大小,并进一步计算贡献度,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计算主要农作物的比较优势。2004—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内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副业与农业经济关联度计算结果分别为0.907 2、0.617 5、0.825 4、0.797 8、0.825 2;对农业总产值的逐年贡献率分别为:-0.19%、-2.63%、-0.10%、-0.73%、-0.41%、-0.60%、-0.11%、-0.16%、-0.10%、-0.10%、-0.44%、-0.20%、-0.05%、-0.07%、-0.66%、-0.27%、-0.35%;稻谷、小麦、玉米、薯类和豆类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最高数值为1.64、2.35、1.15、1.87、1.63,优势地区分别是石嘴山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和固原市。种植业与农业经济关联度最强,表明种植业主要带动宁夏农业经济增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贡献度低,促进经济的效果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结构调整 邓式灰色关联法 贡献率 综合比较优势法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典型粮食作物生产水足迹时空演变及节水潜力评价
5
作者 高亚苗 陈浩楠 +3 位作者 王芳 南雄雄 陈红翔 李文慧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05-2016,共12页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夏)粮菜产能显著提升,但其作为全国水资源最匮乏省份之一,评估农业生产水足迹及其节水潜力有助于推进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5种典型粮食作物生产水足迹为对象,结合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探究2006—202...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夏)粮菜产能显著提升,但其作为全国水资源最匮乏省份之一,评估农业生产水足迹及其节水潜力有助于推进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5种典型粮食作物生产水足迹为对象,结合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探究2006—2020年该区域粮食作物生产水足迹时空演变趋势,利用节水潜力模型进一步揭示作物节水潜力。结果表明:(1)近15a宁夏典型粮食作物生产水足迹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固原市作物生产水足迹下降了42.97%,粮食作物生产蓝绿水足迹总体呈波动变化趋势。(2)各作物生产蓝水和灰水足迹均呈下降趋势。同一作物生产绿水足迹在市际间存在较大差异,大豆对生产绿水足迹贡献率最大。(3)典型年作物生产工程节水潜力、蓝水和绿水真实节水潜力分别可达44.81%、46.43%和45.10%。研究结果可为宁夏节水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生产水足迹 时空演变 节水潜力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农林复合研究进展
6
作者 马小虎 El-SAWYSM +7 位作者 刘松涛 杨学龙 马万华 魏超凡 张智翔 张配配 张微 李茜 《林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0期8-13,共6页
本研究是基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文献数据库,利用VOS viewer对近10年有关农林复合的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农林复合研究领域的国外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而国内发文量呈现下降趋势。英文文献主要发表在《A... 本研究是基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文献数据库,利用VOS viewer对近10年有关农林复合的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农林复合研究领域的国外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而国内发文量呈现下降趋势。英文文献主要发表在《AGROFORESTRY SYSTEMS》期刊,涉及土壤学、环境学、生态学;美国是这一领域的中心,其发表的论文数量、总被引频率均远超世界各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与影响。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农林复合、农林复合系统、农林复合经营等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较高;中文文献主要发表在《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等期刊。本文旨在展示该领域在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为农林复合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复合 文献计量分析 VOS viewer 农林复合系统 农林复合经营
原文传递
渗灌管埋深与灌溉量对枣树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焦炳忠 孙兆军 +3 位作者 韩磊 何俊 El-SAWY S M 李兴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4-105,共12页
探寻适宜的地下渗灌埋深和蒸发皿蒸发量系数组合对旱区枣树根系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采用作物-皿系数(Kcp)作为灌溉水量计算标准,设3种地下渗灌埋深D15(15cm)、D30(30cm)、D45(45 cm)和4种灌水量W0.6(Kcp=0.6)、W0.8(Kcp=0... 探寻适宜的地下渗灌埋深和蒸发皿蒸发量系数组合对旱区枣树根系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采用作物-皿系数(Kcp)作为灌溉水量计算标准,设3种地下渗灌埋深D15(15cm)、D30(30cm)、D45(45 cm)和4种灌水量W0.6(Kcp=0.6)、W0.8(Kcp=0.8)、W1.0(Kcp=1.0)、W1.2(Kcp=1.2)水平的2因素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各处理在垂直方向0~100 cm和水平距离0~80 cm土层中含水率越高;随着地下渗灌埋深的增加,土壤含水率峰值均向下移动。灌水量和地下渗灌埋深对20~80 cm土层的根系分布影响较大,D30W0.6和D30W0.8处理较其他处理提高20~60 cm土层的根系干质量密度,D45W1.0和D45W1.2处理较其他处理提高60~80 cm土层根系干质量密度。D30W1.0处理有利于增加枣树枣吊长度、每吊开花数、每吊座果数、座果率以及提高产量;2017和2018年D30W0.8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分别为4.68、5.32 kg/m^3,并且产量较D30W1.0处理降低了9.32%、5.94%,但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7.88%、16.41%,D30W0.8处理水分利用效率与其他处理均有显著差异(P<0.05)。通过多元回归和空间分析方法,对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枣树灌水方式进行优化,选择适宜的灌水量和地下渗灌埋深区间分别为:370~410mm、28~33 cm。该研究结果可为宁夏干旱地区地下渗灌枣树的高产高效管理上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土壤水分 作物-皿系数 地下渗灌 枣树 根系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对宁夏引黄灌区盐碱化土壤重金属吸附-解吸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5
8
作者 王静 肖国举 +2 位作者 毕江涛 马飞 韩磊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82-1787,共6页
高pH值是宁夏引黄灌区盐碱化土壤的显著特征,研究盐碱化土壤的高pH值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和释放规律,可为宁夏引黄灌区盐碱化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控制及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调节pH值,采用土柱淋溶的方法,模拟盐碱化土壤的Cd和Pb的吸... 高pH值是宁夏引黄灌区盐碱化土壤的显著特征,研究盐碱化土壤的高pH值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和释放规律,可为宁夏引黄灌区盐碱化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控制及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调节pH值,采用土柱淋溶的方法,模拟盐碱化土壤的Cd和Pb的吸附-解吸过程,研究pH对盐碱化土壤重金属Cd、Pb吸附-解吸特征、形态和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设定的pH范围内,盐碱化土壤对Cd的吸附量随着pH值的升高而呈升高趋势,在pH值为8时达到峰值,对Pb的吸附量随pH的升高呈波动状变化状态,在pH值为10时达到峰值;同时,Cd的解吸量随吸附量增加而线性增大,解吸量随pH升高而增加,但解吸量随吸附量变化而变化的幅度随pH值的升高而减小,Pb的解吸量随吸附量增加而呈选择性增加。随着pH的升高,Cd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含量变化趋势相反,生物活性基本不变,其Fe/Mn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的含量不变;Pb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含量随着pH的升高而升高,生物活性增强,有机结合态的含量减少,Fe/Mn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的含量不变。宁夏引黄灌区盐碱化土壤的高pH值可以降低土壤对重金属Cd、Pb的吸附,缓解重金属污染引起的生态、粮食及其食品安全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土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东基地不同燃煤电厂周边土壤5种重金属元素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 被引量:29
9
作者 罗成科 张佳瑜 +1 位作者 肖国举 毕江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85-1291,共7页
为了解宁东基地不同燃煤电厂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采集并测定了表层土壤样品的Cr、Cd、Pb、As和Hg等5种重金属含量,分析了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不同风向上重金属含量的分布规律,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对研究区域土... 为了解宁东基地不同燃煤电厂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采集并测定了表层土壤样品的Cr、Cd、Pb、As和Hg等5种重金属含量,分析了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不同风向上重金属含量的分布规律,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对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分析,并利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上述5种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的平均值分别为52.19~63.35、0.52~0.57、22.18~26.16、5.57~10.68和0.12~0.18 mg?kg^(-1),均没有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p H>7.5)和《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HJ350—2007)A级标准限值,但Cd、Pb和Hg的平均值超过了宁夏土壤背景值,其中Pb含量略高于背景值,Cd和Hg含量明显超出背景值,分别是背景值的4.6~5.1和6.0~9.0倍;Cr、Cd、Pb和As含量在不同燃煤电厂不同风向上的变化无明显规律,而Hg含量呈现西北风向最小,东南风向最大的分布规律,明显受主导风向影响;经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不同燃煤电厂周边表层土壤重金属的单项和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污染水平属于"清洁"。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进一步表明,电厂周边表层土壤呈轻微生态风险。尽管不同燃煤电厂周边表层土壤受重金属污染影响较小,但Cd和Hg含量在当地积累明显,这2种重金属元素的防治应受到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土壤重金属 污染特征 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壤水分下限的灵武长枣微孔渗灌灌溉制度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焦炳忠 孙兆军 +3 位作者 El-SAWY S M 韩磊 何俊 曾玉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05-314,共10页
为探明土壤水分下限对灵武长枣微孔渗灌的影响及确定各生育时期的最佳灌水量,以6年生灵武长枣为研究对象,采用GC-003物联网控制和土壤水分传感器监测系统,对枣树4个生育时期分别设置不同的土壤水分下限,共6个处理,研究枣树光合特性、形... 为探明土壤水分下限对灵武长枣微孔渗灌的影响及确定各生育时期的最佳灌水量,以6年生灵武长枣为研究对象,采用GC-003物联网控制和土壤水分传感器监测系统,对枣树4个生育时期分别设置不同的土壤水分下限,共6个处理,研究枣树光合特性、形态指标的变化,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耗水规律、灌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开花座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土壤水分下限的提高有利于枣树光合作用;萌芽展叶期降低土壤水分下限和开花座果期提高土壤水分下限有利于提高枣树形态指标;T6处理(土壤水分下限萌芽展叶期为65%θf(θf为田间持水率)、开花座果期为75%θf、果实膨大期为75%θf、果实成熟期为65%θf)在各生育时期土壤水分下限较高,与其他处理的光合特性和形态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土壤水分下限的增加,枣树耗水量、产量随之增加;T6处理耗水量、产量最高,T3处理(土壤水分下限萌芽展叶期为55%θf、开花座果期为75%θf、果实膨大期为65%θf、果实成熟期为65%θf)的水分利用效率最佳;T3与T6处理的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T6处理产量仅比T3处理高5.68%(2018年)、0.90%(2019年),T3处理较T6处理灌水量分别降低了22.57%(2018年)、13.59%(2019年)。因此,枣树各生育时期最适宜的土壤水分下限分别为:萌芽展叶期55%θf、开花座果期75%θf、果实膨大期65%θf、果实成熟期65%θf,上限均为90%θf。本研究结果可为微孔渗灌种植宁夏灵武长枣和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武长枣 土壤水分下限 微孔渗灌 灌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水贫困地域分异的WPI-Geodetector测度与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小鹏 王可 +1 位作者 叶均艳 温胜强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0-169,共10页
水贫困是长期以来备受西北地区关注的焦点问题。以宁夏为典型案例,通过建立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WPI模型计算2011—2015年区域水贫困水平,并运用地理探测器诊断出水贫困分异的主导因素,揭示水贫困动力机制,总结出水贫困地域类型。结... 水贫困是长期以来备受西北地区关注的焦点问题。以宁夏为典型案例,通过建立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WPI模型计算2011—2015年区域水贫困水平,并运用地理探测器诊断出水贫困分异的主导因素,揭示水贫困动力机制,总结出水贫困地域类型。结果表明:(1)水贫困指数时空分异显著。宁夏WPI值由2011年的0.393上升到2015年的0.404,水贫困呈现缓慢改善态势,但地区差距在扩大。(2)水贫困主导因素时空变化明显。从目标层看,资源系统对宁夏水贫困影响最大,但其决定力在变小;环境系统的决定力在增大;使用系统的决定力最小。从指标层看,年降水量等10个指标q值始终在0.8以上,而年径流深等7个指标对宁夏水贫困决定力在下降。从分地区看,银川市水贫困指数分异决定力q值>0.5的有6个指标,需要提高用水效率、降低用水压力和合理配置生态用水;石嘴山市水贫困指数分异决定力q值>0.5的有11个指标,客观表明作为资源型地区发展转型过程中的矛盾所在;吴忠市水贫困指数分异决定力q值>0.5的有13个指标,今后着力要加强用水效率、用水管理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水平等的统筹协调;固原市水贫困指数分异决定力q值>0.5的有4个指标,重点要提高设施水平和污染治理能力;中卫市水贫困指数分异决定力q值>0.5的有15个指标,要突出提高用水效率和设施水平。(3)水贫困地域类型划分。在水资源共同约束背景下将研究区划分为途径(设施水平)约束型区域、能力—使用(用水管理—用水效率)约束型区域、环境(用水压力—生态环境)约束型区域等3种水贫困地域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贫困:地域分异 主导因素 WPI-Geodetector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论域下设施智能滴灌系统的模糊PID控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正 孙兆军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1-84,88,共5页
针对设施农业中灌溉系统控制算法不稳定、自适应能力差等问题,通过引入伸缩因子提升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性能,来获得控制精度高、振荡弱的最佳控制方法。结果表明,基于时变论域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系统具有超调量小、调整时间短、稳定性高... 针对设施农业中灌溉系统控制算法不稳定、自适应能力差等问题,通过引入伸缩因子提升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性能,来获得控制精度高、振荡弱的最佳控制方法。结果表明,基于时变论域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系统具有超调量小、调整时间短、稳定性高等优点,相对于传统模糊PID,控制效果明显提升,同时,田间测试的结果表明系统可根据土壤湿度数据进行自动控制,使土壤湿度始终保持在给定值附近,实现灌溉的精准管理和精确控制,为发展设施农业精准灌溉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湿度 智能滴灌系统 模糊PID 时变论域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方式对宁夏枸杞园土壤碳库特征及枸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芳 张妹婷 +2 位作者 马丽萍 马佳伟 南雄雄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共5页
通过3年田间定位的枸杞灌溉试验,分析了滴灌和漫灌2种灌溉方式对旱区枸杞园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及枸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影响整体呈现出提升的作用,碳库管理指数高于漫灌处理,尤其是0~10和10~20cm表层土壤中易... 通过3年田间定位的枸杞灌溉试验,分析了滴灌和漫灌2种灌溉方式对旱区枸杞园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及枸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影响整体呈现出提升的作用,碳库管理指数高于漫灌处理,尤其是0~10和10~20cm表层土壤中易氧化态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分别提高12.99%和18.67%,且在120~140cm土层易氧化态有机碳有明显累积,提高幅度达到38.17%。采用滴灌和漫灌两种灌溉模式,枸杞总产量无明显差异,但滴灌模式下水生产率较漫灌提高112.12%,且果实等级率也有所提高。因此,针对研究区域枸杞生产管理现状,通过滴灌模式,有利于土壤有机碳质量提升,培肥枸杞果园土壤,能够满足生长需求,对实现长期可持续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漫灌 土壤碳库特征 枸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mith预估补偿的智能滴灌系统模糊PID控制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正 孙兆军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21,共4页
由于温室滴灌系统模型参数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导致传统模糊PID的控制精度不高,因此提出一种改进Smith预估补偿的滴灌系统模糊PID控制方法。MATLAB/simulink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Smith预估补偿的模糊PID控制相比传统模糊PID具有更好的... 由于温室滴灌系统模型参数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导致传统模糊PID的控制精度不高,因此提出一种改进Smith预估补偿的滴灌系统模糊PID控制方法。MATLAB/simulink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Smith预估补偿的模糊PID控制相比传统模糊PID具有更好的控制品质和更短的响应时间,且过渡过程更短、超调量更小、稳定性更高,控制效果明显提升;同时,蔬菜温室的田间测试结果表明,滴灌系统的最大超调量为5.95,且系统稳定后,土壤湿度始终保持在60.22左右,运行稳定且符合温室的灌溉要求,实现了灌溉的精准管理和精确控制,为发展设施农业精准灌溉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湿度 智能滴灌系统 模糊PID SMITH预估补偿器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扬黄灌区马铃薯水分生产函数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秋实 孙兆军 +2 位作者 王力 焦炳忠 韩磊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3-46,58,共5页
为确定宁夏扬黄灌区马铃薯水分生产函数,以"克新一号"马铃薯为供试品种,采用膜下滴灌的方式,以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水平为试验因素,对马铃薯不同生育期进行调亏灌溉,测定土壤含水率、耗水量、产量,研究不同生育期不同水分亏缺... 为确定宁夏扬黄灌区马铃薯水分生产函数,以"克新一号"马铃薯为供试品种,采用膜下滴灌的方式,以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水平为试验因素,对马铃薯不同生育期进行调亏灌溉,测定土壤含水率、耗水量、产量,研究不同生育期不同水分亏缺处理对作物耗水量和产量的影响,并对5种常用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建模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形成期轻度水分亏缺处理及淀粉积累期轻度、中度水分亏缺处理对产量影响不显著,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中度水分亏缺处理及块茎膨大期轻度水分亏缺处理对其产量影响显著;建立Jensen模型、Minhas模型、Stewart模型、Blank模型和Singh模型,根据获得的数据和模型分别求取水分敏感指数。通过分析,水分亏缺会造成马铃薯不同程度的减产,Jensen模型更适用于宁夏扬黄灌区马铃薯的需水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水分调亏 水分生产函数 产量 耗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垄滴灌对宁夏盐渍土及桑莄草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俊 李梦刚 +1 位作者 李兴强 王芳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33,42,共6页
为研究起垄滴灌对宁夏盐渍土及桑莄草的影响,在起垄和未起垄两种处理方式下设置3个滴灌灌溉定额:1 080、1 170和1 260 m3/hm2。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地表处理方式及灌溉定额对盐渍土渗透性、含水率、含盐量及桑莄草生长的影响。试... 为研究起垄滴灌对宁夏盐渍土及桑莄草的影响,在起垄和未起垄两种处理方式下设置3个滴灌灌溉定额:1 080、1 170和1 260 m3/hm2。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地表处理方式及灌溉定额对盐渍土渗透性、含水率、含盐量及桑莄草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滴灌有助于将0~20 cm土层土壤含盐量控制在3 g/kg以下,随灌溉定额增加土壤含盐量降低明显;起垄滴灌处理的土壤含盐量低于未起垄处理,桑莄草长势优于未起垄处理。灌溉定额超过1 170 m3/hm2时,桑莄草各项生长指标差异不明显;考虑到试验区地处干旱区,淡水资源有限,灌水量高不利于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因此,起垄滴灌,灌溉定额为1 170 m3/hm2适宜于宁夏引黄灌区盐渍土桑莄草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起垄 含盐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渗灌不同埋深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任秋实 李兴强 +2 位作者 曾玉霞 李梦刚 孙兆军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9,共5页
为了探索马铃薯地下渗灌的适宜埋管深度,田间试验布置了3个不同灌溉定额水平(1050、1500、1950 m/hm^2)和3个不同埋管深度(0、10、20 cm),研究不同灌溉定额和不同地下渗灌埋深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定... 为了探索马铃薯地下渗灌的适宜埋管深度,田间试验布置了3个不同灌溉定额水平(1050、1500、1950 m/hm^2)和3个不同埋管深度(0、10、20 cm),研究不同灌溉定额和不同地下渗灌埋深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定额为1950 m/hm^2,埋管深度为0 cm时,马铃薯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最高,灌溉定额1950 m/hm^2,埋管深度10 cm处理次之;灌溉定额为1500 m^3/hm^2,埋管深度在10 cm时,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综上可见,在宁夏扬黄灌区气候条件下,地下渗灌最佳埋设深度为10 cm,相应灌溉定额为1500 m/hm^2。研究可为指导马铃薯地下渗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地下渗灌 埋深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典型生态脆弱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生态安全评价:以宁夏贺兰山为例 被引量:15
18
作者 林妍敏 南雄雄 +2 位作者 胡志瑞 李新庆 王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99-608,共10页
人类生存质量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定量地评价生态环境变化,为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改善以及发展规划提供重要参考。以宁夏贺兰山为研究区域,基于1987—2020年5景Landsat 5/8遥感影像,采用植被覆盖度(FVC)和遥感生... 人类生存质量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定量地评价生态环境变化,为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改善以及发展规划提供重要参考。以宁夏贺兰山为研究区域,基于1987—2020年5景Landsat 5/8遥感影像,采用植被覆盖度(FVC)和遥感生态指数(RSEI),探究其生态环境时空变化规律,分析2017年贺兰山生态保卫战实施后该区域植被状况和生态恢复效果。结果表明:(1)1987—2020年宁夏贺兰山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植被覆盖整体提高,年均FVC从保卫战实施前(1987年)的31.03%增长至保卫战实施后(2020年)的43.35%,RSEI指数由32.71%上升至50.45%,生态恢复治理效果显著。(2)研究区FVC和RSEI指数总体偏低,生态质量一般。研究区西部海拔较高地区和中南部旅游密集区FVC和RSEI指数明显退化,退化面积占比分别为12.11%和8.30%,其生态恢复治理仍需高度重视。(3)FVC与RSEI指数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于一致,两者相关系数大于0.80,且绿度指标在主成分分析中所占权重最高,表明FVC指数增加对贺兰山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影响。研究结果对于贺兰山生态脆弱区及类似保护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植被覆盖度(FVC) 遥感生态指数(RSEI) 生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渗灌对枣树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韩懂懂 孙兆军 +3 位作者 焦炳忠 郭媛姣 李茜 何俊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1-34,共4页
为研究不同灌溉定额下地下渗灌对干旱地区枣树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5a生枣树为研究对象,设不同灌溉定额(828、1248、1668 m^3/hm^2)和不同灌溉方式(地下渗灌、地面滴灌、管灌)2因素3水平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灌溉定额相同... 为研究不同灌溉定额下地下渗灌对干旱地区枣树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5a生枣树为研究对象,设不同灌溉定额(828、1248、1668 m^3/hm^2)和不同灌溉方式(地下渗灌、地面滴灌、管灌)2因素3水平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灌溉定额相同时,与地面滴灌和管灌相比,地下渗灌能够促进枣树新梢直径、枣吊长度和座果率的增长,同时枣树产量提高2.84%~25.7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8.02%~18.96%。地下渗灌条件下,灌溉定额从1248 m^3/hm^2提高为1668 m^3/hm^2时枣树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反而分别降低2.47%,8.84%。因此,地下渗灌在灌溉定额为1248 m^3/hm^2时更适宜枣树生长,该处理产量最高(9418.85 kg/hm^2),水分利用效率最高(3.84 kg/m^3),研究成果可为地下渗灌技术在干旱区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地下渗灌 灌溉定额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数平滑和ARIMA模型的西北地区饱和水汽压差预测 被引量:11
20
作者 韩永贵 韩磊 +1 位作者 黄晓宇 高阳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3-313,共11页
饱和水汽压差是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水分传输过程的关键影响因素,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预测西北地区饱和水汽压差,对于植被恢复和农林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西北五省(区)1990—2019年月饱和水汽压差值,采用趋势... 饱和水汽压差是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水分传输过程的关键影响因素,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预测西北地区饱和水汽压差,对于植被恢复和农林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西北五省(区)1990—2019年月饱和水汽压差值,采用趋势分析和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西北地区饱和水汽压差年际变化特征和周期性变化规律;采用指数模型和ARIMA模型,筛选最佳样本步长和预测步长,对西北地区饱和水汽压差进行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1)西北五省(区)中,新疆年均饱和水汽压差最高,其次为宁夏、陕西、甘肃和青海;近30 a整体上西北地区饱和水汽压差呈上升趋势,其中宁夏和新疆饱和水汽压差上升幅度最大,分别为0.036 kPa·(10a)^(-1)和0.033 kPa·(10a)^(-1),其次为甘肃[0.026 kPa·(10a)^(-1)]、青海[0.021 kPa·(10a)^(-1)]和陕西[0.012 kPa·(10a)^(-1)];(2)西北各省(区),16 a尺度周期对小波方差贡献最大,为饱和水汽压差变化的主周期。此外,陕西、甘肃和新疆还存在24~27 a的周期特征,方差贡献较小;(3)相对于指数模型,ARIMA模型均方根误差平均减少42.3%,决定系数R2平均提高11.1%,Nash-Sutclife效率系数平均提高17.7%,有效提高了饱和水汽压差预测精度;(4)未来一段时间内,西北各地区饱和水汽压差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以宁夏和新疆地区的饱和水汽压差增幅最为明显,分别为9.5%和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水汽压差 指数平滑 ARIMA模型 预测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