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海洋研究型人才流动网络及动态变化——基于知网数据分析
1
作者 郭建科 高京燕 熊子尧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86-1701,共16页
人才是区域发展的核心要素,人才的开发和培育是衡量一个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维度,对人才的吸引力更是一个区域发展活力的最好体现。为此,文章以知网涉海类核心期刊作者在2000—2020年发表的文献为基础数据,对海洋研究型人才的动态变化进... 人才是区域发展的核心要素,人才的开发和培育是衡量一个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维度,对人才的吸引力更是一个区域发展活力的最好体现。为此,文章以知网涉海类核心期刊作者在2000—2020年发表的文献为基础数据,对海洋研究型人才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年间,海洋研究型人才流动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态势,网络表现出典型的“金字塔结构”特征,网络被少数枢纽型节点城市控制。2)海洋研究型人才流动的空间分布格局相对稳定,形成以青岛为核心,大连、北京、上海、广州为顶点的菱形结构,海洋研究型人才迁移分为城市内的闭环迁移和异地迁移2种模式,闭环迁移占比逐年增加,市内迁移现象凸显。3)海洋研究型人才流动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迁入人次的空间分布逐渐均衡化,迁出人次则趋向集中分布。华东、华南地区是海洋研究型人才净流入活跃区,东北、华中地区以及北京等地是海洋研究型人才净迁出活跃区,且这些区域的高强度净流入现象和净流出问题在逐渐缓解。4)海洋研究型人才流动网络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马太效应”显著,青岛一直处于网络的核心,半边缘城市与核心城市保持较强的人才往来,彼此之间也存在较强的关系流,边缘城市的海洋研究型人才主要流向核心城市、半边缘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研究型人才 人才流动 空间分布 网络结构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市人海关系地域系统韧性演化及海陆梯度性特征分析
2
作者 李博 王一雯 +1 位作者 李欣媛 孙思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57-2469,共13页
韧性是全球变化和环境与发展研究的热点和重要领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框架和有效的分析工具。论文将人海关系地域系统和韧性相结合,构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韧性的理论逻辑框架,综合内部因素和外部干扰,获取多源空间大数... 韧性是全球变化和环境与发展研究的热点和重要领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框架和有效的分析工具。论文将人海关系地域系统和韧性相结合,构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韧性的理论逻辑框架,综合内部因素和外部干扰,获取多源空间大数据,结合层次分析、核密度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采用探索性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韧性的时空演化和海陆梯度性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①大连市人海关系地域系统韧性呈现“中部低南北高、沿海低内陆高”的空间分布特征,且逐年递增,缓慢向好,沿海和内陆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②大连市人海关系地域系统韧性具有蔓延效应,在持续热点周围零散增加新增热点;③大连市人海关系地域系统韧性具有明显的海陆梯度性特征,各准则层韧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生态环境韧性、气候变化韧性、资源水平韧性和人类活动韧性;整体韧性呈现出距海越远、韧性水平越高的梯度性特征。因此,对于沿海城市的韧性调控在微观上可结合海陆梯度性特征进行分区、分特色治理,宏观上在保证低碳经济的基础上提高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制定蓝碳经济发展蓝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海关系地域系统 韧性 海陆梯度性特征 大连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