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于柚×橙杂交后代遗传分析的ISSR引物的筛选与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韩国辉 向素琼 +2 位作者 魏旭 汪卫星 梁国鲁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2-76,共5页
以沙田柚、强德勒柚、红江橙为材料,利用优化的柑橘ISSR体系,对100个ISSR引物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28个引物能够扩增出2~12条稳定、清晰的条带,多态性条带为1~9条,多态率为25%~90%,其中P807,P808,P809,P810,P811,P812,P814,P815,P820,P... 以沙田柚、强德勒柚、红江橙为材料,利用优化的柑橘ISSR体系,对100个ISSR引物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28个引物能够扩增出2~12条稳定、清晰的条带,多态性条带为1~9条,多态率为25%~90%,其中P807,P808,P809,P810,P811,P812,P814,P815,P820,P821,P822,P826,P827,P830,P834,P835,P840,P845等18个引物在沙田柚和红江橙之间有差异,P812,P814,P815,P827,P834,P840等6个引物在沙田柚和强德勒柚之间有差异.用2个差异引物P827和P834可从36株沙田柚×强德勒柚杂交后代中鉴定出31株为真杂种,用P810,P811,P812,P835等4个引物可以把52株沙田柚×红江橙杂种后代全部鉴定出来,并且获得了一个适用于沙田柚和红江橙杂交后代鉴定分析的完全显性标记P8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后代 ISSR 引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抗黑腐病离体鉴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黄德芬 李成琼 +2 位作者 司军 任雪松 宋洪元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9,共5页
以活体喷雾法作对照,研究了不同离体接种方法、不同接种浓度以及不同苗龄对甘蓝抗病性鉴定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环叶打孔离体叶片滴接法在甘蓝4~6片真叶期时,将浓度为1.0×108 cfu/mL的细菌悬浮液接种在直径1.5cm甘蓝叶片上,放到... 以活体喷雾法作对照,研究了不同离体接种方法、不同接种浓度以及不同苗龄对甘蓝抗病性鉴定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环叶打孔离体叶片滴接法在甘蓝4~6片真叶期时,将浓度为1.0×108 cfu/mL的细菌悬浮液接种在直径1.5cm甘蓝叶片上,放到铺有湿滤纸的培养皿中密封后在28℃培养箱中培养5d后进行鉴定,其鉴定结果与活体喷雾法鉴定结果一致,可用于抗源筛选、品种(系)抗性鉴定及在抗病突变体筛选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黑腐病 抗性 离体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平柚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6
3
作者 马鑫 王斌 +2 位作者 胡雨晴 李名扬 眭顺照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3-67,共5页
基于GenBank公布的葡萄糖基转移酶(LGT)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以梁平柚成年树幼叶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扩增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构建了该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pET28a-... 基于GenBank公布的葡萄糖基转移酶(LGT)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以梁平柚成年树幼叶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扩增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构建了该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pET28a-CmLGT,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1.0mmol/LIPTG诱导表达获得大小约为62Kd的目的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基转移酶 CmLGT基因 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种质资源形态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张风洁 刘海利 +2 位作者 蒋学宽 牛义 张盛林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9X期53-60,共8页
对96份魔芋种质进行形态学标记,以评价魔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结果表明:供试魔芋种质的形态学性状均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种质间各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48.1%,其中芽形状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30.6%;裂片颜色的变异系数最小,为25.6%。对... 对96份魔芋种质进行形态学标记,以评价魔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结果表明:供试魔芋种质的形态学性状均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种质间各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48.1%,其中芽形状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30.6%;裂片颜色的变异系数最小,为25.6%。对魔芋表型性状进行聚类分析,以Pearson相关系数15作为聚类阈值,将96份魔芋品种分为11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种质资源 形态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RK和SCR序列的甘蓝自交不亲和系单倍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启国 韦静宜 +1 位作者 朱利泉 王小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6-90,共5页
采用RT-PCR和其他分子生物学方法,以甘蓝自交不亲和系E1和F1柱头cDNA为模板扩增SRKE1和SRKF1基因,以花药cDNA为模板扩增SCRE1和SCRF1基因.经序列比对首次证明E1和F1材料分别为S28和S7单倍型.经三维结构分析,预测SCRE1上C5-C6和C7-C8之... 采用RT-PCR和其他分子生物学方法,以甘蓝自交不亲和系E1和F1柱头cDNA为模板扩增SRKE1和SRKF1基因,以花药cDNA为模板扩增SCRE1和SCRF1基因.经序列比对首次证明E1和F1材料分别为S28和S7单倍型.经三维结构分析,预测SCRE1上C5-C6和C7-C8之间氨基酸序列决定SCRE1的单倍型特异性,SRKE1上TNNSFYSRLKVS序列决定了SRKE1的单倍型特异性,并对两者相对作用的关键氨基酸位点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自交不亲和性 SRK基因 SCR基因 单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多酚氧化酶基因保守区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洁 张风洁 +2 位作者 刘海利 张盛林 牛义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6-61,共6页
根据植物多酚氧化酶基因保守区域设计简并引物,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花魔芋幼叶中首次克隆得到魔芋PPO基因的部分gDNA和cDNA片段.该gDNA和cDNA片段长度均为762bp,编码254个氨基酸残基.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具有酪氨酸酶家族的特征,具有... 根据植物多酚氧化酶基因保守区域设计简并引物,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花魔芋幼叶中首次克隆得到魔芋PPO基因的部分gDNA和cDNA片段.该gDNA和cDNA片段长度均为762bp,编码254个氨基酸残基.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具有酪氨酸酶家族的特征,具有保守的CuA和CuB结合区.系统进化树表明:花魔芋PPO蛋白与禾本科植物(大麦、小麦、玉米)最先聚为一类,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多酚氧化酶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种质资源及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白立伟 牛义 +1 位作者 刘海利 张盛林 《南方农业》 2016年第4期48-52,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魔芋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以及利用自然选择、诱变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等开展魔芋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取得的进展,并对今后魔芋新品种选育及良种保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魔芋 种质资源 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嘉陵风情步行街设计风格研究
8
作者 陈教斌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4-236,共3页
本文从重庆嘉陵风情步行街(以下称嘉陵风情步行街)的风格与重庆北碚新城的整体风格一致;嘉陵风情步行街符合重庆北碚的个性、并尊重和再现重庆北碚的人文历史;嘉陵风情步行街的设施及功能全面、着眼重庆北碚的未来发展;嘉陵风情步行街... 本文从重庆嘉陵风情步行街(以下称嘉陵风情步行街)的风格与重庆北碚新城的整体风格一致;嘉陵风情步行街符合重庆北碚的个性、并尊重和再现重庆北碚的人文历史;嘉陵风情步行街的设施及功能全面、着眼重庆北碚的未来发展;嘉陵风情步行街有专门的部门管理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对重庆市北碚区嘉陵风情步行街设计之所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化 城市设计 环境艺术 设计艺术 风格 人文 园林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诱导对白魔芋产生多叶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石新龙 王启军 +2 位作者 牛义 刘海利 张盛林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5-39,共5页
将4℃下贮藏6个月、12个月和正常贮藏的白魔芋同时种植,观察生长特性并测定生长期各阶段的吲哚乙酸(IAA)、玉米素(ZR)浓度.结果表明:4℃下贮藏的白魔芋各阶段IAA/ZR之比均高于对照组,ZR水平低于对照组,利于多叶发生;其具有出苗早、植株... 将4℃下贮藏6个月、12个月和正常贮藏的白魔芋同时种植,观察生长特性并测定生长期各阶段的吲哚乙酸(IAA)、玉米素(ZR)浓度.结果表明:4℃下贮藏的白魔芋各阶段IAA/ZR之比均高于对照组,ZR水平低于对照组,利于多叶发生;其具有出苗早、植株生长粗壮、生育期延长、多叶发生率高、产量高等特点.因此,适当的低温贮藏可以延长魔芋的生长期,诱导产生多叶,增大光合作用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魔芋 低温处理 多叶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抗软腐病离体鉴定方法探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燕勤 李勤菲 +2 位作者 司军 宋洪元 任雪松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6-140,共5页
通过分析不同因素对甘蓝软腐病离体接种后发病效率的影响,建立了一套甘蓝软腐病抗性的快速鉴定方法。结果发现,用浓度为6.4×10~8 cfu/mL的软腐病液体培养基悬浮液,采用针刺法接种苗龄为5~7叶期植株的离体叶片,接种后空气湿度为90... 通过分析不同因素对甘蓝软腐病离体接种后发病效率的影响,建立了一套甘蓝软腐病抗性的快速鉴定方法。结果发现,用浓度为6.4×10~8 cfu/mL的软腐病液体培养基悬浮液,采用针刺法接种苗龄为5~7叶期植株的离体叶片,接种后空气湿度为90%以上是最有利于软腐病发病的方法。利用该方法鉴定27份栽培甘蓝,发现高抗材料3份,抗病材料8份,耐病材料8份,感病材料8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软腐病 离体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氯对花魔芋苗期生长发育及Cl^-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辜涛 刘海利 +2 位作者 牛义 钟秀来 张盛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562-2567,共6页
【目的】为了研究源氯对花魔芋苗期生长发育及Cl^-分配的影响。【方法】以花魔芋为实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氯处理下花魔芋苗期病死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壮苗指数等指标的变化,并探讨了外源施氯对... 【目的】为了研究源氯对花魔芋苗期生长发育及Cl^-分配的影响。【方法】以花魔芋为实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氯处理下花魔芋苗期病死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壮苗指数等指标的变化,并探讨了外源施氯对苗期花魔芋生长发育及CI-分配的影响。【结果】随外源氯浓度的增加,花魔芋病死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在16 mmol/L时最低且极显著低于对照,且各处的病死率均低于对照;花魔芋光合速率、生长速率、干物质积累速率、根系活力以及壮苗指数均随外源氯浓度的增加而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分别在32、4、4、8和8 mmol/L时最高,分别在64、32、32、256和128 mmol/L时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随外源氯浓度的增加,花魔芋叶绿素含量不断下降,在32 mmol/L时显著低于对照,在128 mmol/L时极显著低于对照;花魔芋各器官干物质分配量在外源氯浓度≤16 mmol/L时叶>茎>根,而在≥32 mmol/L时叶>根>茎;花魔芋植株和各器官氯离子含量均随外源氯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各器官氯离子含量均为根>叶>茎,各器官氯离子分配率均为叶>根>茎,高氯下分配到叶中的氯明显增加,分配到茎中的氯明显减少,而根则相对较为稳定。【结论】因此,适当施氯对花魔芋苗期生长发育无显著不良影响,甚至还有促进作用,而高氯对花魔芋具有毒害作用,显著抑制其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魔芋 外源氯 苗期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4种野生樟科植物叶片精油GC-MS鉴定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冉慧 冯璐璐 +2 位作者 毛运芝 周利 刘世尧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1-103,共13页
【目的】对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樟科4种野生植物资源叶片进行精油提取、挥发性成分鉴定与组成分析,为重庆4种常见樟科植物资源化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通过代表性取样法样品采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叶片精油、利用GC... 【目的】对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樟科4种野生植物资源叶片进行精油提取、挥发性成分鉴定与组成分析,为重庆4种常见樟科植物资源化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通过代表性取样法样品采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叶片精油、利用GC-MS分离叶片精油组分,并结合计算机自动检索辅助人工解析鉴定挥发性成分。【结果】1)大叶新木姜子、粉叶新木姜子、近轮叶木姜子、毛叶木姜子样品精油提取率分别为0.211 6%、0.063 4%、0.258 4%、0.698 2%,毛叶木姜子叶片精油含量最高,粉叶新木姜子最低。2)GC-MS从4种植物叶片精油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160种,其中大叶新木姜子78种,主要含乙酸龙脑酯(9.11%)、β-桉叶醇(7.85%)、(-)-4-松油醇(7.58%);粉叶新木姜子65种,以(-)-4-松油醇(8.75%)、长叶烯(7.72%)、β-石竹烯(6.79%)为主;近轮叶木姜子67种,α-香柑油烯(7.72%)、(1R)-α-蒎烯(6.70%)、α-石竹烯(6.58%)相对含量较高;毛叶木姜子67种,主要包括D-苎烯(8.46%)、β-榄香烯(7.66%)、反式-香叶醇(7.01%)。3)大叶新木姜子叶片精油属乙酸龙脑酯型,粉叶新木姜子叶片精油属长叶烯型,近轮叶木姜子叶片精油属α-香柑油烯型,毛叶木姜子叶片精油属β-榄香烯/反式-香叶醇型,4种植物叶精油挥发性组成与含量差异主要由物种遗传背景决定。4)4种樟科植物叶片精油挥发性成分共包括烃类53种、醇类48种、酮类19种、酯类11种、醛类10种、萘类4种、苯类2种、其他13种,4种植物叶片精油挥发性组成均以烃类、醇类为主,烃类和醇类化合物多数具有较强的香气,是样品叶片精油芳香气味的主要来源。【结论】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野生樟科植物资源叶片精油挥发性成分种类与组成特征,主要功能性组分相对含量较高,生物活性显著,样品精油主要挥发性组分的产业化应用价值高,为重庆野生精油植物资源化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缙云山 樟科植物 叶片精油 挥发性成分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休眠生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杜纪艳 张盛林 《长江蔬菜》 2012年第24期11-14,共4页
通过分析魔芋休眠方面的研究现状,对与魔芋休眠生理有关的激素、酶类、温湿度等因素,以及休眠的解除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魔芋 休眠 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源库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繁 刘海利 +2 位作者 牛义 蒋学宽 张盛林 《南方农业》 2015年第1期21-24,共4页
作物源库关系是高产生理研究的热点之一。从魔芋源库的概念、分类、研究方法、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对品质性状的影响,以及根据源库关系形成的栽培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深入研究魔芋源库关系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魔芋 源库关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魔芋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凯 张盛林 《南方农业》 2016年第34期60-64,共5页
综述白魔芋种质资源、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及育种扩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国内外植物研究的先进技术和热点方向,对白魔芋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应实行白魔芋标准化栽培模式,进一步完善白魔芋基础生物... 综述白魔芋种质资源、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及育种扩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国内外植物研究的先进技术和热点方向,对白魔芋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应实行白魔芋标准化栽培模式,进一步完善白魔芋基础生物学研究,应用生物技术育种方式选育白魔芋良种;应重视白魔芋的价值,研发各地配套的栽培措施,推广和开发我国这一独特的资源;同时,完善白魔芋基础生物学研究,采用新技术选育白魔芋良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魔芋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氯对花魔芋产量及球茎葡甘露聚糖含量的影响
16
作者 辜涛 刘海利 +2 位作者 牛义 钟秀来 张盛林 《南方农业》 2017年第1期65-68,共4页
以花魔芋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及葡甘露聚糖(KGM)含量,探讨不同浓度的外源氯对魔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氯对魔芋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对单个根状茎鲜重促进作用最强,其次为单株... 以花魔芋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及葡甘露聚糖(KGM)含量,探讨不同浓度的外源氯对魔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氯对魔芋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对单个根状茎鲜重促进作用最强,其次为单株总根状茎数,对球茎鲜重的增产作用最小;花魔芋单株产量、球茎鲜重、单个根状茎鲜重以及单株总根状茎数分别在外源氯浓度达到16mmol/L、16 mmol/L、32 mmol/L和64 mmol/L开始显著低于对照,均达到轻度中毒浓度,其单株产量和球茎鲜重均在32 mmol/L时表现为严重中毒,而单个根状茎鲜重和单株总根状茎数均在128 mmol/L时才表现为严重中毒;外源氯在4~16 mmol/L时,花魔芋KGM含量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在32 mmol/L时,花魔芋KGM含量显著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花魔芋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及球茎KGM含量均与外源氯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魔芋 外源氯 产量 葡甘露聚糖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球甘蓝叶片卷曲相关7个同源异型盒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17
作者 任雪松 张林成 +3 位作者 蒲全明 高启国 王小佳 宋明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59-868,共10页
以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519’品系为试材,通过结球期茎尖和叶片以及莲座期茎尖和叶片的转录组对比分析,筛选出4个显著差异表达HB类基因,分别为BoHAT2、BoHB12、BoHB7和BoHB27。进一步对上述4个基因以及调控拟南芥(Arabidops... 以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519’品系为试材,通过结球期茎尖和叶片以及莲座期茎尖和叶片的转录组对比分析,筛选出4个显著差异表达HB类基因,分别为BoHAT2、BoHB12、BoHB7和BoHB27。进一步对上述4个基因以及调控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叶片卷曲但在结球甘蓝转录组中未检测到表达差异的基因BoPHB、BoPHV和BoREV进行了同源克隆。序列分析表明上述7个基因都含有同源异型域(homeodomain,HD),具有同源异型盒(homeobox,HB)蛋白家族的典型结构特征。BlastP(蛋白序列与蛋白库做比对)表明它们与拟南芥的同源蛋白相似性高,来自结球甘蓝的BoHAT2、BoHB12、BoHB7、BoHB27、BoPHB、BoPHV、BoREV与拟南芥中的HAT2、ATHB12、ATHB 7、ATHB27、PHB、PHV、REV蛋白同源,同源性分别为86%、80%、79%、60%、94%、95%和96%。BlastP比对和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BoHAT2属于HD-ZipⅡ类,BoHB12和BoHB7属于HD-ZipⅠ类,BoHB27属于ZF-HD,BoPHB、BoPHV和BoREV属于HD-ZipⅢ类。BoHAT2、BoHB12、BoHB7、BoHB27、BoPHB、BoPHV、BoREV在结球甘蓝莲座期到结球期的茎尖和叶片中均有表达,BoHB12和BoHB7在结球期叶片中表达量显著增高,分别是莲座期叶片的38.1倍和6.2倍,其余基因表达量差异不明显,表明BoHB12和BoHB7可能是结球甘蓝球叶自然卷曲过程中的主效调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球甘蓝 同源异型盒蛋白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原文传递
白魔芋热激转录因子AaHSFA2a和AaHSFA2c的分离、亚细胞定位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蓓 胡文霞 +4 位作者 靳燚 王志敏 王凯 张盛林 牛义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8005-8012,共8页
以白魔芋(Amorphophallus albus)为材料,分离得到AaHSFA2a和AaHSFA2c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比对分析发现,AaHSFA2a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为1 023 bp,可编码340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AaHSFA2c基因含有一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为1 026 bp,可编码... 以白魔芋(Amorphophallus albus)为材料,分离得到AaHSFA2a和AaHSFA2c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比对分析发现,AaHSFA2a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为1 023 bp,可编码340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AaHSFA2c基因含有一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为1 026 bp,可编码341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AaHSFA2a和AaHSFA2c蛋白均定位在细胞核中。实时荧光定量结果表明,AaHSFA2a和AaHSFA2c基因在白魔芋叶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根和球茎,均在热处理1 h时达到表达顶峰,并且AaHSFA2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AaHSFA2c基因。因此,推测AaHSFA2a和AaHSFA2c参与了魔芋热应激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魔芋(Amorphophallus albus) HSFA2a HSFA2c 亚细胞定位 QRT-PC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