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物的联合暴露往往会对人类健康产生意想不到的危害。如何去比较和评估这种危害,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目前在人体健康风险评估领域使用较多的4种联合暴露风险评估方法分别为危险指数(hazard index,HI)法、分离...环境污染物的联合暴露往往会对人类健康产生意想不到的危害。如何去比较和评估这种危害,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目前在人体健康风险评估领域使用较多的4种联合暴露风险评估方法分别为危险指数(hazard index,HI)法、分离点指数(point of departure index,PODI)法、暴露阈值(margin of exposure,MOE)法,以及相对效能因子(relative potency factor,RPF)法。该文综述了这4种方法在具有相同毒性机制的同一类化学物联合暴露的累积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现状,主要包括以有机磷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和新烟碱类农药为主的农药类,以及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典型化合物,如有机磷阻燃剂、全氟化合物和双酚类化合物。此外,该文还概括了生理药代动力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s,PBPK)模型在人体健康风险评估中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开展各类环境污染物联合暴露的人体健康累积风险评估提供可选方法,也为进一步探索和建立更加系统科学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提供思路。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大样本横断面调查描述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诱因和临床特点,探讨不同年龄、性别、合并过敏性疾病情况等因素对哮喘急性发作的影响,为儿童哮喘诱因早期识别和个体化患者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6月—2016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目的通过大样本横断面调查描述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诱因和临床特点,探讨不同年龄、性别、合并过敏性疾病情况等因素对哮喘急性发作的影响,为儿童哮喘诱因早期识别和个体化患者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6月—2016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门诊就诊的12岁及以下哮喘儿童进行横断面调查。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依照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对哮喘儿童的人口学特征、哮喘急性发作的诱发因素、个人及家族过敏性疾病进行描述分析。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探究哮喘发作诱因与年龄、性别、过敏情况等之间的关系。利用研究结果对门诊初诊的哮喘患儿家长进行个体化宣教,统计初诊4周后的复诊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了515名哮喘儿童。呼吸道感染(89.9%)是最常见的诱发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诱发因素,其他常见原因还有接触屋尘(47.2%)、接触特殊食物(29.9%)、接触冷空气(28.7%)、接触花粉(15.5%)、运动(11.7%)、接触化学气味(8.9%)等。男孩接触花粉诱发的哮喘急性发作的比例相对女孩更高。年长哮喘儿童(≥6岁)更倾向于因吸入性因素(如屋尘、花粉)诱发哮喘急性发作,运动诱发哮喘的比例也高于年幼儿童(<6岁)。有特应性皮炎(OR=5.046,95%CI:2.550~9.986)、食物过敏(OR=4.386,95%CI:1.922~10.011)、药物过敏(OR=2.721,95%CI:1.284~5.766)的哮喘患儿更易因接触特殊化学气味诱发哮喘的急性发作。合并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儿因接触屋尘诱发哮喘急性发作的可能性更高(OR=2.591,95%CI:1.594~4.213)。家长接受了个体化哮喘教育的患儿4周后复诊率为98.0%。结论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儿童哮喘急性发作诱发因素。不同年龄、性别、合并过敏性疾病情况哮喘患儿的诱因分布存在差异。针对哮喘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个体化宣教有助于控制哮喘。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社交反应量表简版(social responsiveness scale short form,SRS-SF)的信效度,探讨其在中国孤独症儿童群体中的适用性。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5...目的分析社交反应量表简版(social responsiveness scale short form,SRS-SF)的信效度,探讨其在中国孤独症儿童群体中的适用性。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5th edition,DSM-5)诊断标准的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儿140例,以及非孤独症谱系障碍(Non-ASD)儿童58例为研究对象。由父母或主要照养人根据孩子的情况填写SRS以及长处和困难问卷(strength and difficulty questionnaire,SDQ)家长版,并选取其中42例儿童的父母或主要照养人间隔3个月再次填写SRS,依据SRS-SF的条目内容对所得的数据进行信效度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以评估SRS-SF的适用性。结果①SRS-SF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α为0.879,重测系数为0.511;②SRS-SF各因子及总分与SRS之间呈高度正相关(r=0.853~0.960,P<0.001);③SRS-SF总分与SDQ中的困难总分以及亲社会行为呈中度相关(|r|=0.349~0.585,P<0.001);④ASD组的SRS-SF各因子及总分均高于Non-ASD组(t=-8.367^-2.841,P<0.01);⑤SRS-SF的ROC曲线下面积以及灵敏度高于SRS。结论SRS-SF在中国ASD儿童群体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一种有效的ASD早期筛查工具。展开更多
文摘环境污染物的联合暴露往往会对人类健康产生意想不到的危害。如何去比较和评估这种危害,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目前在人体健康风险评估领域使用较多的4种联合暴露风险评估方法分别为危险指数(hazard index,HI)法、分离点指数(point of departure index,PODI)法、暴露阈值(margin of exposure,MOE)法,以及相对效能因子(relative potency factor,RPF)法。该文综述了这4种方法在具有相同毒性机制的同一类化学物联合暴露的累积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现状,主要包括以有机磷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和新烟碱类农药为主的农药类,以及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典型化合物,如有机磷阻燃剂、全氟化合物和双酚类化合物。此外,该文还概括了生理药代动力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s,PBPK)模型在人体健康风险评估中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开展各类环境污染物联合暴露的人体健康累积风险评估提供可选方法,也为进一步探索和建立更加系统科学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提供思路。
文摘目的通过大样本横断面调查描述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诱因和临床特点,探讨不同年龄、性别、合并过敏性疾病情况等因素对哮喘急性发作的影响,为儿童哮喘诱因早期识别和个体化患者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6月—2016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门诊就诊的12岁及以下哮喘儿童进行横断面调查。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依照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对哮喘儿童的人口学特征、哮喘急性发作的诱发因素、个人及家族过敏性疾病进行描述分析。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探究哮喘发作诱因与年龄、性别、过敏情况等之间的关系。利用研究结果对门诊初诊的哮喘患儿家长进行个体化宣教,统计初诊4周后的复诊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了515名哮喘儿童。呼吸道感染(89.9%)是最常见的诱发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诱发因素,其他常见原因还有接触屋尘(47.2%)、接触特殊食物(29.9%)、接触冷空气(28.7%)、接触花粉(15.5%)、运动(11.7%)、接触化学气味(8.9%)等。男孩接触花粉诱发的哮喘急性发作的比例相对女孩更高。年长哮喘儿童(≥6岁)更倾向于因吸入性因素(如屋尘、花粉)诱发哮喘急性发作,运动诱发哮喘的比例也高于年幼儿童(<6岁)。有特应性皮炎(OR=5.046,95%CI:2.550~9.986)、食物过敏(OR=4.386,95%CI:1.922~10.011)、药物过敏(OR=2.721,95%CI:1.284~5.766)的哮喘患儿更易因接触特殊化学气味诱发哮喘的急性发作。合并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儿因接触屋尘诱发哮喘急性发作的可能性更高(OR=2.591,95%CI:1.594~4.213)。家长接受了个体化哮喘教育的患儿4周后复诊率为98.0%。结论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儿童哮喘急性发作诱发因素。不同年龄、性别、合并过敏性疾病情况哮喘患儿的诱因分布存在差异。针对哮喘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个体化宣教有助于控制哮喘。
文摘目的分析社交反应量表简版(social responsiveness scale short form,SRS-SF)的信效度,探讨其在中国孤独症儿童群体中的适用性。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5th edition,DSM-5)诊断标准的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儿140例,以及非孤独症谱系障碍(Non-ASD)儿童58例为研究对象。由父母或主要照养人根据孩子的情况填写SRS以及长处和困难问卷(strength and difficulty questionnaire,SDQ)家长版,并选取其中42例儿童的父母或主要照养人间隔3个月再次填写SRS,依据SRS-SF的条目内容对所得的数据进行信效度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以评估SRS-SF的适用性。结果①SRS-SF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α为0.879,重测系数为0.511;②SRS-SF各因子及总分与SRS之间呈高度正相关(r=0.853~0.960,P<0.001);③SRS-SF总分与SDQ中的困难总分以及亲社会行为呈中度相关(|r|=0.349~0.585,P<0.001);④ASD组的SRS-SF各因子及总分均高于Non-ASD组(t=-8.367^-2.841,P<0.01);⑤SRS-SF的ROC曲线下面积以及灵敏度高于SRS。结论SRS-SF在中国ASD儿童群体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一种有效的ASD早期筛查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