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家校协同育人的教师家庭教育指导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治芳 张艳平 《中国成人教育》 2023年第14期24-32,共9页
家校协同育人步入新时代,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成为高质量推进家校协同育人重要因素之一。作为家校协同育人关键群体的教师,其家庭教育指导急需在“理想标准”和“现实基础”之间寻找到平衡点和突破口。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家校协同育人步入新时代,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成为高质量推进家校协同育人重要因素之一。作为家校协同育人关键群体的教师,其家庭教育指导急需在“理想标准”和“现实基础”之间寻找到平衡点和突破口。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为代表的法律及相关政策,为家庭教育指导提供了标准参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具体工作落实需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本研究面向山东省域,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了解家长和教师群体对家校协同育人的认知现状、家校协同育人的实践情况,以及教师眼中推进家校协同育人的困难和希望等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现实基础”;并基于此提出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应明确角色定位、明晰概念内涵、内容去功利化、培训系统化、保障常态化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校协同育人 家庭教育指导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志勇:家庭教育需回归育人本位
2
作者 姜乃强 张志勇 《教育家》 2022年第5期10-13,共4页
在近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张志勇教授有关高考改革、学校德育、教师工资等方面的许多观点都引发了教育界内外人士的关注。对于家庭教育,张志勇教授更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张志勇 学校德育 教师工资 高考 关注 育人本位 人大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立父母家庭教育的职业角色--家庭教育促进法立法的重大意义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志勇 刘利民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35-38,共4页
人类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从三大教育实施主体意义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是我国围绕教育实施主体出台的第一部教育法,它的出台无... 人类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从三大教育实施主体意义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是我国围绕教育实施主体出台的第一部教育法,它的出台无疑是我国教育立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职业角色 促进法 教育实施主体 教育法 社会教育 里程碑意义 重大意义
原文传递
校家社共育促进生命教育创新实践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4
作者 时晓萍 《中国德育》 2025年第1期79-80,共2页
2024年11月21日-22日,校家社共育促进生命教育创新实践学术研讨会在成都成功举办。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办,四川省教育学... 2024年11月21日-22日,校家社共育促进生命教育创新实践学术研讨会在成都成功举办。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办,四川省教育学会承办,四川大学总裁(CEO)校友会协办,会议得到了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和教育主管部门、教科研部门、中小学校的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学会 中小学德育 家庭教育指导 教育工作者 中小学校 创新实践 教科研 基础教育
原文传递
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潍坊答卷”
5
作者 张志勇(点评) 《中国基础教育》 2023年第8期50-50,共1页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强调办好教育,政府、学校、家庭、社会都有责任。党的二十大要求“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发布《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强调办好教育,政府、学校、家庭、社会都有责任。党的二十大要求“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发布《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育人 定位清晰 家校 学校家庭社会 习近平同志 科学高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