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演化博弈的矿山生态修复市场化路径研究
1
作者 王晶 侯湖平 +2 位作者 许闯胜 张绍良 张少宁 《中国土地科学》 2025年第2期82-95,共14页
研究目的:探究生态修复市场主体的演化博弈过程,助力纾解矿山生态修复资金不足、主体参与度低的问题,推动矿山生态修复市场化进程。研究方法:演化博弈模型法,Matlab仿真模拟法。研究结果:(1)根据博弈均衡理论,将矿山生态修复市场化分为... 研究目的:探究生态修复市场主体的演化博弈过程,助力纾解矿山生态修复资金不足、主体参与度低的问题,推动矿山生态修复市场化进程。研究方法:演化博弈模型法,Matlab仿真模拟法。研究结果:(1)根据博弈均衡理论,将矿山生态修复市场化分为完全非均衡、非均衡、亚均衡和稳定均衡4个阶段。(2)在完全非均衡阶段政府不激励社会投资方和公众参与;在非均衡阶段政府开始采取激励措施促进社会投资方和公众参与;在亚均衡阶段政府、社会投资方和公众三方共同参与矿山生态修复市场;在稳定均衡阶段地方政府视市场发展状况逐步取消激励政策。(3)影响系统主体策略选择的因素与初始意愿无关;政府奖惩上限、政策执行度和市场投资收益率显著影响矿山生态修复市场化进程。研究结论:通过建立矿山修复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调整不同阶段市场主体的奖惩上限和政策执行度,能够有效推动稳定均衡的矿山生态修复市场的形成,为高质量生态产品和高水平保护修复的需求提供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生态修复 市场化 演化博弈论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涉煤产业集聚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与分级预测
2
作者 周来 刘延卓 +4 位作者 亓增刚 王磊 孟磊 冯启言 戎艳青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6-406,共11页
涉煤产业集聚区污染源数量大且分布集中,容易诱发地下水污染,开展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对保护该类地区地下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省某涉煤产业集聚区为研究区,采用DRASTIC与PLEIK模型分别对研究区孔隙水含水层与岩溶水含水层脆弱性... 涉煤产业集聚区污染源数量大且分布集中,容易诱发地下水污染,开展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对保护该类地区地下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省某涉煤产业集聚区为研究区,采用DRASTIC与PLEIK模型分别对研究区孔隙水含水层与岩溶水含水层脆弱性进行评价,使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PLEIK模型中各指标权重,并综合污染源荷载与地下水脆弱性来表征研究区地下水污染风险。同时结合研究区地下水采样点水质等级,利用随机森林(RF)分类算法构建地下水污染风险分级预测方法,与叠置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污染源荷载较高,高污染源荷载区占比约为26.73%,这与涉煤产业污染源分布较为集中的特点有关,在量化污染源荷载时,多个污染源叠加效应明显;(2)研究区地下水综合脆弱性以中等级为主,中等脆弱性区占比约为82.59%,孔隙水含水层高脆弱区主要位于研究区东部与东南部山前平原地带,岩溶水含水层高脆弱区主要分布在汾河以北岩溶裸露区;(3)基于叠置指数法所计算出的研究区地下水低、中、高污染风险区面积占比分别为3.55%、59.67%、36.77%,与实际取样点水质等级的一致率为75%;(4)使用RF预测的地下水污染风险以低风险为主,其分级结果与实际取样点水质的一致率为97.7%,较叠置指数法计算出的结果准确性提高了约22.7%。评价结果以期为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管控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脆弱性评价 污染源荷载评价 分级预测 涉煤产业集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时序遥感支持下的江苏海岸线时空变化分析
3
作者 胡浩然 张绍良 +1 位作者 侯湖平 徐浩楠 《遥感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针对江苏省高潮水位遥感影像获取困难以及海岸线淤蚀特征、岸线类型演变分析不明确的问题,基于光谱指数最大合成算法生成的最高潮水时刻影像,采用最大类间方差算法提取了2000-2023年江苏省海岸线,将海岸线分为自然岸线、养殖塘岸线、人... 针对江苏省高潮水位遥感影像获取困难以及海岸线淤蚀特征、岸线类型演变分析不明确的问题,基于光谱指数最大合成算法生成的最高潮水时刻影像,采用最大类间方差算法提取了2000-2023年江苏省海岸线,将海岸线分为自然岸线、养殖塘岸线、人工防护岸线、港口码头岸线,并分析岸线淤蚀特征和岸线类型。结果表明:2000-2023年间,江苏省海岸线长度呈现增长趋势,从757.45 km增长到987.19 km;江苏省海岸线呈现淤积趋势,基本为北部侵蚀、南部淤积的规律,淤积速度最快的地区为方塘河口(条子泥),侵蚀严重地区在射阳、滨海岸段,自然岸线、人工防护岸线和港口码头岸线的占比有所增加,养殖塘岸线占比降低,未来仍有继续减少转化为自然岸线的趋势;江苏省海岸线主要影响因素有滨海植被、围垦活动的促淤作用,以及人工防护工程的保护岸线侵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遥感 海岸线 马尔科夫 时空变化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研究:以徐州贾汪区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安适 张绍良 +1 位作者 侯湖平 孟超 《中国矿业》 2021年第6期44-49,共6页
煤炭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能源支持,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模式对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确保社会稳定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我国东部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所... 煤炭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能源支持,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模式对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确保社会稳定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我国东部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所面临的共性难题,并以徐州贾汪区转型探索经历为例,总结城市转型的“徐州贾汪区模式”,主要包括放大正向外部效应、长期坚持矿地融合、大力建设矿区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三条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煤炭城市转型发展的共性问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一个系统性难题,必须引入系统性思维。我国东部矿区普遍人口密集,农业发达、沉陷积水是最主要的共性特征,煤炭开采产生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生态问题、环境问题基本相同,转型发展模式值得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型城市 绿色矿业 城市转型 徐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复垦年限土壤微生物群落系统变化特征研究:以徐州贾汪矿区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周雪岩 侯湖平 +2 位作者 刘海亚 王琛 苏学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19-228,共10页
文章以徐州贾汪矿区6、10、15 a 3个复垦时间段的复垦区及原地貌(CK)均为小麦种植地的0~20 cm和20~40 cm土层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3个复垦年限及CK的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如... 文章以徐州贾汪矿区6、10、15 a 3个复垦时间段的复垦区及原地貌(CK)均为小麦种植地的0~20 cm和20~40 cm土层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3个复垦年限及CK的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有效磷、阳离子交换量随着复垦时间的增长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电导率随着复垦时间的增长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2)古菌中的优势菌为奇古菌门、纳米古菌、广古门菌,细菌的优势菌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3)在0~20 cm土层中,古菌门水平的奇古菌门与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与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与速效钾呈负相关。纳米古菌、广古门菌与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全氮呈负相关。20~40 cm土层中,纳米古菌与阳离子交换量呈正相关。在细菌门水平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可以看出在0~20 cm的土层中,酸杆菌门、绿弯菌门与电导率呈正相关,在20~40 cm土层中,酸杆菌门与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总之,在对高潜水位矿区的土壤复垦中,增施以奇古菌门为主的菌肥可提高土壤中有效磷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复垦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汾河源头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关键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葛熙豪 马亮 +2 位作者 侯湖平 施德刚 张绍良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2年第9期161-164,共4页
汾河源头位于山西宁武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区矿山开采产生了大量不稳定边坡、煤火自燃区、地裂缝、塌陷坑等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影响汾河水质和水量,破坏了风景区生态景观,自然资源部将之列为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 汾河源头位于山西宁武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区矿山开采产生了大量不稳定边坡、煤火自燃区、地裂缝、塌陷坑等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影响汾河水质和水量,破坏了风景区生态景观,自然资源部将之列为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工程。该二期工程总面积为123.19hm2,分为六个治理区,坡面清理开挖98223.98m3,渣土挖运999466.66m3,火区治理11处,覆土方量约546925.48m3,投资总额为10979.73万元。系统介绍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技术,包括灭火工程、塌陷坑和地裂缝治理工程、危岩浮岩清理工程、地形整治工程、耕地复垦工程、挡土墙工程、植被恢复及养护工程等技术。工程的实施改善了芦芽山风景区地质环境和自然环境,开发的工程技术也为同类矿山恢复治理工程提供了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生态修复 地质环境治理 灭火工程 植被恢复 芦芽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煤炭资源开发潜力与开发策略 被引量:6
7
作者 卞正富 张益东 +5 位作者 王猛 王长申 韩晓彤 牟守国 任清晨 李国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7-977,共11页
鉴于新疆煤炭资源赋存条件的独特性以及煤炭赋存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科学开发新疆煤炭资源成为当务之急。为此,简要论述了新疆煤炭资源地质赋存条件、赋煤区水文地质条件、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条件,分析了新疆煤炭资源开发潜力。结果表明... 鉴于新疆煤炭资源赋存条件的独特性以及煤炭赋存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科学开发新疆煤炭资源成为当务之急。为此,简要论述了新疆煤炭资源地质赋存条件、赋煤区水文地质条件、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条件,分析了新疆煤炭资源开发潜力。结果表明:新疆煤炭资源极为丰富,全区预测煤炭资源量2.19万亿t,占全国总预测储量的40%以上;新疆共有24个预测资源量超过100亿t的煤田,其中5个煤田预测资源量超过1 000亿t,8个煤田预测资源量在400亿~1 000亿t,11个煤田预测资源量在100亿~400亿t;潜在煤炭资源量中,1 000 m以下浅储量占比52.8%。新疆煤炭资源以低阶烟煤和中阶烟煤为主要煤阶,其次是中煤阶煤中的高阶烟煤,而低煤阶煤中的褐煤和中煤阶煤中的超高阶烟煤以及高煤阶煤中的无烟煤,分布范围和数量极为有限,所占资源总量的比例很低;综合考虑疆煤外运、疆电外送、西气东输以及本地煤化工产业规划,预计2035年新疆煤炭产能有望超8亿t。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新疆规划建设的五大煤矿区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得出:新疆煤炭资源赋存区生态环境承载力整体处于中低水平,五大煤矿区生态环境承载力均值排序为伊犁(0.42)>库拜(0.38)>和丰(0.31)>准东(0.25)>吐哈(0.22),呈现出由西到东递减的趋势。针对新疆煤炭资源开发条件与潜力,提出了优化煤炭资源开发布局、推动开采技术升级、推进智能采矿技术、强化绿色开采理念、拓展煤炭多元化利用渠道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煤炭开发 潜力 生态承载力 开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