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学用工业CT实验仪器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丰林 卢艳平 王珏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56-560,共5页
计算机层析成像(CT)技术采用射线从多个角度穿透物体来重建断层图像或三维图像,该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工业无损检测和无损评价。因此,对于大学学生来讲,了解和掌握CT技术的基本原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用于... 计算机层析成像(CT)技术采用射线从多个角度穿透物体来重建断层图像或三维图像,该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工业无损检测和无损评价。因此,对于大学学生来讲,了解和掌握CT技术的基本原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用于大学教学的CD-50BG型CT实验仪。该仪器采用“平移+旋转”的扫描方式,具有活度为0.74GBq的Csγ射线源、单个塑料闪烁体+光电二极管的探测器和50mm的视场137直径,其中射线源安装在钨合金的屏蔽容器中。同时,开发了图像处理软件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重建断层图像和重构三维图像。重建断层图像可达到1lp/mm的空间分辨率和1%的密度分辨率。目前,已经有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内的十余所高校将该仪器用于基础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层析成像 教学 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CT图像直接生成四边形网格的方法研究
2
作者 金恒 陈杨喜 +3 位作者 刘杰 黎玲 龙超 段黎明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21,共8页
针对具有内腔结构工件任意指定截面或局部的应力-应变分析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工业CT图像直接生成四边形网格有限元模型的方法。首先使用四叉树对工业CT图像进行初始网格划分;然后生成边界网格;最后进行网格优化。在生成边界网格过程中,... 针对具有内腔结构工件任意指定截面或局部的应力-应变分析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工业CT图像直接生成四边形网格有限元模型的方法。首先使用四叉树对工业CT图像进行初始网格划分;然后生成边界网格;最后进行网格优化。在生成边界网格过程中,结合二次误差函数与贝塞尔曲线,提出了准确定位网格边界点的方法;在四叉树邻域搜索算法基础上,提出了边界单元连接模板。为了提高边界网格质量,提出了优化模板进行优化。对生成网格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网格边长比均小于2,倾斜度均小于0.6,满足实际工程要求。通过对汽车轮毂和阀体CT图像生成的四边形网格进行应力-应变分析,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应变分析 工业CT图像 四边形网格 四叉树 网格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岩芯CT图像裂缝分割算法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邹永宁 杨瑞娜 +1 位作者 罗骁 王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1-166,共6页
针对裂缝区域分割的需求和石油岩芯CT图像的特点,改进了现有的水平集分割算法。首先对图像中值滤波去噪后运用C-V模型对图像进行初分割,把背景区域和岩芯区域准确分开,得到岩芯区域的轮廓;然后调整轮廓外区域的灰度值,使之等于岩芯区域... 针对裂缝区域分割的需求和石油岩芯CT图像的特点,改进了现有的水平集分割算法。首先对图像中值滤波去噪后运用C-V模型对图像进行初分割,把背景区域和岩芯区域准确分开,得到岩芯区域的轮廓;然后调整轮廓外区域的灰度值,使之等于岩芯区域平均灰度值,增强目标区域;最后再进行RSF模型细分割,得到最终分割结果。对于高斯噪声污染严重的岩芯图像,先采用了邻域加窗的非局部均值去噪方法,再用改进水平集算法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分割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图像 裂缝分割 水平集 C-V模型 RSF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X射线探测器射线串扰模拟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周日峰 张平 张泽宏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37-939,共3页
探测器的串扰噪声会对探测器的信噪比以及高能工业CT的图像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利用EGSnrc程序模拟估算了CdWO4探测器模块的串扰噪声,并初步分析比较了影响探测器模块串扰噪声的各种因素。对在实际中选用和设计探测器模块有一定的... 探测器的串扰噪声会对探测器的信噪比以及高能工业CT的图像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利用EGSnrc程序模拟估算了CdWO4探测器模块的串扰噪声,并初步分析比较了影响探测器模块串扰噪声的各种因素。对在实际中选用和设计探测器模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为利用软件修正探测器串扰噪声提供了理论计算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Snrc程序 射线探测器 串扰噪声 X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业CT体数据的三维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卢艳平 王珏 +1 位作者 卿杰 马睿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46-248,共3页
采用工业CT体数据,研究了三维图像空间的距离、角度、平面面积、曲面表面积、目标区域容积等几何参数的精确测量方法,并将图像空间的测量结果转换到物理空间,从而实现了产品内部结构几何尺寸的测量。结合某标准工件模型,通过实例比较了... 采用工业CT体数据,研究了三维图像空间的距离、角度、平面面积、曲面表面积、目标区域容积等几何参数的精确测量方法,并将图像空间的测量结果转换到物理空间,从而实现了产品内部结构几何尺寸的测量。结合某标准工件模型,通过实例比较了该文方法的测量结果和实际尺寸的差别,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具有较高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T 体数据 三维测量 几何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CT体数据切片重组方法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卢艳平 王珏 刘荣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201-203,共3页
为了获取工业CT体数据任意方向的切片序列,提出了一种切片重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体数据进行封装并定义逻辑坐标系,接着在逻辑坐标系中计算剖切平面的法向量和中心,求出平面的运动轨迹方程,并提出一种新的剖切面采样准则。对汽车引擎三... 为了获取工业CT体数据任意方向的切片序列,提出了一种切片重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体数据进行封装并定义逻辑坐标系,接着在逻辑坐标系中计算剖切平面的法向量和中心,求出平面的运动轨迹方程,并提出一种新的剖切面采样准则。对汽车引擎三维工业CT体数据进行了切片重组,得到了新的图像序列。该方法可连续、自动地获取任意方向的序列切片图像,弥补了工业CT不能从任意角度扫描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T 体数据 切片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X射线数据采集系统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平 蒋阳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505-2508,2513,共5页
为了克服传统的射线探测方案在高能X射线工业CT的探测与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弊端,分析了高能X射线探测技术,并重点研究了高能X射线探测器——钨酸镉(CdWO4)耦合光电二极管探测器的探测原理及其信号输出特征。根据探测器信号的输出特性,研... 为了克服传统的射线探测方案在高能X射线工业CT的探测与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弊端,分析了高能X射线探测技术,并重点研究了高能X射线探测器——钨酸镉(CdWO4)耦合光电二极管探测器的探测原理及其信号输出特征。根据探测器信号的输出特性,研究了微弱电流信号的测量原理,详细介绍了高能X射线探测转换电路的设计,并重点介绍了微弱信号探测系统的前置放大电路、主放大电路以及一种新的应用于工业CT的高低压分区放大电路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T X射线探测 动态范围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CT图像的二维几何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邹永宁 陈旭峰 王珏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26-1030,共5页
为实现对物体内部结构尺寸的无损测量,提出一种基于阈值化边缘提取的工业CT图像几何尺寸的自动测量方法。首先对CT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最佳阈值分割方法进行边缘提取,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工件的CT图像的几何尺寸的自动测量。实验结... 为实现对物体内部结构尺寸的无损测量,提出一种基于阈值化边缘提取的工业CT图像几何尺寸的自动测量方法。首先对CT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最佳阈值分割方法进行边缘提取,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工件的CT图像的几何尺寸的自动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对图像的几何测量达到了一定的精度,基本上满足了可重复性和精确度的要求。同时这种方法对于有伪影的图像,可以有效地减少伪影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T 几何测量 阈值化 边缘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检查用螺旋CT扫描同步控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珏 姜增辉 王福全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10-914,共5页
螺旋CT安检系统中平移运动和旋转运动的同步,以及旋转运动与探测数据采集的同步问题,是实现螺旋CT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螺旋CT控制系统设计的难点之一。本文针对一种多线阵螺旋CT安检系统的设计要求,提出了一种实现平移和旋转运动同步,... 螺旋CT安检系统中平移运动和旋转运动的同步,以及旋转运动与探测数据采集的同步问题,是实现螺旋CT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螺旋CT控制系统设计的难点之一。本文针对一种多线阵螺旋CT安检系统的设计要求,提出了一种实现平移和旋转运动同步,以及旋转运动与探测数据采集的同步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工业计算机控制,磁栅位置检测,交流伺服电动机和滚筒电机分别驱动旋转轴和平移轴的同步运动控制系统。该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平移运动和旋转运动的同步,以及旋转运动与探测数据采集的同步问题,具有可行性和经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安检设备 滑环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X射线测厚校正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富强 陈赟飞 +1 位作者 安康 周钦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21-623,646,共4页
针对工业CT系统中所使用的X射线是一种多能谱射线,进而导致厚度测量不准确的现象,介绍了X射线测厚原理,分析了X射线在对物体进行厚度测量时发生射束硬化现象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推导出一种用于测厚的校正数学模型,并通过CD-300BXR型工业C... 针对工业CT系统中所使用的X射线是一种多能谱射线,进而导致厚度测量不准确的现象,介绍了X射线测厚原理,分析了X射线在对物体进行厚度测量时发生射束硬化现象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推导出一种用于测厚的校正数学模型,并通过CD-300BXR型工业CT研究平台对该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当被测钢板厚度范围为5~50 mm时,利用该校正模型进行测厚的相对误差在±0.5%以内,能满足实际测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T X射线 测厚 校正模型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帧CCD探测器CT扫描数据读出与拖影校正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安康 吴石琳 +4 位作者 杜宇 段晓礁 李汶芳 周日峰 王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203-2213,共11页
以光纤耦合全帧CCD方式制作的X射线探测器在实验室高精度X射线CT扫描中广泛应用。由于X射线的强穿透特性,全帧CCD探测器通常工作在无快门模式,图像拖影是该模式下必定存在的伪影。本文针对全帧CCD探测器CT扫描图像拖影校正进行研究,提... 以光纤耦合全帧CCD方式制作的X射线探测器在实验室高精度X射线CT扫描中广泛应用。由于X射线的强穿透特性,全帧CCD探测器通常工作在无快门模式,图像拖影是该模式下必定存在的伪影。本文针对全帧CCD探测器CT扫描图像拖影校正进行研究,提出了非曝光行校正法校正投影图像拖影,避免了利用暗像元校正法校正投影图像拖影时可能会带来的条形伪影;针对动态曝光CT扫描,设计了基于辐射屏蔽的投影图像感兴趣区域快速读出模式,通过降低电荷转移时间有效抑制投影图像拖影的产生,提高探测器有效信号动态范围。实验结果表明:应用非曝光行校正法能有效校正投影图像拖影、提高投影图像质量;采用投影图像感兴趣区域快速读出模式可有效解决动态曝光CT扫描图像拖影校正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帧CCD 非曝光行 感兴趣区域 行转移拖影 等待读出拖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广角扇束扫描γ射线工业CT实验仪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丰林 蔡玉芳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11-715,共5页
一种用于大学物理教学的广角扇束扫描γ射线工业CT实验仪已研制完成。通过实验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CT基本理论、CT扫描数据采集过程、图像重建等知识。该仪器系统包括一个活度为7.4×108Bq的137Cs同位素放射源、五通道塑料闪烁体+光... 一种用于大学物理教学的广角扇束扫描γ射线工业CT实验仪已研制完成。通过实验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CT基本理论、CT扫描数据采集过程、图像重建等知识。该仪器系统包括一个活度为7.4×108Bq的137Cs同位素放射源、五通道塑料闪烁体+光电倍增管"探测系统、一台计算机和一套图像重建处理软件。机械运动控制、数据采集软件用Visual C++开发,CT图像重建可使用系统提供的软件也可以由学生使用MATLAB编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层析成像 广角扇束投影 卷积反投影 实验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的CT教学实验仪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森林 罗文广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18-1221,961,共5页
针对传统CT教学实验仪使用不便与技术落后的现状,开发了以P89V51RD2单片机为核心完成数据采集、运动控制及USB通信等功能的新一代增强型CT教学实验仪。该仪器除具有完善的CT功能外,还能完成四个相关的辐射物理实验。讨论了仪器的设计与... 针对传统CT教学实验仪使用不便与技术落后的现状,开发了以P89V51RD2单片机为核心完成数据采集、运动控制及USB通信等功能的新一代增强型CT教学实验仪。该仪器除具有完善的CT功能外,还能完成四个相关的辐射物理实验。讨论了仪器的设计与实现方法,给出了其主要硬件电路和软件结构。实际应用表明,该仪器在性价比、使用方便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教学实验仪 P89V51RD2 数据采集 运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虚拟内窥关键技术研究
14
作者 卢艳平 喻洪麟 王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201-204,共4页
工业内窥镜在工业产品内壁缺陷检查中具有诸多局限性,但是利用工业CT对工业产品进行扫描获得数字化的体数据,并采用虚拟内窥镜技术模拟工业内窥镜的检查过程,则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论文简要介绍了工业虚拟内窥镜的成像原理,并重点阐述了... 工业内窥镜在工业产品内壁缺陷检查中具有诸多局限性,但是利用工业CT对工业产品进行扫描获得数字化的体数据,并采用虚拟内窥镜技术模拟工业内窥镜的检查过程,则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论文简要介绍了工业虚拟内窥镜的成像原理,并重点阐述了工业虚拟内窥镜技术的关键技术:内表面数据获取、虚拟镜头的运动控制、漫游轨迹生成等内容,最后将工业虚拟内窥镜技术应用于实际的工业检查。实验对一个汽车引擎管道进行检查,发现了其内壁的凹坑,并获得了直径为2mm的细管道的一系列内窥图像。工业虚拟内窥镜不仅可逼真地模拟工业内窥镜,而且解决了工业内窥镜无法解决的难题,并具有可重复性、更强的适应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T 虚拟内窥 内壁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析图像表面积测量方法研究
15
作者 王珏 卿杰 卢艳平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2008年第1期17-18,29,共3页
通过层析图像来进行被测物的几何参数测量是CT技术的一项重要应用,该方法在逆向工程、无损检测、航天工业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目前CT系统采用手工选取被测区域进行测量的方法,提出一种三维层析图像表面积的自动测量方法;该算法首... 通过层析图像来进行被测物的几何参数测量是CT技术的一项重要应用,该方法在逆向工程、无损检测、航天工业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目前CT系统采用手工选取被测区域进行测量的方法,提出一种三维层析图像表面积的自动测量方法;该算法首先对所有切片图像在阈值化的基础上进行边缘提取,然后进行八邻域边缘跟踪、层间插值和拟合,最后将所求的曲面剖分成若干四边形从而求得其表面积,在实验中证明了这种方法相对于周长积分求表面积的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图像测量 边缘跟踪 表面积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 射线CT教学实验仪数据采集电路的实现
16
作者 张平 杨琳佳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4088-4091,共4页
设计一种小型的CT教学实验仪,以满足大学物理教学实验及科研开发的需要,介绍了CT教学实验仪系统设计原理,在设计中考虑到小型化及安全性的要求,采用了低能的137Cs作为射线源,使用单探测器的系统结构。在数据传输可靠性上采用了USB接口技... 设计一种小型的CT教学实验仪,以满足大学物理教学实验及科研开发的需要,介绍了CT教学实验仪系统设计原理,在设计中考虑到小型化及安全性的要求,采用了低能的137Cs作为射线源,使用单探测器的系统结构。在数据传输可靠性上采用了USB接口技术,大大提高了设备通用性、方便性。在整个设计中数据采集系统的性能决定了CT教学实验仪的稳定性,以及图像重建数据的精度,他是整个系统研制的重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实验 数据采集 USB 采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束扫描阵列微焦点射线源的倒置结构Micro-CT成像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日峰 唐杰 +2 位作者 胡小龙 谢东洋 刘瑜川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74-2381,共8页
倒置几何结构CT成像系统理论上具有扫描视场大、图像信噪比好、锥束伪影小等优点,但其多焦点、稀疏角的扫描模式亦会带来投影数据截断、稀疏和局部数据冗余等问题。本文利用电子束扫描阵列微焦点射线源和高分辨率小面积探测器等构建了... 倒置几何结构CT成像系统理论上具有扫描视场大、图像信噪比好、锥束伪影小等优点,但其多焦点、稀疏角的扫描模式亦会带来投影数据截断、稀疏和局部数据冗余等问题。本文利用电子束扫描阵列微焦点射线源和高分辨率小面积探测器等构建了一种新型高分辨率、大视场的倒置几何结构Micro-CT实验系统(IG-Micro-CT)。针对该系统多焦点、稀疏角扫描模式下的投影数据截断和稀疏等特点,提出一种图像先验约束的全变分正则化SART迭代CT图像重建算法。首先通过仿真实验对图像重建算法进行了验证,并对阵列微焦点数量、旋转扫描分度数量等扫描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在IG-Micro-CT实验系统上获得了高分辨的Micro-CT测试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适用于IG-Micro-CT系统,解决了投影数据截断、稀疏采样和局部数据冗余带来的条状等伪影问题,并验证了IG-Micro-CT这种新型成像方式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CT 倒置几何结构CT 电子束扫描阵列微焦点射线源 CT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I(TI)与GAGG(Ce)闪烁屏高分辨X射线成像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石琳 刘兴鹏 +1 位作者 安康 王珏 《机械》 2021年第S01期50-55,共6页
作为平板探测器的核心构件,闪烁屏的选型和参数设计直接影响X射线辐射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本文应用光纤耦合全帧CCD型X射线辐射成像测试平台,对不同规格的GAGG(Ce)闪烁屏和碘化铯(Cs I(TI))闪烁屏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在高分辨探测... 作为平板探测器的核心构件,闪烁屏的选型和参数设计直接影响X射线辐射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本文应用光纤耦合全帧CCD型X射线辐射成像测试平台,对不同规格的GAGG(Ce)闪烁屏和碘化铯(Cs I(TI))闪烁屏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在高分辨探测应用中,GAGG(Ce)闪烁屏比同等厚度Cs I(TI)闪烁屏具有更高的探测效率与空间分辨率,有望替代Cs I(TI)闪烁屏广泛应用于平板探测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GG(Ce)闪烁屏 CsI(TI)闪烁屏 平板探测器 探测效率 空间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条形注意力机制的电芯极片计算机断层图像分割
19
作者 刘泽芳 龙超 +4 位作者 刘学栓 韩艳 谭川东 谭辉 段黎明 《光学精密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525-3535,共11页
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测叠片电芯极片时,在CT图像中分割出极片是关键步骤。然而,由于叠片电芯的极片结构复杂、长宽比大,现有分割方法在速度与精度上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检测的需求。为解决这个问题,提... 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测叠片电芯极片时,在CT图像中分割出极片是关键步骤。然而,由于叠片电芯的极片结构复杂、长宽比大,现有分割方法在速度与精度上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检测的需求。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条形注意力机制的电芯极片CT图像分割网络。该网络主要由主干网络、条形空洞金字塔池化模块(Strip Atrous Spatial Pyramid Pooling,S-ASPP)和解码器模块组成。其中,主干网络设计为轻量型网络MobilenetV2,用于减少网络参数量并提高分割速度;S-ASPP模块中将全局池化设计为条形池化,用于减少条形特征信息的丢失,有效解决欠分割的问题;解码器模块的条形注意力机制用于关注图像中的边缘和细节信息,从而改善边缘模糊的问题。在电芯极片CT数据集上进行学习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网络对电芯极片的平均像素分类准确率(mAcc)、平均交互比(mIoU)、参数量和分割速度分别达到了98.62%,89.97%,5.814M,56.94 frame/s。相比DANet,DeepLabV3+,U-Net,HRNet和Segnext网络,本文网络的分割精度最高,分割速度优于DANet,DeepLabV3+,U-Net和HRNet网络,略逊色Segnext网络。综合考虑评价指标mIoU,mAcc,FPS,Parameters(M),本文方法在保持较低计算成本的同时,显著提升了极片分割的精度和效率,优于目前主流的分割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成像 计算机断层成像 深度学习 图像分割 叠片电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ernike矩边缘检测与多项式拟合的CT图像三维测量算法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珏 伍立芬 +2 位作者 邹永宁 陶李 徐维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42-449,共8页
针对工业CT切片z方向分辨率不足问题,研究一种Zernike矩边缘检测与多项式拟合结合、自动预测顶端的高精度三维测量算法。首先通过Zernike矩对每张切片图像提取亚像素级轮廓,并用多项式拟合该轮廓;然后对拟合曲线进行等相角间隔采样,并... 针对工业CT切片z方向分辨率不足问题,研究一种Zernike矩边缘检测与多项式拟合结合、自动预测顶端的高精度三维测量算法。首先通过Zernike矩对每张切片图像提取亚像素级轮廓,并用多项式拟合该轮廓;然后对拟合曲线进行等相角间隔采样,并建立同相角的轮廓点匹配,采用层间插值算法得到中间层的轮廓点并外插预估工件顶端点;最后采用台体法计算工件体积。对体积相等的圆柱、圆锥和半球3个标准试块进行CT扫描、测量并分析了测量误差的来源。实验结果表明,对实际工件体积测量误差降低到1%以下,能够满足工程应用中的自动、快速、高精度体积测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T 体积测量 ZERNIKE矩 多项式拟合 层间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