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市博物馆藏“通信校尉”龟纽银印浅识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瑞峰 《文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9-80,共2页
敦煌市博物馆馆藏一枚"通信校尉"龟纽银印,1986年在敦煌市七里镇乡三号桥村一古墓内出土,古墓葬位于沙州古城西北方向2.5公里.
关键词 敦煌市博物馆 职官制度 汉代 "通信校尉" 龟纽银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市博物馆藏的两件清代诏令
2
作者 李岩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8-89,共2页
全文公布敦煌市博物馆所收藏的两件清代皇帝诏令 ,并分别予以分析 。
关键词 敦煌市博物馆 馆藏 清代 诏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市博物馆馆藏魏晋万鳣、儿鱼、飞鱼和鱼画像砖赏析
3
作者 周生霞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第5期31-33,共3页
敦煌佛爷庙湾—新店台墓群是敦煌规模最大的一处古墓葬群,分布着数以万计的古墓葬,出土了种类繁多、题材广泛的画像砖。文章展示一组敦煌市博物馆馆藏奇特鱼图案的画像砖。自古以来鱼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最常见的吉祥物,古时人们普... 敦煌佛爷庙湾—新店台墓群是敦煌规模最大的一处古墓葬群,分布着数以万计的古墓葬,出土了种类繁多、题材广泛的画像砖。文章展示一组敦煌市博物馆馆藏奇特鱼图案的画像砖。自古以来鱼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最常见的吉祥物,古时人们普遍相信鱼有消灾功能,所以才纷纷在墓室里放置鱼图案的画像砖,以求辟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市博物馆 画像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市博物馆馆藏汉代文房用具赏析
4
作者 张海博 《今古文创》 2021年第12期121-122,共2页
敦煌是丝路咽喉锁钥,古代对外交往的中心,民族融合的热土,保存了丰富的历史遗存,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敦煌市博物馆是敦煌历史文明的窗口,其珍藏的汉代文房用具保存较好,完整的汉代毛笔、早期的西汉麻纸、墨迹清晰的各类汉简都是敦煌... 敦煌是丝路咽喉锁钥,古代对外交往的中心,民族融合的热土,保存了丰富的历史遗存,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敦煌市博物馆是敦煌历史文明的窗口,其珍藏的汉代文房用具保存较好,完整的汉代毛笔、早期的西汉麻纸、墨迹清晰的各类汉简都是敦煌优秀历史文化的见证者,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敦煌市博物馆 汉代 文房用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市博物馆藏古藏文《大乘无量寿经》目录(一) 被引量:8
5
作者 傅立诚 杨俊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4年第2期41-58,共18页
本文以叙录的形式刊布了敦煌市博物馆藏敦煌藏文卷式写经。本馆藏藏文卷式写经 2 4 4件 ,全部为《大乘无量寿宗要经》 ,而且大多尾题抄经人、校经人 ,1 9卷还有收藏者的印章。刊出其目 ,有助于了解敦煌写经在河西一带散佚流传及其内容。
关键词 藏文 写经 目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市博物馆藏古藏文《大乘无量寿经》目录(二) 被引量:6
6
作者 傅立诚 杨俊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5年第3期53-70,共18页
本文以叙录的形式刊布了敦煌市博物馆藏敦煌藏文卷式写经。本馆藏藏文卷式写经244件,全部为《大乘无量寿宗要经》,而且大多尾题抄经人、校经人,19卷还有收藏者的印章。刊出其目,有助于了解敦煌写经在河西一带散佚流传及其内容。
关键词 藏文 写经 目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市博物馆新获画像砖内容及特色浅析
7
作者 张海博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89-93,共5页
画像砖是特定历史时期古人表达现世美好来世愿景的艺术手段和物质载体。2015年5月敦煌市博物馆抢救性发掘一座魏晋画像砖墓,其画面有神话传说中的神禽灵兽、有取材传统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故事、有不明含义的奇禽异兽和半人半兽的神怪。... 画像砖是特定历史时期古人表达现世美好来世愿景的艺术手段和物质载体。2015年5月敦煌市博物馆抢救性发掘一座魏晋画像砖墓,其画面有神话传说中的神禽灵兽、有取材传统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故事、有不明含义的奇禽异兽和半人半兽的神怪。这些画像砖色泽鲜艳丰富、构图严谨缜密、用笔准确清晰、线条流畅洒脱、造型优美逼真,是魏晋时期敦煌地区民间画师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艺术杰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魏晋 画像砖 神禽瑞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型博物馆开展馆际交流的实践与思考——以敦煌市博物馆为例
8
作者 张海博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第15期122-123,共2页
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中小型博物馆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强博物馆之间的馆际交流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敦煌市博物馆陆续开展了多场馆际交流,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取得一定的认识,希望为中小型博物馆的发... 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中小型博物馆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强博物馆之间的馆际交流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敦煌市博物馆陆续开展了多场馆际交流,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取得一定的认识,希望为中小型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费开放 馆际交流 实践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市博物馆馆藏清代蓝地五彩金绣龙袍赏析
9
作者 张海博 《艺术大观》 2019年第35期0028-0029,共2页
龙袍是中华民族服饰的最高代表,其在制作从选材到技艺都是精益求精,为上乘之作,堪称华夏的瑰宝。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华美贵重的服饰是皇帝身份彰显的直接体现。敦煌市博物馆收藏一件清代蓝地五彩金绣龙袍,图案复杂繁密又布局严谨层... 龙袍是中华民族服饰的最高代表,其在制作从选材到技艺都是精益求精,为上乘之作,堪称华夏的瑰宝。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华美贵重的服饰是皇帝身份彰显的直接体现。敦煌市博物馆收藏一件清代蓝地五彩金绣龙袍,图案复杂繁密又布局严谨层次分明,金光灿灿的龙腾均衡对称地配以五彩斑斓的吉祥纹样,即象征着皇权至上又富有吉祥寓意,在民间保存完好实属难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馆藏 龙袍 清代 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市阳关博物馆藏一件云气动物纹长寿绣残件
10
作者 祁晓庆 纪永元 《文博》 2012年第4期82-85,共4页
敦煌市阳关博物馆藏有一件向当地征集的出土刺绣残件,形状呈不规则长方形,现存残面图案为包含有个纹样单元的云纹组织结构,云纹空隙中填充有带翼灵兽只,呈两两对称分布。根据纹样组织特点,结合各地出土丝织物进行分析,作者认为此绣品为... 敦煌市阳关博物馆藏有一件向当地征集的出土刺绣残件,形状呈不规则长方形,现存残面图案为包含有个纹样单元的云纹组织结构,云纹空隙中填充有带翼灵兽只,呈两两对称分布。根据纹样组织特点,结合各地出土丝织物进行分析,作者认为此绣品为东汉时期的云气动物纹长寿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云气纹 带翼灵兽 长寿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做好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生霞 《炎黄地理》 2022年第5期38-41,共4页
博物馆汇集了大量的文物和收藏品,历经几千年的风雨洗礼,在社会生活、教育、娱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目前,国家对文物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十分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仍面... 博物馆汇集了大量的文物和收藏品,历经几千年的风雨洗礼,在社会生活、教育、娱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目前,国家对文物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十分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制约着馆藏的管理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管理和保护 博物馆 收藏品 诸多问题 馆藏 聪明才智 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千佛洞千相塔记》《敦煌千佛山皇庆寺缘簿》录文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慧慧 梁旭澍 +1 位作者 萧巍 张海博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70,共7页
千相塔(千像塔)为1910年王道士修建的一座集存残破佛像的泥塔,1951年拆除。塔前立有《敦煌千佛洞千相塔记》碑,碑文为清末著名地方官廷栋(1866—1918)所撰,石碑现藏敦煌研究院。碑文未见完整刊布。本文对该碑文进行移录并对千相塔的来... 千相塔(千像塔)为1910年王道士修建的一座集存残破佛像的泥塔,1951年拆除。塔前立有《敦煌千佛洞千相塔记》碑,碑文为清末著名地方官廷栋(1866—1918)所撰,石碑现藏敦煌研究院。碑文未见完整刊布。本文对该碑文进行移录并对千相塔的来龙去脉进行考察,对敦煌学史研究有一定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元箓 千相塔 《敦煌千佛洞千相塔记》 《敦煌千佛山皇庆寺缘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一棵树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简牍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俊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8-92,共5页
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敦煌市博物馆新发现一棵树烽燧,拾获简牍16枚。本文根据此次发现,进一步探讨丝绸之路在敦煌的具体路线以及大煎都侯官作为通往西域重要交通枢纽的战略地位。
关键词 一棵树烽燧 简牍 大煎都侯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西湖一颗树烽隧遗址新获简牍之考释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岩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9-124,共6页
全文公布了2008年元月在敦煌玉门关西65公里的湾窖盆地中部、一棵树烽隧遗址出土的9枚简牍,并对其中重要的简牍加以考证,08dh-0号"领扳龙勒令"简,对从敦煌出玉门关、阳关之后,敦煌境内南北两道有无联系线的问题给我们提供了... 全文公布了2008年元月在敦煌玉门关西65公里的湾窖盆地中部、一棵树烽隧遗址出土的9枚简牍,并对其中重要的简牍加以考证,08dh-0号"领扳龙勒令"简,对从敦煌出玉门关、阳关之后,敦煌境内南北两道有无联系线的问题给我们提供了一些重要信息。08dh-3记录了成帝师郑宽中门客田博死在敦煌的情况,补证了《汉书》之阙。08dh-4简则明确了汉代郡县亭隧积薪的数量及尺寸。是研究敦煌长城戍守难得的珍贵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西湖 一棵树烽燧 新获简牍考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敦煌西湖汉长城沿线烽燧的设置原则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岩云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8-113,共16页
敦煌西湖保存了国内最为完整的汉代烽燧遗址,自上个世纪以来,学者们已通过出土的汉简文物和实地调查对长城烽燧的组织结构及修建方式进行了诸多研究,基本上揭开了长城烽燧的大致走向、分布规律、长城戍守、管理机构等轮廊。但有些问题... 敦煌西湖保存了国内最为完整的汉代烽燧遗址,自上个世纪以来,学者们已通过出土的汉简文物和实地调查对长城烽燧的组织结构及修建方式进行了诸多研究,基本上揭开了长城烽燧的大致走向、分布规律、长城戍守、管理机构等轮廊。但有些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2010年本文就是本人参加全国第三次长城普查时,对长城烽燧设置的原则通过实地调查所作出的一个基本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西湖 长城烽燧 设置 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8年敦煌小方盘城出土的一批简牍涉及的相关问题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岩云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2-138,共7页
本文就1998年敦煌小方盘城出土的一批简牍中涉及到的玉门置、甘露二年将军起居簿、边塞挈令、举书等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证实了玉门置的存在,补证了悬泉汉简中所记敦煌有九置而"总数缺一"之记录;甘露二年将军起居簿则... 本文就1998年敦煌小方盘城出土的一批简牍中涉及到的玉门置、甘露二年将军起居簿、边塞挈令、举书等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证实了玉门置的存在,补证了悬泉汉简中所记敦煌有九置而"总数缺一"之记录;甘露二年将军起居簿则是反应破羌将军辛武贤在敦煌玉门关一带活动时的重要证据;边塞挈令第六是为处理北方边塞上一些与军事相关的具体问题而使用的袖珍版的资料汇编;举书举荐的是一个名叫江君的张掖农都尉被举荐为礼乐长的事情。这些内容都是以前敦煌简牍中没出现的问题,对于填补敦煌汉代历史的空白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小方盘城 出土简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河仓城址考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岩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6-92,共7页
敦煌大方盘城(昌安仓)被斯坦因定名为河仓城。后来李正宇先生推翻了斯坦因的谬说,才由敦煌市博物馆开始寻找真正的河仓城。2005年七八月间,敦煌市博物馆在玉门都尉府以西的榆树泉盆地发现了一座古城,其位置、规模、保存现状,与敦煌文献... 敦煌大方盘城(昌安仓)被斯坦因定名为河仓城。后来李正宇先生推翻了斯坦因的谬说,才由敦煌市博物馆开始寻找真正的河仓城。2005年七八月间,敦煌市博物馆在玉门都尉府以西的榆树泉盆地发现了一座古城,其位置、规模、保存现状,与敦煌文献《沙州都督府图经》、《敦煌录》、《沙州归义军图经略抄》中有关河仓城的记载是一致的。本文就2005年发现的古城为河仓城作一考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河仓城 城址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模制花砖艺术初探 被引量:3
18
作者 殷光明 《敦煌学辑刊》 1988年第Z1期123-129,162,共8页
一、分布敦煌花砖,主要来自莫高窟、古墓葬和古庙宇。莫高窟花砖,包括窟内地面花砖和殿堂铺地砖两种。殿堂铺地砖是敦煌文物研究所于1963——1966、1979——1980年两次窟前遗址发掘出土的。如今洞窟内的花砖,有些是原修时代铺设的,有些... 一、分布敦煌花砖,主要来自莫高窟、古墓葬和古庙宇。莫高窟花砖,包括窟内地面花砖和殿堂铺地砖两种。殿堂铺地砖是敦煌文物研究所于1963——1966、1979——1980年两次窟前遗址发掘出土的。如今洞窟内的花砖,有些是原修时代铺设的,有些是在后代重修洞窟时补铺的。由于时代的变迁,这些花砖经过多次搬移,它们的所属时代大都不太明确,只有通过与其它花砖的排列对比以及与壁画图案的比较分析,才能确定其所属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艺术 纹样 图案艺术 莫高窟 壁画 窟前遗址 铺地砖 敦煌文物 古墓葬 时代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壁画中幞头的分类及其断代功能刍议 被引量:5
19
作者 魏健鹏 《艺术设计研究》 2013年第2期11-18,共8页
敦煌壁画中的幞头形象,涵盖其产生、发展和兴盛的主要时期。通过将史籍中有关幞头的记载与现在学者的研究结合,借鉴考古类型学的分类方法,可将敦煌壁画中的幞头分为四个时期:北周至隋、初唐至中唐、晚唐、五代宋。对幞头式样变迁分期分... 敦煌壁画中的幞头形象,涵盖其产生、发展和兴盛的主要时期。通过将史籍中有关幞头的记载与现在学者的研究结合,借鉴考古类型学的分类方法,可将敦煌壁画中的幞头分为四个时期:北周至隋、初唐至中唐、晚唐、五代宋。对幞头式样变迁分期分类的探讨,能对石窟壁画的分期断代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幞头 服饰 敦煌壁画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汉简相关问题补遗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岩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1-96,共6页
本文公布了1998年在敦煌小方盘城出土的5枚木简,对其内容进行了考述,并对汉简涉及的"出入关刺"、"关守侯"、"匈奴译"等问题作了考证和补遗。
关键词 敦煌汉简 问题 补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