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的湖南省林地干旱反演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肖化顺 张贵 +1 位作者 符朝曦 吴鑫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13,共6页
湖南省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47.77%,但森林资源质量不高,抗逆能力较差;旱灾和因旱灾引发的次生灾害可能会成为湖南林业发展的最大威胁。以MODIS数据为数据源,提取林地干旱遥感监测因子的植被指数(NDVI)与地表温度(LST),利用温度植... 湖南省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47.77%,但森林资源质量不高,抗逆能力较差;旱灾和因旱灾引发的次生灾害可能会成为湖南林业发展的最大威胁。以MODIS数据为数据源,提取林地干旱遥感监测因子的植被指数(NDVI)与地表温度(LST),利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模型,并进行湖南省2013—2015年森林植被生长季的林地干旱反演,分析得到2013年湖南全境林地旱情从3月到8月发生不同程度的加重的现象,生长季前期干旱区域分布在湘南,湘西北地区出现干旱的程度较低;生长季后期洞庭湖区及湘中地区干旱程度较为严重。进一步反演2014年和2015年每年3—5月林地干旱时空分异特点,在时间尺度上,2015年3—5月旱情有逐月加重趋势,与2014年相比,其同比月份的干旱程度较高。在空间分布上,旱情较为严重的区域多分布在湘南和湘中的局部区域。将2013年8月湖南省气象局发布的干旱等级监测数据,与依照干旱反演得出的TVDI值所确定的干旱等级进行比较,干旱等级的一致率达81.4%,由此,随着湖南省卫星减灾应用工程不断完善,可以成为林地干旱监测预警的有效实现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林地干旱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雾霾、灰霾灾害风险区划 被引量:3
2
作者 朱颖芳 高俊 +2 位作者 陈亚龙 熊超 颜伟凡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6-137,共12页
为了揭示雾霾和灰霾灾害的发生、演变和时空分布等规律,对湖南省15个气象观测站的气象数据筛选统计,结果显示湖南省2002年至2006年各地区年均雾日数逐年下降,而2014年至2015年整体增幅显著;雾日数1月最多,7、8、9月较少;湖南省年际霾日... 为了揭示雾霾和灰霾灾害的发生、演变和时空分布等规律,对湖南省15个气象观测站的气象数据筛选统计,结果显示湖南省2002年至2006年各地区年均雾日数逐年下降,而2014年至2015年整体增幅显著;雾日数1月最多,7、8、9月较少;湖南省年际霾日数2011年以来变化明显,其中2012年至2013年有13个地区上升,2015年整体有所回落;霾日数1月最多,5、6、7、8月较少。同时结合湖南省的遥感数据、地理数据和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基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防灾能力对湖南省雾霾、灰霾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最终得出风险区划图,结果显示:湖南省雾霾、灰霾灾害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长株潭三角区(长沙市市辖区、株洲市市辖区及湘潭地区)、衡阳市市辖区,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低风险区域过渡,而低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湘西、湘南以及岳阳东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 灰霾 风险区划 模糊综合评价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监测的湖南省林火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阙华斐 谭三清 +1 位作者 周璀 张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65,共5页
监测预报和挖掘发现林火发生的时空规律是森林防火工作的基础,本研究主要利用中国森林防火网2007—2017年卫星林火监测数据,借助时空立方体热点分析模型,研究发现湖南省近10年林火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发展趋势;自2007年起的11年间共发生林... 监测预报和挖掘发现林火发生的时空规律是森林防火工作的基础,本研究主要利用中国森林防火网2007—2017年卫星林火监测数据,借助时空立方体热点分析模型,研究发现湖南省近10年林火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发展趋势;自2007年起的11年间共发生林火15 536起,主要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占累计总数的87.2%,属湖南省重点森林防火时段;热点分析发现冷点即林火低频区域8 799个、暖点即林火高频区域6 660个,整体火情呈下降趋势,林火热点区域集中在衡阳南部、郴州东北部以及永州中南部地区;相较于2001—2008年湖南省林火分布规律的报道可见,常德市石门县、湘西州以及张家界市的林火发生频率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防火 卫星林火监测 时空立方体 热点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一湖四水”流域栎类次生林林分质量时空分异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敬阳 肖化顺 +1 位作者 龙时胜 龚召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8-95,共8页
【目的】我国栎类次生林资源丰富,其质量优劣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举足轻重。研究森林资源质量及其时空分异特征是科学经营、提质增量的关键。【方法】基于湖南省1989—2014年6期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建立了含林分生长潜力、林分结构... 【目的】我国栎类次生林资源丰富,其质量优劣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举足轻重。研究森林资源质量及其时空分异特征是科学经营、提质增量的关键。【方法】基于湖南省1989—2014年6期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建立了含林分生长潜力、林分结构和立地条件指标的栎类次生林林分质量评价模型,并按等距划分法将其定量评价结果划分为优、良、中、差、劣5个等级;结合湖南省"一湖四水"的流域分布特征,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研究分析了25年间各流域栎类次生林林分质量的变化规律,并按质量评价等级提出栎类次生林经营要点。【结果】1989—2014年,湖南省栎类次生林面积增加约56.99万hm^(2);通过林分质量评价模型得出,以流域为单元的栎类次生林林分质量综合得分值域为[0.261~0.483];林分质量时空分布变化表现为:优等栎类次生林分布于湘江流域,其他等级林分各流域均有分布;空间上,湘江流域、沅江流域、澧水流域栎类次生林林分质量相对较好,资江流域、洞庭湖流域栎类次生林林分质量较差;时间上,资江流域的栎类次生林质量等级(差)不变,其它流域栎类次生林质量等级由差发展为中。【结论】25年间,湖南省栎类次生林规模大幅增加,各流域栎类次生林质量仅体现中和差2个等级,林分质量整体较差。从质量等级发展过程来看,林分顺向演替明显,提质潜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质量 栎类次生林 时空分异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回归分析的湖南省雾霾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翟楠楠 朱颖芳 +2 位作者 刘艳 王玲 张娟 《湖南林业科技》 2020年第4期79-84,共6页
以湖南省14个地级市(州)为样本,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判断影响雾霾的主要因素,然后再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影响雾霾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雾霾形成的重要原因是工业的发展,并且AQI值与第二产业工业产值比重、石化能源消耗... 以湖南省14个地级市(州)为样本,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判断影响雾霾的主要因素,然后再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影响雾霾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雾霾形成的重要原因是工业的发展,并且AQI值与第二产业工业产值比重、石化能源消耗量、单位面积私家车数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地区人口密度、绿色植被覆盖率、年均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 主成分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网络的湖南“森林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金龙 杨伶 +1 位作者 张贵 尹少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8-129,共12页
【目的】探究基于空间网络的湖南"森林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空间格局演变规律,以促进湖南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方法】在"森林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演变发展评价的基础上,... 【目的】探究基于空间网络的湖南"森林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空间格局演变规律,以促进湖南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方法】在"森林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演变发展评价的基础上,采用排列组合理论对湖南复合系统演变发展进行评价,并按照各子系统的等级差异进一步分类。运用空间网络相关理论,构建"以研究单元为节点、以研究单元复合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边权"的复合系统空间网络,引入空间依赖度对边权进行赋值,描述节点在局部空间格局中的地位,并结合节点度进一步界定关键节点和需调控的研究单元,从而提出复合系统空间格局优化的有效调控方式。【结果】湖南复合系统以生态优势型和生态较好型为主导,呈现向多元化和高度均衡发展的演变趋势。从拓扑结构来看,单一化和低度均衡型节点在空间网络的影响和作用较大;而多元化和高度均衡型节点的影响和作用较小。结合空间效应强度来看,单一化和低度均衡型节点在局部空间格局中的地位相对较低,改善空间较大;而多元化和高度均衡型节点的地位相对重要,具有辐射和示范作用。【结论】单一化和低度均衡型节点对整体空间格局的影响较大,但实际调控难度较大;而多元化和高度均衡型节点在局部空间格局中具有重要的辐射和示范作用,但该部分研究单元对整体空间格局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也是湖南"森林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面临的现实问题。进一步研究2015年湖南复合系统空间网络的节点度-空间效应强度发现,在优化空间格局主体思路的指导下,有效调控方式可确保关键节点在复合系统空间格局中的地位,并应对复合系统演变发展中存在改善空间(空间效应强度低于0.5)且对整体空间格局影响较大(节点度在5以上)的研究单元予以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网络 “森林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 空间格局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0年来洞庭湖流域土地利用及生态风险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34
7
作者 杨伶 邓敏 +1 位作者 王金龙 阙华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929-3939,共11页
以洞庭湖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8年5个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在定量分析近40年流域土地利用动态特征的基础上,从景观生态学视角构建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对1980—2018年洞庭湖流域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并进一... 以洞庭湖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8年5个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在定量分析近40年流域土地利用动态特征的基础上,从景观生态学视角构建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对1980—2018年洞庭湖流域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并进一步揭示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1980年以来,洞庭湖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耕地为主。洞庭湖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发生较大变化,其显著特征为建设用地不断扩张、林地基本稳定、耕地日益萎缩和水域呈扩大趋势。(2)近40年来,洞庭湖流域生态环境较为良好,以较低和中等生态风险区为主导类型。在1980—1990年、1990—2010年和2010—2018年3个时段内,生态风险呈现增长、缓和、加剧的变化过程,高风险区以洞庭湖湖盆向环洞庭湖平原扩张,洞庭湖区、湘江流域和资水流域生态风险等级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而沅水流域、澧水流域和湘江流域的东南部生态风险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风险 时空演变 洞庭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湖南林地干旱动态监测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龚成 周璀 +2 位作者 肖化顺 吴鑫 张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7-33,共7页
湖南省森林资源丰富,但森林质量不高,抗逆能力较差,林地干旱及其次生灾害已成为湖南林业发展的重大威胁。文中通过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模型(STARFM模型与SADFAT模型)将高时间分辨率的MODIS数据和高空间分辨率的LANDSAT数据进行融合,从融合... 湖南省森林资源丰富,但森林质量不高,抗逆能力较差,林地干旱及其次生灾害已成为湖南林业发展的重大威胁。文中通过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模型(STARFM模型与SADFAT模型)将高时间分辨率的MODIS数据和高空间分辨率的LANDSAT数据进行融合,从融合后的影像中提取地表温度(LST)与植被指数(NDVI)2个林地干旱因子,构建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模型(TVDI),利用模型对湖南省2016年6—8月森林生长季每月3天的林地干旱进行了反演,绘制了林地干旱专题图,并对湖南省夏季干旱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为准确、快速地对湖南省林地干旱进行监测和预警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数据 时空融合 干旱监测 TVDI模型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流域生境质量对LUCC的动态响应 被引量:6
9
作者 韩宇 毛逸飞 +2 位作者 杨伶 王金龙 周文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8-157,共10页
【目的】探究洞庭湖流域生境质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机制,为该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洞庭湖流域1980—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InVEST模型进行生境质量定量评估,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生境质... 【目的】探究洞庭湖流域生境质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机制,为该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洞庭湖流域1980—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InVEST模型进行生境质量定量评估,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生境质量变化对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的响应。【结果】1)近40年间洞庭湖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林地为主,呈现出耕地持续萎缩、林地基本稳定和建设用地持续扩张等主要特征,以耕地与林地之间的内部转移及向建设用地转移为主要变化方向;2)洞庭湖流域生境质量水平虽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但持续变差,东南西三面环山地带生境质量最高,环洞庭湖平原、湘中南丘陵地区和武陵—雪峰山脉山地生态农业带生境质量次之,各大中城市和小城镇的建成区生境质量最低;3)生境质量对各地类的响应具有显著的时空异质性,林地、草地和水域总体对生境质量产生正面影响,耕地和建设用地与生境质量基本上呈负相关,但各地类在局部地区均存在反向影响。【结论】三面环山地带生境质量变化主要受林地变化的影响,洞庭湖及“湘、资、沅、澧”四水的河谷湖盆和冲积平原生境质量变化的主导地类则为耕地和建设用地。因此,在制定洞庭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时,三面环山地带应以生态保护为首要任务,耕地分布较广区域应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城市化地区应注重土地利用结构生态型和稳定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质量 土地利用变化 InVEST模型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洞庭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比较及其适应性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帅 李建军 +4 位作者 李丹 朱凯文 郭瑞 文益君 马振燕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3-84,共12页
【目的】对比研究各类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及其对不同应用场景的适应性,为选取最适宜的空间分布格局方法提供参考。【方法】以模拟样地和实际调查样地为数据源,采用MATLAB和R语言工具,对比分析最近邻体法、角尺度、Voronoi变异系... 【目的】对比研究各类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及其对不同应用场景的适应性,为选取最适宜的空间分布格局方法提供参考。【方法】以模拟样地和实际调查样地为数据源,采用MATLAB和R语言工具,对比分析最近邻体法、角尺度、Voronoi变异系数法、Ripley’s L函数和双相关函数5种方法在工作原理、使用方式和评价标准上的异同以及各方法对不同样地条件的适应性。为便于比较,按照是否依赖于空间尺度将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分为固定尺度型和可变尺度型两大类。【结果】研究区阔叶林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布规律,以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为常见格局。固定尺度型方法依赖空间邻域,适用于小尺度,在林分经营和林分微结构调控中应用广泛。可变尺度型方法与空间尺度密切相关,能提供更为丰富的空间信息,适合复杂条件下对森林进行长期监测。角尺度和Voronoi变异系数法对空间分布格局的判断较为一致,实际应用中可互相验证或替代,而最近邻体法对空间分布格局则可能产生误判。多数情况下,概率密度函数(双相关函数)比累计分布函数(Ripley’s L函数)更易于解释和分析,双相关函数优于Ripley’s L函数。角尺度与双相关函数和Ripley’s L函数的性能优劣尚存争议,每种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均有其适用前提和条件,性能优劣只是相对而言。固定尺度型和可变尺度型两大类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均受林木样本量、样地大小、林分密度等因素影响,样地越大、样本越多,评价结果越准确,但也会增加样地调查和分析计算的工作量。【结论】各类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有其自身特点及适用前提,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具体样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林木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对整体数据是聚集分布、均匀分布或随机分布的简单描述上,还应将其应用于优化和调节森林结构以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为林业数据精准分析以及林业生产经营实践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空间分布格局 固定尺度型方法 可变尺度型方法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卫星传感器的森林火灾红外辐射归一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娟 周璀 +1 位作者 谭三清 张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2-76,共5页
不同卫星传感器识别森林火灾时存在时间差异及辐射差异,通过对AUQA亮温、NOAA-19地表温度、FY-3B亮温数据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确定大气、地形、地表温度为归一化参数,建立基于3个卫星传感器的亮温归一化模型。利用地面接收站2017年4月份... 不同卫星传感器识别森林火灾时存在时间差异及辐射差异,通过对AUQA亮温、NOAA-19地表温度、FY-3B亮温数据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确定大气、地形、地表温度为归一化参数,建立基于3个卫星传感器的亮温归一化模型。利用地面接收站2017年4月份影像数据,将归一化模型应用到森林火灾识别中,建立了一套适合湖南省的森林火灾阈值。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卫星传感器的红外辐射归一化模型能较好地消除辐射差异影响,弥补卫星传感器的时间差异性,提高不同卫星传感器对森林火灾监测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传感器 森林火灾 红外辐射 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诱虫灯对湘西南云南松毛虫监测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密 张娟 +1 位作者 张贵 徐海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14,33,共5页
为掌握云南松毛虫种群动态及其最佳诱集波长,利用8种不同波长范围的诱虫灯,在云南松毛虫虫口密度较高的湖南省武冈市开展了诱集试验,分析了云南松毛虫最佳诱集波长和种群动态及雌雄性比。研究结果显示:1)试验诱虫灯中5#效果较好,8#诱集... 为掌握云南松毛虫种群动态及其最佳诱集波长,利用8种不同波长范围的诱虫灯,在云南松毛虫虫口密度较高的湖南省武冈市开展了诱集试验,分析了云南松毛虫最佳诱集波长和种群动态及雌雄性比。研究结果显示:1)试验诱虫灯中5#效果较好,8#诱集效果较差;2)羽化初期(10月8日之前),诱集的云南松毛虫雄虫数量高于雌虫;3)10月9日开始,每日诱集云南松毛虫雌虫数量均高于雄虫(雌虫占总数量的50%以上,高峰时达到77.78%);4)试验所用诱虫灯除8#外,其余诱虫灯诱集数量与总量均呈极显著相关,每种诱虫灯诱虫量都能够反映云南松毛虫种群动态变化。5)总体上,诱集的云南松毛虫雌性较多,从侧面表明云南松毛虫在林间雌虫占多数。本研究为利用频振式诱虫灯监测和防治云南松毛虫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毛虫 监测 种群动态 诱虫灯 最佳诱集波长 湖南武冈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0—2020年东北地区林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绪红 金晓斌 +3 位作者 杨永可 薛樵风 刘荣高 周寅康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96-2005,共10页
基于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提取并分析1950—2020年东北地区林地时空变化格局。结果表明:(1)地形图中记载的林地信息能有效反映20世纪中期东北地区林地基本特征;研究期内林地呈先增后减态势,增幅达10.04×10~4 km^(2),同期覆盖率从... 基于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提取并分析1950—2020年东北地区林地时空变化格局。结果表明:(1)地形图中记载的林地信息能有效反映20世纪中期东北地区林地基本特征;研究期内林地呈先增后减态势,增幅达10.04×10~4 km^(2),同期覆盖率从34.67%增至44.97%;市域林地均呈增加态势,净增幅前5的市域均超5000 km^(2)。(2)研究期内林地不变、增加和减少区面积分别为28.36×10~4 km^(2)、15.49×10~4 km^(2)和5.45×10~4 km^(2);林地不变区沿长白山、大小兴安岭呈倒U字形分布,占2020年林地面积的64.68%;林地增加区集中于辽河平原、长白山西侧、三江平原东侧、大兴安岭东西两侧;林地减少区零星分散、未呈明显集聚。(3)林地减少的流向表明,农业拓垦是东北地区林地减少的主因,侵占林地规模占林地减少量的88.18%,转化为耕地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平原与山脉结合处及河谷地带;河流水体与城乡建设占用的林地基本相当,约占林地减少量的2.00%,城乡建设未对林地造成较大损坏。(4)研究期立地条件有大幅改善,林地距城镇平均距离缩减2.26 km,半数新增林地位于城镇10 km范围内;林地平均高程下降41.44 m,超半数新增林地位于高程300 m以内,林地向城镇延伸和“下山进平原”现象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变化 地形图 立地条件 东北地区 70 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BSCAN算法的虚假卫星林火热点挖掘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鑫 谭三清 +2 位作者 蔡琼 周璀 张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2-66,共5页
利用卫星遥感数据自动识别林火热点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排除卫星林火虚假热点以提高林火热点识别的精度。利用DBSCAN算法对湖南省范围内的卫星林火热点信息数据库(2015年10月—2017年12月)进行了数据挖掘,并建立了虚假林火热点历史经验... 利用卫星遥感数据自动识别林火热点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排除卫星林火虚假热点以提高林火热点识别的精度。利用DBSCAN算法对湖南省范围内的卫星林火热点信息数据库(2015年10月—2017年12月)进行了数据挖掘,并建立了虚假林火热点历史经验库,对挖掘结果进行了分析和判别验证。结果表明:运用得到的虚假林火热点历史经验数据库进行比对,能够对固定热源类、农用火源类和水面反射类的卫星林火虚假热点进行有效过滤,为提高森林火灾卫星动态监测的准确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林火热点 DBSCAN算法 时空数据挖掘 森林火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波长诱虫灯对思茅松毛虫监测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娟 张贵 +1 位作者 王双 徐海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60,70,共6页
为探究思茅松毛虫最佳诱集波长及种群动态,本研究使用10种不同光谱范围和峰值光波的诱虫灯,选择思茅松毛虫虫口密度较高的湖南省岳阳市进行野外诱集试验,分析了思茅松毛虫最佳诱集波长、种群动态及雌雄性比。研究结果显示:10盏诱虫灯中5... 为探究思茅松毛虫最佳诱集波长及种群动态,本研究使用10种不同光谱范围和峰值光波的诱虫灯,选择思茅松毛虫虫口密度较高的湖南省岳阳市进行野外诱集试验,分析了思茅松毛虫最佳诱集波长、种群动态及雌雄性比。研究结果显示:10盏诱虫灯中5#诱虫灯(光谱范围408.87~433.49 nm,峰值光波422.55 nm)效果最好,13#(光谱范围439.87~543.92 nm,峰值光波494.93 nm、498.57 nm)诱集效果最差;思茅松毛虫雄虫先于雌虫羽化,在雌虫羽化位点等待雌虫羽化后与之交尾;后期,诱集的思茅松毛虫雌雄性比偏向于雌性。总体上,诱集的思茅松毛虫雌性较多,表明思茅松毛虫在林间雌虫占多数。本研究结果为利用频振式诱虫灯监测思茅松毛虫,同时为利用诱虫灯的最佳诱集波长及种群动态进行思茅松毛虫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 预防 不同波长 诱虫灯 思茅松毛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阔叶林林窗干扰特征与分布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峰 李建军 +1 位作者 谭畅 杨志高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0-236,共7页
为了解林窗特征及其空间分布对森林结构优化和功能恢复的重要驱动作用,以湖南省亚热带阔叶林为研究对象,根据长期监测数据,综合利用描述性统计方法、Ripley’s K函数和空间点模式分析方法,量化分析自然干扰林窗和人为干扰林窗的结构特... 为了解林窗特征及其空间分布对森林结构优化和功能恢复的重要驱动作用,以湖南省亚热带阔叶林为研究对象,根据长期监测数据,综合利用描述性统计方法、Ripley’s K函数和空间点模式分析方法,量化分析自然干扰林窗和人为干扰林窗的结构特征、空间分布模式以及影响林窗分布的空间变量。结果表明,林窗平均面积为78.9 m^2,林窗平均密度为12.8个/hm^2,与人工林相比,次生林呈现出林窗面积较小、密度较大、形状较复杂等特点;不同干扰类型的林窗在面积、形状和林下植被高度等特征上存在较大差异;林窗在空间分布模式上也有差异,但在大尺度上都呈现出聚集分布模式;次生林林窗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坡度和坡位,而人工林林窗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坡度、林分密度和可达度(与最近道路距离)。研究结果可为适应气候变化的森林经营提供方法借鉴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阔叶林 林窗 林窗特征 空间分布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干扰对森林土壤斥水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发林 陈小伟 +1 位作者 曾素平 彭早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46-1852,共7页
土壤斥水性是指水分不能或很难湿润土壤颗粒表面的现象,很多植被类型及气候带森林存在土壤斥水性。土壤斥水性受水分、温度、干湿交替、土壤质地、植被类型等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影响。而火干扰是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斥水性的重要影响因子,... 土壤斥水性是指水分不能或很难湿润土壤颗粒表面的现象,很多植被类型及气候带森林存在土壤斥水性。土壤斥水性受水分、温度、干湿交替、土壤质地、植被类型等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影响。而火干扰是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斥水性的重要影响因子,使森林土壤斥水性增强,渗透率降低,地表截留体减少,从而增加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就火干扰对土壤斥水性的发生机理及其对水文过程的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和讨论,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重点。森林火灾后火烧迹地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显著增加,定量预测火灾后土壤斥水性对径流与侵蚀的影响比较困难,因此,基于不同尺度和自然降雨的火灾后斥水性对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的实验及长期定位观测是今后的研究方向与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斥水性 火干扰 地表径流 土壤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经营管理多目标规划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帅 袁梦 +2 位作者 卿东升 赵梅芳 李娜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13-220,共8页
森林管理实践及多方面的森林规划需求在森林资源管理和规划研究中十分重要。本研究利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了HPSO框架,该框架能够通过分布式资源和多样化的约束条件提供经营管理规划元数据。HPSO框架由森林资源元数据模型、管理... 森林管理实践及多方面的森林规划需求在森林资源管理和规划研究中十分重要。本研究利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了HPSO框架,该框架能够通过分布式资源和多样化的约束条件提供经营管理规划元数据。HPSO框架由森林资源元数据模型、管理实际剖面模型和使用规划需求模型3个子部分组成,包括一个利用这些子模型的架构。基于这个框架,设计了一个多角度-信息解译-多信息的整合概念验证平台,对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规划做了适当改进。在原有物理属性粒子群的基础上增加结构质量属性粒子群,以粒子群总体的统计特征、统计分布特征等为划分亚粒子群的依据;将森林资源属性维度化、尺度化、动态化;还充分考虑了资源弹性经营、森林服务、森林文化、森林遗产、森林碳平衡等目标;结合生态方面的知识,将生态采伐、碳管理、水安全、木材安全、环境安全等作为未来的规划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经营管理 系统 稳定性 适应性 多目标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NNs-CA时空数据模型在优势树种演替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文勇 王颖 +1 位作者 李建军 张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6-113,119,共9页
加强林木种群内在关系的研究,将帮助人们更多地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内部深层次问题。采集了常绿阔叶林永久性观察样地的林分结构、地形、土壤等数据作为研究因子。通过2003年和2006年的相关数据,利用遗传算法(GA)的搜寻速度快和全局寻优效... 加强林木种群内在关系的研究,将帮助人们更多地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内部深层次问题。采集了常绿阔叶林永久性观察样地的林分结构、地形、土壤等数据作为研究因子。通过2003年和2006年的相关数据,利用遗传算法(GA)的搜寻速度快和全局寻优效果优异的特点进行神经网络(ANNs)迭代训练和检测,得到了最精确的影响因子的阈值和权重。利用元胞自动机(CA)在时空格局演化模拟和空间局部优化方面的优势,依据影响因子的阈值和权重,确定了元胞自动机的转换规则,构建了常绿阔叶林种群种间关系演变的GANNs-CA模型。依据该模型预测了2020年会同常绿阔叶林6种优势种群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2013年到2020年间观察样地的6种优势种群将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栲树和青冈将分别减少4.65%和3.19%;而笔罗子和刨花楠将增加3.76%和3.81%,其它优势种群则变化不大。本次研究发现观察样地中的6种优势种群种内竞争强于种间竞争。这可能与该样地处于演替的初期阶段,优势树种种类较多,且优势度不明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Ns-CA 种群关系 优势 演替 时空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市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与PM2.5浓度的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龚奕霖 吴鑫 张贵 《科技资讯》 2020年第4期66-70,共5页
利用MODIS数据研究区域大气PM2.5浓度分布是环境动态监测的有效方法。获取美国NASA发布的分辨率为3km的MOD光学厚度产品;提取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长沙市10个大气监测站点的PM2.5浓度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PM2.5浓度与AOD之间的... 利用MODIS数据研究区域大气PM2.5浓度分布是环境动态监测的有效方法。获取美国NASA发布的分辨率为3km的MOD光学厚度产品;提取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长沙市10个大气监测站点的PM2.5浓度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PM2.5浓度与AOD之间的线性、幂函数以及指数函数3种相关性模型;引入湿度影响因子建立大气PM2.5浓度订正模型,采用PM2.5浓度订正模型订正PM2.5浓度。结果表明:湿度订正提高了PM2.5与AOD相关性,幂函数相关性模型的方差值相对其他2种模型较好,运用幂函数相关性模型研究长沙市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与PM2.5浓度的相关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气溶胶光学厚度 PM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