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细胞癌综合治疗后的影像学疗效评估
1
作者 李淑文 张雷 +2 位作者 王粟 寇文豪 杨世忠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4期253-258,共6页
肝细胞癌(HCC)的综合治疗包括局部治疗和系统治疗,常用于术前新辅助治疗和转化治疗。术前治疗策略的制定需基于术前诊断,特别是影像学评估、病理学评估、多学科讨论、科学的治疗终点选择等。本文重点阐述近年来HCC影像学疗效评估的进展... 肝细胞癌(HCC)的综合治疗包括局部治疗和系统治疗,常用于术前新辅助治疗和转化治疗。术前治疗策略的制定需基于术前诊断,特别是影像学评估、病理学评估、多学科讨论、科学的治疗终点选择等。本文重点阐述近年来HCC影像学疗效评估的进展及其与病理学评估的关系,为提高术前治疗策略的科学性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综合治疗 影像学 病理学 疗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AS G12C突变胰腺癌1例病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2
作者 李亚旋 杨明 周军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161-164,共4页
KRAS G12C突变已被证实为多种实体瘤的致癌驱动因子,相关靶向抑制剂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报道了1例KRAS G12C突变胰腺癌患者应用化疗联合sotorasib治疗,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该病例提示了对胰腺癌患者应用高通量测... KRAS G12C突变已被证实为多种实体瘤的致癌驱动因子,相关靶向抑制剂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报道了1例KRAS G12C突变胰腺癌患者应用化疗联合sotorasib治疗,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该病例提示了对胰腺癌患者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KRAS突变的必要性和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的有效性及可能性。此外本研究回顾了既往文献中KRAS G12C突变在胰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KRAS G12C突变 sotorasib 化疗 高通量测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现实技术导航个体化治疗复杂囊型肝包虫病一例
3
作者 马建明 晏琪富 +3 位作者 陈永智 扎西云旦 平措 汤睿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4-106,共3页
复杂囊型肝包虫病的外科治疗具有挑战性,对于压迫重要脉管主干的病灶进行强行剥除可能引起术中难以控制的出血。本文报道西藏自治区个体化治疗多发病灶复杂囊型肝包虫病一例,并首次采取术中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导航技术辅助手术... 复杂囊型肝包虫病的外科治疗具有挑战性,对于压迫重要脉管主干的病灶进行强行剥除可能引起术中难以控制的出血。本文报道西藏自治区个体化治疗多发病灶复杂囊型肝包虫病一例,并首次采取术中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导航技术辅助手术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现实技术 手术导航 囊型肝包虫病 外囊剥除术 外囊次全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肝移植的全流程管理
4
作者 吴广东 卢倩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19,共6页
肝细胞癌(HCC)是临床最常见的癌症之一,肝切除和肝移植是目前治疗HCC的重要手段,但对于合并有终末期肝病的患者,肝移植是最佳选择,其可在完整切除病灶的同时恢复正常的肝功能。但HCC肝移植面临供肝短缺和术后肿瘤高复发转移风险,如何选... 肝细胞癌(HCC)是临床最常见的癌症之一,肝切除和肝移植是目前治疗HCC的重要手段,但对于合并有终末期肝病的患者,肝移植是最佳选择,其可在完整切除病灶的同时恢复正常的肝功能。但HCC肝移植面临供肝短缺和术后肿瘤高复发转移风险,如何选取HCC患者进行肝移植,有效改善HCC肝移植预后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问题,涉及从术前精准评估到术后远期随访等多个环节。因此,本文就术前、术中、术后管理方面以及多学科综合诊疗制度在HCC肝移植中的应用,对HCC肝移植的全流程管理进行评述,以期为改善HCC肝移植受者的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移植 米兰标准 降期治疗 桥接治疗 复发转移 免疫抑制药 多学科综合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外科时代的肝脏移植
5
作者 汤睿 吴广东 +4 位作者 张欢 郭喆 范铁艳 侯昱丞 卢倩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198-203,共6页
肝移植是治疗各种良恶性终末期肝病的最有效方式[1-2]。1963年,Dr.Starzl完成了第一例人类肝脏移植手术,揭开肝移植时代帷幕。此后,新型免疫抑制剂和器官保存液相继应用于临床,肝脏移植的数量与质量逐步提升。自20世纪90年代末,肝移植... 肝移植是治疗各种良恶性终末期肝病的最有效方式[1-2]。1963年,Dr.Starzl完成了第一例人类肝脏移植手术,揭开肝移植时代帷幕。此后,新型免疫抑制剂和器官保存液相继应用于临床,肝脏移植的数量与质量逐步提升。自20世纪90年代末,肝移植技术体系的不断优化与完善、围手术期治疗理念的进步、移植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等共同推动了肝移植效果的进一步提高。目前,各类复杂肝脏移植和新技术已经大规模开展应用,包括劈离式肝脏移植、活体肝脏移植、肝脏联合器官移植、复杂门静脉病变肝脏移植、双供体肝脏移植、无缺血肝脏移植等。肝移植受者术后1、5、10年生存率已逾90%、80%、7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移植 器官保存液 围手术期治疗 终末期肝病 精准外科 肝移植 良恶性 优化与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度胰腺癌系统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昭月 杨明 周军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20-27,共8页
胰腺癌是全球常见的致死性肿瘤之一,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局部进展期甚至发生远处转移,失去了手术机会;而成功接受手术的早期患者,在术后也极易复发转移,预后不佳。系统化疗是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因而不断探索新的化疗方... 胰腺癌是全球常见的致死性肿瘤之一,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局部进展期甚至发生远处转移,失去了手术机会;而成功接受手术的早期患者,在术后也极易复发转移,预后不佳。系统化疗是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因而不断探索新的化疗方案对改善患者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系统化疗已逐渐应用于围手术期胰腺癌的治疗,以提高手术的切除率、延缓复发、延长总生存时间。近年来,精准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胰腺癌中广泛开展,以期有新的治疗突破。本文对2023年度胰腺癌系统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系统治疗 化疗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严重门静脉狭窄的三维可视化成像与门静脉支架植入术疗效分析
7
作者 赵洪强 刘影 +7 位作者 马建明 李昂 于里涵 童翾 吴广东 卢倩 张跃伟 汤睿 《器官移植》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9,共8页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严重门静脉狭窄的三维成像特征与优势,评估门静脉支架植入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肝移植术后因严重门静脉狭窄接受门静脉支架植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严重门静脉狭窄的影像学特征、三维重建的成像优势及介入治...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严重门静脉狭窄的三维成像特征与优势,评估门静脉支架植入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肝移植术后因严重门静脉狭窄接受门静脉支架植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严重门静脉狭窄的影像学特征、三维重建的成像优势及介入治疗效果。结果10例患者中狭窄类型包括向心性缩窄3例,曲折成角致狭窄2例,受压狭窄2例,长段狭窄和(或)血管闭塞3例。三维重建图像在狭窄的准确判断、狭窄类型的辨别和狭窄累及长度判断方面具有优势。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门静脉支架植入术,支架植入后门静脉最狭窄处直径较治疗前增加[(6.2±0.9)mm比(2.6±1.7)mm,P<0.05],吻合口流速较治疗前下降[(57±19)cm/s比(128±27)cm/s,P<0.05],近肝处门静脉主干流速较治疗前增加[(41±6)cm/s比(18±6)cm/s,P<0.05]。1例患者因介入穿刺引起肝内血肿,经保守观察治疗后好转,其余患者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以立体直观展示狭窄部位、特征与严重程度,有利于临床医师进行治疗决策和辅助介入操作。及时的门静脉支架植入术可以有效逆转病变进程并改善门静脉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血管并发症 门静脉狭窄 介入治疗 三维可视化成像 门静脉支架 血流加速 门静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外科范式核心要素在肝脏移植技术体系的实践应用
8
作者 晏琪富 马建明 汤睿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641-647,650,共8页
精准外科的核心特征要素包括确定性、预见性、可控性、规范化、个体化、系统化,其贯穿体现于肝脏移植的临床实践全过程。移植物功能、质量、体积及所属脉管结构的精准评估、受者器官功能的精细维护和病情判断为移植手术时机和术式选择... 精准外科的核心特征要素包括确定性、预见性、可控性、规范化、个体化、系统化,其贯穿体现于肝脏移植的临床实践全过程。移植物功能、质量、体积及所属脉管结构的精准评估、受者器官功能的精细维护和病情判断为移植手术时机和术式选择提供精准决策保障。运用可视化、可量化和可控化技术可实现外科治疗安全、高效和微创的多目标优化。精细化围手术期管理,规范、个体地控制原发疾病,维护生命体征和重要器官功能,制定免疫抑制策略,避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亦有助于全周期的脏器保护和损伤控制。接受降期治疗、桥接治疗,评估肿瘤影像学特征和生物学活性,探索能够更加准确预测患者生存的肝癌肝移植新标准,体现了精准外科最大化病灶清除的核心价值要素。精准外科范式的核心要素推动肝脏移植技术体系的不断创新进步,科技发展也推动肝脏移植精准外科理论与实践的持续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外科范式 肝脏移植 术前评估 围手术期管理 免疫调控 肝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性异种肝移植的应用现状
9
作者 晏琪富 侯昱丞 +3 位作者 马建明 扎西云旦 吴广东 汤睿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458-461,共4页
辅助性肝移植(auxiliary liver transplantation,ALT),即在保留受体全部或部分肝脏的同时,利用部分或完整异体肝脏,植入受体体内,以实现暂时性或永久性,替代或增强受体固有肝脏功能的技术。随着ALT技术的进步,目前技术手段包括原位ALT... 辅助性肝移植(auxiliary liver transplantation,ALT),即在保留受体全部或部分肝脏的同时,利用部分或完整异体肝脏,植入受体体内,以实现暂时性或永久性,替代或增强受体固有肝脏功能的技术。随着ALT技术的进步,目前技术手段包括原位ALT、异位A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性肝移植 异种肝移植 肝脏功能 LIVER ALT 异位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现实技术导航超高海拔地区肝癌解剖性肝切除1例
10
作者 晏琪富 马建明 +2 位作者 扎西云旦 平措 汤睿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5年第4期368-369,共2页
混合现实技术目前已应用于多种复杂肝胆手术,通过虚拟影像与真实术野的叠加实现“透视器官”和手术导航[1]。解剖性肝切除是治疗肝细胞癌的重要手术方式,通过切除肿瘤及荷瘤肝段实现根治性[2]。利用混合现实技术辅助导航肝癌解剖性肝切... 混合现实技术目前已应用于多种复杂肝胆手术,通过虚拟影像与真实术野的叠加实现“透视器官”和手术导航[1]。解剖性肝切除是治疗肝细胞癌的重要手术方式,通过切除肿瘤及荷瘤肝段实现根治性[2]。利用混合现实技术辅助导航肝癌解剖性肝切除术目前报道较少,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且多以同时利用吲哚菁绿荧光腹腔镜辅助手术为主[3]。我国西部超高海拔地区医疗条件有限,术中辅助定位导航条件不足。混合现实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在缺乏术中超声、荧光造影条件下协助导航以实现精准肝手术,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笔者应用混合现实技术辅助导航解剖性肝S5+S4b切除治疗肝细胞癌1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现实技术 手术导航 解剖性肝切除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钇‑90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在肝癌降期转化移植中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张琳 冯晓彬 +4 位作者 黄鑫 梁子威 何作祥 卢倩 董家鸿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66-1570,共5页
外科手术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主要手段,但仅有20%~30%的患者可接受根治性手术。如何优化以外科为主导的肝癌综合治疗策略,使患者成功达到降期转化,是我国肝癌治疗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钇-90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90)Y-SIRT)具有... 外科手术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主要手段,但仅有20%~30%的患者可接受根治性手术。如何优化以外科为主导的肝癌综合治疗策略,使患者成功达到降期转化,是我国肝癌治疗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钇-90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90)Y-SIRT)具有强效杀灭肿瘤能力,其治疗肝癌的降期效果显著优于经动脉化疗栓塞,是理想的降期转化及桥接治疗方式。笔者在介绍^(90)Y-SIRT特点的基础上,综述^(90)Y-SIRT在肝癌肝移植前降期转化、桥接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并探讨基于^(90)Y-SIRT的联合降期转化策略。^(90)Y-SIRT与靶向、免疫治疗的协同效应,在未来的降期转化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钇-90微球 选择性内放射治疗 肝移植 降期 桥接 治疗 疗效
原文传递
磷酸安泰他韦联合英强布韦治疗成人慢性丙型肝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Ⅱ期临床研究
12
作者 魏来 朴红心 +15 位作者 金晶兰 袁淑芬 安选 尚佳 张文华 常家宝 孙彤 关玉娟 宁博 朱晶 郭文涛 何卿玮 罗琳 庄玉磊 谢洪明 张英俊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37-642,共6页
目的评估100 mg或200 mg磷酸安泰他韦与英强布韦联合给药12周在各基因型、无肝硬化或有代偿期肝硬化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无肝硬化或有代偿期肝硬化)按1∶1比例随机分配到磷酸安泰他韦100 mg... 目的评估100 mg或200 mg磷酸安泰他韦与英强布韦联合给药12周在各基因型、无肝硬化或有代偿期肝硬化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无肝硬化或有代偿期肝硬化)按1∶1比例随机分配到磷酸安泰他韦100 mg+英强布韦600 mg组(100 mg组)或磷酸安泰他韦200 mg+英强布韦600 mg组(200 mg组)中,连续给药12周,每日1次,停药后观察24周,观察两组患者在停药后12周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2),同时评估用药安全性。尽可能完全并且接近包括所有随机化病例的意向性分析的思想,定义所有经随机化分组且至少接受过1次试验用药品的受试者构成本研究的全分析集。所有至少接受过1次试验用药品的受试者(无论是否参与随机化分组),构成本研究的安全集。所有疗效终点与安全性数据均采用描述统计量进行汇总。主要疗效终点为SVR12,在全分析集中进行主要分析。计算试验药物组(磷酸安泰他韦胶囊联合英强布韦片)实现“HCV RNA<定量下限”的受试者例数、百分比。安全性分析基于安全性分析集进行汇总。结果共纳入120例受试者,100 mg组59例,200 mg组61例。119例完成研究,1例受试者因失访提前退出研究;3例受试者发生病毒学复发。全分析集分析结果显示总体SVR12为96.7%(116/120),其中100 mg组为98.3%(58/59),200 mg组为95.1%(58/61)。代偿期肝硬化受试者总体SVR12为100%(14/14),无肝硬化受试者总体SVR12为96.2%(102/106),其中100 mg组无肝硬化受试者SVR12为98.1%(52/53),200 mg组无肝硬化受试者SVR12为94.3%(50/53)。共55.0%受试者发生治疗期不良事件(TEAEs),共33.3%受试者发生与试验药物相关TEAEs,两组TEAEs的发生率可比。发生率≥5%与试验药物相关的TEAEs为高尿酸血症与高胆固醇血症。未发生不良事件通用术语评价事件≥3级与试验药物相关TEAEs、与试验药物相关的严重TEAEs、导致试验药物暂停或停用TEAEs、导致终止治疗TEAEs、导致提前退出或导致死亡TEAEs。结论磷酸安泰他韦100 mg或200 mg联合英强布韦600 mg在各基因型、无肝硬化或代偿期肝硬化慢性丙型肝炎受试者中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治疗 有效性 安全性 磷酸安泰他韦 英强布韦
原文传递
超UCSF标准且无大血管侵犯的肝细胞癌肝移植的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13
作者 吴广东 汤睿 +8 位作者 李昂 童翾 于里涵 侯昱丞 阿卜杜萨拉木·艾尼 杨威 郝华媛 林景熠 卢倩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9-343,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超越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Francisco,UCSF)标准且无大血管侵犯的肝细胞癌(HCC)肝移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34例超UCSF标准且无大血管侵犯的HCC肝移植病例... 目的:探讨影响超越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Francisco,UCSF)标准且无大血管侵犯的肝细胞癌(HCC)肝移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34例超UCSF标准且无大血管侵犯的HCC肝移植病例,对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潜在预后因素的预测效能。结果:移植术后1、3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4.1%、75.0%和82.4%、38.1%。对最大肿瘤直径、肿瘤数目、移植前AFP、移植前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诱导的蛋白质Ⅱ(PIVKA-Ⅱ)以及是否降期进行预后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联合上述危险因素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得到曲线下面积为0.967,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923和0.952。对分化程度、微血管侵犯和Ki-67进行预后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联合病理因素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得到曲线下面积为0.927,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769和1。 结论:最大肿瘤直径、肿瘤数目、移植前AFP、移植前PIVKA-Ⅱ以及是否经过降期、分化程度、微血管侵犯和Ki-67均影响超UCSF标准且无大血管侵犯的HCC肝移植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移植 预后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肝门部胆管癌术前预留肝叶储备功能的评估与改善
14
作者 肖鸣 项灿宏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58-1966,共9页
肝门部胆管癌(PHCC)是目前最常见胆管癌类型,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PHCC常伴随着胆汁淤积,肝小叶中肝细胞代谢异常,肝脏各种功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肾脏、肠道等全身器官也受到影响,导致对此类患者施行肝切除手术风险较高。目... 肝门部胆管癌(PHCC)是目前最常见胆管癌类型,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PHCC常伴随着胆汁淤积,肝小叶中肝细胞代谢异常,肝脏各种功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肾脏、肠道等全身器官也受到影响,导致对此类患者施行肝切除手术风险较高。目前,临床现有方法无法准确地评估此类患者的区域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策略还有很多问题至今尚未厘清和解决。另一方面,肝切除术前促进预留肝叶增生策略及疗效存在争议。本文围绕这两个问题逐一讨论,阐述其定义、特点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atskin肿瘤 肝再生 肝叶储备功能 门静脉栓塞
原文传递
精准外科理念在胆囊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家鸿 项灿宏 白志清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01-1207,共7页
胆囊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胆囊癌临床实践在侵袭转移范围及微转移灶判定、手术切除范围、非手术治疗方案和时机选择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需要精准外科理念对其加以优化。精准外科是指通过准确... 胆囊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胆囊癌临床实践在侵袭转移范围及微转移灶判定、手术切除范围、非手术治疗方案和时机选择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需要精准外科理念对其加以优化。精准外科是指通过准确决策和精确应用恰当干预方法,实现病灶清除、器官保护和损伤控制的三要素平衡,达成高效、安全、微创的多目标优化和病人最大化健康获益的最佳临床实践。新时代的外科医生应广拓视野,以病人最大化健康获益为终极目标,促进外科技术、综合治疗、基础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学交叉融合的一系列临床实践,大力推动胆囊癌的精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外科 胆囊癌 转化治疗 辅助治疗 综合治疗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化学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