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叙事护理对食管癌围放疗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蔡卫梅 陆志红 范瑞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3期545-549,共5页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干预对食管癌围放疗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三病区于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93例食管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其中干预组48例,对照组45例...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干预对食管癌围放疗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三病区于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93例食管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其中干预组48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放疗护理,给予干预组常规放疗护理的同时根据心理痛苦相关因素调查表(PL)测评结果实施叙事护理。于放疗前、放疗中、放疗后采用心理痛苦管理筛查工具[心理痛苦温度计(DT)和PL]评估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和原因。比较两组放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放疗前,两组患者DT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放疗中、后DT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干预组心理痛苦相关问题较对照组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两组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干预组SDS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围放疗期患者实施叙事护理可降低患者心理痛苦程度,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护理 食管癌 放疗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转移瘤放疗后放射性脑坏死的风险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军 李玉侠 +3 位作者 张梦 刘文玲 王晓 李小瑞 《江西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2048-2051,共4页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放疗后放射性脑坏死发病的风险因素。方法研究脑转移瘤放疗后放射性脑坏死的风险因素。从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应用加速器治疗的脑转移瘤患者36例(68个靶点)。治疗后运用核磁影像学来复查,由三位核磁诊断医生根据患...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放疗后放射性脑坏死发病的风险因素。方法研究脑转移瘤放疗后放射性脑坏死的风险因素。从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应用加速器治疗的脑转移瘤患者36例(68个靶点)。治疗后运用核磁影像学来复查,由三位核磁诊断医生根据患者病史及影像学表现来诊断放射性脑坏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计划靶区体积、分割次数、分割剂量,是否有脑部放疗史,是否联合全脑照射、生物效应剂量与放射性脑坏死的关系;采用ROC曲线测定所有影响因素对放射性脑坏死的预测价值。结果共有4个靶点(11.54%)发生放射性脑坏死。回归分析显示计划靶区体积的大小是放射性脑坏死发病的风险因素。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37。结论计划靶区体积的大小是脑转移瘤放疗后放射性脑坏死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放疗 放射性脑坏死 计划靶区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别胶质瘤手术联合术后辅助放化疗的疗效分析(附56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惠红岩 周祥 +2 位作者 杨军 王仲伟 金保哲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38-1843,共6页
目的:探讨高级别胶质瘤的手术和术后放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手术、术后同步放化疗及6个周期以上的替莫唑胺化疗,对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分析。结果:56例患者手术全切除10例(17... 目的:探讨高级别胶质瘤的手术和术后放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手术、术后同步放化疗及6个周期以上的替莫唑胺化疗,对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分析。结果:56例患者手术全切除10例(17.9%),次全切除35例(62.5%),部分切除11例(19.6%)。分子病理提示IDH1132H突变19例;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20例。随访过程中13例未见明显复发;35例复发;1例出现脊髓的多发转移灶;7例出现放射性脑损伤,其中3例再次手术减压,4例保守治疗。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总生存率分别为66.1%、50.0%和32.1%;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7.1%、39.3%和25.0%。结论:高级别胶质瘤预后不佳,术后残留、复发、转移和放射性损伤是治疗的重点和难点;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患者总体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高于MGMT启动子未甲基化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胶质瘤 手术 放化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联合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定量参数在直肠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近期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美玲 刘儒鹏 《实用医技杂志》 2022年第5期504-508,F0003,共6页
目的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定量参数评估直肠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IMRT)近期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49例经IMRT治疗后1年内... 目的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定量参数评估直肠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IMRT)近期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49例经IMRT治疗后1年内复发的直肠癌患者资料纳入预后不良组;将同期医院49例经IMRT治疗后1年内未复发的直肠癌患者资料,纳入预后良好组。全部患者均接受DCE-MRI、IVIM-DWI扫描检查;比较2组基线资料及影像学参数,重点分析DCE-MRI定量参数[渗透性定量参数容积转换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IVIM-DWI定量参数[灌注分数(f)、真扩散系数(D)、假扩散系数(D*)],分析DCE-MRI联合IVIM-DWI定量参数在直肠癌患者IMRT治疗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Ktrans、Ve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Ke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f高于预后良好组,D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D*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DCE-MRI、IVIM-DWI定量参数Ktrans、Ve、灌注分数、D评估直肠癌患者IMRT治疗近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0;联合评估直肠癌患者IMRT治疗近期预后的AUC>0.85;且当各参数Cut-off值分别取0.675 min、0.630、7.485%、1.175×10-3mm2/s时,可获得最佳评估价值。结论DCE-MRI联合IVIM-DWI定量参数在直肠癌患者IMRT治疗近期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放射疗法 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W5074抑制高剂量小范围放射线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间质转化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三科 洪振宇 +3 位作者 苗战会 霍晓庆 王颖拓 路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55-1560,1566,共7页
目的:评估C-Raf抑制剂GW5074对高剂量小范围放射线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观察GW5074处理对高剂量放射线引起的细胞形态学改变;细胞经GW5074处理或转染sh-Twist1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Raf、p-C-Raf、Twist1、α-... 目的:评估C-Raf抑制剂GW5074对高剂量小范围放射线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观察GW5074处理对高剂量放射线引起的细胞形态学改变;细胞经GW5074处理或转染sh-Twist1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Raf、p-C-Raf、Twist1、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量。应用高剂量小范围放射线照射小鼠后,通过对损伤组织的HE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上皮间质转化现象。结果:在细胞实验中,GW5074可有效减轻高剂量放射线引起的细胞形态学变化。高剂量放射线可使C-Raf蛋白激活,且在照射后48 h的作用最强。照射前应用GW5074和sh-Twist1预处理,能使Twist1和α-SMA的表达量减少而E-cadherin的表达量增加,sh-Twist1组p-C-Raf的表达量与照射组无明显差异。在动物实验中,GW5074可有效减轻放射线造成肺损伤的程度,明显减少α-SMA并增强E-cadherin的表达。结论:GW5074可能通过抑制C-Raf/Twist1信号通路有效减轻高剂量小范围放射线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间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W5074 C-Raf/Twist1 高剂量小范围 小鼠肺泡上皮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肿瘤放疗患者肺炎发生危险因素分析
6
作者 杨军 黄晓培 +3 位作者 李宁 杨庆辉 靳彩玲 吴洁清 《医药论坛杂志》 2024年第8期821-825,共5页
目的探讨头颈肿瘤患者围放疗期肺炎发生的影响因素,评估影响因素对急性肺炎发病的预测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18年7月—2021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的头颈肿瘤患者187例,统计围放疗期肺炎发生情况,并根据是否发生肺炎分为发... 目的探讨头颈肿瘤患者围放疗期肺炎发生的影响因素,评估影响因素对急性肺炎发病的预测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18年7月—2021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的头颈肿瘤患者187例,统计围放疗期肺炎发生情况,并根据是否发生肺炎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将放疗后出现肺炎的12例患者纳入发生组,未出现肺炎的175例患者纳入未发生组。基线资料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头颈肿瘤患者围放疗期肺炎发生的影响因素。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影响因素对急性肺炎发病的预测效果。结果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年龄≥60岁及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水平<40 g/L是头颈肿瘤患者围放疗期肺炎发生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利用年龄预测肺炎发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709±0.068。结论年龄≥60岁及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水平<40g/L是头颈肿瘤患者围放疗期肺炎发生影响因素(P<0.05)。年龄对急性肺炎发病的预测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肿瘤 放疗 肺炎 年龄:血清白蛋白
原文传递
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及其对剂量学与适形度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陆雪 杨军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6期902-906,918,共6页
目的探究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IMRT)应用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及对适形度、剂量学、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09-01-2021-11-30河南宏力医院肿瘤放疗科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维... 目的探究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IMRT)应用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及对适形度、剂量学、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09-01-2021-11-30河南宏力医院肿瘤放疗科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组(41例)和IMRT组(42例)。2组均实施同步放化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剂量学指标:计划靶区最小剂量、最大剂量、平均剂量;适形度:适形度指数(CI)、均质性指数(HI);放疗剂量-体积相关参数:患侧肺分别接受5、20、30Gy时照射体积占全肺体积的百分比(V_(5)、V_(20)、V_(30));安全性指标。采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MRT组总有效率为80.95%,高于3D-CRT组的5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8,P=0.028;CI值为(0.79±0.05),高于3D-CRT组的(0.6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27,P<0.001;HI值为(1.20±0.03)高于3D-CRT组的(1.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938,P<0.001。治疗后IMRT组V_(5)为(36.77±5.48)%,高于3D-CRT组的(32.10±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8,P=0.001;V_(20)为(18.98±4.02)%,高于3D-CRT组的(16.05±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8,P<0.001;V_(30)为(13.11±2.98)%,高于3D-CRT组的(10.16±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56,P<0.001。IMRT组计划靶区最小剂量为(4529.36±422.73)cGy,与3D-CRT组的(6548.23±331.75)cG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7,P=0.775;计划靶区最大剂量为(6546.30±329.86)cGy,与3D-CRT组的(4502.78±419.66)cG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7,P=0.980;计划靶区平均剂量为(6085.50±441.22)cGy,与3D-CRT组的(6052.44±425.71)cG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7,P=0.729。2组患者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MRT与3D-CRT具有同等剂量学效果,且未对患者机体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但IMRT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具有靶区适形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疗 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适形度
原文传递
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累及野与预防性照射同步放化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军 冯婷婷 +2 位作者 杨庆辉 亢晓春 李小瑞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314-318,共5页
目的分析对比食管癌累及野与预防性照射同步放化疗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5-01-01-2016-10-31收治的78例胸中段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同步放化疗。所有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根据淋... 目的分析对比食管癌累及野与预防性照射同步放化疗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5-01-01-2016-10-31收治的78例胸中段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同步放化疗。所有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根据淋巴结照射范围不同分成淋巴结累及野组(观察组,40例)和淋巴结预防性照射组(对照组,38例)。均应用调强放疗及同步化疗,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法与t检验,比较2组的局部控制率、1和2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计划靶区(PTV)均为60 Gy/30次。结果观察组1、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5%和47%,对照组分别为66%和46%,χ^(2)=0.54,P=0.79;观察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58%和41%,对照组分别为57%和40%,χ^(2)=2.71,P=0.10。食管毒副作用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90;血液学毒副作用2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45,P=0.50。肺毒副作用:≥Ⅲ级放射性肺损伤观察组1例(2.5%),对照组4例(10.5%),χ^(2)=5.02,P=0.03。观察组V_(5)、V_(10)、V_(20)(肺接受>5、10、20 Gy照射的体积与全肺总体积比)及肺平均剂量(D_(mean))均低于对照组,其中V_(5)及D_(mea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2组生存率、局部控制率相似,且观察组肺部不良反应小,局部晚期胸中段食管癌行累及野放疗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鳞状细胞癌 放射治疗 累及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