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精神科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文娟
孙玉玺
张红云
-
机构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感控管理部
-
出处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788-792,共5页
-
文摘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3年1~12月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86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医院获得性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2861例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中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315例(2.4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87.3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精神疾病分类、自知力、治疗用药种类、患者管理方式和合并基础疾病与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相关(P<0.05);住院季度、改良电抽搐治疗、保护性约束、侵入性操作与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生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天数>30 d、重型精神疾病患者、患者住院封闭管理方式、年龄≥60岁、男性和治疗用药种类>2种是精神科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发生常见,住院天数>30 d、重型精神疾病患者、患者住院封闭管理方式、年龄≥60岁、男性和治疗用药种类>2种是精神科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重点关注此类患者,开展定向目标监测,及时识别出高危感染病例,有的放矢地制定出有针对性防控措施,以降低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
-
关键词
精神障碍
住院患者
医院获得性感染
危险因素
-
Keywords
mental disorders
inpatient
nosocomial infection
risk factors
-
分类号
R749.05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高功能团体治疗模式在女性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 2
-
-
作者
王素红
于洋洋
郭田荣
赵淑琴
严芳
-
机构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精神六科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感控部
-
出处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167-1171,共5页
-
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编号:RKX202202038)。
-
文摘
目的探讨高功能团体治疗模式在女性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精神六科住院治疗的80例女性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高功能团体治疗模式干预,共干预1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个月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2组患者的抑郁程度和焦虑程度,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评估2组患者的人际关系。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HAMA、HAMD、WHOQOL-BREF、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的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干预1个月的WHOQOL-BREF中社会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WHOQOL-BREF中社会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中待人接物、交谈、社交、异性交往方面评分及总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中待人接物、交谈、社交、异性交往方面评分及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的护理干预,高功能团体治疗模式能够显著减轻女性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改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
关键词
高功能团体治疗模式
抑郁症
社会功能
人际关系状况
生活质量
-
Keywords
high-functioning group therapy model
depression
social functi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tatus
quality of life
-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