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式呼吸训练联合睡眠限制疗法在失眠症住院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茹岩 孟令娜 +2 位作者 韩晓嫣 赵彬 徐亚辉 《现代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426-429,433,共5页
目的探讨腹式呼吸训练联合睡眠限制疗法在失眠症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失眠症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 目的探讨腹式呼吸训练联合睡眠限制疗法在失眠症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失眠症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腹式呼吸训练联合睡眠限制疗法。比较2组干预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阿森斯睡眠量表(AIS)、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2组干预前HAMD、HAMA、A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D、HAMA、A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前PSQ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SQ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前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式呼吸训练联合睡眠限制疗法能改善失眠症住院患者心理健康,并提升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式呼吸训练 睡眠限制疗法 失眠症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灵胶囊防治精神类药物致肝损伤的作用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欧阳华 孙臻 +1 位作者 于帅 徐亚辉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3-38,共6页
目的 探讨五灵胶囊防治精神类药物致肝损伤的作用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使用精神类药物的抑郁症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用盐酸度洛西汀肠溶... 目的 探讨五灵胶囊防治精神类药物致肝损伤的作用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使用精神类药物的抑郁症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用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五灵胶囊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2组主要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AST[(33.45±8.32) U·L^(-1)]、ALT[(35.45±5.35) U·L^(-1)]、GGT[(31.12±5.15) U·L^(-1)]、TBiL[(6.44±2.53)μmol·L^(-1)]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SQ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 五灵胶囊可有效防治由精神类药物造成的肝损伤,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情志抑郁、焦虑和失眠的症状,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类药物 肝损伤 五灵胶囊 肝功能 睡眠质量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唑酮对伴或不伴抑郁的失眠症患者睡眠、情绪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裴晓媛 徐亚辉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6期780-784,共5页
目的 研究曲唑酮对伴或不伴抑郁的失眠症患者睡眠、情绪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接收的69例失眠症患者按是否抑郁分为伴抑郁组(39例)、不伴抑郁组(30例),两组均予以曲唑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以... 目的 研究曲唑酮对伴或不伴抑郁的失眠症患者睡眠、情绪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接收的69例失眠症患者按是否抑郁分为伴抑郁组(39例)、不伴抑郁组(30例),两组均予以曲唑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多导睡眠指标监测[睡眠总时间(TST)、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REM)、睡眠效率(SE)、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3~4期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NREM 3~4期)]、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价]、情绪状态[采用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及汉密尔顿焦虑(HAMA)量表评价]、失眠程度[采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量表评价]、认知功能[采用MATRICS共识认知成套测验(MCCB)评价]、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WHOQOL)量表评价]。结果 治疗后伴抑郁组总有效率(84.62%)与不伴抑郁组总有效率(9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伴抑郁组TST、REM、SE、NREM 3~4期低于不伴抑郁组(P<0.05);治疗后,两组TST、REM、SE、NREM 3~4期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两组之间TST、REM、SE、NREM 3~4期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伴抑郁组PSQI、HAMD评分高于不伴抑郁组(P<0.05),两组HAMA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SQI、HAMA评分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PSQI、HAMA、HAMD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伴抑郁组ISI评分高于不伴抑郁组(P<0.05),MCCB、WHOQOL评分低于不伴抑郁组(P<0.05);治疗后,两组ISI评分明显降低(P<0.05),MCCB、WHOQOL评分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ISI、MCCB、WHOQOL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抑郁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82%)与不伴抑郁组(16.6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唑酮治疗伴抑郁或不伴抑郁失眠症患者疗效相同,均能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改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且用药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失眠症 曲唑酮 睡眠质量 情绪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导睡眠图及CT在轻度认知损害老年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超 耿彩虹 +1 位作者 任月勤 王小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7期55-58,共4页
目的研究多导睡眠图及CT在轻度认知损害老年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45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患者设为研究组,进行多导睡眠图及CT检查;将45例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设为对照组,采取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比较两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 目的研究多导睡眠图及CT在轻度认知损害老年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45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患者设为研究组,进行多导睡眠图及CT检查;将45例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设为对照组,采取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比较两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指数(ISI)、血流动力学指标、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分量表(Mo CA量表)、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结果研究组PSQI和IS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MCA-IP、ACA-PI明显大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的Mo CA量表总分(25.50±3.57),明显大于研究组Mo CA量表总分(20.06±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MCAVm、ACA-Vm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HAMA、HAMD评分明显小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导睡眠图及CT可有效反应轻度认知损害老年病人的脑血管情况和睡眠情况,为临床治疗和控制病情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对老年痴呆起到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导睡眠图 CT 轻度认知损害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助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失眠患者睡眠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文娟 孔令钰 徐亚辉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11期1579-1580,共2页
目的探讨自助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失眠患者睡眠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自助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睡眠状态及... 目的探讨自助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失眠患者睡眠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自助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睡眠状态及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睡眠潜伏期缩短,总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效率升高,观察组的睡眠潜伏期、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PSQI、ES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的PSQI、E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助认知行为干预可缩短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助认知行为干预 慢性失眠 睡眠状态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生物反馈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老年失眠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超 耿彩虹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287-1289,共3页
失眠症是临床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随着年龄不断增长,生理功能退化,老年人成为患失眠症的高危人群。有研究显示,老年失眠症发病率为20%~50%[1,2]。老年失眠症未及时治疗,易引发精神疾病(如抑郁、记忆力减退)、内科疾病(如消化系统、心... 失眠症是临床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随着年龄不断增长,生理功能退化,老年人成为患失眠症的高危人群。有研究显示,老年失眠症发病率为20%~50%[1,2]。老年失眠症未及时治疗,易引发精神疾病(如抑郁、记忆力减退)、内科疾病(如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社交活动。目前,治疗失眠症以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为主,但预期疗效欠佳。有学者提出,脑电生物反馈仪对改善老年睡眠质量有促进作用[3]。本研究选取我院老年失眠症患者86例,旨在进一步分析脑电生物反馈仪联合右佐匹克隆片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失眠症 脑电生物反馈 右佐匹克隆 精神疾病 心血管系统 社交活动 睡眠质量 促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脑血管疾病致精神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宁夔 王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7期1057-1059,共3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奥氮平对老年脑血管疾病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老年脑血管疾病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2)及对照组(n=52).对照组采取奥氮平治疗,观...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奥氮平对老年脑血管疾病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老年脑血管疾病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2)及对照组(n=52).对照组采取奥氮平治疗,观察组采取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奥氮平治疗,均治疗8周.治疗8周后统计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62%,对照组为67.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2%,对照组为5.7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血管疾病致精神障碍患者予以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奥氮平治疗可增强疗效,且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致精神障碍 奥氮平 丙戊酸镁缓释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乡市卫校学生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徐亚辉 孟令娜 +1 位作者 张晓洋 徐鹏娇 《职业与健康》 CAS 2021年第3期393-396,共4页
目的分析新乡市卫校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的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于2019年10—12月对新乡市2所卫校9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目的分析新乡市卫校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的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于2019年10—12月对新乡市2所卫校9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PSQI平均得分为4.6±2.0,睡眠障碍总检出率为10.9%;男生检出率高于女生(25.9%vs6.4%,χ2=503.230,P<0.05);饮酒、抽烟、熬夜、睡前习惯与睡眠障碍有关(均P<0.05)。男生睡眠障碍高于女生(OR=2.48,95%CI=1.53~3.86),饮酒睡眠障碍高于不饮酒(OR=2.31,95%CI=1.69~3.02),抽烟睡眠障碍高于不抽烟(OR=1.70,95%CI=1.20~2.87),熬夜玩手机(OR=2.92,95%CI=2.11~5.87)和熬夜追剧(OR=1.83,95%CI=1.21~3.18)睡眠障碍高于不熬夜,熬夜学习(OR=0.43,95%CI=0.26~0.87)和其他(OR=0.52,95%CI=0.38~0.85)睡眠障碍则低于不熬夜。结论新乡市卫校学生存在睡眠质量不高现象,男性、饮酒、抽烟、熬夜玩手机和熬夜追剧是影响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应高度关注卫校学生的睡眠质量,积极制定针对性措施及时干预,提高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校学生 睡眠质量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大蒜素减轻OSAHS模型大鼠学习能力下降及海马神经元凋亡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超 耿彩虹 +1 位作者 赵昆朋 嵇朋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2年第10期1533-1538,共6页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大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学习能力下降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大蒜素低剂量(10 mg/kg)和高剂量(40 mg/kg)组、阳性药物组(莫达非尼,20 mg/kg),各18只。Morris水迷...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大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学习能力下降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大蒜素低剂量(10 mg/kg)和高剂量(40 mg/kg)组、阳性药物组(莫达非尼,20 mg/kg),各18只。Morris水迷宫法判断大鼠学习能力;HE和TUNEL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变和神经元凋亡指数(AI);ELISA检测海马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RT⁃qPCR检测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RAGE、NF⁃κB p65、p⁃NF⁃κB p65、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逃逸潜伏期延长,标象限行驶时间缩短,跨平台次数减少,TNF⁃α、IL⁃6、AGEs、AI、RAGE、Bax mRNA和RAGE、p⁃NF⁃κB p65、Bax蛋白表达升高,Bcl⁃2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蒜素低、高剂量组、阳性药物组的上述变化显著缓解。HE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海马神经元损伤改善明显。结论大蒜素能有效改善OSAHS大鼠学习能力,降低海马神经元凋亡,可能通过AGEs⁃RAGE/NF⁃κB轴及凋亡因子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大蒜素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核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灵胶囊与艾司唑仑联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失眠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亚辉 张晓洋 《药品评价》 CAS 2020年第11期24-26,共3页
目的:分析乌灵胶囊与艾司唑仑联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失眠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100例广泛性焦虑症失眠患者为分析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每组各50例,单一组采用艾司唑仑治疗,联合组... 目的:分析乌灵胶囊与艾司唑仑联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失眠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100例广泛性焦虑症失眠患者为分析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每组各50例,单一组采用艾司唑仑治疗,联合组采用乌灵胶囊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与睡眠质量。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00%)高于单一组(80.00%)(P < 0.05);联合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与单一组(P < 0.05);联合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的PSQI评分低于单一组(P < 0.05)。结论:乌灵胶囊与艾司唑仑联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失眠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失眠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灵胶囊 艾司唑仑 广泛性焦虑症 失眠症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人运动障碍综合征与轻度认知障碍发生现状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洁 王岚 +2 位作者 赵丰雪 孙亚迪 杨磊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617-621,共5页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运动障碍综合征(LS)与轻度认知障碍(MCI)的发生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牧野区、卫滨区的≥60岁常住居民913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调查研...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运动障碍综合征(LS)与轻度认知障碍(MCI)的发生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牧野区、卫滨区的≥60岁常住居民913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调查研究对象的人口社会学特征资料,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研究对象的认知功能,采用老年人运动功能量表(GLFS-25)评估研究对象的运动功能状态。根据MMSE和GLFS-25评分分析社区老年人发生LS和MCI的危险因素,并分析LS与MCI之间的关系。结果社区老年人LS发生率为9.6%(88/9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慢性疾病种数及是否有MCI与LS发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女性及伴有MCI是社区老年人发生LS的危险因素(P<0.05)。社区老年人MCI发生率为12.2%(111/9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是否有LS与MCI发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及伴有LS是社区老年人发生MCI的危险因素(P<0.001)。MMSE总分与GLFS-25中身体疼痛维度、日常生活活动维度、社会活动维度、精神健康状态维度评分及GLFS-25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214、-0.291、-0.266、-0.181、-0.329,P<0.001)。结论社区老年人LS和MCI发生率较高,LS与MCI互为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老年人 运动障碍综合征 运动功能 轻度认知障碍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鸢尾素、BDNF、miR-181c对精神分裂症诊断价值及与精神症状严重性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波 赵媛媛 +2 位作者 刘聪 郭宁宁 华婷婷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558-562,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鸢尾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微小RNA-181c(miR-181c)对精神分裂症诊断价值及与精神症状严重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8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 目的探究血清鸢尾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微小RNA-181c(miR-181c)对精神分裂症诊断价值及与精神症状严重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8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血清鸢尾素、BDNF、miR-181c水平、精神症状严重性(PANSS)、代谢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腰围、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Pearson及多元线性分析血各指标与PANSS评分、代谢指标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各指标单一或联合诊断精神分裂症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鸢尾素、miR-181c水平高于对照组,BDN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OMA-IR、腰围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鸢尾素水平与HOMA-IR、腰围、PANSS评分呈正相关,BDNF水平与HOMA-IR、PANSS评分呈负相关,miR-181c水平与PANSS评分呈正相关(P<0.05);将年龄、性别、FBG、TG等其他因素控制后,鸢尾素与HOMA-IR、腰围、PANSS评分有关,BDNF与HOMA-IR、PANSS评分有关,miR-181c与PANSS评分有关(P<0.05);血清鸢尾素、miR-181c单一诊断精神分裂症的AUC均明显高于BDNF单一诊断(P<0.05),前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鸢尾素、miR-181c联合诊断精神分裂症AUC为0.872,明显高于单一诊断(P<0.05),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3.91%、84.27%。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鸢尾素、BDNF、miR-181c水平呈异常表达,且与精神症状严重性相关,其中鸢尾素、BDNF还与患者代谢指标相关,鸢尾素、miR-181c联合检测能为临床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素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微小RNA-181c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眠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晓洋 李笑 +4 位作者 吴方 徐鹏娇 王韩 于帅 徐亚辉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285-288,共4页
失眠是睡眠障碍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为10%~20%,约50%的患者为慢性病程,已经成为普遍备受关注的健康问题。由于夜间睡眠时间不足、睡眠片段化以及日间嗜睡,失眠患者常表现为倍感疲乏、警觉性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失眠是睡眠障碍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为10%~20%,约50%的患者为慢性病程,已经成为普遍备受关注的健康问题。由于夜间睡眠时间不足、睡眠片段化以及日间嗜睡,失眠患者常表现为倍感疲乏、警觉性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难以制定决策等,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易引发军事、工业、公共交通等领域的诸多重大突发事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失眠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就近年来失眠对认知功能不同方面的影响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认知功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F、BDNF、Cor血清表达与HPV感染患者抑郁症病情程度相关性及疗效评估效能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媛媛 刘波 +2 位作者 华婷婷 崔平 刘聪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581-584,592,共5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皮质醇(Cor)血清表达与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患者抑郁症病情程度相关性及疗效评估效能。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我院HPV感染抑郁症患者96例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皮质醇(Cor)血清表达与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患者抑郁症病情程度相关性及疗效评估效能。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我院HPV感染抑郁症患者96例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HPV感染不伴抑郁者96例设为对照组。入院后抽取血液样本,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Cor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MIF及BDNF水平,并采取盐酸帕罗西汀、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研究组实施治疗。统计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不同病情程度患者MIF、BDNF、Cor血清表达水平及血清指标与HPV感染抑郁症、病情程度关联性、研究组治疗前后及不同预后患者血清指标水平,并统计分析各指标对HPV感染抑郁症预后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MIF、Cor水平高于对照组,BDNF血清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MIF、BDNF、Cor与HPV感染后抑郁症具有显著关联性(P<0.05);研究组不同病情程度患者MIF、BDNF、Cor血清表达水平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中度患者MIF、Cor水平高于轻度,BDNF血清水平低于轻度(P<0.05),重度患者MIF、Cor水平高于中度,BDNF血清水平低于中度(P<0.05);MIF、Cor与HPV感染抑郁症病情程度呈正相关性,BDNF水平与HPV感染抑郁症病情程度呈负相关性(P<0.05);研究组治疗后MIF、Cor血清水平较治疗前降低,BDNF水平较治疗前增高(P<0.05);预后良好者MIF、Cor血清水平低于预后不良者,BDNF水平高于预后不良者(P<0.05);MIF对HPV感染抑郁症预后预测敏感度为94.12%、特异度为48.10%,Cor敏感度为88.24%、特异度为58.23%,BDNF敏感度为76.47%、特异度为74.68%。结论HPV感染抑郁症患者血清MIF、BDNF、Cor水平出现异常,且不同病情程度患者各指标波动存在差异,其与疾病及病情程度具有关联性,且可用于疾病疗效评估,并在HPV感染患者抑郁症预后中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感染 抑郁症 相关性 疗效评估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超 耿彩虹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3期278-280,共3页
目的探究病毒性脑炎患者接受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病毒性脑炎患者100例,时间为2015年5月20日至2017年3月22日,其均接受常规脑电图和动态脑电图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病毒性脑炎患者接受动态脑电... 目的探究病毒性脑炎患者接受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病毒性脑炎患者100例,时间为2015年5月20日至2017年3月22日,其均接受常规脑电图和动态脑电图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病毒性脑炎患者接受动态脑电图检查,其异常检出率(94.00%)明显高于常规脑电图的异常检出率(6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脑电图中度异常患者的病死率高于动态脑电图中度异常者的病死率,同时,常规脑电图轻度异常和正常患者的残疾率明显高于动态脑电图轻度异常和正常患者的残疾率(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患者接受动态脑电图检查,可以较好对其疾病进行诊断,且能够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脑电图 常规脑电图 病毒性脑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奖赏记忆的信号通路和神经环路 被引量:7
16
作者 于帅 王传升 +1 位作者 张瑞岭 徐亚辉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64-768,共5页
酒依赖的一个核心症状是对使用酒精有着强烈的渴求,尽管引起严重的社会、人际关系及健康问题,仍然反复使用.渴求的核心是反复饮酒与酒精相关线索形成病理性奖赏记忆,奖赏记忆的长期存在是导致渴求和复饮发生的根本原因,消除酒精奖赏记... 酒依赖的一个核心症状是对使用酒精有着强烈的渴求,尽管引起严重的社会、人际关系及健康问题,仍然反复使用.渴求的核心是反复饮酒与酒精相关线索形成病理性奖赏记忆,奖赏记忆的长期存在是导致渴求和复饮发生的根本原因,消除酒精奖赏记忆是降低复饮的关键.酒精奖赏记忆的建立,与大脑的奖赏、激励和记忆环路相关联.酒精奖赏记忆信号通路的失调是发展为酒依赖的关键因素,而这些信号通路的作用性质却因所在的脑区而异.所以从酒依赖的形成有哪些奖赏记忆信号通路参与,以及这些信号通路所涉及的脑区两个方面进行系统综述,结合动物实验和酒依赖磁共振数据,阐述酒精奖赏记忆信号通路是如何调控酒精奖赏记忆,以及这些信号通路和神经环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酒依赖的早期识别、预防和治疗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依赖 奖赏记忆 蛋白激酶
原文传递
普萘洛尔联合记忆唤起再巩固范式干预酒精依赖患者酒精渴求的研究
17
作者 徐鹏娇 于帅 +3 位作者 王韩 王传升 张瑞岭 徐亚辉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6-113,共8页
目的探索普萘洛尔联合记忆唤起再巩固范式对酒精依赖患者酒精渴求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DSM-Ⅳ中关于酒精依赖诊断标准的54例酒精依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28)和对照组(n=26)。研究组采用普萘洛尔联合记忆唤起再巩... 目的探索普萘洛尔联合记忆唤起再巩固范式对酒精依赖患者酒精渴求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DSM-Ⅳ中关于酒精依赖诊断标准的54例酒精依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28)和对照组(n=26)。研究组采用普萘洛尔联合记忆唤起再巩固范式,对照组采用安慰剂联合记忆唤起再巩固范式。在基线、关联学习、记忆检测阶段采用可视渴求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对酒瓶、倒酒、饮酒等图片(酒精相关线索图片,既往线索)及中性图片(新线索)诱发的酒精渴求程度,采用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评估线索反应性。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2组渴求程度,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水平的差异,并对线索反应性指标与渴求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关联学习阶段:与学习前相比,条件性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关联学习(简称CS+,即中性图片与酒精配对学习)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F=52.79、42.44、49.53,均P<0.05);与基线相比,2组关联学习中性图片诱发的渴求程度的VAS评分升高(F=99.88、68.69,均P<0.01)。记忆检测阶段:(1)与对照组酒瓶、倒酒、饮酒图片及中性图片诱发的渴求程度的VAS评分相比,研究组的VAS评分降低(F=7.38、13.27、11.34、4.62,均P<0.05)。与关联学习阶段酒瓶、倒酒、饮酒图片及中性图片诱发的渴求程度的VAS评分相比,记忆检测阶段研究组的VAS评分显著降低(F=43.89、23.53、15.93、31.01,均P<0.05),而对照组的倒酒、饮酒图片诱发的渴求程度VAS评分显著升高(F=13.40、63.65,均P<0.05)。(2)记忆检测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舒张压、心率水平降低(F=20.99、15.42,均P<0.05);与检测前相比,检测后研究组舒张压、心率水平降低(F=4.11、8.05,均P<0.05),对照组舒张压、心率水平升高(F=81.86、41.13,均P<0.05)。(3)研究组记忆检测前后舒张压差值与记忆检测与关联学习的中性图片诱发的渴求程度的VAS评分差值呈正相关(r=0.394,P=0.038);记忆检测前后心率差值与记忆检测与关联学习的饮酒图片诱发的渴求程度的VAS评分差值呈正相关(r=0.389,P=0.041)。结论普萘洛尔联合记忆唤起再巩固范式可降低酒精依赖患者既往线索和新线索诱发的酒精渴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相关性障碍 普萘洛尔 唤起再巩固 渴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