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洁员医院感染知识的调查分析和管理对策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红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期249-250,共2页
目的调查分析保洁员医院感染知识并提出相应医院感染防范与管理对策。方法对病区60名保洁员进行问卷调查和培训,比较分析培训前后的效果。结果经过对保洁人员的培训,保洁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知率明显提高,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调查分析保洁员医院感染知识并提出相应医院感染防范与管理对策。方法对病区60名保洁员进行问卷调查和培训,比较分析培训前后的效果。结果经过对保洁人员的培训,保洁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知率明显提高,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保洁员的培训管理,能有效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洁员 医院感染 培训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部门联合干预模式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的作用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红梅 吴焕卿 +2 位作者 赵春霞 艾黎明 侯东敏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1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多部门联合干预模式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的作用。方法以检出多重耐药菌的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观察实施多部门联合干预模式后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率、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微生物标本送检率、隔离措施执行率等监控指标。... 目的探讨多部门联合干预模式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的作用。方法以检出多重耐药菌的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观察实施多部门联合干预模式后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率、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微生物标本送检率、隔离措施执行率等监控指标。结果采取多部门联合干预模式后各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均明显提高,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微生物标本送检率较联合干预前明显提高,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持续下降。结论通过采取多重耐药菌多部门联合管理模式,管理更加规范,临床科室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落实依从性明显提高,成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部门联合干预 多重耐药茵 医院感染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模式在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红梅 赵春霞 +3 位作者 田翠秀 范雪兰 侯东敏 陈振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2期4083-4085,共3页
目的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模式在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医院感染监测的工作效率,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2012年新乡市中心医院安装感染监测信息系统并利用信息系统引入"计划-实施-检查-处... 目的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模式在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医院感染监测的工作效率,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2012年新乡市中心医院安装感染监测信息系统并利用信息系统引入"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模式。以2011年数据为基线,分析2012—2015年新乡市中心医院感染发病率、漏报率、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多重耐药菌消毒隔离执行合格率、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职业暴露上报率。结果新乡市中心医院2012—2015年医院感染发病率和漏报率呈逐年降低的趋势;医院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职业暴露上报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能够有效地提高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工作效率,提高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的准确性和管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监测 信息系统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耐药菌株在医院感染监测中的分布及耐药情况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红梅 赵春霞 +4 位作者 田翠秀 艾黎明 范雪兰 侯东敏 陈振淇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1134-1136,共3页
【目的】了解本院多重耐药菌(MDR)的特点,为临床有效控制 MDR 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分离出的病原菌1089株,其中来自于男性患者672株,女性患者427株。常规分离培养鉴定,根据标准筛选 MDR 并调查分... 【目的】了解本院多重耐药菌(MDR)的特点,为临床有效控制 MDR 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分离出的病原菌1089株,其中来自于男性患者672株,女性患者427株。常规分离培养鉴定,根据标准筛选 MDR 并调查分析 MDR 感染情况,并采取一系列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以降低 MDR 感染率。【结果】MDR 共272株,占总分离病原菌的24.98%(272/1089),大肠埃希菌 MDR 最多,为111株(40.81%);在所有的科室中,重症监护病房(ICU )MDR 最多为25%(68/272),其次是呼吸科和普外科均为12.87%(35/272);MDR 多见于痰液中,所占比例为42.63%(116/272),其次多见于中段尿液,所占比例为22.79%(62/272)。【结论】MDR 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药性 微生物 交叉感染/预防和控制 药物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EL模式在COVID-19流行期间我院发热门诊一线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红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5期2737-2738,共2页
目的:探讨SHEL模式应用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流行期间我院发热门诊一线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COVID-19流行期间(2020年1月7日—3月6日)发热门诊一线护理人员72名,将SHE... 目的:探讨SHEL模式应用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流行期间我院发热门诊一线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COVID-19流行期间(2020年1月7日—3月6日)发热门诊一线护理人员72名,将SHEL模式应用于职业暴露防护管理中。比较实施前(2020年1月7日—2月3日)、实施后(2020年2月4日—3月6日)职业暴露(社会心理暴露、生物性暴露、针刺伤)发生率、管理质量(硬件管理、软件管理、临床环境管理、人员管理)评分、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实施后,职业暴露发生率低于实施前,管理质量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SHEL模式应用于COVID-19流行期间我院发热门诊一线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中,能降低职业暴露率,提高管理质量,保证护理人员工作安全,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L模式 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 发热门诊 一线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防护管理 护理人员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与社区患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高姗 李福琴 +4 位作者 梁进娟 吴睿 张莉霞 李红梅 文建国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4828-4830,4849,共4页
目的比较医院与社区患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特点和耐药特性,为开展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以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河南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内科的6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的20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鲍氏不动杆菌医院... 目的比较医院与社区患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特点和耐药特性,为开展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以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河南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内科的6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的20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鲍氏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感染患者48例为病例组,鲍氏不动杆菌社区获得性感染患者97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鲍氏不动杆菌肺部感率染病例组为60.42%、对照组患者为100.00%;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患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中非耐药菌的分布率更高,为27.87%与0.99%,而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则低于对照组,为34.43%与55.45%。结论鲍氏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感染患者与社区获得性感染患者在疾病诊断、感染部位、细菌耐药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应重视对社区来源的多药耐药菌定植或感染患者开展有效预防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医院获得性感染 社区获得性感染 临床特征 耐药
原文传递
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与预防淋巴水肿康复护理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红梅 《中外医疗》 2013年第36期167-168,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与预防淋巴水肿的护理措施。方法 65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与对照组33例,实验组术后早期行渐进性功能锻炼,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及随意功能锻炼。术后3个月采用周径测量法对两组患者患肢进行...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与预防淋巴水肿的护理措施。方法 65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与对照组33例,实验组术后早期行渐进性功能锻炼,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及随意功能锻炼。术后3个月采用周径测量法对两组患者患肢进行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中轻度水肿者2例,水肿总发生率为6.25%,对照组中轻度水肿者9例,中度水肿者1例,水肿总发生率为30.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进行性渐进性功能锻炼,可以降低患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功能锻炼 淋巴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管理程序对临床护士针刺伤干预的效果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春兰 赵春霞 +1 位作者 任章朋 吴焕卿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967-296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风险管理程序对预防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提高针刺伤防护意识和防护行为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内科护士130名、外科护士130名、手术室护士20名、检验科和体检科抽血护士2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法分析针刺伤发... 目的探讨应用风险管理程序对预防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提高针刺伤防护意识和防护行为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内科护士130名、外科护士130名、手术室护士20名、检验科和体检科抽血护士2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法分析针刺伤发生原因、相关防护知识知晓率和防护行为的正确率等,风险管理程序对临床护士进行针刺伤风险干预后的影响。结果通过对临床护士进行风险管理程序干预后,针刺伤发生率明显降低,由原来的年人均3.31次下降至0.73次,下降率为72.22%;防护知识知晓率从51.33%升高至93.60%;针刺伤后正确处理率从45.52%显著升高至92.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临床护士进行风险管理程序干预,可有效减少针刺伤发生率,明显提高针刺伤防护意识和针刺伤发生后的正确处理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程序 针刺伤 干预
原文传递
脑卒中幸存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9
作者 范雪兰 张虹 张卫星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第5期795-799,共5页
目的探究脑卒中幸存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幸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患者基本资料及创伤后成长水平。通过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其... 目的探究脑卒中幸存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幸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患者基本资料及创伤后成长水平。通过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其创伤后成长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120例脑卒中幸存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平均分为(59.11±13.76)分,其中与他人关系维度平均(9.29±2.35)分、新的可能性维度平均(11.42±3.58)分、个人力量维度平均(8.73±2.51)分、精神改变维度平均(12.46±3.47)分、对生活的欣赏维度平均(18.14±4.36)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发病时间、后遗症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生命意义感及病耻感是影响患者创伤后成长的相关因素(P<0.05);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生命意义感及病耻感是影响脑卒中幸存患者创伤后成长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应针对相关影响因素制定相应护理对策,提升社会公众对脑卒中的认知,减少公众与脑卒中患者的歧视,降低脑卒中幸存患者的病耻感,引导患者发现生命意义,重塑生活希望,并指导患者家属,尤其是患者配偶,给予患者充分支持.鼓励,从而提升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幸存患者 创伤后成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