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芽囊原虫分子生物学检测和基因分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苏常委 王佳雯 +4 位作者 魏来 梅雪芳 杨子善 张振超 王帅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9-595,共7页
人芽囊原虫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人类最常见的肠道寄生原虫之一。目前诊断人芽囊原虫感染的方法主要有病原学检测、免疫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其中病原学检测、免疫学检测的结果不够稳定。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为人芽囊原虫病的诊断提... 人芽囊原虫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人类最常见的肠道寄生原虫之一。目前诊断人芽囊原虫感染的方法主要有病原学检测、免疫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其中病原学检测、免疫学检测的结果不够稳定。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为人芽囊原虫病的诊断提供了灵敏、特异、稳定的检测方法,且同时可鉴定人芽囊原虫基因亚型,为人芽囊原虫流行病学、基因型与疾病模式之间潜在的相关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基于芽囊原虫小亚基核糖体(SSU)rRNA基因的测序分析,目前共鉴定出28种芽囊原虫亚型(ST1-ST17、ST21、ST23-ST32),已在人类中发现了ST1-ST10、ST12、ST14和ST16共13个亚型。目前人芽囊原虫分子生物学检测及基因分型方法多种多样,本文就以上两方面简要概述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 分子生物学 诊断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地弓形虫钙网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晶 田晓薇 +3 位作者 梅雪芳 张振超 李祥瑞 王帅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0-265,共6页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刚地弓形虫钙网蛋白(oxoplasma gondii calreticulin,TgCRT)的结构特点、免疫原性及抗原性。方法利用ProtParam、ProtScale和SignaIP软件分别预测TgCRT的理化参数、亲/疏水性和信号肽;利用Colis、TMHMM和Kina...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刚地弓形虫钙网蛋白(oxoplasma gondii calreticulin,TgCRT)的结构特点、免疫原性及抗原性。方法利用ProtParam、ProtScale和SignaIP软件分别预测TgCRT的理化参数、亲/疏水性和信号肽;利用Colis、TMHMM和KinasePhos3.1预测其卷曲螺旋、跨膜结构域及磷酸化位点;利用SOPMA和Phyre2预测其二、三级结构,利用DNAstar分析表面可及性等参数;利用ABCpred、Syfpeithi和DNAstar预测其B、T细胞表位。结果TgCRT蛋白含578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64.18607×10^(3),分子式为C_(2841)H_(4519)N_(801)O_(857)S_(18),理论等电点(pI)为5.69。不稳定系数55.50,疏水值85.45,总平均亲水性指数-0.321,属于不稳定亲水性蛋白;该蛋白无信号肽有跨膜区,含44个磷酸化位点,其中31个丝氨酸磷酸化位点,11个苏氨酸磷酸化位点,2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1个部位形成卷曲螺旋,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折叠分别占42.21%、11.42%,β-转角、无规则卷曲分别占3.81%、42.56%;沿肽链走向均匀分布柔韧性、亲水性、表面可及性高分区段;有23个B细胞抗原表位,21个限制性CTL细胞表位和10个限制性Th细胞表位。结论TgCRT蛋白含有多个潜在的的B、T细胞表位,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可作为抗弓形虫感染疫苗候选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钙网蛋白 生物信息学 免疫原性
原文传递
弓形虫穿孔素样蛋白2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田晓薇 张晶 +4 位作者 张子航 梅雪芳 张振超 李祥瑞 王帅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弓形虫穿孔素样蛋白2(Tg PLP2)的结构及性质、翻译后的修饰以及抗原指数。方法利用ProtParam、SignalP5.0、TMHMM、MegAlign、MAFFT、SMART、SOPMA、Swiss model、NetPhos、SYFPEITHI及IEDB等软件分别预测Tg PLP...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弓形虫穿孔素样蛋白2(Tg PLP2)的结构及性质、翻译后的修饰以及抗原指数。方法利用ProtParam、SignalP5.0、TMHMM、MegAlign、MAFFT、SMART、SOPMA、Swiss model、NetPhos、SYFPEITHI及IEDB等软件分别预测Tg PLP2的理化性质、信号肽、跨膜区、蛋白质的结构、翻译后修饰情况、B细胞和T细胞抗原表位。结果Tg PLP2是一种亲水性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92185.19,含有79个潜在的翻译后修饰位点,无任何跨膜结构域。二级结构以无规卷曲和α螺旋为主。此外,还检测到了几种可能的B细胞和T细胞表位。蛋白的抗原性分析表明其具有抗原性。结论Tg PLP2可能是一种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蛋白,理论上可诱导强大的免疫反应,且具有多个潜在的B细胞和T细胞表位,综合分析提示Tg PLP2是一种合适的弓形虫疫苗候选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穿孔素样蛋白2 生物信息学分析 疫苗
原文传递
刚地弓形虫RNA结合蛋白DDX39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振科 王靖惠 +4 位作者 齐一鸣 田晓薇 梅雪芳 张振超 王帅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8-365,373,共9页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刚地弓形虫RNA结合蛋白DDX39(TgDDX39)进行分析,评估该蛋白的免疫原性,从而为研发弓形虫病疫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ToxoDB数据库中检索TgDDX39氨基酸序列后,利用ProtParam、TMHMM 2.0、SignalP 5.0、NetPhos ...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刚地弓形虫RNA结合蛋白DDX39(TgDDX39)进行分析,评估该蛋白的免疫原性,从而为研发弓形虫病疫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ToxoDB数据库中检索TgDDX39氨基酸序列后,利用ProtParam、TMHMM 2.0、SignalP 5.0、NetPhos 3.1、COILS、SOPMA、Phyre2、ProtScale、ABCpred、SYFPEITHI、DNASTAR等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TgDDX39蛋白的理化性质、蛋白跨膜结构域、信号肽位点、翻译后修饰位点、卷曲螺旋、二级和三级结构、亲疏水性及抗原表位。结果Tg DDX39蛋白是一种不稳定亲水性蛋白,分子式C_(2173)H_(3458)N_(598)O_(661)S_(18),含有434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49.1 kDa,理论等电点为5.55。预测该蛋白存在信号肽的可能性极低,无跨膜区,并含有27个磷酸化位点;TgDDX39蛋白二级结构中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占39.63%,有1个部位有形成卷曲螺旋的倾向,且TgDDX39蛋白含有多个B、T细胞抗原表位。结论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TgDDX39蛋白具有高免疫原性、含有多种抗原表位,具有作为弓形虫病疫苗候选蛋白分子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RNA结合蛋白 DDX39蛋白 生物信息学分析 免疫原性
原文传递
钙网蛋白在寄生虫感染与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晶 田晓薇 +4 位作者 杨振科 梅雪芳 张振超 李祥瑞 王帅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481-1486,共6页
钙网蛋白(CRT)是一种主要存在于细胞内质网中高度保守的钙结合蛋白,由N、P和C结构功能区组成,在生物体内分布广泛。寄生虫CRT由虫体分泌或在虫体表面表达,在虫体感染与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寄生虫感染宿主后,CRT作为一种抗原成分被... 钙网蛋白(CRT)是一种主要存在于细胞内质网中高度保守的钙结合蛋白,由N、P和C结构功能区组成,在生物体内分布广泛。寄生虫CRT由虫体分泌或在虫体表面表达,在虫体感染与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寄生虫感染宿主后,CRT作为一种抗原成分被宿主免疫系统识别,通过促进细胞成熟增殖分化,分泌细胞因子等方式提供免疫保护;将重组CRT作为疫苗免疫小鼠,在攻毒的小鼠模型中提供免疫保护。同时,寄生虫CRT通过干扰宿主补体激活的初始阶段或作为毒力因子参与寄生的建立及维持。不仅如此,CRT还可通过免疫佐剂、抑制血管生长与受体结合等方式发挥抑癌作用。本文将围绕上述内容展开综述,以期为探索寄生虫感染防治新途径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 钙网蛋白 免疫 补体 毒力因子 抗肿瘤
原文传递
全球人群人芽囊原虫感染情况及基因亚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富强 王沛 +5 位作者 冯霞 米秋敏 梅雪芳 张振超 李祥瑞 王帅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4-94,共11页
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是一种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内且与多种胃肠道疾病(如腹痛、腹泻)密切相关的寄生虫。人芽囊原虫呈世界性分布,不同国家间甚至同一国家不同地区间流行率和优势基因亚型差异显著。本文对全球人群人芽囊原... 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是一种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内且与多种胃肠道疾病(如腹痛、腹泻)密切相关的寄生虫。人芽囊原虫呈世界性分布,不同国家间甚至同一国家不同地区间流行率和优势基因亚型差异显著。本文对全球人群人芽囊原虫感染率、基因亚型及其地理分布进行综述,旨在为了解人芽囊原虫在全球流行情况和防控人芽囊原虫感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 地理分布 基因亚型
原文传递
弓形虫外泌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朋举 左素琼 +4 位作者 段玉娟 李浩然 张振超 李祥瑞 王帅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53-658,共6页
外泌体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包含蛋白质、脂质、核酸等多种活性成分。研究表明,多数寄生虫也能分泌外泌体,其在介导虫体-宿主细胞间信息交流、调节宿主免疫反应、传递致病因子、药物抗性基因和分化因子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 外泌体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包含蛋白质、脂质、核酸等多种活性成分。研究表明,多数寄生虫也能分泌外泌体,其在介导虫体-宿主细胞间信息交流、调节宿主免疫反应、传递致病因子、药物抗性基因和分化因子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外,基于外泌体进行的治疗和疫苗研制方兴未艾。本文主要对弓形虫外泌体的生物学特征和功能进行总结,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外泌体 免疫调节 应用
原文传递
刚地弓形虫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富强 乔姣姣 +3 位作者 李浩然 张振超 李祥瑞 王帅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6-501,507,共7页
刚地弓形虫是一种重要的机会致病性原虫,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但弓形虫虫体、培养上清/排泄分泌抗原、裂解抗原、分泌蛋白均被证实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其中,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组织新生血管生成以及增强宿主自身免疫细胞功能... 刚地弓形虫是一种重要的机会致病性原虫,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但弓形虫虫体、培养上清/排泄分泌抗原、裂解抗原、分泌蛋白均被证实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其中,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组织新生血管生成以及增强宿主自身免疫细胞功能的机制在弓形虫抗肿瘤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弓形虫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以及虫体及其相关组分抗肿瘤作用的相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抗肿瘤 癌症治疗 效应成分
原文传递
肠道疾病患者感染人芽囊原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冯霞 何波 +6 位作者 徐福阳 张富强 王一朔 李祥瑞 张振超 王帅 梅雪芳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875-880,共6页
人芽囊原虫是一种常见的可寄生在人和动物肠道内的寄生虫。人芽囊原虫呈世界性分布且动物宿主广泛。研究发现,人芽囊原虫与人类多种肠道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等密切相关,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阐明人芽囊原虫感染在肠道疾... 人芽囊原虫是一种常见的可寄生在人和动物肠道内的寄生虫。人芽囊原虫呈世界性分布且动物宿主广泛。研究发现,人芽囊原虫与人类多种肠道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等密切相关,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阐明人芽囊原虫感染在肠道疾病患者中的作用对于防治人芽囊原虫感染和肠道疾病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人芽囊原虫在肠道疾病患者中的流行情况及基因亚型,阐述了其相关机制,旨在为临床防治人芽囊原虫感染和肠道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 肠道疾病 流行情况 基因亚型 机制
原文传递
人芽囊原虫感染动物模型构建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霞 张富强 +4 位作者 徐福阳 梅雪芳 张振超 李祥瑞 王帅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2-106,共5页
人芽囊原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的寄生原虫,其致病性尚有争议。构建动物模型对于研究人芽囊原虫致病性、致病机制以及药物筛选等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动物、感染方式和虫体选择以及宿主免疫状态是影响人芽囊原虫感染动物模... 人芽囊原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的寄生原虫,其致病性尚有争议。构建动物模型对于研究人芽囊原虫致病性、致病机制以及药物筛选等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动物、感染方式和虫体选择以及宿主免疫状态是影响人芽囊原虫感染动物模型构建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人芽囊原虫感染动物模型的相关研究进展,阐述了构建人芽囊原虫感染动物模型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旨在为动物感染模型选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 动物模型 感染途径 感染剂量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在寄生虫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梁芳芳 张浩 +1 位作者 王帅 梅雪芳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894-899,共6页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是一种新型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恒温反应、操作简单和耗时短等优点。该技术自2006年面世以来,被逐渐应用于医学、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和农业生产等领...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是一种新型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恒温反应、操作简单和耗时短等优点。该技术自2006年面世以来,被逐渐应用于医学、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和农业生产等领域。寄生虫病不仅会影响人畜健康,还阻碍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寄生虫病实现准确而快速的诊断有助于推进该类疾病的治疗进程,最大程度降低危害。本文综述了RPA技术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以及在寄生虫快速检测方面的应用,分析RPA技术在原虫、吸虫和线虫检测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原虫检测方面,RPA技术较为成熟,它的灵敏度明显优于传统的检测方法。在吸虫检测方面,RPA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等于或优于传统的检测技术。RPA技术在线虫检测方面的灵敏度优于聚合酶链式反应。此外,本文还对该技术在寄生虫病防疫工作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 寄生虫 快速检测
原文传递
阴道毛滴虫感染对男性生殖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段玉娟 李朋举 +6 位作者 桑雨慧 吴璞成 商雨佳 郝利霞 王帅 李祥瑞 张振超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2-536,共5页
阴道毛滴虫是一种有鞭毛的寄生原虫,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性传播病原体之一。女性感染后阴道毛滴虫多寄生于阴道,导致滴虫性阴道炎。阴道毛滴虫也可感染男性,男性感染后虫体可经泌尿生殖道逆行至膀胱、前列腺、精囊、睾丸、附睾等组织,对精... 阴道毛滴虫是一种有鞭毛的寄生原虫,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性传播病原体之一。女性感染后阴道毛滴虫多寄生于阴道,导致滴虫性阴道炎。阴道毛滴虫也可感染男性,男性感染后虫体可经泌尿生殖道逆行至膀胱、前列腺、精囊、睾丸、附睾等组织,对精子细胞或其他组织造成严重损伤,引起尿道炎、前列腺炎、前列腺癌、弱精或无精,进而影响男性的生育能力。由于男性感染的临床症状较轻或无临床症状,因此常常被忽视。本文就近年来男性感染阴道毛滴虫造成精子、睾丸以及前列腺功能异常,进而导致男性不育的相关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毛滴虫 不育 精子 前列腺 睾丸
原文传递
人芽囊原虫体外培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沛 张富强 +4 位作者 何波 梅雪芳 张振超 李祥瑞 王帅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1207-1211,共5页
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呈世界性分布,是一种常见的人和动物肠道内寄生原虫,与多种胃肠道疾病(如腹痛、腹泻、肠黏膜损伤)密切相关。体外培养人芽囊原虫对于临床诊断人芽囊原虫感染、建立人芽囊原虫动物模型、进行基因型和致... 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呈世界性分布,是一种常见的人和动物肠道内寄生原虫,与多种胃肠道疾病(如腹痛、腹泻、肠黏膜损伤)密切相关。体外培养人芽囊原虫对于临床诊断人芽囊原虫感染、建立人芽囊原虫动物模型、进行基因型和致病机制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选择高效经济的培养基为人芽囊原虫的生活史、形态分类、感染免疫等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培养基的状态、种类、血清浓度和培养条件等是影响人芽囊原虫体外培养的重要因素。本综述总结了人芽囊原虫体外培养的研究进展及不同物理状态下适合人芽囊原虫快速生长繁殖的培养条件,阐述了不同培养基之间的差异及影响人芽囊原虫体外培养的因素,旨在为临床和科研工作者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 体外培养 培养条件
原文传递
肿瘤患者伴发弓形虫感染的概述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朋举 左素琼 +3 位作者 李浩然 张振超 李祥瑞 王帅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248-253,共6页
刚地弓形虫是一种重要的机会性致病原虫,可感染包括人在内的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肿瘤患者往往存在免疫功能障碍,而且经过多次放疗或化疗后,机体免疫力会进一步下降,导致隐性弓形虫感染复发的风险显著增加,严重时会引... 刚地弓形虫是一种重要的机会性致病原虫,可感染包括人在内的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肿瘤患者往往存在免疫功能障碍,而且经过多次放疗或化疗后,机体免疫力会进一步下降,导致隐性弓形虫感染复发的风险显著增加,严重时会引起患者死亡。随着近年来肿瘤患者人数的不断增加,肿瘤患者伴发弓形虫感染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文对肿瘤患者弓形虫感染状况进行概述,以为控制和治疗肿瘤患者弓形虫感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肿瘤
原文传递
刚地弓形虫穿孔素样蛋白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焦圆凯 刘森淇 +4 位作者 乔姣姣 李浩然 张振超 李祥瑞 王帅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529-1532,共4页
刚地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严重威胁着人和动物的健康。弓形虫穿孔素样蛋白1(TgPLP1)具有较强的免疫反应性,在弓形虫逸出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TgPLP1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在逸出宿主细胞中的作用以及在弓形虫病... 刚地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严重威胁着人和动物的健康。弓形虫穿孔素样蛋白1(TgPLP1)具有较强的免疫反应性,在弓形虫逸出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TgPLP1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在逸出宿主细胞中的作用以及在弓形虫病疫苗研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穿孔素样蛋白1 生物学特征 逸出 疫苗
原文传递
阴道毛滴虫分泌蛋白对小鼠精子质量的影响
16
作者 罗澄扬 郝利霞 +8 位作者 郭丽华 王兵立 纪思帆 连安娜 朱晓慧 梅雪芳 田晓薇 王帅 张振超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6-241,共6页
收集阴道毛滴虫分泌蛋白(TvESP),用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测定TvESP浓度,并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从昆明小鼠的附睾收集精子并调整精子密度为1×10^(7)/ml。将小鼠精子分为0、5、10、20、40、80 ng/μ... 收集阴道毛滴虫分泌蛋白(TvESP),用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测定TvESP浓度,并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从昆明小鼠的附睾收集精子并调整精子密度为1×10^(7)/ml。将小鼠精子分为0、5、10、20、40、80 ng/μl浓度组(每组设3个平行孔),分别与终浓度为0、5、10、20、40、80 ng/μl的TvESP共培养1 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精子活力,细胞流式检测精子凋亡情况;小鼠精子与TvESP作用0.5、1、2 h后,台盼蓝染液染色,计算精子死亡率;小鼠精子分别与终浓度为0和40 ng/μl的TvESP共培养1 h,荧光染料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精子顶体结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TvESP作用1 h后,5、10、20、40、80 ng/μl浓度组活力精子占比分别为(31.90±4.10)%、(23.00±4.90)%、(18.80±3.50)%、(13.60±1.20)%和(8.60±1.20)%,均低于0 ng/μl浓度组的(44.50±3.20)%(F=30.76,P<0.01);5、10、20、40、80 ng/μl浓度组精子的晚期凋亡率分别为(17.99±1.73)%、(22.43±1.53)%、(26.76±2.20)%、(32.05±1.68)%和(41.37±2.28)%,均高于0 ng/μl浓度组的(15.42±1.10)%(F=256.79,P<0.01)。TvESP作用0.5 h后,10、20、40和80 ng/μl浓度组精子的死亡率分别为(11.90±1.70)%、(14.10±1.40)%、(16.30±1.20)%、(17.90±1.30)%,均高于0 ng/μl浓度组的(7.80±1.10)%(F=15.72,P<0.05);TvESP作用1 h后,5、10、20、40、80 ng/μl浓度组精子的死亡率分别为(12.90±0.90)%、(14.60±0.90)%、(16.20±1.30)%、(18.10±1.10)%、(20.00±1.40)%,均高于0 ng/μl浓度组的(9.90±1.90)%(F=15.76,P<0.01);TvESP作用2 h后,10、20、40、80 ng/μl浓度组精子的死亡率分别为(17.00±1.20)%、(18.30±1.20)%、(20.50±1.20)%、(22.80±1.50)%,均高于0 ng/μl浓度组的(12.90±0.50)%(F=22.22,P<0.01)。TvESP作用1 h后,40 ng/μl浓度组精子的顶体轮廓不清、结构完整性被破坏。TvESP可降低精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毛滴虫 分泌蛋白 小鼠 精子质量
原文传递
噬菌体疗法:杀灭耐药菌
17
作者 査尔斯·施密特 闫冬(翻译) 《环球科学》 2019年第23期34-41,共8页
随着多重耐药菌感染在全球蔓延,一些抗生素已基本失效,而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噬菌体疗法,重新引起科学家的关注。博比·布格霍尔泽(Bobby Burgholzer)患有一种伴随他终生的遗传病--囊性纤维化,这种疾病极易导致呼吸道的反复感染。
关键词 耐药菌 噬菌体疗法 囊性纤维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 遗传病 抗生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