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胫骨中下1/3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对比
1
作者 费继明 王鑫 +2 位作者 苏士奇 徐顺利 郭龙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2期3862-3864,共3页
目的:分析对比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胫骨中下1/3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54例胫骨中下1/3粉碎性骨折患者,按照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7例。对照组选择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研究组... 目的:分析对比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胫骨中下1/3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54例胫骨中下1/3粉碎性骨折患者,按照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7例。对照组选择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研究组选择切开复位外侧“L”形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时间均更短(P<0.05);两组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康复总有效率更高,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相比于术前,两组术后的VAS评分明显降低,WHOQOL-100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术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WHOQOL-10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外侧“L”形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能让胫骨中下1/3粉碎性骨折患者创伤有效减轻,促进患者术后及早康复,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有效减轻疼痛程度,而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中下1/3粉碎性骨折 钢板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骨肽治疗早期四肢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任玉红 李小兵 李安琪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第1期64-65,68,共3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骨肽治疗早期四肢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新鲜骨折住院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注射用骨肽,对照组患者给予伤科... 目的:探讨注射用骨肽治疗早期四肢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新鲜骨折住院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注射用骨肽,对照组患者给予伤科接骨片。观察两组患者骨折愈合疗效、各部位骨折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83%(46/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17%(2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部位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42%(5/48)、8.33%(4/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骨肽治疗早期四肢骨折的疗效显著,可促进骨折愈合,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骨肽 骨折愈合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行为干预理论联合疼痛分级护理对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恐动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仁芬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13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讨计划行为理论干预结合疼痛分级护理对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恐动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29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46例)和观察组(147例)。对照组实施... 目的:探讨计划行为理论干预结合疼痛分级护理对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恐动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29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46例)和观察组(147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计划行为理论干预和疼痛分级护理模式。分析对比两组术后恐动症发生率,焦虑、抑郁评分情况,疼痛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恐动症发生率、恐动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得分、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下肢创伤性的患者术后采用疼痛分级护理与计划行为理论相结合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降低术后疼痛,减少或避免术后恐动症的发生,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折 恐动症 计划行为理论 疼痛分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