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三角韧带断裂的三踝骨折术中三角韧带处理策略下病情转归的差异性研究
1
作者 宋国明 马传飞 +1 位作者 董孝龙 王宏修 《海南医学》 2025年第4期476-481,共6页
目的探讨伴三角韧带断裂的三踝骨折术中三角韧带处理策略对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2月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伴三角韧带断裂的三踝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三角韧带处理策略不同分组,其中30例仅行切开... 目的探讨伴三角韧带断裂的三踝骨折术中三角韧带处理策略对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2月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伴三角韧带断裂的三踝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三角韧带处理策略不同分组,其中30例仅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者作为对照组,31例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和三角韧带修复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下地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术前、术后1个月和6个月踝关节静息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评分系统(AOFAS)评分、关节活动和影像学指标[踝关节内侧关节间隙(MCS)、距骨倾斜角(TT)]以及术后1个月和6个月关节活动情况(踝背伸-跖屈度、踝足内翻-外翻度);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行走时的疼痛程度、功能优良率和术后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失血量分别为(9.83±1.92)cm、(96.00±10.38)min、(112.59±15.48)m L,明显长(多)于对照组的(7.40±2.13)cm、(73.20±14.57)min、(98.60±17.35)m L,住院时间、下地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分别为(11.20±2.78)d、(9.00±2.56)周、(11.60±1.79)周,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67±3.19)d、(11.82±3.01)周、(14.15±2.36)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静息VAS评分分别为(1.72±0.51)分、(0.51±0.1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9±0.76)分、(0.93±0.27)分,AOFAS评分分别为(92.40±2.49)分、(97.02±0.8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57±3.75)分、(93.84±1.3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踝背伸-跖屈度分别为(9.02±2.57)°、(12.25±1.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2.20)°、(10.05±1.61)°,踝足内翻-外翻度分别为(8.57±2.13)°、(11.94±2.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78±2.05)°、(13.52±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MCS、TT分别为(2.61±0.46)mm、(2.57±0.49)mm、(2.06±0.61)°、(1.97±0.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0±0.67)mm、(2.98±0.61)mm、(2.99±0.87)°、(3.05±0.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个月完全无痛率为80.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00%,术后6个月功能优良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三角韧带断裂的三踝骨折术中修复三角韧带能缩短患者康复周期,改善术后静息痛、行走痛和关节活动,提高踝关节功能,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韧带断裂 三踝骨折 病情转归 疼痛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39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韩坤 任传同 +1 位作者 王青萍 齐广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21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39例应用掌侧入路结合掌侧锁定T形或斜T形(LCP)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行术后积极随访和疗效观察。结果经术后10~24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所有... 目的探讨应用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39例应用掌侧入路结合掌侧锁定T形或斜T形(LCP)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行术后积极随访和疗效观察。结果经术后10~24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所有骨折均获骨性愈合。采用腕关节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及X线测量指标行综合评价,39例术后平均掌倾角10.2°(7~16°),平均尺倾角24.3°(20~33°),无轴向短缩及关节面错位;功能评价:优22例,良1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2.3%。结论应用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是一种固定可靠、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侧入路 锁定钢板 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疗效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田园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8期77-78,共2页
目的针对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探讨其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总结手术内固定治疗14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病例,分析其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原因。结果 87例获得随诊,有2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1%,术后并发症主要包... 目的针对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探讨其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总结手术内固定治疗14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病例,分析其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原因。结果 87例获得随诊,有2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1%,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单纯髋内翻12例,患肢缩短8例,股骨颈干角变小1例。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的骨折选择合适内固定方法及术后避免过早患肢负重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内侧髌骨支持带缝合与石膏固定治疗急性髌骨脱位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张虎 叶明钧 叶挺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4期69-70,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关节镜内侧髌骨支持带缝合和石膏固定治疗急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髌骨脱位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内侧髌骨支持带缝合术治... 目的研究分析关节镜内侧髌骨支持带缝合和石膏固定治疗急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髌骨脱位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内侧髌骨支持带缝合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1年髌骨倾斜角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Lyshol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石膏外固定治疗,关节镜内侧髌骨支持带缝合术治疗急性髌骨脱位效果良好,可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髌骨支持带缝合术 石膏外固定 急性髌骨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O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及TossyⅡ、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被引量:3
5
作者 韩坤 任传同 +1 位作者 李静华 苗晋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0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AO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及TossyⅡ、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取经肩峰下插入AO锁骨钩钢板行内固定,并缝合修复断裂的喙锁韧带的手术方法 ,... 目的探讨应用AO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及TossyⅡ、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取经肩峰下插入AO锁骨钩钢板行内固定,并缝合修复断裂的喙锁韧带的手术方法 ,追踪随访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10~22个月(平均13.5个月)随访,按照Herscovici标准行功能评价:优19例,良14例,可3例,优良率91.7%。结论应用AO锁骨钩钢板治疗不稳定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及TossyⅡ、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方法固定可靠,可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锁骨钩钢板 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 肩锁关节TossyⅡ、Ⅲ型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复位与传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对比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虎 叶明钧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9期102-103,共2页
目的观察并对比关节镜辅助复位与传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关节镜辅助复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 目的观察并对比关节镜辅助复位与传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关节镜辅助复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功能优良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具有一定疗效,关节镜辅助复位术疗效更为显著,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应用价值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辅助复位 传统手术 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型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与疗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韩坤 齐广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9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不稳定型肩胛骨骨折患者23例的临床资料,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及不同的内固定材料行内固定手术,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并行积极随访评价。结果根据Hardegger功能评...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不稳定型肩胛骨骨折患者23例的临床资料,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及不同的内固定材料行内固定手术,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并行积极随访评价。结果根据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优14例,良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2.61%。结论对于不稳定型肩胛骨骨折采取不同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材料行手术治疗,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骨折 内固定 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1
8
作者 田园 叶明钧 李素君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1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手术治疗91例高龄髋部骨折,年龄80~94岁,平均85.4岁,其中股骨颈骨折5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9例,术前79例有内科合并症,围手术期完善各项检查控制并发症,治疗合并症。结果 91例均顺利完成手...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手术治疗91例高龄髋部骨折,年龄80~94岁,平均85.4岁,其中股骨颈骨折5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9例,术前79例有内科合并症,围手术期完善各项检查控制并发症,治疗合并症。结果 9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住院17d。术后有2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转内科治疗,1例术后并发肺栓塞死亡,6例并发肺部感染,3例并发消化道症状。结论术前正确评估,充分准备,合理选择内固定,术后主动功能锻炼,是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处理的重点,也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髋部骨折 围手术期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三钢板内固定治疗Rüdi-Allg?wer Ⅲ型Pilon骨折效果分析
9
作者 马传飞 苗晋军 +1 位作者 徐基涛 付洁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10期1758-1760,共3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三钢板内固定治疗Ru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7例Ru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患者,采用胫骨远端三钢板夹持内固定治疗,观察并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所...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三钢板内固定治疗Ru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7例Ru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患者,采用胫骨远端三钢板夹持内固定治疗,观察并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5-36个月(平均22个月)随访,所有骨折均未出现延迟或畸形愈合,平均负重时间为19周。参照Tometta评价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优21例,良10例,可6例,优良率83.78%。结论切开复位三钢板内固定治疗Ru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固定牢靠,在生物力学性能上能保证骨折以最佳方式愈合,有利于踝关节的早期无负重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 切开复位三钢板内固定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对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秀萍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20期237-238,共2页
采用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效果理想。针对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提出:对术前患者心理不良反应进行心理疏导,清除恐惧心理、正确评估患者一般状况,术后采用加强生命体征及引流液观察正确指导进行功能锻炼等对策,对康复期起到... 采用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效果理想。针对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提出:对术前患者心理不良反应进行心理疏导,清除恐惧心理、正确评估患者一般状况,术后采用加强生命体征及引流液观察正确指导进行功能锻炼等对策,对康复期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系统固定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不稳定型骨折33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坤 刘鹏 +1 位作者 苗晋军 齐广明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5期57-58,共2页
目的 探讨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33例肱骨近端复杂不稳定型骨折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10~22个月、平均18.60个月随访... 目的 探讨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33例肱骨近端复杂不稳定型骨折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10~22个月、平均18.60个月随访.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93.93%(31/33).结论 应用肱骨近端锬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不稳定型骨折,根据骨折类型及术后稳定性指导后期功能训练,能够获得较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不稳定型 肱骨近端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经皮微创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虎 杨玉峰 《临床研究》 2016年第8期37-38,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关节镜下经皮微创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单纯髌骨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经皮微创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 目的:研究分析关节镜下经皮微创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单纯髌骨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经皮微创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优良率。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总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关节镜下经皮微创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优良率,促进骨折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经皮微创张力带内固定 髌骨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下关节清理术结合术后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坤 王青萍 +1 位作者 苗晋军 齐广明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21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及术后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手术治疗疗效不佳的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56例66膝,根据患膝关节临床症状及疼痛部位,行关节镜下微创分型治疗,结合术后3周始行逐次关节腔内注射...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及术后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手术治疗疗效不佳的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56例66膝,根据患膝关节临床症状及疼痛部位,行关节镜下微创分型治疗,结合术后3周始行逐次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并积极随访≥1年观察疗效。结果:采用Tegner膝关节运动评级标准[1]进行评价:优(4级以上)25膝,良(3~4级)33膝,差(与术前比无改善)8例,优良率87.8%。结论:细致的临床检查、合理的分型微创治疗,结合术后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较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关节清理 玻璃酸钠 骨性关节炎
原文传递
应用AO中空加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坤 王鹏团 《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2007年第9期807-80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AO中空加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优越性及减少并发症有意义的途径。方法对56例单侧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行骨折分类、分型,并对其合并不同种类、数目之并存症行有效治疗后应用AO中空加压螺钉手术内固定术,术后均... 目的探讨应用AO中空加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优越性及减少并发症有意义的途径。方法对56例单侧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行骨折分类、分型,并对其合并不同种类、数目之并存症行有效治疗后应用AO中空加压螺钉手术内固定术,术后均定期随访。结果经平均39个月随访无术中及住院期间死亡病例,近期并发症11例,发生率为19.6%;远期并发症5例,发生率为8.9%,除两例骨折不愈合,一例股骨头坏死,一例术后37个月死于多发并存症外,余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率为92.8%。按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达89.29%,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易发生且因多有并存症而病情更严重复杂,应重视围手术期并存症的治疗,尽早解剖复位骨折并可靠固定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AO中空加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后稳定性好,符合生物力学特点,骨折愈合率高,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颈骨折 中空加压螺钉 骨折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非对称小切口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15
作者 韩坤 刘鹏 王青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20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肘关节内外侧非对称小切口配合多根克氏针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29例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采用经肘关节内外侧非对称小切口行骨折复位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辅以功能位石膏托外固定保护3... 目的探讨应用肘关节内外侧非对称小切口配合多根克氏针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29例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采用经肘关节内外侧非对称小切口行骨折复位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辅以功能位石膏托外固定保护3周,之后在指导下逐步进行功能训练并积极随访评价。结果 29例均获随访,时间10~18个月,骨折均愈合好,肘关节功能评定按Flynn标准:优21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89.66%。结论双侧非对称小切口配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操作简捷、复位准确、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非对称小切口 儿童 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克氏针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23例疗效分析
16
作者 韩坤 孔祥涛 李静华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年第4期37-38,共2页
目的 探讨应用双侧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23例成人肱骨髁间粉碎型骨折患者,根据Mayo评分系统对术后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患者均获12~36个月(平均18.5个月)随访,骨折均... 目的 探讨应用双侧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23例成人肱骨髁间粉碎型骨折患者,根据Mayo评分系统对术后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患者均获12~36个月(平均18.5个月)随访,骨折均获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个月。根据Mayo评分系统:优12例,良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2.61%(19/23)。结论 对于较复杂的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应用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重建钢板 肱骨髁间骨折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体温预防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7
作者 周倍先 陶春燕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6期741-742,共2页
目的观察低体温预防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6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予以术中常规护理,低体温预防组予以术中常规护理+低体温预防护理,比较两组的体温、凝血功能及围术期指标。结果麻醉30 mi... 目的观察低体温预防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6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予以术中常规护理,低体温预防组予以术中常规护理+低体温预防护理,比较两组的体温、凝血功能及围术期指标。结果麻醉30 min、麻醉60 min、手术结束时,低体温预防组的体温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低体温预防组的术后APTT、PT均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低体温预防护理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可提高患者体温,预防凝血功能异常,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低体温预防护理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促进体外缺氧的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定向分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付洁 宋海岩 +1 位作者 马传飞 刘慧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7-43,共7页
目的:观察褪黑素对体外缺氧诱导的小鼠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取孕12.5 d胚胎小鼠大脑皮质分离培养NSCs,建立缺氧模型。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分析褪黑素对缺氧诱导后不同时间点的NSCs增殖和分化的... 目的:观察褪黑素对体外缺氧诱导的小鼠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取孕12.5 d胚胎小鼠大脑皮质分离培养NSCs,建立缺氧模型。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分析褪黑素对缺氧诱导后不同时间点的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缺氧后NSCs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而褪黑素可显著改善这一现象,促进缺氧后NSCs的增殖。缺氧后NSCs向神经元的分化明显受阻,褪黑素处理组的神经元的分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作用高峰期是分化的第七天。结论:体外缺氧的NSCs增殖和分化均明显受到抑制,而褪黑素的干预可明显改善干细胞的增殖,促进NSCs向神经元的分化,但对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化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缺氧 神经干细胞 增殖 分化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儿童变应性鼻炎临床治疗现况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陶春燕 孙翔 徐灵敏 《中国医药》 2019年第10期1566-1570,共5页
目的通过调查我国学者在国内发表的相关论文,了解我国儿童常见病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现况。方法从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统计,收集我国科技人员2008-2017年发表的"儿童变应性鼻炎"临床治疗的相关专业论文,利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 目的通过调查我国学者在国内发表的相关论文,了解我国儿童常见病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现况。方法从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统计,收集我国科技人员2008-2017年发表的"儿童变应性鼻炎"临床治疗的相关专业论文,利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和SPSS软件对所采集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国内儿童变应性鼻炎临床治疗的相关研究近年来论文数量呈上升趋势,在2014年达到最高峰,为90篇,2014年后趋于相对稳定。发表期刊所属的领域仍然以儿科学和耳鼻咽喉科专业为主,其中南京中医药大学发表文献数量最多,为11篇。目前关注的热点为药物治疗、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和鼻腔冲洗。战略坐标图第一象限,包括第1聚类关键词,具体内容为药物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白三烯和抗组织胺药的治疗等,其向心度和密度均较高,提示儿童变应性鼻炎的药物治疗在整个研究主题中趋于核心作用。结论目前在临床治疗中,对于变应性鼻炎这个儿科常见病尚无理想而特效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仍然是目前的主要手段。鼻腔冲洗和中医药治疗的研究尚不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儿童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手术前MSSA筛查对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玉峰 徐基涛 齐广明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手术前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筛查对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行腰椎后路手术的734例腰椎退行... 目的探讨腰椎手术前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筛查对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行腰椎后路手术的734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行择期腰椎手术的587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术前未进行MSSA筛查,研究组患者术前进行常规MSSA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筛查,并采用莫罗匹星联合洗必泰方案进行去定植。观察两组患者术后SSI发生率,观察研究组患者MSSA和MRSA检出率,以及MSSA筛查和去定植对SSI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对照组SSI发生率为3.81%,研究组为1.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共采集鼻拭子样本587份,从101例患者标本中分离出10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0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MRSA 46例,占45.54%;检出MSSA 55例,占54.46%。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MSSA筛查和去定植是腰椎后路手术后SSI的保护性因素(OR=0.605,95%CI=0.526~0.760,P=0.006)。结论腰椎手术前筛查MSSA及去定植,可降低患者术后SSI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鼻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