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学科科研模块标杆管理重点探析——以伦敦大学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10所卓越院校为标杆
1
作者 蒋博雅 刘少瑜 +1 位作者 彭悦 尤韵雅 《华中建筑》 2021年第1期30-36,共7页
以伦敦大学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10所卓越标杆院校,利物浦大学、华盛顿大学、佛罗里达大学等18所同行院校为标杆,分析比较其建筑学学科组织架构与集群,基于建筑学科科研模块的三大平台,即"建筑作为一门学... 以伦敦大学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10所卓越标杆院校,利物浦大学、华盛顿大学、佛罗里达大学等18所同行院校为标杆,分析比较其建筑学学科组织架构与集群,基于建筑学科科研模块的三大平台,即"建筑作为一门学科"、"建筑作为一项职业"与"建筑作为公众参与的一种形式",总结了两项标杆管理基准,以达成"以人为本,过程驱动追求创造性和想象力"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教学组 科研模块 标杆管理基准 教职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社区“原居安老”支持性环境的构建、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云凤 李玲玲 王才强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1-147,共7页
城市社区环境对“原居安老”的支持性是集体抗衰老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积极老龄化来说意义重大。从住房环境适老化提升、社会和医疗服务系统、邻里环境和户外空间、邻里关系与社会机会4个层面,对新加坡高密度城市社区“原居安老... 城市社区环境对“原居安老”的支持性是集体抗衰老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积极老龄化来说意义重大。从住房环境适老化提升、社会和医疗服务系统、邻里环境和户外空间、邻里关系与社会机会4个层面,对新加坡高密度城市社区“原居安老”支持性环境进行建构和分析,并结合实践案例进一步阐述。提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支持性环境6大构建要点: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弹性规划机制、功能与社会资源的关联整合、户外开放空间促进人际关联与邻里互动、多方协同运营管理、主人翁意识培养与社会文化挖掘、地方熟悉与社区复原力,进而结合我国国情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 原居安老 支持性环境 新加坡组屋 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社区服务设施体系规划的演进历程、特征及启示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威 刘佳燕 王才强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25,共8页
社区生活圈服务设施体系的规划和建设是保障民生、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关键路径。文章通过对新加坡社区服务设施体系规划的发展历程、层级体系设置及设施规划的全面评述,总结其六大规划特点,包括社区服务设施体系规划与新镇规划全面结合... 社区生活圈服务设施体系的规划和建设是保障民生、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关键路径。文章通过对新加坡社区服务设施体系规划的发展历程、层级体系设置及设施规划的全面评述,总结其六大规划特点,包括社区服务设施体系规划与新镇规划全面结合并充分考虑弹性机制,重视设施功能和布局的高度整合,以高密度多样性的消费群体为支撑,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参与和协同运营,以生活需求和行为研究作为规划的根本出发点,以及全面鼓励社区参与规划与设施运营。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对我国社区生活圈服务设施体系规划的社会参与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生活圈服务设施 社区规划 新加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驻足”——美学视角下消费空间的艺术化设计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蒋博雅 黄宝麟 +1 位作者 刘少瑜 刘双阳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2-107,共6页
体验经济时代的人们迫切追求精神欲求与归属感,促使消费空间亟待设计层面的转型。以城市消费空间为对象,从美学视角基于挪威建筑学家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g-Schulz)的场所精神理论、德国美学家格诺特·波... 体验经济时代的人们迫切追求精神欲求与归属感,促使消费空间亟待设计层面的转型。以城市消费空间为对象,从美学视角基于挪威建筑学家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g-Schulz)的场所精神理论、德国美学家格诺特·波默(Gernot Bohme)的气氛美学理论,以北京侨福芳草地、K11艺术商城、新加坡福南购物商场为例,聚焦消费空间艺术化如何实现艺术与消费者间有序有距的对话。结论总结两类艺术化设计手法——“驻足”的途径:主题定位、气氛营造,使传统艺术化手法有效剥离了“同质”“无序”“刻板”的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空间 艺术化 主题定位 气氛营造 场所精神 气氛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乐龄”人士的开放包容社区精神的营造——以新加坡组屋公共空间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4
5
作者 陈云凤 李玲玲 王才强 《世界建筑》 2021年第4期87-95,128,共10页
本文针对新加坡组屋中老年人广泛参与的公共空间——空甲板、"市场—小贩中心—咖啡店"、结构化社交空间、室外绿化空间,论述空间场所的特性及老年人使用状况,并结合具体案例进一步阐述说明,并分析其"软"环境的支持... 本文针对新加坡组屋中老年人广泛参与的公共空间——空甲板、"市场—小贩中心—咖啡店"、结构化社交空间、室外绿化空间,论述空间场所的特性及老年人使用状况,并结合具体案例进一步阐述说明,并分析其"软"环境的支持性,建立"个体—社会关联—场所建设"社区精神关联体。总结出针对"乐龄"人士的高密度邻里社区中开放包容社区精神的营造要点,为提升我国社区建设中空间和老年人的互动关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包容社区精神 新加坡组屋 公共空间 “乐龄”人士 “个体-社会关联-场所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伦多的环境:探讨城市蔓延对大气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Quentin Chiotti 秦波 《国外城市规划》 2005年第2期48-52,共5页
包含大多伦多在内的"金马蹄"地区是加拿大最大的人口和经济中心,随着进一步的增长,这一地区的环境将承受更大的压力。本文以提交给安大略"精明增长"委员会的Neptis基金《污染调查报告》为基础,力图探讨城市蔓延、... 包含大多伦多在内的"金马蹄"地区是加拿大最大的人口和经济中心,随着进一步的增长,这一地区的环境将承受更大的压力。本文以提交给安大略"精明增长"委员会的Neptis基金《污染调查报告》为基础,力图探讨城市蔓延、交通、环境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报告所涉及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其中以"净收益"为原则的框架有助于大城市地区的决策者为未来做出"更为精明"的规划政策抉择,从而实现区域甚至是全球环境的根本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蔓延 多伦多 大气 经济中心 调查报告 人类健康 解决方案 规划政策 城市地区 全球环境 加拿大 委员会 安大略 实用性 决策者 净收益 基础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参数化设计优化到计算机辅助设计综合——设计搜索空间如何作为设计反思的媒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力凯 江山 吉国华 《当代建筑》 2020年第2期37-41,共5页
参数化设计优化常被用于建筑性能化设计,以借助计算机实现由建筑性能驱动的半自动化设计优化。虽然计算机可以无主观意图地在海量的设计变体中搜索优解,但参数化设计优化的结果仍与人为设定的优化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设计师与参... 参数化设计优化常被用于建筑性能化设计,以借助计算机实现由建筑性能驱动的半自动化设计优化。虽然计算机可以无主观意图地在海量的设计变体中搜索优解,但参数化设计优化的结果仍与人为设定的优化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设计师与参数化设计优化之间的媒介——设计搜索空间的讨论,本文试图说明参数化设计优化结果的质量与用于描述设计概念的参数化建模方法之间的关系。文章通过两个具体设计优化案例阐明,不明确或不合理的设计优化问题定义会导致不适用的设计搜索空间,以及调整和优化设计搜索空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性能化设计 参数化设计优化 设计搜索空间 计算性再现 计算机辅助设计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发展工业园区的新动力对中国传统工业港区转型升级的启示 在深圳自贸区赤湾片区产业升级和空间布局的实践 被引量:6
8
作者 邵勇 赖鸿展 张青玉 《时代建筑》 2019年第4期40-45,共6页
文章简要地回顾总结了新加坡发展工业园区的背景和产业升级特点,对新加坡发展工业园区的五个阶段进行重点阐述,以新环境、新形势下促进新加坡工业园区升级更新的"新动力、新引擎"为切入点,为当前中国传统工业港区的转型升级... 文章简要地回顾总结了新加坡发展工业园区的背景和产业升级特点,对新加坡发展工业园区的五个阶段进行重点阐述,以新环境、新形势下促进新加坡工业园区升级更新的"新动力、新引擎"为切入点,为当前中国传统工业港区的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探索在深圳自贸区赤湾片区产业升级和空间布局的理想架构,力图营造一个产业功能聚集、现代服务引领、多元创新、功能复合、港城融合的现代科技新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动力 工业园区 产业升级 城市更新 自贸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化发展和空间实践——转化中组屋公共空间的启示
9
作者 陈云凤 李玲玲 王才强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7,共8页
新加坡高密度组屋公共空间在不断转化中逐渐探索社区化发展和公共生活的激活,空间发展在空间实践中和更深层次的文化秩序相联系。文章梳理了新加坡组屋及其公共空间建设发展概况,分析组屋公共空间转化过程中重要的空间实践,对转化过程... 新加坡高密度组屋公共空间在不断转化中逐渐探索社区化发展和公共生活的激活,空间发展在空间实践中和更深层次的文化秩序相联系。文章梳理了新加坡组屋及其公共空间建设发展概况,分析组屋公共空间转化过程中重要的空间实践,对转化过程中的空间异质性探索和挑战进行解析。在我国居住区发展背景与“社区化”发展需求下,进一步提出从转化中组屋公共空间得到的启示,为我国社区建设和地域特色复兴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住房 公共空间 社区 空间实践 空间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移民的区位质量需求与公共服务消费--基于住房需求分解的研究和政策含义 被引量:20
10
作者 郑思齐 任荣荣 符育明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52,共10页
家庭对住房的需求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对住房自身所提供的居所服务的需求(居住空间需求)和对住房所在区位提供的公共服务的需求(区位质量需求)。其中,区位质量需求是由家庭对当地公共服务以及能够降低学习成本的社会交流活动的支付意愿所... 家庭对住房的需求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对住房自身所提供的居所服务的需求(居住空间需求)和对住房所在区位提供的公共服务的需求(区位质量需求)。其中,区位质量需求是由家庭对当地公共服务以及能够降低学习成本的社会交流活动的支付意愿所决定的。本文依据这一思路来研究户口状况对中国城市移民在住房选择方面的影响。在中国,"户口"作为一个人在城市永久居住的许可证,同时也决定了其能否享受当地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福利的权利。北京市居民抽样调查的实证研究表明,与居住空间需求相比,居民对于住房区位质量的需求对家庭收入和户口状况的反映更加敏感。研究结果显示,一方面消费者对公共服务和便利设施的支付意愿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另一方面,户籍制度限制了移民获得当地公共服务的机会,阻碍其为提升人力资本而投资的意愿,这都会造成福利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制度 住房需求 居住空间 区位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居民点整理利益分配理论构建与实践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茜宇 刘挺 张占录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5-120,共6页
基于土地发展权建立农村居民点整理利益分配理论,并以武汉市谦森岛典型项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为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构建和实践优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农村居民点整理实质上是土地发展权的转移和交易过程,该过程中土地发展权的价值... 基于土地发展权建立农村居民点整理利益分配理论,并以武汉市谦森岛典型项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为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构建和实践优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农村居民点整理实质上是土地发展权的转移和交易过程,该过程中土地发展权的价值体现为"建设用地出让价格-(农用地征收价格+开发成本)";(2)农村居民点整理中产生的利益经过了政府和村集体之间、集体和农户之间、农户内部之间的3次分配;(3)现状分配存在土地发展权接收区和发送区衔接方式需多样化、建新区村民需参与土地发展权价值分配、农户之间分配需合理化的优化空间;(4)未来分配可通过设定土地发展权系数、建立挂钩指标交易平台、配置村民标准发展面积、设置土地发展权分配费的政策设计进行优化。基于土地发展权的转移建立农村居民点整理利益分配理论,有利于理顺项目中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显化利益分配存在的问题,为利益分配优化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整理 利益分配 土地发展权转移理论 优化设计 谦森岛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分析与治理优化——基于山东省试点项目的调查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茜宇 刘婧 张占录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7年第3期338-342,共5页
基于山东省农村居民点整理项目的实地调查,以晏城镇李官社区和康驿镇康达社区为例进行模式分析和政策优化设计,为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改进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主要包括组织运作、空间布局、资金筹集和利益分配四个维... 基于山东省农村居民点整理项目的实地调查,以晏城镇李官社区和康驿镇康达社区为例进行模式分析和政策优化设计,为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改进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主要包括组织运作、空间布局、资金筹集和利益分配四个维度;2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具体模式虽然略有差别,但地方政府在整治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3山东省农村居民点整理存在着组织运作模式的运行主体单一、空间布局模式的未来考量不足、资金筹集模式的来源渠道有限、利益分配模式的配置失衡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进一步提出围绕模式的四个维度进行优化,即成立组织运作的三级指标交易机构、开展拆旧安置的空间动态置换、推动资金筹集的迭代补偿、建立市场机制下的利益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整理 模式优化 案例分析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本期主题"多伦多城市规划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Bryan H.Massam 韩笋生 严宁 《国外城市规划》 2005年第2期1-2,共2页
在过去的25年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使得中国在城市建设发展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快速的经济发展伴随着城市数量、城市人口及城市用地的大幅增加,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也在大幅度提高[1].随着制度的变革,新的城市政策不断产生,这些新政策... 在过去的25年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使得中国在城市建设发展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快速的经济发展伴随着城市数量、城市人口及城市用地的大幅增加,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也在大幅度提高[1].随着制度的变革,新的城市政策不断产生,这些新政策与一些原有的城市政策共同影响着城市的发展[2].市场机制正在逐步削弱和取代计划经济体制中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对城市发展的控制,房地产市场也越来越成为城市土地房屋等资源分配利用的主要机制[3].同时,改革和开放大大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在经济和文化活动方面的联系,在这个全球大舞台上,中国城市不得不参与资源的竞争,并正在努力学习其他国家在各个领域的经验[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研究 多伦多 主题 计划经济体制 城市政策 城市化水平 房地产市场 建设发展 对外开放 经济改革 经济发展 城市用地 城市人口 资源分配 城市土地 城市发展 行政手段 市场机制 大幅度 房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伦多文化规划及其实施 被引量:3
14
作者 Andrew Mankwong Lee 秦波 《国外城市规划》 2005年第2期53-57,共5页
本文详细审视了加拿大多伦多市的文化规划及其实施。1998年,7个位于多伦多都市区内的地万单元合并成为新多伦多市。于是,如何重新调整文化服务使之与区域和地方的文化发展需求相适应,成为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重要课题。为此,都市议会... 本文详细审视了加拿大多伦多市的文化规划及其实施。1998年,7个位于多伦多都市区内的地万单元合并成为新多伦多市。于是,如何重新调整文化服务使之与区域和地方的文化发展需求相适应,成为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重要课题。为此,都市议会着手于此方面的工作并于2003年实施了文化规划。该规划为多伦多未来十年的文化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本文回顾了支持文化发展的各项城市政策,相关的文化项目和近年来实施及完成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 多伦多市 1998年 2003年 单元合并 发展需求 发展方向 城市政策 文化发展 加拿大 都市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地区社区营造的经验与启示——以台南市银同社区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苏清木 朱苑薇 陈世明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22年第1期154-169,共16页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发展的难题也日益凸显,如何实现社区更好的发展,已成为一大挑战。我国台湾地区自1994年推动社区营造以来,“在地行动”“由下而上”“社区培力”“在操作中学习”“环境正义”和“民众参与”等理念助力社区整体实力的...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发展的难题也日益凸显,如何实现社区更好的发展,已成为一大挑战。我国台湾地区自1994年推动社区营造以来,“在地行动”“由下而上”“社区培力”“在操作中学习”“环境正义”和“民众参与”等理念助力社区整体实力的全面提升。因此,文章借镜我国台湾地区社区营造的政策规划与实施经验,从“人”“文”“地”“产”“景”五个面向,并以台南市银同社区为例,探讨社区的内生“培力”与“造人”方面的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营造 台湾地区 社区共识 经验与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伦多地区的公共交通:回顾与展望
16
作者 Edward J.Levy 尤文沛 《国外城市规划》 2005年第2期27-32,共6页
本文简述了150多年以来多伦多地区公共交通以及基础设施的发展历程。公共交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了一系列未能实行的规划,一些虚幻的成功和错误的行动。发展中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发展模式,包括早期的公共马车,到轨道马车,再... 本文简述了150多年以来多伦多地区公共交通以及基础设施的发展历程。公共交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了一系列未能实行的规划,一些虚幻的成功和错误的行动。发展中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发展模式,包括早期的公共马车,到轨道马车,再到后来的路面电车、化共汽车,最后再到带有空调系统的地铁和市郊火车。本文最后评价了由于长期缺乏国家和省政府的财政支持所引起的负面作用,但是随着形势的转变和机构之间合作的加强,作者最后表达了一种乐观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多伦多 展望 回顾 发展历程 基础设施 发展模式 路面电车 公共汽车 空调系统 负面作用 财政支持 省政府 后评价 马车 轨道 火车 地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跳跃滤波和时变参数估计的中国股市微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志东 黄雨婷 刘雯宇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93-1419,共27页
为了更为有效地探究微观市场结构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本文在状态空间模型框架下,同时将交易方向、带方向的交易量、交易间隔、微观噪声以及跳跃因素引入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中,建立全面的市场微观结构模型,以反映各变量对交易价格序列产生... 为了更为有效地探究微观市场结构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本文在状态空间模型框架下,同时将交易方向、带方向的交易量、交易间隔、微观噪声以及跳跃因素引入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中,建立全面的市场微观结构模型,以反映各变量对交易价格序列产生的暂时性和永久性影响.然后,在采用基于粒子滤波的非参数离群点检测方法检测跳跃并对跳跃进行滤波的基础上,运用贝叶斯最小二乘方法对微观结构模型系数、波动率以及状态变量进行实时更新和估计,在此基础上分析跳跃日度分布、日内分布、个股跳跃和共同跳跃特征,并同时判断不同交易方向、交易量的订单对价格产生的影响.最后选取2015年股灾期间、沪市股票的逐笔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我国股票高频时间序列跳跃和共同跳跃均存在日内季节性,且跳跃频率和大小与市场信息密切相关;买卖订单对交易价格及股票价值的影响并不是完全对称的,交易价格对于微观结构的敏感度、微观结构噪声也随市场波动而发生变化,熊市中都相对更高;考虑跳跃滤波并对参数进行实时估计可以提高价格对于交易的敏感度,能更好地捕捉市场微观结构在价格发现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微观结构 价格影响 跳跃检验 粒子滤波
原文传递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分析——以兰州市黄裕乡为例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茜宇 张占录 方杰代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4-49,共6页
以兰州市黄裕乡农村居民点整理项目为例,运用案例分析法对项目的组织运作、空间布局、资金筹集和利益分配模式进行纵向分析。结果表明:1)黄裕乡农村居民点整理属于政府主导型组织模式,滚动式搬迁和城镇培育型相结合的运作模式,耕地占补... 以兰州市黄裕乡农村居民点整理项目为例,运用案例分析法对项目的组织运作、空间布局、资金筹集和利益分配模式进行纵向分析。结果表明:1)黄裕乡农村居民点整理属于政府主导型组织模式,滚动式搬迁和城镇培育型相结合的运作模式,耕地占补平衡下的拆村并点型布局模式,政府包揽型资金筹集模式和多主体分层型利益分配模式;2)黄裕乡整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存在的共同问题,主要表现为运作主体单一,空间布局长远考虑不足,指标流转收益功能受限,利益分配关系复杂;3)未来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改进需围绕规划先行,促进指标交易跨区域流转,加强农民参与,寻求政策支持,引入市场力量等几个方面综合进行,从而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优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整理 整理模式 案例分析 黄土高原
原文传递
房地产税改革:动力和阻力 被引量:1
19
作者 符育明 《中国改革》 CSSCI 2010年第8期10-12,共3页
房地产税改革不仅是公共收入结构的改变,也需调整地方政府与老百姓的关系;要进一步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关键词 房地产税 改革 阻力 民主监督制度 收入结构 地方政府 公众参与 地方预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