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达通信频谱共享及一体化: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58
1
作者 刘凡 袁伟杰 +3 位作者 原进宏 张健 费泽松 周建明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7-484,共18页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全球通信产业对于无线频谱的需求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雷达与通信的频谱共享(RCSS)引起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其内涵不仅包括促成雷达与通信设备的同频共存、互不干扰,从而高效利用频谱,还包括设计一种...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全球通信产业对于无线频谱的需求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雷达与通信的频谱共享(RCSS)引起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其内涵不仅包括促成雷达与通信设备的同频共存、互不干扰,从而高效利用频谱,还包括设计一种兼容二者的新型一体化系统,使得该系统能同时完成信息传输与目标探测两种功能。该文围绕雷达与通信频谱共享的两种解决方案:(1)雷达与通信系统的同频共存(RCC);(2)雷达通信一体化(DFRC)系统设计,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综述。具体而言,该文首先讨论雷达通信在多个频段共存的实例,然后简要介绍了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场景。进一步地,讨论雷达通信同频共存和一体化系统的研究进展。最后,总结全文并讨论了该领域内的若干开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共享 雷达通信同频共存 雷达通信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谱注意力和无交叉联合分位数回归的海上风电功率超短期概率预测 被引量:1
2
作者 苏向敬 朱敏轩 +3 位作者 宇海波 李超杰 符杨 米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03-116,共14页
海上风电功率波动性和随机性强,其时序数据既存在时间上的全局性关联,又包含大量局部的短期噪声;同时,现有概率预测模型普遍采用的分位数回归方法存在分位数交叉问题,严重影响了预测结果的精度与合理性。针对上述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频... 海上风电功率波动性和随机性强,其时序数据既存在时间上的全局性关联,又包含大量局部的短期噪声;同时,现有概率预测模型普遍采用的分位数回归方法存在分位数交叉问题,严重影响了预测结果的精度与合理性。针对上述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频谱注意力和无交叉联合分位数回归的海上风电功率超短期概率预测方法。首先,结合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short-termmemory,LSTM)模型和频谱注意力模型,挖掘风电功率时序数据的全局长期依赖,并滤除局部噪声。其次,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基于联合分位数回归的损失函数模型,通过共享各分位数预测任务间的信息,自主动态调节各分位数损失的权重,避免分位数交叉问题。最后通过真实算例分析表明,相比于现有概率预测模型,所提模型的锐度指标提升了6%以上,连续等级概率分数提高了10%以上,故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并有效解决了分位数交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概率预测 频谱注意力机制 分位数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扰感知的多星协同跳波束资源分配
3
作者 胡金龙 刘继红 +4 位作者 周一青 曹欢 刘子凡 赵佳伟 原进宏 《电信科学》 2023年第8期17-28,共12页
跳波束(beam hopping,BH)技术是解决低地球轨道(low earth orbit,LEO)卫星波束数量受限、增强系统覆盖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现有研究通常考虑单颗LEO卫星的跳波束资源分配,然而实际的LEO系统是由多个轨道上的多颗卫星协同进行覆盖,现有... 跳波束(beam hopping,BH)技术是解决低地球轨道(low earth orbit,LEO)卫星波束数量受限、增强系统覆盖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现有研究通常考虑单颗LEO卫星的跳波束资源分配,然而实际的LEO系统是由多个轨道上的多颗卫星协同进行覆盖,现有研究忽略了卫星间的波束干扰,容易导致系统吞吐量降低、服务质量下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最大化波位服务满意度(beam service satisfaction,BSS)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感知的LEO多星协同跳波束资源分配模型(interference aware cooperative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LEO with beam hopping,IARA-BH),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的求解算法来得到多星协同跳波束资源分配方案(multi satellite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based on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MSIC-SAA)。仿真实验表明,相较于单星跳波束资源分配算法,MSIC-SAA算法的BSS提升了47.24%,平均信号干扰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noise ratio,SINR)提升了27.40%,同时系统吞吐量提升了22.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O卫星 跳波束 资源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注意力LSTM神经网络的可解释海上风电出力预测 被引量:54
4
作者 苏向敬 周汶鑫 +3 位作者 李超杰 米阳 符杨 董朝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1-151,共11页
海上风电面临复杂多变气象和海况条件的深度耦合影响,导致其出力预测精度有待提升。同时,预测模型的“黑盒”结构导致出力预测结果在工程应用中可信度偏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重注意力长短期记忆(DALSTM)网络的超短期海上风... 海上风电面临复杂多变气象和海况条件的深度耦合影响,导致其出力预测精度有待提升。同时,预测模型的“黑盒”结构导致出力预测结果在工程应用中可信度偏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重注意力长短期记忆(DALSTM)网络的超短期海上风电出力预测模型。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引入特征空间和时序双重注意力机制,动态挖掘海上风电出力与输入特征间的潜在相关性,并从特征和时间2个方面获得重要性量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模型的可解释性。最后,基于中国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数据采集与监控数据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DALSTM网络模型能够对海上风电出力进行有效的超短期预测,相比于传统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同时具有合理的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出力预测 长短期记忆 注意力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铋/铒共掺光纤荧光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武小娟 颜玢玢 +8 位作者 李春生 桑新柱 陈秀敏 余重秀 王葵如 苑金辉 程明胜 罗艳华 彭纲定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5-91,共7页
分别用980nm和830nm的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泵浦源激发铋/铒共掺光纤,采用前向和背向泵浦方式分析放大的自发辐射谱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泵浦功率的增大,荧光强度显著增强.利用980nm半导体激光器,采用前向泵浦方式可激发以1 142nm和1 53... 分别用980nm和830nm的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泵浦源激发铋/铒共掺光纤,采用前向和背向泵浦方式分析放大的自发辐射谱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泵浦功率的增大,荧光强度显著增强.利用980nm半导体激光器,采用前向泵浦方式可激发以1 142nm和1 536nm为中心的两个辐射带,以1 142nm为最高辐射峰的3dB带宽是141nm,以1 536nm为最高辐射峰的3dB带宽是29nm.利用830nm半导体激光器,采用前向泵浦方式可激发以1 421nm为中心的荧光谱,3dB带宽是447nm.980nm和830nm激光器分别前向泵浦铋/铒共掺光纤时,随着光纤长度的增加,荧光先增强后减弱;分别背向泵浦铋/铒共掺光纤时,随着光纤长度的增加,荧光强度先逐渐增强后保持稳定.在25~80℃的温度范围内,铋/铒共掺光纤的荧光强度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使用980nm和830nm泵浦源同时激发铋/铒共掺光纤,结果表明铋/铒共掺光纤的发光中心具有相对独立性,发光范围存在部分重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谱学 掺铋光纤 自发辐射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印刷电路板检测及分拣系统 被引量:5
6
作者 屠子美 王素娟 沈知玮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14期5-9,共5页
用机器视觉代替人眼能够进行缺陷检测;用机器人代替人力进行分拣,可保证分拣的效率、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文中结合二者优势,提出一种机器视觉的印刷电路板检测和分拣系统,以达到实时检测和快速分拣的目的。该系统利用智能相机配合光源得... 用机器视觉代替人眼能够进行缺陷检测;用机器人代替人力进行分拣,可保证分拣的效率、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文中结合二者优势,提出一种机器视觉的印刷电路板检测和分拣系统,以达到实时检测和快速分拣的目的。该系统利用智能相机配合光源得到检测对象的图像信息。针对印刷电路板的缺件、漏件、排针弯曲、焊脚不规整等缺陷,分别采用不同的检测算法和图像预处理措施,编写检测程序来快速识别检测对象是否存在缺陷,并将缺陷信息和印刷电路板坐标提供给机器人以实现印刷电路板的分拣,保证缺陷检测的准确性。另外,在图像定位上采用软件配准以节约人力和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系统可以满足印刷电路板的实时检测要求,达到较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电路板 缺陷检测 机器视觉 图像预处理 自动光学检测 模板匹配 灰度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TAGNN模型的可解释海上风电场多风机出力预测 被引量:9
7
作者 苏向敬 聂良钊 +3 位作者 李超杰 米阳 符杨 董朝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8-98,共11页
现有海上风电场出力预测研究对复杂时空关系考虑不足,且多为“黑盒”模型,缺乏可解释能力。为充分挖掘时空关联并实现模型可解释,提出一种基于多重时空注意力图神经网络(MSTAGNN)的海上风电场出力预测模型。首先,构建了一种考虑空间关... 现有海上风电场出力预测研究对复杂时空关系考虑不足,且多为“黑盒”模型,缺乏可解释能力。为充分挖掘时空关联并实现模型可解释,提出一种基于多重时空注意力图神经网络(MSTAGNN)的海上风电场出力预测模型。首先,构建了一种考虑空间关联的海上风电场图拓扑,并引入空间注意力机制实现图拓扑的动态变化;其次,分别利用图卷积网络和时间门控卷积网络有效提取空间和时间特征;接着,对所提模型引入多维多头注意力机制,使其获得多重可解释能力;最后,基于中国东海大桥风电场真实数据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相比传统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同时在空间、特征、时间多个维度具有合理的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出力预测 图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可解释性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电流保护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训哲 曹昂 盛逸标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37-41,78,共6页
文中在阐述分布式电源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基础上,建立了分布式电源(DG)的恒功率等效模型,详细讨论了分布式电源在故障点不同位置时,其对配电网原有三段式电流保护产生的具体影响。在PSCAD仿真软件中,搭建了含DG的10 kV配电网典型模型,利... 文中在阐述分布式电源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基础上,建立了分布式电源(DG)的恒功率等效模型,详细讨论了分布式电源在故障点不同位置时,其对配电网原有三段式电流保护产生的具体影响。在PSCAD仿真软件中,搭建了含DG的10 kV配电网典型模型,利用全波傅立叶算法对短路电流进行计算,通过与所配置保护的整定值对比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文提出了基于本地信息量的自适应电流保护方案,为并入DG后的配电网继电保护算法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PSCAD 自适应电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池寿命的虚拟电厂调频竞标模型及合作利润分配策略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雯 孙荣峰 +1 位作者 邱靖 柴庆冕 《全球能源互联网》 2020年第4期374-384,共11页
聚合的分布式能源可作为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在电力市场中提供辅助调频服务,来应对低碳经济下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给电力系统稳定性带来的挑战。为了引导VPP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对VPP所有者的经济激励尤为重要。研究... 聚合的分布式能源可作为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在电力市场中提供辅助调频服务,来应对低碳经济下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给电力系统稳定性带来的挑战。为了引导VPP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对VPP所有者的经济激励尤为重要。研究了澳大利亚国家电力市场中调频辅助服务市场机制,针对配网侧聚合的住宅屋顶光伏和电池储能系统的VPP,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提出了嵌入电池循环寿命模型的调频市场优化竞标策略和与风电合作的联合优化竞标策略。同时,根据讨价还价博弈理论,基于Nash–Harsanyi 讨价还价解提出了一种反映VPP真实价值的合作剩余分配策略。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成果为激发VPP潜在价值提供了一条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调频辅助服务市场 电池循环寿命模型 Nash–Harsanyi讨价还价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群风电场输电通道无功特性对电网电压波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邹竟成 王训哲 曹昂 《电气自动化》 2019年第4期50-53,79,共5页
风电场集群并网是抑制风电出力波动的有效手段,根据相关规划要求,输送如此大容量的风电必须采用高压或超高压输电线路,而其无功特性是影响电网电压波动的关键因素,是相关无功规划的重要参考,为此针对集群风电场输电通道无功特性及其对... 风电场集群并网是抑制风电出力波动的有效手段,根据相关规划要求,输送如此大容量的风电必须采用高压或超高压输电线路,而其无功特性是影响电网电压波动的关键因素,是相关无功规划的重要参考,为此针对集群风电场输电通道无功特性及其对并网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电压的影响进行探讨。从理论上推导分析了输电通道的无功特性及其对电压的影响,并在PSD-BPA软件中搭建含大规模风电的广东电网模型,结合风电典型日出力特性进行仿真测试。仿真结果验证了相关理论推导,表明在不同出力水平下输电通道和电网的无功交换和风电出力具有近似二次函数的关系,输电通道既能向电网输送无功也能吸收无功,由此引起接入PCC点电压的升降。理论计算和数值仿真结果对大规模风电并网后的无功规划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风电场 输电通道 无功特性 电压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宽带铋铒共掺光纤光源的光纤光栅传感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李春生 颜玢玢 +7 位作者 王大朋 林锦锋 崔亚男 桑新柱 王葵如 罗艳华 彭纲定 罗映祥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278,共6页
为开发低成本且性能稳定的超宽带光源,研究了基于铋铒共掺光纤(BEDF)的超宽带光源的输出光谱特性。当使用830nm激光器抽运时,输出光谱覆盖了整个O、E、S、C、L波段,半峰全宽达525nm。将该BEDF超宽带光源应用于波分复用光纤光栅传感系统... 为开发低成本且性能稳定的超宽带光源,研究了基于铋铒共掺光纤(BEDF)的超宽带光源的输出光谱特性。当使用830nm激光器抽运时,输出光谱覆盖了整个O、E、S、C、L波段,半峰全宽达525nm。将该BEDF超宽带光源应用于波分复用光纤光栅传感系统,实现了O波段和C波段的应力传感。实验结果表明,将BEDF超宽带光源应用于大规模光纤光栅传感网络,可大幅度提高传感系统的复用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超宽带光源 掺铋光纤 光纤光栅传感
原文传递
分布反馈式光纤激光器线宽特性及其展宽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倪家升 赵燕杰 +4 位作者 王昌 彭刚定 刘统玉 常军 孙志慧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00-205,共6页
针对分布反馈式光纤激光器(DFB-FL)线宽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分析了自脉动、相移光栅、激射窗口宽度以及外界环境扰动等因素对DFB-FL线宽的展宽作用.进一步提出了压缩DFB-FL线宽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给出了自注入锁... 针对分布反馈式光纤激光器(DFB-FL)线宽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分析了自脉动、相移光栅、激射窗口宽度以及外界环境扰动等因素对DFB-FL线宽的展宽作用.进一步提出了压缩DFB-FL线宽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给出了自注入锁模方式下对DFB-FL线宽压缩的对比实验结果,将DFB-FL的线宽从35 kHz压缩到了10 k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反馈式光纤激光器 自注入锁模 线宽特性
原文传递
掺铋光纤的宽带光放大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明胜 颜玢玢 +6 位作者 桑新柱 王葵如 苑金辉 余重秀 罗艳华 彭纲定 贾昌鑫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7-123,共7页
基于自主研制的掺铋光纤,对其进行光谱特性的实验和理论研究。通过实验测得的吸收光谱发现了4个明显的吸收带,其中心分别是494、816、946、1410 nm。运用Giles模型对此光纤进行了放大特性的研究,分析了光纤长度、抽运功率和输入信号光... 基于自主研制的掺铋光纤,对其进行光谱特性的实验和理论研究。通过实验测得的吸收光谱发现了4个明显的吸收带,其中心分别是494、816、946、1410 nm。运用Giles模型对此光纤进行了放大特性的研究,分析了光纤长度、抽运功率和输入信号光功率等参数对信号的增益和噪声指数的影响。建立了稳态情况下三能级跃迁模型的速率方程和传输方程,并利用Runge-Kutta算法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掺铋光纤在波长为830 nm、功率为200 m W的光波抽运时,1384~1480 nm波段的增益系数大于1.5 d B/m,噪声系数趋近5 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谱学 掺铋光纤 GILES模型 吸收谱 增益系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