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与基因克隆化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新华 孙立茹 张跃新 《传染病信息》 2002年第1期25-28,共4页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当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已转向利用新技术研究生物学、医学乃至动植物领域中基因的功能及调控作用,如个体的生长、发育和死亡等许多问题的产生与细胞间基因表达的关系研究...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当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已转向利用新技术研究生物学、医学乃至动植物领域中基因的功能及调控作用,如个体的生长、发育和死亡等许多问题的产生与细胞间基因表达的关系研究,尤其是分离和鉴定与危害人类健康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及一些原因不明的慢性疾病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基因,分离、鉴定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可为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探索疾病发生机制及寻找诊断及治疗的靶基因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 基因克隆化 SSH技术 肿瘤 疾病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保健教育对入伍新兵人格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志斌 苏世才 +3 位作者 孟新珍 陈海云 陈冬梅 王怀海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2年第5期543-549,共7页
目的 探讨心理保健教育对新兵个性特征的影响。方法 采用修订的成人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 )对 2 180名新兵个性特征进行调查 ,尔后以《军人精神卫生保健常识》为教材对他们进行心理保健教育 ,三年后对 15 33名完成者再次进行EPQ调查。... 目的 探讨心理保健教育对新兵个性特征的影响。方法 采用修订的成人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 )对 2 180名新兵个性特征进行调查 ,尔后以《军人精神卫生保健常识》为教材对他们进行心理保健教育 ,三年后对 15 33名完成者再次进行EPQ调查。结果 新兵及其自身对照组精神质 (P)量表分均低于龚氏和艾氏常模 ,而内外向 (E)量表分、神经质 (N )量表分和效度 (L)量表分均高于龚氏和艾氏常模。新兵内外向 (E)量表分高于其自身对照组 ,而精神质 (P)、神经质 (N)及效度 (L)量表分则低于其自身对照组。新兵及其自身对照组战士的个性以中间型居多 (分别为 6 4.5 4%和 6 3.14 % ) ,内向、倾向内向入伍新兵低于自身对照组 ,而中间、外向 ,倾向外向则高于自身对照组 (P <0 .0 5 ) ;情绪稳定性也以中间型为多 (分别为 6 5 .2 7%和 6 8.95 % ) ,稳定和中间入伍新兵低于自身对照组 ,而倾向不稳和不稳入伍则高于自身对照组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兵 人格特征 心理保健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常规疗法改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性状态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热娜.阿不列孜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7年第6期28-,30,共2页
目的分析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常规疗法改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性状态效果。方法选取80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收治时间为2014年2月10号到2016年2月10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前者实施常规治疗,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行... 目的分析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常规疗法改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性状态效果。方法选取80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收治时间为2014年2月10号到2016年2月10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前者实施常规治疗,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行舒血宁注射液注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在患者治愈率的对比中,研究组为87.50%,对照组为67.50%,前者的数据明显优于后者;在临床症状(脓血便、腹痛)消失时间上,研究组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小于0.05。结论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给予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血宁注射液 溃疡性结肠炎 炎性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胺碘呋酮的不良反应防治
4
作者 夏国强 蒋剑 范慧霞 《新疆医学》 2004年第5期87-88,共2页
乙胺碘呋酮是广谱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自70年代开始用于临床,原为抗心绞痛药,具有对冠状动脉周围血管直接扩张作用,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
关键词 乙胺碘呋酮 心房扑动 不良反应 治疗 抗心绞痛药 反复发作 心肌耗氧量 广谱 直接 防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总苷对清醒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孟新珍 王晓雯 +2 位作者 蒋晓燕 刘风霞 帕尔哈提.克里木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3年第3期239-242,共4页
目的 :探讨肉苁蓉总苷 (GCs)对清醒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结扎小鼠右侧颈总动脉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观察GCs对清醒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GCs可使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脑卒中指数、脑梗死范围百分比... 目的 :探讨肉苁蓉总苷 (GCs)对清醒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结扎小鼠右侧颈总动脉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观察GCs对清醒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GCs可使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脑卒中指数、脑梗死范围百分比、脑组织丙二醛 (MDA)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降低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升高。结论 :GCs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肉苁蓉总苷 脂质过氧化 一氧化氮合酶 保护作用 小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