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原高寒地区大量输血患者血液管理策略 ——附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王海莹 张进进 +6 位作者 陈立力 孙晓丽 魏翠 黄永莉 朱迎春 陈冲 邢颜超 《中国输血杂志》 2025年第2期268-273,共6页
目的 探讨高原高寒地区大量输血患者的血液管理策略(patient blood management, PBM)。方法 分析1例高原高寒地区肝破裂患者大量输血的救治过程,结合输血难点及文献内容复习,探讨高原高寒地区大量输血患者的PBM。结果 患者术前血常规检... 目的 探讨高原高寒地区大量输血患者的血液管理策略(patient blood management, PBM)。方法 分析1例高原高寒地区肝破裂患者大量输血的救治过程,结合输血难点及文献内容复习,探讨高原高寒地区大量输血患者的PBM。结果 患者术前血常规检测:红细胞(red blood cell, RBC)计数3.14×10^(12)/L,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10^(6) g/L,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 HCT)30.40%,PLT计数115.00×10^(9)/L;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18.9 s,纤维蛋白原浓度(fibrinogen, FiB)1.31 g/L,D二聚体(D dimer, DD)>6μg/m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dtion products, FDP)25.86μg/mL;超声检查和影像学表现提示肝挫裂伤/肝内血肿、脾挫裂伤、腹腔大量积血;判断患者出血量≥2 000 mL,术中需大量输血;术中及时输注红细胞成分,并根据患者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测结果指导血液成分输注,为患者的成功救治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常规检测结果:RBC计数4.32×10^(12)/L,Hb 144 g/L,HCT 39.50%,PLT计数329.00×10^(9)/L;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 APTT) 29.3 s, PT 12.1 s, FiB 2.728 g/L,DD>6μg/mL,FDP 25.86μg/mL。20 d后出院,出院后定期复查,复查结果无异常。结论 个体化PBM应全面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血红蛋白下降程度和动态凝血检测结果以及现有救治条件综合制定,高效合理的患者PBM可有效改善高原高寒地区大量输血患者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高寒地区 大量输血 患者血液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膝骨关节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龚瑾 张进进 +2 位作者 陈立力 王辉 邢颜超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2,共8页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退行性疾病,病理特征为滑膜炎症、软骨丢失等,常表现为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治疗手段,如药物注射和手术干预,主要致力于缓解症状,对于软骨的修...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退行性疾病,病理特征为滑膜炎症、软骨丢失等,常表现为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治疗手段,如药物注射和手术干预,主要致力于缓解症状,对于软骨的修复效果有限。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因具有抗炎和软骨再生能力,成为治疗KOA的新希望。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临床中应用hUC-MSCs治疗KOA的理论依据、研究设计及疗效评价进行论述,同时围绕hUC-MSCs临床应用中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需攻克的方向展开探讨,以期为临床应用hUC-MSCs治疗KOA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膝骨关节炎 软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帕替尼对晚期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和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牛瑶 古丽努尔.库尔班 +2 位作者 雍娴婷 侯丽 唐婧 《肿瘤药学》 CAS 2018年第6期960-964,共5页
目的探究阿帕替尼对晚期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和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替吉奥进行治疗,研究组35例患者采用阿帕替尼进行治疗。对两组患... 目的探究阿帕替尼对晚期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和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替吉奥进行治疗,研究组35例患者采用阿帕替尼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血清肿瘤标志物、治疗效果及无进展生存期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IFN-γ、TNF-α及IL-4、IL-1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IFN-γ、TNF-α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IL-4、IL-10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l99、CAl25、SC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8.6%,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4.3%,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无进展生存期为3.5个月,研究组为5.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可降低晚期肺癌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和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晚期肺癌 临床效果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输血科的运用及其输血信息化建设远景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孙晓丽 范力星 +1 位作者 高婷 邢颜超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对输血科工作效率和工作误差的影响,以及输血信息化的建设远景。方法选择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疆军区总医院输血科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统计的共计26294份输血资... 目的探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对输血科工作效率和工作误差的影响,以及输血信息化的建设远景。方法选择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疆军区总医院输血科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统计的共计26294份输血资料为研究对象。按照统计输血资料所采用的信息管理系统不同,将其分为LIS使用前组(n=12759)及LIs使用后组。n=13535)。LIS使用前组的输血资料统计采用“军卫一号”输血与检验管理系统,统计时间为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LIS使用后组输血资料统计采用LIS,统计时间为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信息管理系统统计的输血资料包括工作效率和工作差错发生率2个部分。工作效率指标包括配发血效率、血型检测效率、传染病检测效率等;工作差错发生率包括标本误差率、漏计费误差率、重复计费率、血液过期率。对2组输血资料上述各个指标之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①LIS使用后组的血型检测效率为(33.9±3.5)份/(人·d),传染病检测效率为(80.3±5.1)份/(人·d),分别高于LIS使用前组的(24.3±3.1)份/(人·d)和(60.2±4.5)份/(人·d),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52、-19.23,P〈O.001)。②LIS使用后组的标本误差率、漏计费误差率、重复计费率及血液过期率分别为(0.0300±0.0003)%、(0.0800土0.0018)%、(0.2500±0.0019)O及(O.080o±o.OOl5)%,均低于LIS使用前组的(O.9400±0.0024)%、(O.960o士o.0038)%、(1.030o士0.0048)%及(o.480o±0.0050)%,并且差异均亦有统计学意义(t=31.06、11.01、6.76、2.97,P〈O.05)。结论LIS可提高输血科工作效率并减少差错,今后输血信息化工作可针对输血流程管理、大数据分析、扁平化管理、质量控制、信息化标准及信息安全等方面继续加强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管理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系统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化
原文传递
Tim-3/galectin-9调控脂多糖诱导的人淋巴细胞中Th1/Th2细胞平衡 被引量:4
5
作者 孙晓丽 张进进 +3 位作者 宋凤英 黄永莉 陈立力 邢颜超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10期1542-1548,共7页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在脂多糖(LPS)诱导淋巴细胞炎性过程中对辅助性T细胞(Th)Th1/Th2细胞失衡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脓毒症患者的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RT-qPCR检测Tim-3...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在脂多糖(LPS)诱导淋巴细胞炎性过程中对辅助性T细胞(Th)Th1/Th2细胞失衡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脓毒症患者的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RT-qPCR检测Tim-3、galectin-9、T-bet和GATA3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sTim-3、galectin-9、IFN-γ和IL-4的水平;分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LPS刺激建立体外炎性模型;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Th1和Th2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JAK2/STAT3相关因子的表达;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Tim-3、galectin-9、IFN-γ和IL-4的相关性。结果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Tim-3和galectin-9的mRNA表达增多,sTim-3、galectin-9、IL-4和GATA-3升高,IFN-γ和T-bet水平下降,磷酸化JAK2和STAT3升高(P<0.05)。阻断Tim-3表达后,IFN-γ水平升高,而IL-4的水平明显下降,磷酸化JAK2和STAT3下降(P<0.05)。Tim-3、IL-4与galectin-9呈正相关,而Tim-3与IFN-γ呈负相关,IFN-γ与galectin-9呈负相关,Tim-3与IL-4呈正相关。结论在LPS诱导的炎性细胞中,Tim-3/galectin-9可能调控JAK2/STAT3通路,导致Th1/Th2细胞的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 半乳糖凝集素-9 辅助性T细胞 JAK2/STAT3通路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进进 孙晓丽 +4 位作者 王海莹 魏翠 黄永莉 陈立力 邢颜超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63-64,69,共3页
目的对淋巴细胞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治疗果进行对比观察。方法将200例封闭抗体阴性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100例患者实施常规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10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 目的对淋巴细胞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治疗果进行对比观察。方法将200例封闭抗体阴性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100例患者实施常规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10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妊娠成功率为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可显著提高患者妊娠成功率,临床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免疫治疗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裂解液凝胶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进进 王海莹 +2 位作者 黄永莉 孙晓丽 邢颜超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68-70,共3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裂解液凝胶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收集糖尿病足溃疡患者32例(Wagner分级2-4级),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清创换药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血小板裂解液凝胶进行治疗... 目的观察血小板裂解液凝胶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收集糖尿病足溃疡患者32例(Wagner分级2-4级),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清创换药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血小板裂解液凝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临床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血小板裂解液凝胶治疗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愈合迅速,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裂解液凝胶 糖尿病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秘创面愈合过程:从损伤到完全恢复的科学之旅
8
作者 赖章丽 陈立力 张磊磊 《科学之友》 2025年第3期51-52,共2页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不仅是抵御外界伤害和感染的第一道防线,还参与体温调节、感知环境刺激及保护体内器官的作用。它的结构复杂且精密,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构成,每一层都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共同确保皮肤的完整性和功能。
关键词 体内器官 第一道防线 体温调节 创面愈合过程 感知环境 皮下组织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对比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宋凤英 孙晓丽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第8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采取常规检验或生化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0月收治患者98例对照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检验方式,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生化检验,比较两组的检验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检验有效率为97.96%,而对照...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采取常规检验或生化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0月收治患者98例对照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检验方式,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生化检验,比较两组的检验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检验有效率为97.96%,而对照组患者检验有效率为85.71%(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采取生化检验的有效率较常规检验显著更高,生化检验有助于提高检验准确率,可作为糖尿病患者诊断检验的优选方式应用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常规检验 生化检验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生脉胶囊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及部分机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喻露 阿依努尔 +2 位作者 杜泽慧 冯莉 杨四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2109-2112,共4页
目的:评估灯盏生脉胶囊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疗效,探讨其实现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7月新疆军区总医院首诊为VCI的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接... 目的:评估灯盏生脉胶囊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疗效,探讨其实现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7月新疆军区总医院首诊为VCI的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VCI患者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灯盏生脉胶囊,持续治疗3个月后评估疗效。比较2组患者认知功能量表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及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的水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MoCA评分值高于对照组,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辨证量表(SDSVD)评分值低于对照组;智能衰退、反应迟钝、头晕耳鸣、纳呆等中医证候积分值低于对照组;血清中ET-1的水平低于对照组,NO的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中SOD、GSH-Px的水平高于对照组,MDA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服药期间皮疹、腹泻便秘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生脉胶囊可有效改善VCI患者的认知功能且有良好的用药安全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管内皮功能、抗氧化应激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灯盏生脉胶囊 中医证候积分 血管内皮功能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几点招募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迎春 马郦 邢颜超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3期606-607,共2页
近几年,伴随我国输血事业不断进步与发展,作为在临床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血小板成分血输注,在治疗血液性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效果。相较于手工制备血小板而言,机采血小板更具科学性与安全性。但实际采集过程中由于受到采集环境与采集人员等不... 近几年,伴随我国输血事业不断进步与发展,作为在临床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血小板成分血输注,在治疗血液性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效果。相较于手工制备血小板而言,机采血小板更具科学性与安全性。但实际采集过程中由于受到采集环境与采集人员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困难。如何不断增加无偿机采献血人员,并同时予以有效巩固,是相关血站工作人员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献血者 招募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干血浆在战创伤失血性休克救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陆红祥 古丽努尔·库尔班 文爱清 《创伤外科杂志》 2022年第2期96-99,106,共5页
失血性休克是战创伤患者伤后早期的主要死亡原因,及早输注血浆可有效提高战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存活率。冻干血浆(FDP)与新鲜冰冻血浆(FFP)的成分基本相同,在战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护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同时其在储存、运输等后... 失血性休克是战创伤患者伤后早期的主要死亡原因,及早输注血浆可有效提高战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存活率。冻干血浆(FDP)与新鲜冰冻血浆(FFP)的成分基本相同,在战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护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同时其在储存、运输等后勤保障中具备优势,无论是在战时或平时的创伤救治中都能够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液体复苏,提升战创伤伤员的救治水平。本文拟从FDP的研究状况、临床应用效果及使用优势方面做系统分析,以期为FDP在战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战创伤 冻干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年龄小儿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森茹 鲁洪男 《我和宝贝》 2021年第4期78-79,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小儿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急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包括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ELISA法轮状病毒检测,分析所有患儿病原... 目的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小儿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急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包括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ELISA法轮状病毒检测,分析所有患儿病原菌分布情况,比较不同年龄、性别患儿病原菌检出率。结果100例患儿标本中共检出病原微生物40株(40.0%),其中轮状病毒8株(8.0%)、志贺菌4株(4.0%)、大肠埃希菌25株(25.0%),沙门菌3株(3.0%);1~2岁患儿常见病原微生物总检出率显著高于0.4~1岁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株病原菌感染患儿中,女患儿19例(47.5%),男患儿21例(52.5%),不同性别患儿常见病原微生物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急性腹泻中不同年龄患儿病原微生物检出情况存在一定差异,但病原微生物检出情况与患儿性别无关,小儿急性腹泻大肠埃希菌为小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因此,治疗时应注意患儿年龄差异,并分析病原微生物分布规律和感染类型,以对症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急性腹泻 病原微生物 细菌分离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献血员ALT初筛不合格因素分析及延期献血招募方法
14
作者 朱迎春 李涛 +1 位作者 陈冲 邢颜超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2期287-288,共2页
目的分析献血员ALT初筛不合格因素及延期献血招募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至我院爱心屋献血的献血员共5,956名,按年限不同将其分为三组,2015年2,313名、2016年2,059名、2017年1,584名,比较三组献血员ALT不合格率,同步分析其... 目的分析献血员ALT初筛不合格因素及延期献血招募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至我院爱心屋献血的献血员共5,956名,按年限不同将其分为三组,2015年2,313名、2016年2,059名、2017年1,584名,比较三组献血员ALT不合格率,同步分析其不合格因素及延期献血招募方式。结果经组间比较显示2015年ALT不合格率为(261例)11.28%,2016年ALT不合格率为(159例)7.72%,2017年ALT不合格率为(93例)5.87%;同时显示ALT初筛不合格是献血员淘汰的主要原因;此外,指导献血员健康生活是实现延期献血招募的有效方法。结论 ALT不合格为献血员初筛淘汰的主要因素,故此血站相关工作人员应在献血员日常生活中予以全面、优质的健康教育指导,以降低其初筛淘汰率,增加献血人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 不合格因素 延期献血 招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
15
作者 奎国艳 冉盈 《我和宝贝》 2021年第4期61-61,63,共2页
目的分析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小儿100例为对照组。所有小儿均接受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 目的分析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小儿100例为对照组。所有小儿均接受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比较两组hs-CRP、IgG、IgA、IgM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IgG、IgA水平低于对照组,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诊断中,hs-CRP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可作为小儿手足口病的诊断与鉴别指标,为治疗提供较准确的科学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免疫球蛋白 小儿手足口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抗体免疫印迹试验不确定结果的特征及鉴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32
16
作者 鲍作义 刘永健 +7 位作者 王海燕 王全力 骆群 刘元东 马峰 邢颜超 童贻刚 李敬云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8-481,共4页
目的研究HIV抗体确认不确定结果的血清学特征并比较不同实验方法鉴别不确定结果的效果。方法以解放军艾滋病检测确认实验室2005—2006年确认的42例HIV抗体不确定者为研究对象,对血清样本进行HIV抗体条带免疫印迹检测、HIV病毒载量检测... 目的研究HIV抗体确认不确定结果的血清学特征并比较不同实验方法鉴别不确定结果的效果。方法以解放军艾滋病检测确认实验室2005—2006年确认的42例HIV抗体不确定者为研究对象,对血清样本进行HIV抗体条带免疫印迹检测、HIV病毒载量检测和HIV-1 p24抗原检测,同时进行随访,将随访前后的标本同时检测,比较免疫印迹带型的进展,判断HIV感染的真实状况,以随访的结果为标准,判断不同的方法鉴别不确定结果的效果。结果(1)42例HIV抗体不确定病例中,共有8种带型:p24(45.2%)、gp160(30.9%)、gp160±p24(11.9%)。(2)对23例进行3个月以上随访,其中22例带型没有变化,判断为HIV抗体阴性;1例的带型在随访后出现显著进展,满足HIV抗体阳性诊断标准;随访证实,22例(95.6%)的不确定是非特异反应,只有1例是早期HIV感染。(3)对23例通过随访确定HIV感染状态的病例,条带免疫印迹检测1例血清学阳转的病例为阳性,22例血清学没有进展的病例巾16例为阴性,6例仍为不确定,特异性是72.7%。HIV-1 p24抗原检测23份标本全部为阴性,1例血清学阳转标本漏检。检测7份血浆标本的病毒载量,1例血清学阳转的病例病毒载量为18000cp/ml,而6例血清学没有进展的病例检测结果全部低于最低检测限(〈LDL)。结论条带免疫印迹试验能够鉴别大约70.0%的不确定反应,病毒载量检测也是鉴别不确定结果的有效方法;使用这两种方法,可以对HIV抗体不确定进行早期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抗体 免疫印迹确认
原文传递
急诊手术患者抢救护理应急预案在宫外孕大出血患者抢救手术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17
作者 赖章丽 陈立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87-90,共4页
宫外孕是指孕卵在非子宫体腔位置着床并发育,又称异位妊娠,占妇产科急腹症80%以上。宫外孕最常见的部位是输卵管壶腹部,输卵管妊娠如未及时诊疗,很容易发生输卵管破裂,引发大出血,患者常伴有一侧下腹痛、停经后阴道出血,甚至发生失血性... 宫外孕是指孕卵在非子宫体腔位置着床并发育,又称异位妊娠,占妇产科急腹症80%以上。宫外孕最常见的部位是输卵管壶腹部,输卵管妊娠如未及时诊疗,很容易发生输卵管破裂,引发大出血,患者常伴有一侧下腹痛、停经后阴道出血,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症状[1-3]。因宫外孕大出血患者病情具有起病急骤、进展快速、出血隐匿、出血量难以确定等特点[2],除了紧急的手术治疗止血、快速的血液补给外,果断判断病情并快速高效的展开手术抢救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所在科室针对宫外孕大出血等突发手术抢救事件,根据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制定了《急诊手术患者抢救护理应急预案》,优化了手术抢救护理工作的有效措施和处理流程,并将其应用于宫外孕大出血患者的手术抢救护理工作,取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外孕大出血 抢救手术护理 应急预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