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种棉花脱叶剂脱叶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高丽丽 李淦 +2 位作者 徐新霞 郑慧 张巨松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39,共5页
在新疆玛纳斯县六户地镇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小区实验,研究真功夫、脱吐隆、棉海、棉花低温脱叶剂4种脱叶剂对棉花脱叶效果、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脱叶剂处理下的棉花单铃重、成熟度及马克隆值略小于清水处理,但差异不显著(P&... 在新疆玛纳斯县六户地镇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小区实验,研究真功夫、脱吐隆、棉海、棉花低温脱叶剂4种脱叶剂对棉花脱叶效果、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脱叶剂处理下的棉花单铃重、成熟度及马克隆值略小于清水处理,但差异不显著(P>0.05)。脱叶剂处理和清水处理下的产量、衣分、纤维长度、伸长率、整齐度、比强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喷施脱吐隆20d后脱叶率达到88.5%,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喷施脱叶剂20d后,脱吐隆处理与棉花低温脱叶剂处理下棉花吐絮率较好,分别为91.1%和88.9%。脱吐隆和棉花低温脱叶剂适宜在北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脱叶剂 产量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中不同植物病毒介导的VIGE体系的研究
2
作者 雷建峰 李月 +6 位作者 代培红 赵燚 尤扬子 贾建国 赵帅 曲延英 刘晓东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78-987,共10页
植物病毒介导sgRNA的传递与表达相比传统转化完整的编辑载体进行基因编辑具有巨大优势,因为sgRNA的表达可以伴随着病毒的复制和移动而快速扩增、累积,从而产生高效的基因编辑效率。为在棉花中开发应用更多植物病毒介导的基因编辑系统(vi... 植物病毒介导sgRNA的传递与表达相比传统转化完整的编辑载体进行基因编辑具有巨大优势,因为sgRNA的表达可以伴随着病毒的复制和移动而快速扩增、累积,从而产生高效的基因编辑效率。为在棉花中开发应用更多植物病毒介导的基因编辑系统(virus-induced genome editing,VIGE)。本研究以超表达Cas9(Cas9-OE)棉花作为VIGE受体,在棉花中分别建立了棉花叶皱缩病毒(cotton leaf crumple virus,CLCrV)和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 rattle virus,TRV)介导的VIGE系统。首先CLCrV和TRV介导的VIGE均可以靶向敲除棉花GhBsrk1和GhMAPKKK2基因A亚组和D亚组基因组序列,验证了这2个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一步量化这2个系统对GhBsrk1和GhMAPKKK2基因的编辑效率结果发现,CLCrV和TRV介导的VIGE均能够产生高效的基因编辑效率,并且2种系统基因编辑效率不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还探究了使用棉花内源U6启动子和拟南芥U6启动子驱动sgRNA对VIGE基因编辑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这2个启动子介导的VIGE均能够产生高效的基因编辑效率,并且基于这2种启动子介导的VIGE系统基因编辑效率不存在显著差异。以上结果预示着可以开发更多的植物病毒载体应用于棉花基因编辑的研究,进而获得高效的sgRNA筛选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CLCrV TRV VIGE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模式和品种对棉花光合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明辉 叶尔兰·木合塔尔 +3 位作者 翟梦华 李雪瑞 徐新龙 张巨松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7-546,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与品种对棉花光合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于2022年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海楼镇进行,选择2种不同株型结构的棉花品种源棉11号、新陆中80号、新陆中84号和J206-5,选用2种种植模式:76 cm等行距(1膜3...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与品种对棉花光合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于2022年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海楼镇进行,选择2种不同株型结构的棉花品种源棉11号、新陆中80号、新陆中84号和J206-5,选用2种种植模式:76 cm等行距(1膜3行)和(66+10)cm宽窄行(1膜6行),设置田间试验分析不同种植模式及品种对棉花生育进程、植株形态、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棉花品种在1膜3行处理下较1膜6行处理生育期缩短4~6 d,株高、始果枝高度、果枝夹角和平均果枝长度受种植模式影响较大。盛铃前期之前,不同株型棉花品种在1膜3行处理下的叶面积指数较高。但随着生育期推移,株型松散型的源棉11号、J206-5和株型紧凑的新陆中80号、新陆中84号分别在1膜3行处理、1膜6行处理下叶面积指数下降幅度较小,在棉花生育后期能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盛花期前,不同株型棉花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均表现为1膜3行处理高于1膜6行处理,但在盛花期至吐絮阶段,株型松散型的源棉11号、J206-5和株型紧凑的新陆中80号、新陆中84号净光合速率分别在1膜3行处理、1膜6行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且下降缓慢,延长了光合作用持续时间,有利于棉花后期产量形成。株型松散型的源棉11号、J206-5在1膜3行处理下较1膜6行处理皮棉产量增加15.45%~17.23%,株型紧凑的新陆中80号、新陆中84号在1膜6行处理下皮棉产量较1膜3行处理增产9.23%~12.00%。【结论】不同株型棉花品种应选择适宜的种植模式,才能进一步发挥其增产潜力。株型松散的棉花品种适宜在76 cm等行距下种植,株型紧凑的棉花品种适宜在(66+10)cm模式下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种植模式 品种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施铃肥对化学封顶棉花光合特性、秋桃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4
作者 胡浩然 段松江 +3 位作者 张承洁 吴一帆 张巨松 郭仁松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57,共9页
化学封顶会加快棉花衰老进程,造成棉花养分供应不足,影响顶部棉铃正常发育,导致棉花顶部不结铃、结铃少、铃质量低,最终影响产量。为解决该问题,以J206-5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置2个铃期增施尿素处理[0 kg/hm^(2)(N0)和150... 化学封顶会加快棉花衰老进程,造成棉花养分供应不足,影响顶部棉铃正常发育,导致棉花顶部不结铃、结铃少、铃质量低,最终影响产量。为解决该问题,以J206-5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置2个铃期增施尿素处理[0 kg/hm^(2)(N0)和150 kg/hm^(2)(N1)],副区设置4种铃期叶面肥喷施处理[不喷施叶面肥(F0)和喷施1%硫酸钾(F1)、0.1%硼酸盐(F2)、0.3%磷酸二氢钾(F3)],共8个处理,探究化学封顶条件下增施铃肥对棉花光合能力、秋桃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功能叶SPAD值在增施铃肥后21 d达到峰值,所有处理中以N1F3处理SPAD值最高,较N0F0提高15.02%。增施铃肥后21 d,N0水平下F3、F1、F2处理净光合速率(Pn)分别较F0处理显著提高20.72%、17.71%和14.42%,N1水平下,F3、F1处理分别较F0处理显著提高20.00%、11.81%。增施铃肥处理的秋桃棉铃长度、体积均高于N0F0处理,其中除N0F2处理外,各处理秋桃棉铃长度均与N0F0处理差异显著。在同一氮肥水平下,F1—F3处理秋桃棉籽与纤维干质量均高于F0处理;N0水平下,F1与F3处理棉籽、纤维干质量分别较F0处理显著提高31.43%、25.53%与38.57%、35.46%;N1水平下,F1—F3处理棉籽干质量较F0处理显著提高32.92%、17.39%、37.89%,F1与F3处理的纤维干质量分别较F0处理提高23.81%与32.65%。增施铃肥各处理的秋桃单铃质量与籽棉产量均高于N0F0处理,其中N1F3处理秋桃单铃质量最大(6.18 g),较N0F0处理显著提高14.44%;除N0F2、N1F0、N1F2处理外,各处理籽棉产量均显著高于N0F0处理,其中N1F3处理籽棉产量最高,达7 273.35 kg/hm^(2),较N0F0处理显著提高30.20%。综上所述,基于棉花化学封顶且纯氮施用量为南疆常规水平300~375 kg/hm^(2)条件下,建议于棉花铃期增施尿素150kg/hm^(2)配合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可提升棉花光合能力,利于秋桃生物量的积累,增加棉花秋桃数量及单铃质量,进而提高棉花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化学封顶 增施铃肥 秋桃发育 光合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喷施不同浓度缩节胺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5
作者 李雪瑞 翟梦华 +2 位作者 徐新龙 孙明辉 张巨松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5-1093,共9页
【目的】研究无人机喷施不同浓度缩节胺对棉花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为构建棉花轻简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缩节胺剂量相同的条件下,共设置6个不同兑水量控制缩节胺浓度(缩节胺分次分时期喷施,共7次),分别为7.5(C_(1))、15(C_(2))、... 【目的】研究无人机喷施不同浓度缩节胺对棉花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为构建棉花轻简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缩节胺剂量相同的条件下,共设置6个不同兑水量控制缩节胺浓度(缩节胺分次分时期喷施,共7次),分别为7.5(C_(1))、15(C_(2))、22.5(C_(3))、30(C_(4))、37.5(C_(5))、45(C_(6))L/hm^(2),分析不同缩节胺浓度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喷施低浓度缩节胺(C_(5)、C_(6))会延长棉花生育期,使棉花贪青晚熟;中浓度缩节胺(C_(3)、C_(4))处理的棉花株高较低,对棉花株高抑制效果最好,其中C_(4)处理产量最高;高浓度缩节胺(C_(1)、C_(2))处理会使棉花生育时期提前,缩短生育期,促早熟,但不利于伏前桃增长,还会降低棉花单铃重。【结论】新疆南疆地区种植棉花使用无人机化控时,选择兑水量为30 L/hm^(2)(C_(4))的调控效果最优,且皮棉产量达到2762.6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无人机 缩节胺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棉花基因型幼苗耐寒性分析及其鉴定指标筛选 被引量:71
6
作者 武辉 侯丽丽 +5 位作者 周艳飞 范志超 石俊毅 阿丽艳 肉孜 张巨松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03-1713,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棉花幼苗耐寒特性,筛选耐低温鉴定指标,建立可靠的棉花耐寒性数学评价模型,为棉花耐寒新品种选育、推广及大规模品种耐寒性评价奠定基础。【方法】以15个棉花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其在低温胁迫(5℃、12 h)及恢...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棉花幼苗耐寒特性,筛选耐低温鉴定指标,建立可靠的棉花耐寒性数学评价模型,为棉花耐寒新品种选育、推广及大规模品种耐寒性评价奠定基础。【方法】以15个棉花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其在低温胁迫(5℃、12 h)及恢复处理(25℃、24 h)下幼苗叶片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等12个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以各单项指标的耐寒系数作为衡量耐寒性的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对其耐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2个单项生理指标转换为7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通过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将15个棉花品种(系)按耐寒性强弱划分为3类;通过逐步回归建立棉花幼苗耐寒性评价数学模型,D=0.275-0.244Fo1+0.206Fv/Fm1+0.326gs2-0.056SS+0.225MDA+0.038REC(R2=0.995),估计精度大于94.25%,并筛选出6个耐寒性鉴定指标,分别是Fo1、Fv/Fm1、gs2、SS、MDA和REC。【结论】耐寒性强的棉花品种(系)幼苗叶片在低温胁迫下受到伤害较轻,能保持较高的光合电子传递能力,经常温恢复后叶片气孔导度较高,便于光合气体交换,有助于光合能力的恢复;在相同逆境下,通过测定Fo1、Fv/Fm1、gs2、SS、MDA和REC等6个鉴定指标,可进行棉花品种耐寒性强弱的快速鉴定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耐寒性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逐步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幼苗对不同程度低温逆境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35
7
作者 武辉 张巨松 +4 位作者 石俊毅 范志超 阿丽艳.肉孜 张萍 郑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82,共9页
以‘新陆早33号’(冷敏感)和‘中棉所50号’(高耐寒)棉花品种为材料,采用人工模拟低温方法,研究不同温度和时间处理下棉花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响应特征,探讨不同温度胁迫下棉花的抗逆机制。结果显示:(1)随胁迫温... 以‘新陆早33号’(冷敏感)和‘中棉所50号’(高耐寒)棉花品种为材料,采用人工模拟低温方法,研究不同温度和时间处理下棉花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响应特征,探讨不同温度胁迫下棉花的抗逆机制。结果显示:(1)随胁迫温度降低、胁迫时间延长,两参试棉花品种幼苗遭受低温伤害的程度逐渐加剧,尤以5℃和0℃处理表现最为明显。(2)经15℃及10℃处理后,植株叶片REC、POD活性、SP和Pro含量总体上随胁迫时间延长而提高,MDA含量、APX活性和SS含量则先升后降,并均于处理24h时达峰值;而在5℃及0℃处理下,REC和SOD、POD活性以及MDA、SS、SP含量迅速上升,APX活性、Pro含量则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3)与‘新陆早33号’相比,‘中棉所50号’在各处理水平下均可保持更大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上升幅度。研究表明,在不同程度低温逆境中,棉花幼苗可通过调节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启动相应抗逆调节方式来维持代谢平衡,增强抗逆性;高耐寒性品种在低温逆境中具有更灵敏、高效的活性氧清除能力和渗透调节响应机制,从而有效抵御低温逆境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苗期 低温胁迫 抗氧化酶 渗透调节 生理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弱光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及能量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武辉 周艳飞 +4 位作者 侯丽丽 范志超 石俊毅 阿丽艳.肉孜 张巨松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3-399,共7页
【目的】探讨低温弱光胁迫下不同基因型棉花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及能量分配的响应机制,为棉花耐低温品种选育及筛选耐低温鉴定指标和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种不同基因型棉花幼苗为试材,通过5℃、100μmol/(m2.s)低温弱光处理,测... 【目的】探讨低温弱光胁迫下不同基因型棉花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及能量分配的响应机制,为棉花耐低温品种选育及筛选耐低温鉴定指标和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种不同基因型棉花幼苗为试材,通过5℃、100μmol/(m2.s)低温弱光处理,测定12 h内叶绿素荧光相关参数。【结果】低温弱光胁迫提高了初始荧光Fo、光合功能相对限制值L(PFD),显著降低了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等指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则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同时,PSI激发能分配系数σ、天线热耗散速率Drate增大,PSII激发能分配系数β、光化学速率Prate降低。【结论】低温弱光胁迫导致棉花幼苗叶片PSII光化学活性降低,光合电子传递过程受抑,更多的光能用于天线热耗散,且干扰了PSI和PSII间的激发能分配和传递。综合各指标分析,新陆中28号与中棉所50号在低温弱光胁迫下表现出良好的光能分配、利用能力,耐低温能力较强,新陆早42号与中棉所43号次之,新陆早33号和新陆早19号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幼苗 基因型 低温弱光胁迫 叶绿素荧光 能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机采棉行距配置对棉花生长发育及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31
9
作者 徐新霞 雷建峰 +6 位作者 高丽丽 郑慧 李淦 王立红 锁忠程 李君 张巨松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1-56,共6页
以新陆早32号为供试材料,在新疆自然生态环境下研究不同机采棉行距配置(66+10 cm、72+4 cm)对棉花生长发育及其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72+4模式利于棉花前期生长,因其地膜覆盖率高,采光面积大,地温高;66+10模式利于棉花中后期的... 以新陆早32号为供试材料,在新疆自然生态环境下研究不同机采棉行距配置(66+10 cm、72+4 cm)对棉花生长发育及其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72+4模式利于棉花前期生长,因其地膜覆盖率高,采光面积大,地温高;66+10模式利于棉花中后期的生长,因其通风透光性强;其中66+10模式与72+4模式相比,棉花生育时期提前3 d,株高高于72+4模式15.66%,叶片多于72+4模式13.53%,两者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以此为基础,66+10模式下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得到有效合理的协调,并促进了生殖器官干物质的积累,且因中后期的通风透光性强,提高了外围铃比例,为增产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棉 行距配置 生长发育 光合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枣棉间作系统棉花干物质和氮素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8
10
作者 段云佳 谭玲 +4 位作者 张巨松 曹公利 侍卫红 石俊毅 阿丽艳.肉孜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41-1448,共8页
以南疆主栽品种中棉所49为材料,通过4个尿素水平[纯N 0(N0)、207(N1)、310(N2)、414(N3)kg/hm2],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枣棉间作体系中棉花的干物质动态增长以及氮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棉花干物质及氮素积累均符合Logistic方程,... 以南疆主栽品种中棉所49为材料,通过4个尿素水平[纯N 0(N0)、207(N1)、310(N2)、414(N3)kg/hm2],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枣棉间作体系中棉花的干物质动态增长以及氮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棉花干物质及氮素积累均符合Logistic方程,棉株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在N0、N1处理中表现出近冠区大于远冠区,N2、N3则相反。近冠区过多或过少施氮推迟了棉株干物质快速积累起始时间和最大积累速率出现的时间,减少了干物质在生殖器官中的积累量,较高氮素处理引起的棉株代谢产物积累的减少量小于低氮或不施氮处理。适宜的施氮量利于棉花前期的生物量和氮素的快速积累,棉株有较大的光合产物吸收和积累速率以及较早的最大速率出现日,有利于产量的形成。氮肥施用量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棉花光合产物特征参数的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枣棉间作 施氮量 干物质 氮素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花粉中高效转录U6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雷建峰 伍娟 +5 位作者 陈晓俊 於添平 倪志勇 李月 张巨松 刘晓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794-3802,共9页
【目的】以棉花品种新海16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 L.)Gb U6启动子,筛选出能在棉花生殖细胞中(花粉)高效转录的Gb U6启动子,为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进行棉花分子育种奠定重要基础。【方法】采用两轮PCR方法克隆... 【目的】以棉花品种新海16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 L.)Gb U6启动子,筛选出能在棉花生殖细胞中(花粉)高效转录的Gb U6启动子,为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进行棉花分子育种奠定重要基础。【方法】采用两轮PCR方法克隆完整的Gb U6启动子。根据网上公布的棉花基因组数据库序列,利用Primer5.0软件设计5对引物,进行第一轮能覆盖完整Gb U6启动子的PCR扩增,产物克隆测序正确后,再利用transfer PCR法将Gb U6启动子精确亚克隆到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载体中;第二轮扩增产物测序正确后,运用DNAMAN软件对克隆成功的5个Gb U6启动子序列中具有转录功能的必要元件进行分析;然后以p BI101质粒DNA为模板,PCR扩增并克隆GUS报告基因,经酶切鉴定、测序正确后,用BbsⅠ酶切GUS,连入经同样酶切后的5个Gb U6启动子对应的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载体中,转化、酶切鉴定,获得对应的5种Gb U6::GUS的表达载体。将含有Ca MV35S启动子驱动的GUS表达载体作为棉花花粉瞬时转化的阳性对照,以上述6种表达载体DNA为模板,采用高保真酶的PCR扩增法获得高浓度DNA片段,利用基因枪轰击法将5种Gb U6::GUS和阳性对照的DNA片段分别转化棉花花粉,并进行GUS染色,最后用体式显微镜观察染色情况。每个启动子的基因枪转化重复3次,最后根据染色深浅筛选出在棉花生殖细胞中高效转录的Gb U6启动子。【结果】经两轮PCR扩增后获得5种Gb U6启动子,启动子长度分别为1 166、1 119、1 134、1 214和1 176 bp,并构建获得了相应的5种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载体;对拟南芥和克隆的5个Gb U6启动子序列进行序列比对,结果表明,Gb U6启动子区与拟南芥U6启动子一样,也含有比较保守的-60 bp位置的USE元件和-30 bp位置的TATA框,而且这两个元件之间的距离也非常固定;用Gb U6::GUS的DNA片段瞬时转化棉花花粉,发现基因枪瞬时转化的3次重复结果显示克隆得到的5个Gb U6启动子有4个能驱动GUS在棉花花粉中表达,棉花花粉被染成蓝色。其中Gb U6-5P::GUS的染色相对较深,接近于Ca MV35S启动子。【结论】成功克隆了棉花生殖细胞中高效转录的Gb U6启动子,为构建棉花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载体系统提供了有效的启动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GbU6启动子 克隆 花粉 瞬时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C对杂交棉生长发育调控效应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徐新霞 苏丽丽 +2 位作者 魏鑫 刘翠 张巨松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37-1242,共6页
【目的】研究缩节胺喷施次数对杂交棉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适宜的缩节胺喷施次数,为其在杂交棉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杂交棉品种鲁棉研30号为材料,在田间设置缩节胺(DPC)6种不同喷施次数处理,研究DPC化学调控对杂交棉叶面... 【目的】研究缩节胺喷施次数对杂交棉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适宜的缩节胺喷施次数,为其在杂交棉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杂交棉品种鲁棉研30号为材料,在田间设置缩节胺(DPC)6种不同喷施次数处理,研究DPC化学调控对杂交棉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棉铃时空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DPC喷施三次的处理效果最佳,棉花全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呈单峰曲线,峰值均在盛铃期,最高值为4.8;棉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得到了有效合理的协调,并促进了生殖器官干物质的累积。改善棉花成铃结构,使棉铃空间分布均匀,并具有提高单株成铃数的效果,较对照增加0.41~1.74个成铃数;棉株单株铃数和单铃重显著增加,皮棉产量达到3 583.3 kg/hm2。【结论】在肥水适量的基础上,适期运用DPC对棉花进行系统的化学调控,其中化控三次最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棉 DPC 叶面积指数 干物质积累 时空分布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对非充分灌溉下棉花花铃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补偿作用 被引量:21
13
作者 石洪亮 严青青 +2 位作者 张巨松 李春艳 窦海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96-1204,共9页
研究氮肥对非充分灌溉下棉花花铃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补偿作用及其机制,以期为干旱地区棉花水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新陆中54号"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总灌溉量2800 m^3 hm^(–2)(非充分灌溉)和3800 m^3 hm^(–... 研究氮肥对非充分灌溉下棉花花铃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补偿作用及其机制,以期为干旱地区棉花水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新陆中54号"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总灌溉量2800 m^3 hm^(–2)(非充分灌溉)和3800 m^3 hm^(–2)(常规灌溉),副区为4个施氮(纯N)水平(0、150、300和450 kg hm^(–2))。同一氮肥处理下,非充分灌溉处理棉花花铃期叶面积指数(LAI)、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单株光合产物积累与分配、单株结铃数、单铃重及籽棉产量均低于常规灌溉处理,但籽棉增产率和灌溉水生产力高于常规灌溉处理;同一灌溉量下,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棉花花铃期LAI和单株光合产物积累量先增后降,且表现为N450>N300>N150>N0,T_r、P_n、单株光合产物向生殖器官分配比例、单株结铃数、单铃重、籽棉产量、籽棉增产率及灌溉水生产力均表现为N300>N450>N150>N0;非充分灌溉下增施氮肥的补偿效果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N300处理补偿效果最显著,与常规灌溉处理相比,补偿效应主要表现在棉花花铃期P_n平均提高10.9%,单株光合产物积累向生殖积累器官分配比例提高10.7%,单株结铃数、单铃重、籽棉增产率及灌溉水生产力分别提高5.0%、8.0%、7.1%和7.5%;氮肥对棉花花铃期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大于水分。非充分灌溉下氮肥施用量为300 kg hm^(–2)时补偿效应最大,虽然在产量上有所下降,但从干旱地区农业缺水的现实考虑,可准确灌溉施肥,且籽棉产量较常规灌溉处理仅下降1.3%。因此,在南疆自然生态条件下,非充分灌溉下施氮300 kg hm^(–2)时棉花花铃期LAI、T_r、P_n及单株光合产物积累量适宜,向生殖器官转运补偿效果显著,具有最大的产量补偿作用,且节水2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非充分灌溉 氮肥 光合特性 灌溉水生产力 产量 补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水杨酸对NaCl胁迫下棉花幼苗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3
14
作者 王立红 李星星 +2 位作者 孙影影 阿曼古丽.买买提阿力 张巨松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4-162,共9页
以‘中棉所41号’(耐盐品种)和‘中棉所49号’(中等耐盐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水杨酸(SA)浸种+叶面喷施复合处理,通过温室盆栽试验探究了0.60%NaCl胁迫下外源SA对棉花幼苗生长、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NaCl胁迫显... 以‘中棉所41号’(耐盐品种)和‘中棉所49号’(中等耐盐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水杨酸(SA)浸种+叶面喷施复合处理,通过温室盆栽试验探究了0.60%NaCl胁迫下外源SA对棉花幼苗生长、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NaCl胁迫显著抑制了棉花幼苗的生长,外源SA处理下棉花幼苗的株高、叶面积、干物质质量、根系活力、根冠比均有升高,叶片中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和脯氨酸(Pro)含量增加,叶片和根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提高,且棉花幼苗根系的SOD、POD和CAT活性小于叶片,SA处理对棉花幼苗根系酶活力的提高幅度大于叶片。(2)SA浸种+叶面喷施复合处理对0.60%NaCl胁迫的缓解作用优于单独SA浸种处理,尤以0.05mmol·L^(-1)浸种+0.2mmol·L^(-1)叶面喷施处理最好。(3)两品种比较,SA对‘中棉所49号’的盐胁迫缓解作用大于‘中棉所41号’,且以棉花幼苗根系生长发育的表现最为显著;外源SA使‘中棉所41号’的根系活力提高10.58%~57.56%,‘中棉所49号’提高15.08%~80.48%。研究发现,外源SA能通过调控棉花幼苗的渗透调节和抗氧化能力来减轻细胞膜损伤,提高其耐盐性,但缓解效应在不同耐性品种和处理方式间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棉花幼苗 盐胁迫 渗透调节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棉花品种生长特性分析及耐寒性鉴定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星星 严青青 +2 位作者 王立红 魏鑫 张巨松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4-591,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棉花品种幼苗耐寒特性,为耐寒新品种选育、推广奠定基础。[方法]以新陆早45、48、50、51、57、60号6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温度处理对不同棉花品种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和抗寒性鉴定。[结果]同一温度处理... [目的]研究不同棉花品种幼苗耐寒特性,为耐寒新品种选育、推广奠定基础。[方法]以新陆早45、48、50、51、57、60号6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温度处理对不同棉花品种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和抗寒性鉴定。[结果]同一温度处理下新陆早50和57号的种子活力较强,发芽率较高,耐低温的能力相对于其他品种较强。低温条件下棉花幼苗株高生长受到抑制,尤其严重抑制了地下部分的生长,新陆早45、48、50、51、57、60号抑制率分别为70.75%、64.89%、69.87%、50.77%、61.78%、69.14%;随温度升高,各品种的根长密度增长率也呈现上升趋势,温度为24℃时比12℃时的根长密度分别增长了92.17%、92.69%、94.17%、89.83%、92.77%、94.61%;随温度升高,各品种根系质量均升高,24℃比12℃处理分别增长了70.70%、64.87%、69.84%、50.74%、61.77%、69.13%。低温处理下,各品种根系总长度和总表面积呈下降趋势,同时影响着棉花幼苗根系小径及总长度的生长。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棉花幼苗的7个单项指标转换成4个彼此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计算得出综合评价D值。通过聚类分析,将6个棉花品种划分为3种类型:新陆早45、48号为不耐寒棉花品种;新陆早50、51、60号为中耐寒品种;新陆早57号为强耐寒品种。[结论]低温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叶片和根系对营养物质和水分的吸收,抑制了棉花幼苗的生长发育。种植新陆早57号可减少春季低温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低温胁迫 生长特性 根系统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距配置对机采棉花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徐新霞 雷建峰 +5 位作者 高丽丽 郑慧 李淦 王立红 锁忠程 张巨松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79-1485,共7页
在新疆自然生态环境下,以‘新陆早32号’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对2种机采棉行距配置模式(66cm+10cm、72cm+4cm)下的冠层结构、光合特性及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6cm+10cm模式下形成的冠层结构较72cm+4cm模式更有利于棉花生育后期通风透... 在新疆自然生态环境下,以‘新陆早32号’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对2种机采棉行距配置模式(66cm+10cm、72cm+4cm)下的冠层结构、光合特性及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6cm+10cm模式下形成的冠层结构较72cm+4cm模式更有利于棉花生育后期通风透光,从而促使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强,持续时间长,使得66cm+10cm模式籽棉产量显著高于72cm+4cm模式,2模式间单铃数呈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棉花 行距配置 冠层结构 光合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对非充分灌溉下棉花产量及品质的补偿作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石洪亮 张巨松 +2 位作者 严青青 李春艳 李健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4-145,共12页
【目的】水分不能按照棉花正常需水量进行灌溉,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会造成一定影响,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氮肥施用量来缩小因灌溉水不足对棉花所造成的影响,以期为干旱地区棉花水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棉花‘新陆... 【目的】水分不能按照棉花正常需水量进行灌溉,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会造成一定影响,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氮肥施用量来缩小因灌溉水不足对棉花所造成的影响,以期为干旱地区棉花水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棉花‘新陆中54号’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总灌溉量,分别为2800m^3/hm^2(非充分灌溉)、3800 m^3/hm^2(常规灌溉),副区为4个施氮(N)水平,即0 kg/hm^2(N0)、150 kg/hm^2(N150)、300 kg/hm^2(N300)、450 kg/hm^2(N450)。测定了棉花的生长、棉绒品质和棉花的肥水利用率。【结果】同一氮肥处理下,非充分灌溉处理干物质与氮素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及拐点时间均较常规灌溉处理提前,干物质与氮素最大积累量及积累速率、干物质与氮素向生殖器官分配比例、氮素向生殖器官的转移率、籽棉产量及品质均低于常规灌溉处理,但籽棉增产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及水、氮利用率均高于常规灌溉处理。同一灌溉量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干物质与氮素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拐点时间表现为N450>N300>N150>N0,干物质与氮素积累量及积累速率、最大生长特征值、干物质与氮素向生殖器官分配比例及转移率、籽棉产量及品质、水分利用率均表现为N300>N450>N150>N0,籽棉增产率、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及氮肥利用率表现为N300>N450>N150。非充分灌溉下增施氮肥的补偿效果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N300处理补偿效果最为显著,与常规灌溉处理相比,补偿效应主要表现在干物质与氮素最大积累速率提高了1.9%、3.1%,干物质向生殖积累器官分配比例及氮素转移率提高了24.0%、5.1%,水、氮利用率提高了6.1%~8.8%、17.3%~17.9%,籽棉增产率提高了6.1%~8.8%,纤维长度、整齐度及比强度提高了4.3%~20.1%、5.7%~7.3%及2.2%~12.5%。氮肥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大于水分。【结论】非充分灌溉下,施N 300 kg/hm^2棉花可正常生长,干物质与氮素积累量适宜,向生殖器官分配比例及转移率较高,水、氮利用率最高,且节水26.3%。棉花虽然在产量与品质上有所下降,籽棉产量较常规灌溉几乎没有下降。从干旱地区农业缺水的现实考虑,在南疆采用非充分灌溉下,施氮300 kg/hm^2可补偿缺水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非充分灌溉 氮肥 水分利用率 氮肥利用率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杂交棉品种高产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娄善伟 罗新宁 +3 位作者 郭仁松 高云光 赵强 张巨松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77-1181,共5页
【目的】探讨杂交棉高产形成的生理机制。【方法】在相同的密度和栽培条件下,研究常规棉花与不同品种杂交棉的性状表现。【结果】杂交棉新陆中31号和新杂1号与常规棉中棉43号相比,主茎功能叶叶绿素含量要高且保持时间长,从盛花到初絮间... 【目的】探讨杂交棉高产形成的生理机制。【方法】在相同的密度和栽培条件下,研究常规棉花与不同品种杂交棉的性状表现。【结果】杂交棉新陆中31号和新杂1号与常规棉中棉43号相比,主茎功能叶叶绿素含量要高且保持时间长,从盛花到初絮间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明显较高,分别高出10%和70%左右,且杂交棉成铃数多,单株成铃6~7个,成铃率高,单铃重大于5 g。【结论】棉铃在空间分布上,以中、下部果枝为主,而杂交棉第2果节的棉铃数与常规棉相比对产量的增加起了更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棉 叶绿素含量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胁迫下氮肥运筹对棉花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郑剑超 唐亚楠 +5 位作者 闫曼曼 吴晶晶 高丽丽 刘翠 武辉 张巨松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以中棉所49号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遮阴50%和不遮阴(CK),副区为纯氮320 kg/hm2基础上氮肥运筹分别是氮肥前移(N1)、正常施肥(N2)、氮肥前移量较大(N3)三个水平,研究光胁迫下氮肥运筹对棉花生长发育、生物量积累及产... 以中棉所49号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遮阴50%和不遮阴(CK),副区为纯氮320 kg/hm2基础上氮肥运筹分别是氮肥前移(N1)、正常施肥(N2)、氮肥前移量较大(N3)三个水平,研究光胁迫下氮肥运筹对棉花生长发育、生物量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比不遮阴皮棉减产35.61%,且生育期延长15~18 d;氮肥前移N1和N3分别比正常追肥N2早吐絮6,5d,缩短了棉花的生育期;遮阴条件下适量的氮肥前移N1有效增加了株高、真叶数和倒四叶宽,有利于棉花生物量的积累,皮棉产量达2 534.56 kg/hm2,比N2、N3分别增加18.90%和29.01%.弱光胁迫下适量的氮肥前移可缩短棉花生育期,显著增加单株铃数和单铃重,以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光胁迫 氮肥运筹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棉花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立红 张巨松 +1 位作者 李星星 阿曼古丽.买买提阿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64-1871,共8页
为了探究水杨酸(SA)对盐胁迫下棉花幼苗的缓解机理,以2个对盐胁迫敏感程度不同的棉花品种中棉所41号和中棉所49号为材料,研究SA浸种和叶面喷施对盐胁迫下棉花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0.05、0.06 mmol·L^(-1) SA浸种和0.08、0... 为了探究水杨酸(SA)对盐胁迫下棉花幼苗的缓解机理,以2个对盐胁迫敏感程度不同的棉花品种中棉所41号和中棉所49号为材料,研究SA浸种和叶面喷施对盐胁迫下棉花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0.05、0.06 mmol·L^(-1) SA浸种和0.08、0.12、0.18 mmol·L^(-1) SA叶面喷施均可提高棉花幼苗的株高、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和气孔导度,能有效缓解0.6%NaCl的胁迫。中棉所41号在0.05 mmol·L^(-1)SA浸种处理和0.08 mmol·L^(-1) SA叶面喷施处理表现最好,中棉所49号在0.06 mmol·L^(-1) SA浸种处理和0.18 mmol·L^(-1) SA叶面喷施处理表现最好。主成分分析表明,单株鲜重、叶干重、净光合速率和气孔限制值可以作为评价不同浓度的SA对盐胁迫缓解效果的主要指标。综上所述,SA浸种与叶面喷施2种处理方式均可缓解0.6%NaCl带来的伤害,但存在浓度效应,适宜的浓度与棉花的基因型与耐盐性密切相关。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外源SA对棉花盐胁迫的缓解机理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新疆盐碱地棉花种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水杨酸 NACL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