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包虫病手术患者生存质量评估指标的初步构建 被引量:8
1
作者 郭敏 冉博 +3 位作者 赵萍 邵英梅 李波霖 温浩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9-432,共4页
目的研制包虫病手术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方法根据文献资料和前期包虫病住院患者生存质量的调查,结合专家咨询拟定包虫病手术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草案;用德尔菲法(Delphi)编制专家问卷,向18名从事包虫病研究的专家发放问卷,对... 目的研制包虫病手术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方法根据文献资料和前期包虫病住院患者生存质量的调查,结合专家咨询拟定包虫病手术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草案;用德尔菲法(Delphi)编制专家问卷,向18名从事包虫病研究的专家发放问卷,对所得数据进行积极度、协调程度、权威程度的统计与评价。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94%,两轮专家权威程度分别为0.83、0.85,两轮的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33、0.41,共确定5个维度30个评价指标。结论在两轮专家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包虫病手术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本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生存质量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包虫病手术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郭敏 邵英梅 +3 位作者 赵萍 冉博 李波霖 温浩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编制一份适合测定新疆包虫病手术患者生存质量的量表。方法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量表项目进行分析,最终形成正式的生存质量量表。结果效度分析结果表明,量表由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 目的编制一份适合测定新疆包虫病手术患者生存质量的量表。方法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量表项目进行分析,最终形成正式的生存质量量表。结果效度分析结果表明,量表由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5个维度构成,其累积解释变异量为58.285%;信度分析结果表明,总量表的克朗巴赫系数为0.868,各分量表的克朗巴赫系数分别为0.723、0.676、0.812、0.780、0.626。结论该量表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包虫病手术患者生存质量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生存质量 量表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B 8-kDa亚单位1对囊型包虫病的血清学诊断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马秀敏 吾拉木.马木提 +5 位作者 马海梅 丁剑冰 卢晓梅 林仁勇 伊藤亮 温浩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41-744,共4页
目的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细粒棘球蚴抗原B8-kDa亚单位1重组蛋白(rEgAgB8/1),探讨其对囊型包虫病(CE)的血清学诊断价值。方法将构建的rEgAgB8/1原核表达质粒(pET32b-rEgAgB8/1)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用IPTG诱导表达,经亲和层析纯... 目的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细粒棘球蚴抗原B8-kDa亚单位1重组蛋白(rEgAgB8/1),探讨其对囊型包虫病(CE)的血清学诊断价值。方法将构建的rEgAgB8/1原核表达质粒(pET32b-rEgAgB8/1)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用IPTG诱导表达,经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高纯度rEgAgB8/1,以rEgAgB8/1为抗原,应用ELISA和Immuno blotting方法对31例手术确诊的囊型包虫病病人血清进行了回顾性检测与分析。结果ELISA和Immuno blotting方法检测CE病人血清阳性率均为90.3%(28/31),3例血清学检测阴性的CE病人均为初次诊断为CE及单纯性肝脏单发感染的病人;血清抗体水平随着病人棘球蚴囊数目增加而有所增加,棘球蚴囊的数目与血清抗体水平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有显著性差异(F=5.06,P=0.0142),1个囊与2个囊/3个囊组间血清抗体水平有显著差异,2个囊与3个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EgAgB8/1重组蛋白抗原对囊型包虫病有较高的血清学诊断价值,多囊型包虫病人血清抗体水平高于单囊型包虫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重组抗原B 8-kDa亚单位1(rAgB8/1) 囊型包虫病 血清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06b-25基因簇在小鼠肝泡型包虫病中的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叶建蔚 刘辉 +4 位作者 吕国栋 林仁勇 忙尼沙汗·阿不都拉 毛睿 包永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23期2296-2300,共5页
目的探讨miR-106b-25基因簇(miR-93,miR-106b)在肝泡型包虫病中的表达及靶基因预测。方法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24只(注射0.1 ml泡球蚴组织匀浆液)、对照组15只(注射0.1 ml生理盐水),正常组1只(不作任何处理)。分别收集实验组和... 目的探讨miR-106b-25基因簇(miR-93,miR-106b)在肝泡型包虫病中的表达及靶基因预测。方法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24只(注射0.1 ml泡球蚴组织匀浆液)、对照组15只(注射0.1 ml生理盐水),正常组1只(不作任何处理)。分别收集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1月、3月和6月肝脏标本,提取RNA并定量测定miR-93和miR-106b的相对表达量,预测miR-93和miR-106b的靶基因。结果在感染3月实验组小鼠的肝内miR-93和miR-106b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704±1.776和5.901±2.921,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月和6月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生物信息数据库比对后可知p21可能是miR-93、miR-106b共同的目的基因,主要发挥调控细胞周期及参与细胞凋亡等功能。结论miR-93和miR-106b在肝泡型包虫病中的表达差异可能与靶基因p21有关。miR-106b-25基因簇可能参与泡球蚴肝损伤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MICRORNA miR-106b-25基因簇 泡球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苯达唑脂质体治疗66例人体包虫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5
作者 李海涛 柯山 +2 位作者 邵英梅 杨文光 温浩 《地方病通报》 2004年第1期16-19,F004,共5页
目的 综合评价阿苯达唑脂质体 (L -ABZ)治疗人体包虫病的疗效 ,并进行安全性考察 ,为该药在临床的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临床治疗了 66例包虫病患者 ,其中囊型包虫病 5 6例、泡型包虫病 10例 ,口服阿苯达唑脂质体 10mg·kg-1 &#... 目的 综合评价阿苯达唑脂质体 (L -ABZ)治疗人体包虫病的疗效 ,并进行安全性考察 ,为该药在临床的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临床治疗了 66例包虫病患者 ,其中囊型包虫病 5 6例、泡型包虫病 10例 ,口服阿苯达唑脂质体 10mg·kg-1 ·d-1 ,一天两次 ,连续服用 ,疗程 3~ 12个月 ,通过影像学指标观察 ,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及生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动态随访 3~ 2 4个月。按治愈率、有效率、部分有效率、无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判断疗效 ,并对单囊型及与多子囊型以及原发、复发病人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共治愈 2 0例 ( 2 0 /66) ,治愈率为 3 0 . 3 %;有效 2 9例 ( 2 9/66) ,有效率 43 . 9%;部分有效 10例 ( 10 /66) ,部分有效率 15 . 1%;无效 7例 ( 7/66) ,无效率 10 . 6%;总有效率为 89. 3 %( 5 9/66)。其中 ,单囊型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多子囊型 ,但二者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 1) ;而原发、复发病人的治疗阿苯达唑脂质体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P >0 . 1) ;泡型包虫病患者 ,约 5 0 %病例临床疗效明显。在安全性观察中 ,主观症状阳性率为 13 . 6%( 9/66) ,生化指标阳性率为 12 . 1%( 8/66)。结论 阿苯达唑脂质体口服液是目前有效的一种抗包虫病新药剂型 ,具有疗效较高 ,低毒、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阿苯达唑 脂质体 药物治疗学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gistic回归方程对阿苯达唑两种剂型药物治疗囊性包虫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海涛 宋涛 +3 位作者 邵英梅 阿依甫汗.阿汗 吐尔干.艾力 温浩 《新疆医学》 2015年第3期281-285,共5页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的方法评价阿苯达唑两种剂型药物治疗囊性包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8~2008年十年收治的阿苯达唑脂质体和阿苯达唑片治疗的共269例囊性包虫病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通过一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入组病...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的方法评价阿苯达唑两种剂型药物治疗囊性包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8~2008年十年收治的阿苯达唑脂质体和阿苯达唑片治疗的共269例囊性包虫病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通过一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入组病例218例。依据随访记录的可能对临床疗效产生影响的各项指标,应用SPSS13.0及PEMS3.1医学统计软件包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并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深入分析。结果影像学疗效结果评价显示阿苯达唑脂质体组与阿苯达唑片剂组比较,3个月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9.581,P=0.00001),将两个治疗组作为疗效的影响因素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结果也显示,两个治疗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06,P〈0.001,OR〈1,95%CI:0.119~0.428)。结论阿苯达唑脂质体及阿苯达唑片剂均是有效的抗包虫药物,Logistic回归方程的结果结合影像学疗效评价显示阿苯达唑脂质体疗效优于阿苯达唑片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包虫病 阿苯达唑 回归方程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虫病患者血清中sICAM-1水平的检测
7
作者 张亚楼 马旭东 +5 位作者 张静萍 王刚 刘辉 张雪 林仁勇 温浩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25-126,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包虫病患者血清sICAM-1水平,为探讨包虫免疫逃避机理提供资料。方法以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40名包虫病患者和16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sICAM-1水平。结果包虫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中sICAM-1的水平分别为(106.76±15.68)p... 目的通过检测包虫病患者血清sICAM-1水平,为探讨包虫免疫逃避机理提供资料。方法以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40名包虫病患者和16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sICAM-1水平。结果包虫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中sICAM-1的水平分别为(106.76±15.68)pmol/L和(43.42±31.41)pmol/L,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人体感染包虫后,sICAM-1的合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p3和RORγt在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8
作者 张恒 吐尔洪江.吐逊 +3 位作者 马海长 沙地克.阿帕尔 林仁勇 温浩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Foxp3和RORγt在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手术治疗的14位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肝脏组织分为3组:病灶组织组(L组)14例,病灶旁组织组(P组)14例,正常肝组织组(N组)14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法... 目的:探讨Foxp3和RORγt在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手术治疗的14位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肝脏组织分为3组:病灶组织组(L组)14例,病灶旁组织组(P组)14例,正常肝组织组(N组)14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法检测各肝脏组织中Foxp3和RORγt m RNA的表达,分析其结果。结果:Foxp3 m RNA在L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P组(P=0.005)和N组(P=0.004),P组中的表达高于N组(P=0.246)。RORγt m RNA在L组中的表达高于P组和N组(L组vs P组,P=0.187);L组vs N组,P=0.044),在P组中的表达高于N组(P=0.027)。肝脏不同组织中,RORγt与Foxp3的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Th17细胞转录因子Foxp3和Treg细胞转录因子RORγt在肝脏病灶组织中m RNA的表达升高,这些变化可能与泡型包虫病发病过程中寄生虫肉芽肿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寄生虫感染 FOXP3 RORΓ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泡型包虫病患者肝组织IL-9、PU.1和IRF-4 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沙地克.阿帕尔 吐尔洪江.吐逊 +3 位作者 马海长 张恒 林仁勇 温浩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5年第6期435-440,共6页
目的:通过定量检测感染泡型包虫病患者肝脏组织中IL-9、PU.1和IRF-4 mRNA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Th9相关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在该疾病感染中所起的可能的作用。方法:将14例经手术确诊的肝脏泡型包虫病患者肝脏组织标本根据病灶分布部位分为... 目的:通过定量检测感染泡型包虫病患者肝脏组织中IL-9、PU.1和IRF-4 mRNA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Th9相关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在该疾病感染中所起的可能的作用。方法:将14例经手术确诊的肝脏泡型包虫病患者肝脏组织标本根据病灶分布部位分为病灶组织(L)、病灶邻近组织(PL)和正常肝脏组织(N),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标本中IL-9、PU.1和IRF-4mRNA表达水平,并将数据采用非参数配伍设计Wilcoxon秩和检验和Spearman直线相关性分析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L组IL-9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PL组和N组(P=0.002和0.0009),而PL组较N组轻微升高(P>0.05/3);PU.1mRNA的表达在L组较PL组和N组显著升高(P=0.013和0.0008),而N组较PL组轻度降低(P>0.05/3);L组IRF-4mRNA的表达较N组显著升高(P=0.0081),而PL组较N组、L组较PL组均轻微升高(P>0.05/3)。各组肝脏组织IL-9mRNA表达水平分别与PU.1和IRF-4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726和0.9248,P均<0.0001)。与N组和PL组相比,IL-9、PU.1和IRF-4mRNA在L组有显著的高水平的表达。结论:Th9相关细胞因子IL-9及特异性转录因子PU.1和IRF-4可能参与泡型包虫病感染后的免疫应答过程,并有利于多房棘球绦虫在宿主体内继续寄生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泡型包虫病 辅助性T细胞9 转录因子 干扰素调节因子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IR与腹腔镜治疗肝囊型包虫病的系统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骏 吐尔洪江.吐逊 +1 位作者 段绍斌 温浩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9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通过对既往5年内研究进行系统分析,评价2种微创治疗——PAIR(穿刺、抽吸、注入和再抽吸)技术和腹腔镜技术对肝囊型包虫病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检索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2014~2018... 目的:通过对既往5年内研究进行系统分析,评价2种微创治疗——PAIR(穿刺、抽吸、注入和再抽吸)技术和腹腔镜技术对肝囊型包虫病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检索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2014~2018年5年内的临床研究,共10篇文献最终纳入本研究,其中4篇主要讨论PAIR治疗肝囊型包虫病的疗效,5篇文献主要讨论腹腔镜治疗肝囊型包虫病的疗效,1篇既有腹腔镜治疗,也有PAIR治疗,主要效应指标为治愈率、复发率、术后并发症。结果:汇总分析结果示腹腔镜手术治愈率为98.65%,PAIR治愈率为98.3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肝囊型包虫病,2种治疗方法均有效(P=0.780)。在治疗后复发率方面,腹腔镜治疗复发率1.14%,PAIR治疗复发率0.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0)。2种治疗方式均无死亡病例,而安全性方面,腹腔镜治疗后胆道瘘、囊腔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PAIR(8.78%比0.64%,P<0.001;3.72%比1.06%,P=0.018),过敏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PAIR(0比2.54%,P=0.005)。结论:对肝囊型包虫病外科治疗而言,PAIR技术和腹腔镜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2种微创治疗具有不同的术后并发症特点,腹腔镜治疗胆道瘘和感染更常见,PAIR患者则过敏反应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囊型包虫病 PAIR术 腹腔镜检查 系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株细粒棘球绦虫不同发育阶段95抗原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林仁勇 丁剑冰 +3 位作者 温浩 张文宝 李君 卢晓梅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 研究细粒棘球绦虫95抗原(Eg95)基因在新疆株细粒棘球绦虫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及其基因序列差异。方法 根据Eg95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用PCR方法分别从新疆株细粒棘球绦虫3个不同发育阶段(原头蚴、六钩蚴和成虫)所构建的cDNA文库中克隆获... 目的 研究细粒棘球绦虫95抗原(Eg95)基因在新疆株细粒棘球绦虫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及其基因序列差异。方法 根据Eg95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用PCR方法分别从新疆株细粒棘球绦虫3个不同发育阶段(原头蚴、六钩蚴和成虫)所构建的cDNA文库中克隆获得Eg95目的基因,将其克隆至pUCm-T载体、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从3个不同发育阶段的新疆株细粒棘球绦虫cDNA文库中均克隆出Eg95基因,其基因片段长度为402bp,同源性比对分析(BLAST)结果表明,所克隆的新疆株Eg95基因与GenBank中的Eg95基因序列一致。结论 Eg95基因在新疆株细粒棘球绦虫不同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其基因序列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95抗原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棘球蚴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原头蚴包囊和原头蚴成虫抑制差减杂交文库中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莉 石保新 +6 位作者 李军 张壮志 马正海 张旭 薛晶 金映红 张文宝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15-1223,共9页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PSC)具有双向发育的特点,本文旨在利用SSH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原头蚴包囊(CW)和成虫(AW)特异性的基因。将PSC-CW和PSC-AW双相发育差减cDNA文库的差减PCR产物克隆入pGEM-T载体并测序,利用CAP3sequence assembly在线...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PSC)具有双向发育的特点,本文旨在利用SSH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原头蚴包囊(CW)和成虫(AW)特异性的基因。将PSC-CW和PSC-AW双相发育差减cDNA文库的差减PCR产物克隆入pGEM-T载体并测序,利用CAP3sequence assembly在线软件、Blast2GO软件与GenBank数据库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筛选原头蚴成囊和成虫特异性的基因,并探讨这些基因的功能。结果显示:对PSC-CW和PSC-AW文库进行扩增,分别得到280和200个阳性克隆,菌落PCR鉴定结果表明,这些克隆均插入200~1 000bp片段。测序结果显示从PSC-CW和PSC-AW SSH文库中分别得到16和10个特异性基因。其中PSC-CW SSH文库中得到4个出现频率较高的基因,其余12个基因仅出现1次,其中5个为未知基因,已知基因分别编码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热休克蛋白70和铁蛋白等功能蛋白质。PSC-AW SSH文库中得到10个基因,其中2个出现频率较高基因,8个基因仅出现1次,4个为未知基因,6个已知基因分别编码基质蛋白1、延伸因子1α和脂肪酸结合蛋白等功能蛋白质。本研究筛选获得原头蚴成囊和成虫发育时差异表达的基因,对这些基因的功能进行分析表明,PSC-CW SSH文库中多是与营养和能量转运功能的相关基因,而PSC-AW SSH文库中多为发育与分化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与原头蚴处于不同的生长环境和发育方向有关,同时也为棘球蚴病免疫诊断、药物筛选和疫苗研制提供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抑制差减杂交 特异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地区绵羊细粒棘球绦虫新G1基因型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春燕 马秀敏 +2 位作者 丁剑冰 谌宏鸣 张暖暖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5期10-11,共2页
目的细粒棘球绦虫存在着实质性的基因遗传差异,将影响对治疗药物的敏感性,抗原变异也可影响对人体包虫病的准确监测以及免疫预防,因此对新疆细粒棘球绦虫基因多态性研究、分子生物学及血清学实验诊断方法研究与包虫病的流行防治直接... 目的细粒棘球绦虫存在着实质性的基因遗传差异,将影响对治疗药物的敏感性,抗原变异也可影响对人体包虫病的准确监测以及免疫预防,因此对新疆细粒棘球绦虫基因多态性研究、分子生物学及血清学实验诊断方法研究与包虫病的流行防治直接相关。方法:本研究采用DNA测序法对细粒棘球绦虫mtDNAC01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分析,明确检测到的细粒棘球绦虫的基因型及其株内遗传变异。结果通过对新疆塔城50例细粒棘球绦虫分离株标本(取自被感染羊)CO1基因序列分析,发现新疆塔城地区羊株主要流行株为G1型,其中CO1基因片段长度为789bP,并发现一株新的基因型。结论将所检测到新疆细粒棘球绦虫基因单倍体序列与Genbank中己登录细粒棘球绦虫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发现变异碱基对,证明新疆细粒棘球绦虫基因序列存在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塔城 细粒棘球绦虫 新G1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城地区绵羊细粒棘球绦虫基因型研究与发现
14
作者 刘春燕 马秀敏 +1 位作者 丁剑冰 谌宏鸣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21期50-51,共2页
目的细粒棘球绦虫存在着实质性的基因遗传差异,将影响其对化疗的反应不同及流行病学上的特征不同,从而在基因水平上进行细粒棘球绦虫虫株基因型及其差异研究,对包虫病治疗药物的研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DNA测序法对... 目的细粒棘球绦虫存在着实质性的基因遗传差异,将影响其对化疗的反应不同及流行病学上的特征不同,从而在基因水平上进行细粒棘球绦虫虫株基因型及其差异研究,对包虫病治疗药物的研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DNA测序法对细粒棘球绦虫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分析,明确检测到的细粒棘球绦虫的基因型。结果通过对新疆塔城25例细粒棘球绦虫分离株标本(取自被感染羊)CO1基因序列分析,发现新疆塔城地区羊株主要流行株为G1型,其中CO1基因片段长度为789bP,并发现一株新的基因型。结论将所检测到新疆塔城细粒棘球绦虫基因单倍体序列与Genbank中己登录细粒棘球绦虫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发现变异碱基对,证明新疆细粒棘球绦虫基因序列存在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塔城 细粒棘球绦虫 新G1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在肿瘤免疫治疗与寄生虫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德伟 张传山 李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61-665,共5页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为新型免疫检查点分子,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Treg)。受T细胞受体(TCR)和细胞因子诱导,LAG-3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等配体结合而激活,进而上调Treg功能、负调控TC...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为新型免疫检查点分子,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Treg)。受T细胞受体(TCR)和细胞因子诱导,LAG-3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等配体结合而激活,进而上调Treg功能、负调控TCR信号转导并影响细胞因子分泌等降低机体免疫力,使病原体发生免疫逃逸。近年来,LAG-3因配体多样、表达广泛及作用突出而成为免疫治疗中较有潜力的新靶点。我们主要总结了LAG-3的结构、配体、作用以及在肿瘤免疫治疗及寄生虫病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 肿瘤 寄生虫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家犬体内存在细粒棘球绦虫G1(羊)株和G6(骆驼)株的分子证据(英文)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亚楼 Jean-Mathieu BART +5 位作者 温浩 马旭东 苗玉清 林仁勇 王星 卢晓梅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333-335,共3页
目的收集家犬体内的细粒棘球绦虫成虫以建立新疆棘球蚴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对家犬体内成虫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基因序列进行测定以确定其亚株型。结果所有感染犬体内成虫的基因型为G1型。特别是1条家犬体内发现存在细粒棘球绦虫G1(... 目的收集家犬体内的细粒棘球绦虫成虫以建立新疆棘球蚴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对家犬体内成虫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基因序列进行测定以确定其亚株型。结果所有感染犬体内成虫的基因型为G1型。特别是1条家犬体内发现存在细粒棘球绦虫G1(羊)株和G6(骆驼)株混合感染的情况。结论在新疆阻断羊犬和羊骆驼循环圈是预防棘球蚴病的重要措施。作为终末宿主的家犬与人类的感染密切相关,对感染犬的管理应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基因 棘球蚴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泡球蚴病灶浸润增殖区微血管密度与超声造影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宋涛 李海涛 +2 位作者 杨凌菲 姚兰辉 温浩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0-204,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肝泡球蚴病(HAE)模型超声造影特征性表现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评价HAE周边浸润增殖区的造影增强的病理学依据。方法采用开腹直视下肝脏穿刺接种泡状棘球蚴组织混悬液的方法 (0.2 ml/只,约含原头节800个),建立泡球蚴Wi... 目的研究大鼠肝泡球蚴病(HAE)模型超声造影特征性表现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评价HAE周边浸润增殖区的造影增强的病理学依据。方法采用开腹直视下肝脏穿刺接种泡状棘球蚴组织混悬液的方法 (0.2 ml/只,约含原头节800个),建立泡球蚴Wistar大鼠模型30只。接种后3个月B超检查大鼠,记录病灶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和血流情况等。超声造影分析病灶的增强模式和强度。处死大鼠,取病灶组织和周围肝组织制备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HAE病灶的组织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HAE病灶周边浸润增殖区和周围肝组织的微血管中CD34的表达情况,显微镜下计数阳性细胞,并进行染色强度评分。分析MVD与肝泡球蚴病灶浸润增殖区超声增强的相关性。结果 B超结果显示,30只大鼠中共23只感染成功,获得HAE病灶27个;病灶最大直径为2.24 cm,平均为(0.97±0.48)cm;病灶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内部回声较复杂,周边以中高回声为主,中央多呈低回声,甚至呈无回声,病灶亦可呈蜂窝状;24个病灶周边出现点状血流信号,所有病灶内部均未见明显的血流信号。超声造影结果显示,HAE病灶于超声造影动脉相早期出现周边环状增强者25个,周边环状增强内部出现蜂窝状造影剂充盈缺损区者2个;病灶增强模式表现为快速增强而缓慢消退,即"快进慢退型"。病灶HE染色结果显示,泡球蚴结构基本正常,囊泡群周边形成假结节,大量淋巴细胞形成肉芽肿。免疫组化实验结果表明,HAE病灶周边浸润区微血管呈棕褐色,其CD34阳性表达率为99.2%(118/119),其中强阳性者17.6%(21/119),中度阳性者73.1%(87/119),弱阳性者8.4%(10/119),阴性者0.8%(1/119);周围肝组织内CD34的阳性表达率为25.2%(30/119),无强阳性者,中度阳性者4.2%(5/119),弱阳性者21.0%(25/119),阴性者74.8%(89/119)。MVD与HAE病灶浸润增殖区造影增强超声图像的平均灰阶值和周围肝组织平均灰阶值的比值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HAE病灶浸润增殖超声造影增强的灰阶强度与MVD之间呈正相关(r=0.238,P<0.05)。结论大鼠HAE病灶周边在超声造影后的环状增强区与MVD呈正相关,对了解HAE周边浸润增殖区的微血供状态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声诺维 泡球蚴病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Eg95基因疫苗和重组抗原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丁剑冰 马秀敏 +4 位作者 魏晓丽 林仁勇 王俨 张静萍 温浩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7-351,共5页
目的观察比较细粒棘球绦虫Eg95重组抗原和基因疫苗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状况。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分别注射Eg95重组抗原(rEg95)、费氏佐剂(FCA)、pcDNA3-Eg95基因疫苗、pcDNA3质粒和生理盐水,收集各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 目的观察比较细粒棘球绦虫Eg95重组抗原和基因疫苗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状况。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分别注射Eg95重组抗原(rEg95)、费氏佐剂(FCA)、pcDNA3-Eg95基因疫苗、pcDNA3质粒和生理盐水,收集各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抗体IgG和IgG2a亚类水平;采集脾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试验(MTT法)检测免疫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rEg95免疫组小鼠在第二次免疫后开始检测到抗Eg95抗原的IgG,并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多,血清抗体效价升高,在第1次免疫后第10周时,免疫抗体滴度可达到1∶25,600。Eg95基因疫苗免疫的小鼠产生抗体滴度随免疫次数的增加而升高,最高可达1∶3,200,但是低于Eg95重组蛋白免疫小鼠产生的抗体滴度水平。pcDNA3-Eg95免疫组产生IgG2a亚类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rEg95组。在第四次免疫后,进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MTT法检测证实rEg95和pcD-NA3-Eg95免疫的小鼠,其脾细胞均可在体外被特异性刺激增生。结论细粒棘球绦虫Eg95重组抗原和基因疫苗均可诱发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Eg95重组抗原 基因疫苗 免疫应答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棘球绦虫感染的不同宿主状况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春燕 马秀敏 +1 位作者 丁剑冰 谌宏鸣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86-588,共3页
关键词 绦虫感染 终末宿主 野生动物 棘球绦虫 中间宿主 动物体内 循环链 生活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和成虫发育调控基因Ras GTPase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吕国栋 王俊华 +2 位作者 卢晓梅 温浩 林仁勇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93,共3页
应用RT-PCR方法分别从新疆株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和成虫中克隆出Eg Ras GTPase基因,分别命名为Eg Ras-pro(GenBank登录号为EU560397)和Eg Ras-adult(GenBank登录号为EU560398)。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两者cDNA长度均为552bp,编码184个氨基酸... 应用RT-PCR方法分别从新疆株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和成虫中克隆出Eg Ras GTPase基因,分别命名为Eg Ras-pro(GenBank登录号为EU560397)和Eg Ras-adult(GenBank登录号为EU560398)。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两者cDNA长度均为552bp,编码184个氨基酸,等电点(pI)为6.54,彼此间仅有2个碱基和1个氨基酸的差别。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显示,Eg Ras-pro和Eg Ras-adult与多房棘球绦虫Ras(EmRas)基因的同源性分别高达98.4%和98.9%;与其他种类的寄生虫、酵母、果蝇及人类的Ras GTPase基因的同源性为53.9%~78.8%。进化树分析发现Eg Ras-pro和EgRas-adult与EmRas和血吸虫Ras(SmRas)相聚集。本研究首次从新疆株细粒棘球绦虫两个发育阶段(原头蚴和成虫)中克隆出Eg Ras GTPase基因,其序列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RAS GTPASE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