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妇女宫颈脱落细胞HPV16E6基因的PCR及荧光定量PCR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彩玲 李轶杰 +6 位作者 张富春 帕提古丽.肉孜 热西旦.尼格买提 韩英 开丽曼 王国荃 郑玉建 《地方病通报》 2004年第2期26-29,共4页
目的 了解新疆妇女人乳头瘤病毒 16型 (HPV 16)的感染状况。方法 用PCR及荧光定量PCR(FQ -PCR)方法检测妇科门诊普通患者宫颈脱落细胞及分泌物中人乳头瘤病毒 16型E6基因 (HPV16E6) ,以普通门诊患者宫颈脱落细胞及分泌物DNA作为样本 ... 目的 了解新疆妇女人乳头瘤病毒 16型 (HPV 16)的感染状况。方法 用PCR及荧光定量PCR(FQ -PCR)方法检测妇科门诊普通患者宫颈脱落细胞及分泌物中人乳头瘤病毒 16型E6基因 (HPV16E6) ,以普通门诊患者宫颈脱落细胞及分泌物DNA作为样本 ,以人乳头瘤病毒 (HPV16E6)作为扩增的靶基因 ,同时以人 β -actin基因片段作为细胞内参照 ,借助于两对引物 ,两个特异的荧光探针 ,用荧光定量PCR(FQ -PCR)方法对这两个片段进行扩增 ,得到单位细胞HPV16E6的相对含量 ;同时进行定性PCR检测。结果 宫颈脱落细胞标本 15 9例中 ,β -actin阳性 15 4例 ;HPV 16E6阳性共 12例 ,阳性率为 7.8%。PCR与FQ -PCR结果基本一致 ,但FQ -PCR更敏感。结论 建立的FQ -PCR检测宫颈脱落细胞内HPV 16E6基因的方法 ,能反映单位细胞内病毒的复制情况 ,可用于性传播感染 (ST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脱落细胞 荧光定量PCR PCR HPV16E6 β—actin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环境因素与帕金森病 被引量:1
2
作者 珠帕尔.木拉提 杨慧 胡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86-888,共3页
关键词 遗传机制 环境因素 帕金森病 神经系统退性行疾病 病理学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的生殖发育毒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姚华 张晨 +3 位作者 凌冰 刘继文 刘开泰 康玲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876-877,共2页
选用Wistar 大鼠,以三氧化二砷为受试物,采用两代一窝试验方法,观察砷的生殖发育毒性。结果显示,仔鼠出生后第10 、20 、30 天的体重高剂量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其它剂量组,且有显著性差异;两代大鼠的受孕率和幼仔哺育... 选用Wistar 大鼠,以三氧化二砷为受试物,采用两代一窝试验方法,观察砷的生殖发育毒性。结果显示,仔鼠出生后第10 、20 、30 天的体重高剂量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其它剂量组,且有显著性差异;两代大鼠的受孕率和幼仔哺育成活率高剂量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正常分娩率和幼仔出生存活率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仔鼠体砷含量随染砷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高剂量染砷组脾和胸腺脏器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Hb 、TLC 显著降低,其它剂量组免疫学指标改变不明显。结果表明,砷可影响动物的生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毒性 发育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致小鼠肝肾脂质过氧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燕 贾汉.沙比提 刘开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砷对小鼠肝肾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及维生素 E的拮抗作用。 方法 :采用亚慢性毒性实验方法 ,实验结束后分别测定小鼠肝肾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的活力 ,同时... 目的:探讨砷对小鼠肝肾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及维生素 E的拮抗作用。 方法 :采用亚慢性毒性实验方法 ,实验结束后分别测定小鼠肝肾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的活力 ,同时观察维生素 E(Vit E)干预后对染砷小鼠体内抗氧化水平的影响。结果 :随着砷染毒剂量的增加 ,小鼠肝肾组织中 MDA含量显著增加 ,SOD、GSH- Px活性显著降低 ,且呈剂量 -效应关系。Vit E能显著抑制 MDA生成量 ,提高 SOD、GSH- Px活性。结论:砷可致机体脂质过氧化 ,V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肾 脂质过氧化 维生素E 小鼠 拮抗作用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门诊580例阴道炎患者STD感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2
5
作者 马彩玲 开丽曼.阿不都巴热 +5 位作者 郑玉建 王国荃 惠艳 韩英 古丽娜.阿巴拜克力 马合甫扎.马合木提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52-153,共2页
目的:了解妇科门诊性传播疾病 (STD)感染状况。 方法 :应用病原体培养、快速免疫检测及显微镜下直接检测等方法 ,对妇科门诊初诊的 5 80例阴道炎患者 ,取宫颈拭子进行淋球菌 (NG)、支原体 (UU)、衣原体(CT)、念珠菌及滴虫等检测。 结果 ... 目的:了解妇科门诊性传播疾病 (STD)感染状况。 方法 :应用病原体培养、快速免疫检测及显微镜下直接检测等方法 ,对妇科门诊初诊的 5 80例阴道炎患者 ,取宫颈拭子进行淋球菌 (NG)、支原体 (UU)、衣原体(CT)、念珠菌及滴虫等检测。 结果 :NG阳性检出率为 2 5 .86 % ,UU阳性检出率为 16 .72 % ,CT阳性检出率为 3.97% ,念珠菌阳性检出率为 2 7.0 7% ,滴虫阳性检出率为 9.4 8% ,结论:应加强门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感染 妇女 妇科门诊 阴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筛选口服阿苯达唑毫微球制备工艺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学农 苗爱东 +2 位作者 王国荃 孙殿甲 温浩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 :为提高阿苯达唑生物利用度 ,采用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为聚合材料 ,乳化聚合法制备口服阿苯达唑毫微球 ,并优化处方工艺。 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苯达唑含量 ,以包封率为主要指标 ,乳化聚合二步法制备阿苯达唑毫微球 ,L9(34... 目的 :为提高阿苯达唑生物利用度 ,采用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为聚合材料 ,乳化聚合法制备口服阿苯达唑毫微球 ,并优化处方工艺。 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苯达唑含量 ,以包封率为主要指标 ,乳化聚合二步法制备阿苯达唑毫微球 ,L9(34)正交试验设计处方工艺。 结果 :首先制备 p H为 5 .0的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空白毫微球 ,再以 0 .5 m l/ min速率缓慢将空白毫微球注入同体积的阿苯达唑醋酸溶液中 ,充分搅拌 16 h。结论 :经过优化筛选的组方工艺制备的阿苯达唑毫微球包封率为 (6 1.0 1± 4.0 6 ) % ,载药量为 (4 8.0 0± 5 .2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苯达唑毫微球 紫外分光光度法 正交试验设计 包封率 抗寄生虫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对小鼠肝脏磷脂的影响及VE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茜 贾汉 李树林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61-961,共1页
关键词 小鼠 肝脏 磷脂 VE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砷酸钠对几个肿瘤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姚华 王国荃 +3 位作者 朱滨 孙悦 景丰香 赵建龙 《地方病通报》 2002年第4期1-4,共4页
为探讨砷作用的分子遗传机制 ,采用寡核苷酸芯片和 c DNA芯片两种方法来研究砷对已知基因 (c- myc和 p5 3)和未知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结果表明亚砷酸钠造成肝细胞中 p5 3抑癌基因、人肿瘤抑制基因表达增强 ,c- myc癌基因和解偶联蛋白... 为探讨砷作用的分子遗传机制 ,采用寡核苷酸芯片和 c DNA芯片两种方法来研究砷对已知基因 (c- myc和 p5 3)和未知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结果表明亚砷酸钠造成肝细胞中 p5 3抑癌基因、人肿瘤抑制基因表达增强 ,c- myc癌基因和解偶联蛋白基因表达减弱 ,说明亚砷酸钠在正常人肝细胞中表现出抗癌效应并能促进能量储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砷酸钠 肿瘤相关基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_2O_3与NaAsO_2抑制HeLa细胞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詹亚惠 姚华 王国荃 《地方病通报》 2004年第4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As2 O3 和NaAsO2 两种砷剂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培养HeLa细胞 ,使细胞悬液浓度为 10 5个 /mL ,用四甲基偶氮唑蓝还原反应 (MTT法 ) ,倒置显微镜观察两种砷剂对HeLa细胞的作用后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两种砷剂As2 O3 和NaAs... 目的探讨As2 O3 和NaAsO2 两种砷剂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培养HeLa细胞 ,使细胞悬液浓度为 10 5个 /mL ,用四甲基偶氮唑蓝还原反应 (MTT法 ) ,倒置显微镜观察两种砷剂对HeLa细胞的作用后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两种砷剂As2 O3 和NaAsO2 对HeLa细胞均有抑制作用 ,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 ,HeLa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显微镜下观察 ,三角形的活细胞逐渐减少而圆形的死亡细胞逐渐增加 ,As2 O3 的作用比NaAsO2 作用强 ,对照组均未见上述变化。结论两种砷剂对HeLa细胞均有抑制作用 ,As2 O3 的作用比NaAsO2 作用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剂 抑制 HELA细胞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砷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磊 王国荃 谢毅 《地方病通报》 2000年第4期100-102,共3页
关键词 抗砷基因 综述 细菌抗砷基因 酵母抗砷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钙拮抗氟对人牙乳头间充质细胞毒性的体外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师伟 王国荃 郝玉庆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观察高浓度钙对氟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牙乳头间充质细胞给予不同浓度氟 10~ 2 63 0 μmol/L处理 ,将有明显氟细胞毒性的实验组同时予高浓度钙 (4 .1,10 mmol/L)处理 ,用 S四唑盐(MTT)比色法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活... 目的 观察高浓度钙对氟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牙乳头间充质细胞给予不同浓度氟 10~ 2 63 0 μmol/L处理 ,将有明显氟细胞毒性的实验组同时予高浓度钙 (4 .1,10 mmol/L)处理 ,用 S四唑盐(MTT)比色法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活性和超微结构。结果  2 63 ,13 15 ,2 63 0× 10 -6mol/L 氟对人牙乳头间充质细胞毒性明显 ,10× 10 -3 mol/L和 4.1× 10 -3 mol/L钙对 13 15× 10 -6mol/L浓度以下氟毒性有明显拮抗作用 ,对2 63 0× 10 -6mol/L氟毒性作用不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作用 氟细胞毒性 牙乳头 间充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对人牙乳头间充质细胞及分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12
作者 师伟 郝玉庆 +1 位作者 王国荃 刘开泰 《地方病通报》 2002年第2期5-7,共3页
为了明确氟对人牙乳头间充质细胞和分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体外培养人牙乳头间充质细胞 ,给予不同浓度氟处理 :0 μmol,10 μmol(0 .2× 10 - 6 g/ L) ,5 2 μmol (1.0× 10 - 6 g/ L) ,2 6 3μmol(5 .0× 10 - 6 g/ L)... 为了明确氟对人牙乳头间充质细胞和分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体外培养人牙乳头间充质细胞 ,给予不同浓度氟处理 :0 μmol,10 μmol(0 .2× 10 - 6 g/ L) ,5 2 μmol (1.0× 10 - 6 g/ L) ,2 6 3μmol(5 .0× 10 - 6 g/ L) ,1315 μmol (2 5×10 - 6 g/ L) ,2 6 30 μmol(5 0× 10 - 6 g/ L) ,用四唑盐比色法 (MTT法 )测定细胞活力 ,酶联免疫法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 ,结果显示 ,当氟浓度为 2 6 3μmol时 ,培养 2 4 h后 ,细胞活性明显抑制 ,AL P活性无明显改变 ;当氟浓度为 1315 μmol和2 6 30 μmol时 ,培养 12 h细胞活性明显抑制 ,分泌的 AL P活性升高 ,培养 72 h时 2 6 30 μmol氟浓度组几乎无活细胞 ,而AL P活性仍较对照组高 ,由此提示 ,氟作用于人牙乳头细胞时 ,细胞活性与 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 人牙乳头间充质细胞 牙本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方法检测宫颈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16E6基因 被引量:13
13
作者 马彩玲 李轶杰 +6 位作者 张富春 王国荃 郑玉建 开丽曼 热西旦 韩英 帕提古丽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69-473,共5页
目的 建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 (FQ PCR)方法检测宫颈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 16型(HPV16 )E6基因的方法。方法 以 2 2 0例新疆妇女宫颈不同病变组织DNA作为样本 ,人乳头瘤病毒 16型 (新疆株 )E6基因 (HPV16E6 ,AF32 785 1)作为扩增的靶基因 ... 目的 建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 (FQ PCR)方法检测宫颈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 16型(HPV16 )E6基因的方法。方法 以 2 2 0例新疆妇女宫颈不同病变组织DNA作为样本 ,人乳头瘤病毒 16型 (新疆株 )E6基因 (HPV16E6 ,AF32 785 1)作为扩增的靶基因 ,同时以人 β 肌动蛋白基因片段作为内参照 ,借助于设计的目的基因引物 ,两个特异的荧光探针 ,在筛选的FQ PCR优化反应体系中 ,同时对两个基因片段进行扩增 ,得到HPV16E6的相对含量。结果 对 β 肌动蛋白阳性的宫颈不同病变组织中HPV16E6阳性率及其相对含量进行统计分析 ,新疆妇女宫颈脱落细胞标本 96例中 ,HPV16E6阳性 3例 (3 3% ) ;宫颈癌蜡块组织 5 9例中HPV16E6阳性 4 9例 (83 0 % ) ;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蜡块组织 6 5例中 ,HPV16E6阳性 2 8例 (75 7% ) ;宫颈炎蜡块组织 33例 ,HPV16E6阳性 2 8例 (93 3% )。HPV16E6的相对含量随病情加重呈上升趋势 ,二者呈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83。结论 建立的FQ PCR检测宫颈不同病变组织内HPV16E6基因的方法 ,能反映单位细胞人乳头瘤病毒的复制情况 ,筛查宫颈癌患者 ,并可能应用于宫颈癌的风险评估和疗效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法 宫颈肿瘤 人乳头瘤病毒16 E6基因 脱落细胞学检查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基因差异表达的基因芯片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崔东红 姚华 +2 位作者 王新源 朱滨 江开达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 研究健康人及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基因表达谱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取 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 6名健康人的外周血白细胞 ,提取总RNA ,在反转录cDNA时 ,分别用Cy3、Cy5两种激发波长荧光标记 ,获得... 目的 研究健康人及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基因表达谱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取 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 6名健康人的外周血白细胞 ,提取总RNA ,在反转录cDNA时 ,分别用Cy3、Cy5两种激发波长荧光标记 ,获得两组样本cDNA探针。将两组探针混合后与含 84 6 4条人类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 ,扫描、分析杂交结果。结果 当Cy5与Cy3比值大于 2或小于 0 .5时 ,在 6对样本 7次试验中有 13条基因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均下调表达。当Cy5与Cy3比值大于 1.5或小于 0 .7时 ,在 6对样本 7次试验共同出现差异的基因有 31条 ,其中 2条基因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上调表达 ,2 9条下调表达。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些基因表达水平与正常人存在差异 ,这些基因主要与免疫、神经细胞发育、神经传递、髓鞘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外周血 白细胞基因 基因芯片 基因表达 RNA 分子遗传学
原文传递
亚砷酸钠对生长发育影响的分子遗传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姚华 王国荃 +3 位作者 朱滨 孙悦 景丰香 赵建龙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亚砷酸钠对生长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探讨砷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方法 将正常肝细胞cDNA克隆库的基因点在芯片上 (每个克隆是什么基因尚未知 ) ,然后与暴露于不同亚砷酸钠浓度肝细胞中得到的cDNA第一链杂... 目的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亚砷酸钠对生长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探讨砷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方法 将正常肝细胞cDNA克隆库的基因点在芯片上 (每个克隆是什么基因尚未知 ) ,然后与暴露于不同亚砷酸钠浓度肝细胞中得到的cDNA第一链杂交 ,对表达有差异的克隆进行基因测序 ,明确是什么基因 ,最后筛选出与生长发育相关的基因。结果 两个染毒组人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基因 (p5 5 )的表达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 2 .2 1和 2 .93倍 ,说明亚砷酸钠增强了 p5 5基因的表达。两个染毒组与对照组基因表达水平相比 ,胎盘催乳素基因 (PL)分别是 0 .13和 0 .2 7,同源框基因(HOXA10 )分别是 0 .2 2和 0 .35 ,表明亚砷酸钠抑制PL基因和HOXA10基因的表达。结论 亚砷酸钠对生长发育相关基因表达有影响 ,初步揭示了砷对生长发育影响的分子遗传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砷酸钠 生长发育 分子遗传机制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钠化合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