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91例护理人员紧张性头痛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媛媛 吴艳 +1 位作者 帕提古丽.那吾尔 刘继文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1313-1316,共4页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紧张性头痛(tension type headache,TTH)的危险因素。方法选用世界卫生组织"lifting the burden"项目头痛问卷,收集591例护士TTH的特点及与本职业相关的因素,包括婚姻、年龄、工龄、教育程度、体质指数(BMI)...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紧张性头痛(tension type headache,TTH)的危险因素。方法选用世界卫生组织"lifting the burden"项目头痛问卷,收集591例护士TTH的特点及与本职业相关的因素,包括婚姻、年龄、工龄、教育程度、体质指数(BMI)及所在科室。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危险因素与护理人员TTH的相关性。结果护理人员患TTH的风险与婚姻及科室无关(P>0.05)。年龄≥30岁的护理人员TTH患病率(73.2%)高于20~29岁护理人员TTH患病率(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χ~2=7.61);工龄≥5a的护理人员患TTH的风险高于工龄<5a的护理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χ~2=6.33);BMI≥23kg/m^2时,TTH患病率增加(P=0.004,χ~2=8.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0岁,工龄≥5a,BMI≥23kg/m2的护理人员患TTH风险增加,三者存在交互作用(P=0.000,OR=3.675)。结论年龄≥30岁,工龄≥5a,BMI≥23kg/m2是护理人员发生TTH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紧张性头痛 慢性头痛 护理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杆菌干预金属器械经不同灭菌方式的时效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媛媛 史凌云 +2 位作者 阿不都克尤木.麦麦提依明 李钊 杨益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1167-1170,共4页
目的采用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和脉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技术探索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干预金属器械后灭菌的时效性。方法将我科消毒灭菌的4 000件金属器械随机分为2组,人工清洗组采用传统手工清洗,机器清洗组使用酶清洗剂超声清洗。... 目的采用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和脉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技术探索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干预金属器械后灭菌的时效性。方法将我科消毒灭菌的4 000件金属器械随机分为2组,人工清洗组采用传统手工清洗,机器清洗组使用酶清洗剂超声清洗。取枯草杆菌菌悬液分别在1、2、3、4h后滴染清洗合格的金属器械各100件,采用不同灭菌方式进行消毒,比较清洁器械不同时间点的灭菌效果;根据灭菌结果选择合格的金属器械分别在3、6、8、10、12月随机抽样各100件,进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培养及三磷酸腺苷(ATP)检测,同时设立阴、阳性对照试验,比较不同灭菌方式的灭菌效果及灭菌物品的有效期限。结果无论是目测法、蛋白棒法测定法还是隐血试纸法,机械清洗组的清洗合格率均明显高于人工清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洁净金属器械在2h内及时灭菌可达到100%合格的标准,3h后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达到94%,高于等离子灭菌器的9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4h后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88%)显著高于等离子灭菌器(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等离子灭菌的金属器械放置6个月后枯草杆菌未检出,经压力蒸汽灭菌的金属器械放置8个月后枯草杆菌未检出。经2种方式灭菌的金属器械放置6个月后,ATP荧光检测均未见RLU值超标,但8个月后,压力蒸汽灭菌的金属器械ATP荧光检测的合格率为97%。结论相比传统人工清洗法,机械清洗法对金属器械的清洗效果更好。采用不同的灭菌方式2h内均可达到灭菌的效果,灭菌合格后6个月为2种灭菌方式有效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杆菌 等离子灭菌 压力蒸汽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心医学”模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伴抑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刘媛媛 段咏梅 +1 位作者 卡丽毕努尔·力提甫 杨益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985-988,992,共5页
目的探讨“双心医学”模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伴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已行PCI术后的CHD患者579例,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8分的患者110例纳入抑郁组,其余纳入非抑郁组(469例);其... 目的探讨“双心医学”模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伴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已行PCI术后的CHD患者579例,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8分的患者110例纳入抑郁组,其余纳入非抑郁组(469例);其中抑郁组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双心照护,比较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差异。结果抑郁组与非抑郁组比较,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抑郁情绪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9)。进行双心护理干预4个月后,干预组HAMD总分干预后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干预后,干预组HAMD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进一步分层比较,既往心肌梗死阳性抑郁组患者双心照护后,HAMD总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发生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地提供双心照护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 抑郁 双心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大鼠中的LAMP检测方法及1,3-β-D葡聚糖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帕提古丽.那吾尔 刘媛媛 +2 位作者 乌兰.同巴依尔 牛晓琳 朱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77-280,共4页
目的探讨环介导恒温扩增法(LAMP)检测在卡式肺孢子菌肺炎大鼠中的可行性及1,3-β-D葡聚糖水平的变化。方法 4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肺炎感染组,每组各20只。采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构建卡式肺孢子菌肺炎大鼠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 目的探讨环介导恒温扩增法(LAMP)检测在卡式肺孢子菌肺炎大鼠中的可行性及1,3-β-D葡聚糖水平的变化。方法 4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肺炎感染组,每组各20只。采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构建卡式肺孢子菌肺炎大鼠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观察两组大鼠的发病情况、体质量、肺重及肺重体积比。设计卡式肺孢子菌的特异度引物,对两组大鼠进行LAMP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外周血和肺灌洗液1,3-β-D葡聚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炎感染组大鼠死亡4只,体质量明显降低,肺重及肺重体积比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MP方法能检测卡式肺孢子菌,对照组为阴性;与对照组比较,肺炎感染组外周血和肺灌洗液1,3-β-D葡聚糖水平升高,且肺灌洗液1,3-β-D葡聚糖水平高于外周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卡式肺孢子菌肺炎大鼠模型并建立卡式肺孢子菌简便快捷的LAMP检测方法,1,3-β-D葡聚糖水平与卡式肺孢子菌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式肺孢子菌 LAMP 大鼠 1 3-β-D葡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脓杆菌感染肺炎大鼠模型中的PCR检测方法及IL23的动态变化
5
作者 乌兰.同巴依尔 颜婕 +3 位作者 刘媛媛 牛晓琳 王志强 白煜峡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23期4416-4420,共5页
目的:探讨PCR技术在绿脓杆菌感染肺炎大鼠模型中进行检测的方法可行性以及大鼠体内IL23的表达水平变化。方法: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和肺炎感染组。在绿脓杆菌肺炎模型建立后,设计绿脓杆菌的特异性引物,进行3... 目的:探讨PCR技术在绿脓杆菌感染肺炎大鼠模型中进行检测的方法可行性以及大鼠体内IL23的表达水平变化。方法: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和肺炎感染组。在绿脓杆菌肺炎模型建立后,设计绿脓杆菌的特异性引物,进行3组大鼠体内绿脓杆菌感染的PCR鉴定,并用qPCR和ELISA技术检测大鼠体内IL23水平变化。结果:①PCR技术检测到肺炎大鼠模型中的绿脓杆菌,其中肺组织检出率为100%,而对照组的PCR结果是阴性。②绿脓杆菌感染肺炎大鼠模型建立后,大鼠的IL23 m RNA逐渐上升,在第3天达到最高值,相比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分别是60852.9±1474.2和1987.7±246.4拷贝,P<0.05);血清中的IL23蛋白水平也逐渐上升,在第1周到达最高值,相比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分别是297.4±14.7和123.8±18.3pg/m L,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大鼠体内的高特异性、快速、简便绿脓杆菌感染检测PCR方法,发现大鼠IL23在绿脓杆菌感染后显著升高,在绿脓杆菌肺炎和IL23之间建立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脓杆菌 肺炎 PCR检测 IL23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