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地区自身免疫性肝病32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石光英 希尔娜依.阿不都黑力力 +2 位作者 范晓棠 王红霞 吕荣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3035-3039,共5页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病(ALD)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测结果,为进一步AL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21例ALD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病(ALD)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测结果,为进一步AL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21例ALD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及自身免疫重叠综合征(OLS)的临床表现、自身抗体的检测、病理特点等.结果:(1)ALD临床表现特点各异,以皮肤瘙痒、肝功异常较多;(2)自身抗体检测:汉、维、其他民族(包括哈萨克、蒙古、回族等)ANA阳性率比较,AIH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民族(哈萨克、蒙古、回族)ANA阳性率高于汉、维族(70.58%vs40%,47.82%).AMA阳性检测,AIH、PB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MA阳性检测,AIH、PB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病理组织:共有96例行肝穿刺病理活检,病理结果显示75.72%(75/96)符合诊断.结论:ALD早期诊断率低,而且常常表现不典型,往往要密切联系临床表现、血液生化及自身抗体检测结果等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临床表现 自身抗体 病理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23例新疆地区肝硬化患者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范晓棠 罗兰 +4 位作者 张立国 哈丽达·夏尔甫哈孜 罗超 陈新春 何方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08-811,共4页
多种肝损害因素混杂而导致的肝硬化、肝细胞性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情形,不同地域肝硬化、肝癌的原因构成不同,酒精因素、丙型肝炎(丙肝)病毒感染以及代谢性因素是美国、欧洲、日本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原因,而亚洲、非洲的肝硬化、肝癌主... 多种肝损害因素混杂而导致的肝硬化、肝细胞性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情形,不同地域肝硬化、肝癌的原因构成不同,酒精因素、丙型肝炎(丙肝)病毒感染以及代谢性因素是美国、欧洲、日本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原因,而亚洲、非洲的肝硬化、肝癌主因于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病毒、丙肝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细胞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内皮功能检测 被引量:5
3
作者 范晓棠 闫亚宁 +3 位作者 石绣江 冯娟 马海林 何方平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36-539,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CHB合并NAFLD患者内皮功能和脂质代谢的差异。方法在CHB患者32例,NAFLD患者35例和CHB合并NAFLD患者44例,使用Endo-PAT2000内皮功能检测仪测定外周动脉张力(PAT),并计算血管反应...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CHB合并NAFLD患者内皮功能和脂质代谢的差异。方法在CHB患者32例,NAFLD患者35例和CHB合并NAFLD患者44例,使用Endo-PAT2000内皮功能检测仪测定外周动脉张力(PAT),并计算血管反应性充血指数(RHI);检测空腹血糖(FP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 A)、载脂蛋白B(apo B)、脂蛋白a(LP-A)和游离脂肪酸(FFA)等血液生化指标。结果 NAFLD患者RHI(1.95±0.44)显著高于CHB患者[(1.68±0.28),P<0.05];NAFLD和CHB合并NAFLD患者体质指数【BMI分别为(24.77±3.13)kg/m^2和(25.79±2.80)kg/m^2]、TG[(1.52±0.70)mmol/L和(1.68±0.89)mmol/L]、TC[(4.32±0.1.32)mmol/L和(4.18±1.18)mmol/L]、LDL-C[(10.72±46.51)mmol/L和(2.71±0.96)mmol/L]apo B[(0.90±0.20)g/L和(0.85±0.28)g/L]均显著高于CHB患者[(22.63±3.14)kg/m^2、(0.89±0.26)mmol/L(3.51±0.74)mmol/L(2.23±0.56)mmol/L(0.68±0.15)g/L,P<0.01]。结论 CHB与NAFLD患者内皮功能和脂质代谢可能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内皮功能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石绣江 范晓棠 +2 位作者 梁晓萍 阿丽亚.热哈提 何方平 《肝脏》 2018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分布特点,并探讨HCV基因型分布与性别、年龄、民族、病毒载量、肝脏损伤炎症程度、肝病转归的相关性,以及病毒载量与肝脏损伤炎症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10月期间于新疆医科大...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分布特点,并探讨HCV基因型分布与性别、年龄、民族、病毒载量、肝脏损伤炎症程度、肝病转归的相关性,以及病毒载量与肝脏损伤炎症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10月期间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病例331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HCV RNA水平,并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等肝功能相关指标,HCV基因分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荧光探针法。结果 (1)331例患者中,男/女为156/175,年龄范围12~80岁,平均年龄50.8岁,其中1b型231例,占69.79%(102/129);2a型66例,占19.94%(32/34);3a型22例,占6.67%(13/9);3b型11例,占3.32%(8/3);6a型1例,占0.03%(1/0)。(2)HCV基因型分布与年龄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性别、ALT、AST、肝病转归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HCV基因型分布与民族、病毒载量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病毒载量与ALT、AST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地区HCV感染以1b型为主。HCV基因型分布与性别、肝脏损伤炎症程度、肝病转归等无关,与民族、年龄、病毒载量有关。HCV病毒载量与肝脏损伤炎症程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基因分型 病毒载量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非内分泌科护士对胰岛素知识的认知情况调查 被引量:2
5
作者 徐静 杨文英 +1 位作者 盖娟 彭巧君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A01期129-129,共1页
目的:了解临床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知识掌握程度,为正确使用胰岛素和有效控制血糖提供依据,并对存在问题找出对策。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本院临床非内分泌科护士273名进行调查。结果:临床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相关知识掌握好的仅占10.2... 目的:了解临床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知识掌握程度,为正确使用胰岛素和有效控制血糖提供依据,并对存在问题找出对策。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本院临床非内分泌科护士273名进行调查。结果:临床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相关知识掌握好的仅占10.26%,胰岛素注射完全规范的仅占17.22%结论:临床非内分泌科护士对胰岛素相关知识及注射技能掌握不够理想,难以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指导教育,应通过多种形式对其加强糖尿病规范化培训,以达到使非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得到专业化、系统化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胰岛素知识 认知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5
6
作者 何方平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63-266,共4页
随着生活饮食规律的改变,基于胰岛素抵抗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病率不断上升,但仅有不超过1%的NAFLD患者发生肝硬化,而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远远高于肝硬化.Ekstedt et al进行的一项持续1... 随着生活饮食规律的改变,基于胰岛素抵抗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病率不断上升,但仅有不超过1%的NAFLD患者发生肝硬化,而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远远高于肝硬化.Ekstedt et al进行的一项持续13.7年的随访研究显示,在经肝活检病理学检查证实为NAFLD患者中,仅有10%发生终末期肝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比例高达29%.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NAFLD患者最重要的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功能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L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冯娟 哈丽达·夏尔甫哈孜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34期116-118,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案例教学法CBL(case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1月—2019年11月轮转学习的68名实习生,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4名采纳常规教学方案,观察组34名采纳CBL教学模式,对比学习... 目的分析研究案例教学法CBL(case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1月—2019年11月轮转学习的68名实习生,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4名采纳常规教学方案,观察组34名采纳CBL教学模式,对比学习依从性、带教方式满意度及带教质量等。结果观察组学习依从性、带教方式满意度及带教质量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CBL教学模式,对消化内科实习生具有提高学习依从性的效果,实习生理论知识水平及实践操作技能明显提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带教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教学模式 消化内科 教学模式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欧洲肥胖-2型糖尿病-消化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被引量:2
8
作者 何方平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5期660-663,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异于我国肝病专家所熟悉的病毒性肝炎治疗思维,随着NAFLD迅速成为我国第一大肝病,由感染性疾病领域向代谢性肝病领域的专业转化无疑成为我国肝病专科医师需要面临的共性挑战,这里,中国的肝病同道,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异于我国肝病专家所熟悉的病毒性肝炎治疗思维,随着NAFLD迅速成为我国第一大肝病,由感染性疾病领域向代谢性肝病领域的专业转化无疑成为我国肝病专科医师需要面临的共性挑战,这里,中国的肝病同道,不仅需要学习国内外相关指南及相关的基础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治疗 指南 欧洲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帮助脂肪性肝病患者早期发现肝硬化趋势 被引量:1
9
作者 范晓棠 《肝博士》 2014年第5期22-23,共2页
对中国老百姓而言,一说到肝病,很自然就会想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酗酒增加肝病风险也已经广为人知,但是,若要说脂肪性肝病增加肝硬化、肝细胞性肝癌发生风险,绝大多数人都会诧异不解:我有没有得肝炎,怎么会有肝硬化... 对中国老百姓而言,一说到肝病,很自然就会想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酗酒增加肝病风险也已经广为人知,但是,若要说脂肪性肝病增加肝硬化、肝细胞性肝癌发生风险,绝大多数人都会诧异不解:我有没有得肝炎,怎么会有肝硬化和肝癌风险呢?甚至认为这是危言耸听,医生在传播谣言!这是因为,我国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危害程度领域的专业认知,还处于起步阶段,同时,肝病医师需要应对约九千万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对脂肪肝的危害,关注度明显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性肝病 肝细胞性肝癌 弹性成像 肝纤维化 专业认知 慢性肝病患者 瞬时弹性 肝组织学检查 病毒携带者 慢乙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隐源性肝硬化的临床特征及可能病因 被引量:5
10
作者 布鲁汗.哈兰 冯娟 +5 位作者 范晓棠 希尔娜依.阿不都黑力力 石绣江 陈兰 阿丽亚.热哈提 何方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35-1140,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新疆地区隐源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高流行区域隐源性肝硬化的可能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01/2009-0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41例符合隐源性肝硬化诊断标准的住院肝硬化病... 目的:通过分析新疆地区隐源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高流行区域隐源性肝硬化的可能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01/2009-0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41例符合隐源性肝硬化诊断标准的住院肝硬化病例资料,其中包括隐源性肝硬化患者222例,隐源性肝硬化伴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19例,对其性别、年龄、民族、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伴发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4023例肝硬化患者中有241例符合隐源性肝硬化的诊断标准,占据总体肝硬化患者的5.99%,在241例患者中有98例(40.66%)合并糖尿病,55例合并高血压(22.82%),其中222例为单纯隐源性肝硬化(平均年龄54.86岁±16.09岁,44%为男性),隐源性肝硬合并肝癌的患者共19例,肝癌的发生率为7.88%(平均年龄67.42岁±7.03岁,47%为男性),其中隐源性肝硬化组和隐源性肝硬化合并肝癌组的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为40%和57%,高血压发病率分别为20%和5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单纯隐源性肝硬化和隐源性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在年龄和高血压方面有显著性差异(t=-6.47,P<0.001)和(t=13.8,P<0.001),收缩压和舒张压在两组中也有显著性差异(t=-3.63,P<0.001)和(t=-3.42,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是隐源性肝硬化发展为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86,95%CI:1.03-1.14,P<0.001;OR=5.4,95%CI:2.05-14.23,P<0.001).结论:我们的研究显示,本组隐源性肝硬化合并较高的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代谢综合征指征,符合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特征,提示作为HBV较高流行的新疆地区隐源性肝硬化与非酒精脂肪性肝病具有相关的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源性肝硬化 病因 原发性肝癌 高血压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伊合拉斯.赛衣达合买提 范晓棠 +2 位作者 闫亚宁 希尔娜依.阿不都黑力力 何方平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51-454,共4页
目的比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与单纯NAFLD患者内皮功能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诊断为NAFLD,除外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终末期脏器损伤后,91例患者... 目的比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与单纯NAFLD患者内皮功能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诊断为NAFLD,除外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终末期脏器损伤后,91例患者被分为A组(单纯NAFLD组)和B组(NAFLD合并MS组),收集临床资料;采用Endo-PAT 2000检测仪无创测定指端反应性充血指数(RHI);采用二项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影响内皮功能的因素。结果 52例A组与39例B组RH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3±0.29对1.81±0.29,P<0.01);A组腰围(92.75±9.10)cm、体质指数(25.99±2.98)kg/m^2、收缩压(117.87±15.08)mm Hg、空腹血糖(5.08±0.89)mmol/L和甘油三脂(1.46±0.65)mmol/L均显著低于B组【(101.64±10.86)cm、(28.07±3.97)kg/m^2、(127.41±12.03)mm Hg、(6.87±2.90)mmol/L和(2.69±2.22)mmol/L,P<0.05】,而A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6±0.34)mmol/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62.48±9.79)U/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93.04±19.56)U/L均显著高于B组【(0.93±0.30)mmol/L、(37.70±10.45)U/L和(55.39±15.59)U/L,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OR=1.34)、游离脂肪酸(OR=5.58)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OR=1.04)为NAFLD患者内皮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AFLD合并MS患者与单纯NAFLD患者内皮功能存在差异,影响NAFLD患者内皮功能的多个因素与糖脂代谢和肝脏炎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代谢综合征 内皮功能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帆 张琪 何方平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2期173-175,共3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原发性因素包括过度肥胖、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血脂升高等,可单独或共同对NAFLD产生影响,已成为NAFLD最常见的易感因素。影响NAFLD的继发性因素包括消瘦、胃肠道相关术后、静脉内营养相关药物、工业生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原发性因素包括过度肥胖、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血脂升高等,可单独或共同对NAFLD产生影响,已成为NAFLD最常见的易感因素。影响NAFLD的继发性因素包括消瘦、胃肠道相关术后、静脉内营养相关药物、工业生产的相关毒物、环境污染等,这些因素均可导致NAFLD的发生、发展[1]。另外,肠道菌群的改变也是影响NAFLD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肠/微生物学 前瞻性研究 横断面研究 临床对照试验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脂肪变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鹏飞 阿丽亚.热哈提 +6 位作者 范晓棠 希尔娜依.阿不都黑力力 董平 祝达 石绣江 陈兰 何方平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比较男性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肝脂肪变患者与单纯 CHB 患者临床特征,寻找影响肝细胞脂肪变的危险因素。方法2010年3月~2013年3月期间,住院初治且有肝活检病理学检查的男性 CHB 患者209例,根据肝组织中有无脂质沉积分为 C... 目的:比较男性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肝脂肪变患者与单纯 CHB 患者临床特征,寻找影响肝细胞脂肪变的危险因素。方法2010年3月~2013年3月期间,住院初治且有肝活检病理学检查的男性 CHB 患者209例,根据肝组织中有无脂质沉积分为 CHB 合并脂肪变组及单纯 CHB 组,比较两组患者血脂、血尿酸、血糖、饮酒、体质量指数和病毒载量情况,进行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了解肝脂肪变的危险因素。结果在209例男性 CHB 患者中,合并脂肪变121例(57.9%),单纯 CHB 88例(42.1%);CHB 合并脂肪变患者尿酸、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分别为(352.5±87.1)mmol/L、(2.8±0.8)mmol/L 和(1.8±0.1)μmol/L,均显著高于单纯 CHB 患者[(310.3±69.1) mmol/L、(2.2±0.6) mmol/L 和(1.2±0.7)μmol/L,P〈0.01)];体质量指数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是男性 CHB 患者合并肝脂肪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肥胖、血脂紊乱等代谢综合征相关表现是男性 CHB 患者肝组织脂肪变的危险因素,而饮酒或病毒载量可能不是肝脂肪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脂肪变 危险因素 代谢综合征 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轻微肝性脑病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石绣江 王月 +6 位作者 希尔娜依.阿不都黑力力 范晓棠 马海林 冯娟 孙建 阿丽亚.热哈提 何方平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42-544,共3页
目的评估肝硬化人群中轻微型肝性脑病(MHE)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在121例肝硬化患者,分别进行心理肝性脑病得分(PHES)和临界闪烁频率(CFF)测定,并评估肝功能分级状态。结果在121例肝硬化患者中,检出MHE者70例(57.9%)。性别、受教育程度... 目的评估肝硬化人群中轻微型肝性脑病(MHE)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在121例肝硬化患者,分别进行心理肝性脑病得分(PHES)和临界闪烁频率(CFF)测定,并评估肝功能分级状态。结果在121例肝硬化患者中,检出MHE者70例(57.9%)。性别、受教育程度、肝病病因、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血浆氨浓度等因素对肝硬化患者发生MHE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仅发现年龄为MHE发生的危险因素(P=0.041,OR=1.035),而MHE发生与性别、教育程度、肝病病因、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和血浆氨浓度无关(P>0.05)。结论在肝硬化患者中MHE发生率较高,年龄增长是肝硬化患者发生MHE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轻微型肝性脑病 临界闪烁频率 心理肝性脑病得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5年预后因素分析及生存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8
15
作者 哈丽达·夏尔甫哈孜 冯娟 +4 位作者 范晓棠 石绣江 陈兰 克拉热·阿合买提 阿丽亚·热哈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129-1133,共5页
目的建立影响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情况的预测指数(predict index,PI)模型,评价该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对所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Kaplan-Meier和Log-rank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得出预测因子及回归系数,根据预测因子及回归... 目的建立影响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情况的预测指数(predict index,PI)模型,评价该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对所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Kaplan-Meier和Log-rank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得出预测因子及回归系数,根据预测因子及回归系数建立PI模型,对PI模型进行有效性检验和多因素校正,绘制PI模型预测进展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情况的ROC曲线,评价该模型对于判断进展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情况的预测价值。结果根据独立预测因子及回归系数建立PI模型:PI=0.13×X1(岁)+0.35×X2(分化型=0,未分化型=1)+0.58×X3(否=0,是=1)+0.78×X4(Ⅰ期=1,Ⅱ期=2,Ⅲ~Ⅳ期=3)+0.39×X5(否=0,是=1),PI的临界值为7.63,模型有效性经卡方检验得出χ2=15.48,P<0.05,PI模型经多因素校正,成为独立预测因子:PI(β=1.06,OR=2.82),PI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为0.793(0.772~0.932),准确度为80.0%。结论本研究首次提出了关于判断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情况的预测模型,该模型的预测价值较高,为临床对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情况的精准评估和预后的判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生存分析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及代谢性因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作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阎道博 哈利达.夏尔甫哈孜 +3 位作者 冯涓 桑伟 范晓棠 何方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94-699,共6页
目的:了解单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变性者的肝脏病变特点及临床改变的差异,并寻找与肝纤维化程度改变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75例初治HBsAg阳性患者的肝组织病理情况,依据肝脏病理检查结果将病例分为单纯乙型肝... 目的:了解单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变性者的肝脏病变特点及临床改变的差异,并寻找与肝纤维化程度改变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75例初治HBsAg阳性患者的肝组织病理情况,依据肝脏病理检查结果将病例分为单纯乙型肝炎组和乙型肝炎合并脂肪变性组,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腰围、尿酸、血脂方面的差异,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各危险因素对肝脏纤维化的影响.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Statistics17.0统计软件,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75例乙型肝炎患者中有脂肪变性者104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组相比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在腰围(84.2cm±9.9cm vs 80.1cm±7.8cm,P=0.03),尿酸(325.05μmol/L±98.32μmol/L vs 275.57μmol/L±74.00μmol/L,P=0.001),甘油三酯(1.68mmol/L±1.03mmol/L vs 1.13mmol/L±0.65mmol/L,P=0.001),低密度脂蛋白(2.70mmol/L±0.77mmol/L vs 2.29mmol/L±0.60mmol/L,P=0.001),胆固醇(4.30mmol/L±0.83mmol/L vs 3.97mmol/L±0.79mmol/L,P=0.02)水平上存在统计学意义,合并脂肪变性组相对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有着更大的体质量指数.而且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与脂肪变性组在纤维化水平上存在差异(χ2=5.364,P=0.021).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炎症水平分级,饮酒以及HBeAg阴性状态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纤维化进展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脂肪沉积对肝脏纤维化的影响为负相关,即肝脏纤维化程度较重,脂肪沉积越轻(t=-2.689,P=0.008).结论:肝组织病理及临床资料显示:血脂紊乱,肥胖等代谢综合征是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主要原因,而与酒精因素无关.年龄、炎症水平、e抗原阴性状态、饮酒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CHB)患者肝组织纤维化进展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但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肝细胞脂肪变程度反而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脂肪变性 肝脏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源性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细胞肝癌的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5
17
作者 范晓棠 张建庆 +5 位作者 王月 祝君文 希尔娜依.阿不都黑力力 冯娟 陈兰 何方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3290-3293,3299,共5页
目的分析隐源性肝硬化(CC)患者发生肝细胞肝癌(HC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7月—2014年7月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CC患者241例。按照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单纯CC组(222例)和CC合并HCC组(19例)。收集并比... 目的分析隐源性肝硬化(CC)患者发生肝细胞肝癌(HC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7月—2014年7月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CC患者241例。按照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单纯CC组(222例)和CC合并HCC组(19例)。收集并比较患者性别、年龄、民族、体质量、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糖尿病、恶性肿瘤家族史、药物过敏史、Child-Pugh评分、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球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尿酸、肌酐、尿蛋白等指标。结果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否合并高血压、尿蛋白是CC患者发生HCC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α=0.05为显著水准,进入回归模型的变量有年龄、合并高血压(P<0.05)。结论高血压和年龄高是CC患者发生HCC的危险因素,应对CC患者血压升高及年龄予以重视,正确评估,以降低其发生HCC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高血压 肝细胞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sAg阴性、抗-HBs/抗-HBe/抗-HBc阳性肝硬化病因特点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珍珍 范晓棠 +4 位作者 希尔娜依.阿不都黑力力 石绣江 哈丽达.夏尔甫哈孜 陈兰 何方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1期4844-4848,共5页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中高流行地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阴性,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乙型肝炎e抗体/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epatitis B e antibody/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anti-H...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中高流行地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阴性,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乙型肝炎e抗体/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epatitis B e antibody/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anti-HBs/anti-HBe/anti-HBc)阳性肝硬化的病因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2001-01/2013-12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3年的肝硬化住院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乙型肝炎五项检测结果将HBsAg阴性,但抗-HBs、抗-HBe、抗-HBc中任意一项阳性的肝硬化作为研究组,将同时期临床确诊为隐源性肝硬化的住院病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合并代谢综合征水平及肝细胞肝癌发生情况等.结果:7012例肝硬化住院病例中,符合HBsAg阴性、抗-HBs/抗-HBe/抗-HBc阳性肝硬化220例(占3.14%),符合隐源性肝硬化147例(占2.10%).两组患者,研究组年龄均数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男性患者构成比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汉族患者比例高(P<0.05),研究组具有更高的肝癌发生率(P<0.05),而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性低于隐源性肝硬化组(P<0.05).结论:HBsAg阴性、抗-HBs/抗-HBe/抗-HBc阳性肝硬化与隐源性肝硬化患者在性别、年龄、合并代谢综合征水平及肝细胞肝癌发生情况等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提示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组肝硬化患者的病因与隐源性肝硬化存在不同的致病因素,该项研究有助于指导临床医师对两组肝硬化患者的病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阴性 抗-HBs/抗-HBe/抗-HBc阳性肝硬化 隐源性肝硬化 高血压 糖尿病 肝细胞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9
作者 范晓棠 余翔 +4 位作者 哈丽达·夏尔甫哈孜 马海林 石绣江 希尔娜依·阿不都黑力力 何方平 《中国医药》 2015年第5期655-657,共3页
目的 观察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耐药发生率.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住院的9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比夫定组(42... 目的 观察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耐药发生率.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住院的9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比夫定组(42例)和拉米夫定组(52例),分别给予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在治疗后12、24、48周观察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转率、YMDD变异率、Child-Pugh积分、总胆红素、清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替比夫定组和拉米夫定组患者HBV-DNA阴转率和Child-Pugh积分在12、24、48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时替比夫定组病毒YMDD变异率为0.0%,拉米夫定组为15.4%(8/5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24、48周,替比夫定组患者总胆红素、清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总胆红素:(51±10)、(42±5)、(36±3)μmol/L比(56±48) μmol/L,清蛋白:(28±4)、(33±3)、(33±4) g/L比(27±5) g/L,凝血酶原时间:(15±5)、(16±5)、(15±4)s比(17±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拉米夫定组患者治疗后12周总胆红素、清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53±9) μmol/L比(43±8)μmol/L,(31±4) g/L比(27±7)g/L,(16±6)s比(17±9)s,P<0.05],治疗后24周,清蛋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33±4) g/L比(27±7)g/L],治疗后48周,清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33±3) g/L比(27±7) g/L,(16±4)s比(17±8)s,P<0.05],总胆红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拉米夫定组清蛋白水平高于替比夫定组(P<0.05),余肝功能、凝血指标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发现与抗病毒药物有关的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在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及改善肝脏储备功能方面疗效肯定,但使用拉米夫定治疗病毒YMDD变异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肝硬化 替比夫定 拉米夫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71例肝活检患者病因与肝组织病理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桑伟 王玻玮 +4 位作者 陈兰 何方平 古丽米拉.巴依坦 张巍 哈德提.别克米托夫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95-599,共5页
目的:探讨肝活检患者的病因分布与组织病理学变化特点。方法收集2007年~2013年我科行肝脏穿刺活检诊断的非肿瘤性病变1571例,分析疾病的病因构成及主要疾病的病理学特点。结果本组肝脏穿刺活检组织诊断的非肿瘤性病变前五位的病因构... 目的:探讨肝活检患者的病因分布与组织病理学变化特点。方法收集2007年~2013年我科行肝脏穿刺活检诊断的非肿瘤性病变1571例,分析疾病的病因构成及主要疾病的病理学特点。结果本组肝脏穿刺活检组织诊断的非肿瘤性病变前五位的病因构成依次为病因不能明确(73.6%)、乙型肝炎(10.0%)、脂肪肝(7.4%)、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4.1%)和慢性丙型肝炎(1.6%);在病因不能明确的患者通常为其它脏器的病损而导致的肝脏非特异性病损;乙型肝炎临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和黄疸等症状,病理学特征主要为肝细胞毛玻璃样改变、水肿和点灶状坏死等;多种病因可引起肝细胞脂肪变,诊断脂肪肝要在排除其它因素的同时需结合易感因素进行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表现为小胆管慢性非化脓性破坏;丙型肝炎大多无临床症状,病理特征主要为肝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纤维组织增生和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等。结论病因不能明确、乙型肝炎、脂肪肝、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慢性丙型肝炎是肝穿刺后主要的病理学诊断,其临床和肝组织学表现各有其特征可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活检 病因 病理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