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术期规范化疼痛护理模式对肩袖修复术患者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1
作者 马梅荣 杜彩梅 +2 位作者 张远 李佳雪 刘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049-1052,共4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规范化疼痛护理模式对肩袖修复术患者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行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手术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围术期规范化疼痛护理模式对肩袖修复术患者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行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手术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规范化疼痛护理模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评价患者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4、12、24、48 h及出院时疼痛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术后48 h比较,研究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用量、总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术后比较,研究组疼痛宣教满意度、疼痛干预及时率满意度、疼痛护理满意度及总体护理满意度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规范化疼痛护理可减轻肩袖损伤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疼痛护理模式 肩袖损伤修复术 术后疼痛 睡眠质量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月板形态学与前交叉韧带损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朱宇睿 刘阳 +1 位作者 秦海龙 孙学斌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492-498,共7页
综述半月板形态学参数对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影响和研究进展,回顾近年有关半月板形态学对前交叉韧带损伤影响的研究文献,从半月板的生物力学特征、各形态学参数对ACL损伤影响、半月板形态学影响ACL损伤的可能机制等方面进行总结。... 综述半月板形态学参数对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影响和研究进展,回顾近年有关半月板形态学对前交叉韧带损伤影响的研究文献,从半月板的生物力学特征、各形态学参数对ACL损伤影响、半月板形态学影响ACL损伤的可能机制等方面进行总结。半月板形态可以矫正胫骨平台后倾角,减小ATT,对非接触性ACL损伤及ACLR术后移植物失效存在影响,并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半月板形态学参数有助于识别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高危人群,帮助制定手术策略,但目前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影响机制仍缺乏确切的临床证据,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半月板 半月板斜率 半月板后角高度 半月板骨角 胫骨平台后倾角–半月板骨角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Ramp损伤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程琛 热米拉·艾买提 +1 位作者 秦海龙 孙学斌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05-311,共7页
Ramp损伤(RL)是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角与关节囊移行区域损伤,常见于慢性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也可孤立发生。Ramp区对维持膝关节功能及保护ACL重建移植物有重要作用,膝关节MRI在诊断RL上敏感度中等但特异度较高,关节镜是诊断的金标... Ramp损伤(RL)是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角与关节囊移行区域损伤,常见于慢性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也可孤立发生。Ramp区对维持膝关节功能及保护ACL重建移植物有重要作用,膝关节MRI在诊断RL上敏感度中等但特异度较高,关节镜是诊断的金标准。对RL的认识目前处于一个“再认识”的阶段,对其最佳的处理方式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结合近年来研究现状,从RL的流行病学、解剖学、产生机制、分型、诊断以及手术治疗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RL的研究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mp损伤 关节镜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关节前脱位的治疗进展及展望
4
作者 吴祥辉 张克远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540-545,共6页
目的:对近年来肩关节前脱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肩关节前脱位治疗的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肩关节前脱位相关文献,从手法复位、切开复位到关节镜下复位等方法进行总结。结果:为减轻患者疼痛,改善上肢功能,... 目的:对近年来肩关节前脱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肩关节前脱位治疗的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肩关节前脱位相关文献,从手法复位、切开复位到关节镜下复位等方法进行总结。结果:为减轻患者疼痛,改善上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肩关节脱位治疗经历从手法复位向开放式手术到关节镜下修复术的重要转变,关节镜下修复成为临床治疗的主流方向。结论:尽早进行关节镜下手术是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关键,如患者采取手法复位应当外旋位固定,Bankart修复术治疗仍能取得良好疗效,存在巨大缺损可选用移植物填塞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前脱位 手法复位 BANKART损伤 Hill-Sachs损伤 Latarjet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5
作者 徐飞虎 张克远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379-384,共6页
复发性髌骨脱位是膝关节损伤的常见问题,其手术治疗方法不断演进。本综述回顾了近年来手术治疗的进展,重点关注了手术技术及理念的创新。传统的手术方法如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和内侧支持带修复术已逐渐被内侧支持带重建术和股骨滑车成形术... 复发性髌骨脱位是膝关节损伤的常见问题,其手术治疗方法不断演进。本综述回顾了近年来手术治疗的进展,重点关注了手术技术及理念的创新。传统的手术方法如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和内侧支持带修复术已逐渐被内侧支持带重建术和股骨滑车成形术所取代,这些方法通过改善髌骨轨迹和增强内侧稳定性,提高了治疗效果。此外,个体化治疗策略实施,有助于提升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尽管如此,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手术技术的精确性和术后管理仍需进一步研究。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以及优化患者的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髌骨脱位 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 股骨滑车成形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注射PRP联合发散式冲击波治疗NeerⅡ期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6
作者 颜显毅 张庭 +3 位作者 李月飞 麦心 孙学斌 臧学慧 《新疆医学》 2024年第4期400-403,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注射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发散式冲击波治疗NeerⅡ期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2月-2023年2月诊治的74例NeerⅡ期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信封法分成对照组(37例,发散式冲击波治疗)、研究组(37例,...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注射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发散式冲击波治疗NeerⅡ期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2月-2023年2月诊治的74例NeerⅡ期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信封法分成对照组(37例,发散式冲击波治疗)、研究组(37例,采取超声引导下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发散式冲击波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接受统一的康复治疗方案,并于治疗后1个月时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炎症因子水平(TNF-α、IL-6)、肩关节主动前屈活动度,对比两组患者组间、组内的治疗差异性。结果研究组治疗后VAS评分(3.39±0.65)分低于对照组(3.89±0.71)分。研究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TNF-α(132.72±6.37)pg/ml、IL-6(15.72±2.36)pg/ml低于对照组(151.86±6.83)pg/ml、(20.82±2.43)pg/ml。研究组治疗后肩关节主动前屈活动度(165.72±7.36)°大于对照组(145.82±8.43)°。两组治疗后VAS评分、炎症因子水平(TNF-α、IL-6)、肩关节主动前屈活动度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NeerⅡ期肩袖损伤采取超声引导下注射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发散式冲击波治疗较单独采用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可早期更好的抑制肩关节内炎性反应、降低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富血小板血浆 发散式冲击波 NeerⅡ期肩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保留残端重建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尼加提·阿不力米提 张喆 +1 位作者 地力牙尔·莫合塔尔 郭文涛 《医师在线》 2023年第4期72-74,共3页
目的探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断裂患者行关节镜下ACL保留残端重建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6例符合标准的膝关节ACL断裂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8),其中对照组行关节镜下ACL... 目的探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断裂患者行关节镜下ACL保留残端重建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6例符合标准的膝关节ACL断裂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8),其中对照组行关节镜下ACL切除残端重建术治疗,观察组行关节镜下ACL保留残端重建术治疗。评估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本体感觉功能、关节稳定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本体感觉恢复阈值、被动角度试验值及双下肢胫骨股骨间的前移距离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ACL断裂患者行关节镜下ACL保留残端重建术,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膝关节功能,促进本体感觉恢复,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 关节镜下 前交叉韧带断裂保留残端重建术 膝关节功能 本体感觉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后外侧角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治疗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热米拉·艾买提 张克远 +1 位作者 刘阳 孙学斌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第6期523-527,共5页
膝关节后外侧角(posterolateral corner,PLC)又称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posterolateral complex,PLC),是维持膝关节内翻、外旋稳定及限制胫骨后移的一组重要结构。膝关节PLC损伤因临床表现不典型,无特异性较高的专科查体方案,缺乏特异性... 膝关节后外侧角(posterolateral corner,PLC)又称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posterolateral complex,PLC),是维持膝关节内翻、外旋稳定及限制胫骨后移的一组重要结构。膝关节PLC损伤因临床表现不典型,无特异性较高的专科查体方案,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征等问题,导致该疾病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被认为是膝关节的“暗区”[1]。研究表明,在所有膝关节PLC损伤中,只有2%~28%是独立发生的[2],而临床上常见的膝关节PLC损伤常见于多发韧带损伤,尤其是合并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或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后交叉韧带 膝关节内翻 膝关节后外侧角 外旋 多发韧带损伤 早期诊断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半腱肌和半腱肌—股薄肌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韩德山 张克远 周晓涛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4期320-326,共7页
目的 探讨半腱肌(semitendinosus, ST)与半腱肌-股薄肌(semitendinosus-gracilis, STG)腱肌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 目的 探讨半腱肌(semitendinosus, ST)与半腱肌-股薄肌(semitendinosus-gracilis, STG)腱肌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术治疗的82例ACL损伤患者,其中男66例,女16例;年龄15~45岁,平均(28.25±7.30)岁。41例采用单根ST肌腱重建(ST组),男34例,女7例;另41例采用STG肌腱重建(STG组),男32例,女9例。临床评价包括主观标准: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IKDC)主观评分;重建前交叉韧带再断率;功能评估测试: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单脚跳测试、胫骨内旋角度、站立屈曲角度;膝关节屈曲肌力评估。结果 82例患者随访1年,均未出现重建前交叉韧带再次断裂情况。两组术后Lysholm评分、IKD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单脚跳测试、胫骨内旋角度测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站立屈曲角度:ST组(119.73±3.91)°,STG组(117.17±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患膝屈曲60°时屈曲肌力:ST组(178.34±10.56) N,STG组(177.85±7.57) 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患膝屈曲90°、110°时屈曲肌力:ST组分别为(187.41±8.83) N、(179.12±9.94) N,STG组分别为(173.49±8.12) N、(170.29±7.97) 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半腱肌肌腱较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重建ACL,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因此半腱肌肌腱移植更适用于对深屈曲肌力要求更高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 半腱肌 股薄肌 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GF-β1/Smads信号通路探讨肩袖损伤肌腱止点处异常骨重塑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孝月 李亦丞 +2 位作者 刘阳 岐飞 孙学斌 《创伤外科杂志》 2022年第2期112-118,共7页
目的通过组织学方法探讨肩袖损伤的病理机制,并明确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信号通路是否参与肩袖损伤肌腱止点处异常骨重塑。方法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鼠龄12周,体质量(450±30)g。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术... 目的通过组织学方法探讨肩袖损伤的病理机制,并明确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信号通路是否参与肩袖损伤肌腱止点处异常骨重塑。方法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鼠龄12周,体质量(450±30)g。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术后14、30、60d组,各10只。正常组不做任何操作,模型组离断大鼠右肩冈上肌肌腱止点构建肩袖损伤模型,分别于术后14、30、60d人道处死大鼠,取右肩关节。通过HE染色观察透明软骨和钙化软骨的厚度,潮线是否改变;通过番红-固绿(SO-FG)染色观察关节软骨组织的破坏情况;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检测软骨下骨破骨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分析软骨下骨中TGF-β1、磷酸化的Smad2/3(p-Smad2/3)、成骨转录因子(Osterix)及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因子(CD31)的表达量。结果HE染色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术后30、60d透明软骨厚度减小,钙化软骨厚度增加,潮线上移(P<0.05)。SO-FG染色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术后14、30、60d软骨细胞排列紊乱,番红着色逐渐较浅。TRAP染色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术后14、30d软骨下骨破骨细胞表达更加活跃(P<0.05);模型组术后60d破骨细胞表达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TGF-β1、p-Smad2/3在模型组术后14、30d阳性细胞表达量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CD31、Osterix在模型组术后14、30、60d阳性细胞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肩袖止点处发生异常骨重塑可能参与了肩袖损伤的病理机制,且TGF-β1/Smads信号通路参与肩袖损伤肌腱止点处异常的骨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信号通路 骨重塑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冻结肩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1
作者 尼佳提·吐尔逊 张克远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第4期323-328,共6页
冻结肩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疾病,其特征是自发性疼痛和肩关节运动范围的限制,严重时影响生活质量[1]。冻结肩(frozen shoulder,FS)通常被用作病因推断和临床描述,并常常作为肩周炎、滑囊周围炎、黏连性肩关节囊炎的替代名称[2]。“冻结... 冻结肩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疾病,其特征是自发性疼痛和肩关节运动范围的限制,严重时影响生活质量[1]。冻结肩(frozen shoulder,FS)通常被用作病因推断和临床描述,并常常作为肩周炎、滑囊周围炎、黏连性肩关节囊炎的替代名称[2]。“冻结肩”一词最早由Codman博士于1934年在他的著作中使用。他第一个描述该疾病的经典诊断标准,包括:特发性病因,肩部活动全范围限制,严重的外旋限制,发病初疼痛以及正常的X线片表现[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肩 自发性疼痛 肩部活动 肩关节运动 诊断标准 外旋 肩关节疾病 肩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修复肩胛下肌损伤对早期肩关节功能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秦海龙 张克远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4期285-291,共7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修复肩胛下肌损伤对早期肩关节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收治的肩胛下肌损伤患者27例,男性10例,女性17例;年龄46~72岁,平均56.6岁,均为肌腱退变或喙突撞...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修复肩胛下肌损伤对早期肩关节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收治的肩胛下肌损伤患者27例,男性10例,女性17例;年龄46~72岁,平均56.6岁,均为肌腱退变或喙突撞击导致,均行关节镜手术治疗。MRI检查示肩胛下肌不同程度损伤。关节镜下可见LafosseⅠ型5例,Ⅱ型10例,Ⅲ型9例,Ⅳ型2例,Ⅴ型1例。使用1锚改良Mason-Allen缝合肩胛下肌损伤15例,单排缝合技术修复肩胛下肌损伤共7例,双排缝线桥技术修复肩胛下肌损伤5例,均接受3~6个月非手术治疗后效果不满意,患肩主动前屈上举、体侧内旋、体侧外旋活动受限并伴有肩关节周围疼痛及肌力下降。观察术前及末次随访的肩关节主动前屈上举活动度、主动体侧外旋活动度、主动体侧内旋活动度、美国肩肘外科(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肩关节视觉模拟评分(VAS),Belly-press试验、Lift-off试验、Bear-hug试验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关节僵硬神经血管损伤及锚钉松动等并发症。2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0个月,平均9.5个月。患肩术后较术前主动前屈上举[(130.37±9.99)°vs.(157.59±8.25)°,P<0.05、体侧内旋(L_(4)(S_(1)~L_(1))vs.T_(10)(L_(5)~T_(8)),P<0.05)、体侧外旋活动(30.00±5.37)°vs.(66.66±6.20)°,P<0.05、VAS(5.33±0.92)分vs.(1.48±0.58)分,P<0.05、ASES评分(51.59±3.71)分vs.(76.37±4.60)分,(P<0.05)均显著改善;肩峰下间距(AHD)(9.26±0.92)mm vs.(12.63±0.69)mm,P<0.05、喙肱间距(CHD)(6.15±0.66)mm vs.(8.93±0.66)mm,P<0.05较术前增大;Lift-off试验(66.67%vs.55.56%)、Belly-press试验(70.37%vs.59.30%)、Bear-hug试验(92.60%vs.70.37%)阳性率较术前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胛下肌对于维持肩关节活动度有重要意义,关节镜下联合或单独修复肩胛下肌损伤对于早期肩关节疼痛的缓解及活动度的恢复有比较满意的临床结果,对于其肌力的恢复仍需要更长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下肌损伤 关节镜 肩关节功能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270°松解联合术后短期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冻结肩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尼佳提·吐尔逊 张克远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第11期1016-1020,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联合术后短期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冻结肩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冻结肩患者43例,根据术后是否给予口服醋酸泼尼松片分成两组,实验组21例,...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联合术后短期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冻结肩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冻结肩患者43例,根据术后是否给予口服醋酸泼尼松片分成两组,实验组21例,其中男9例,女12例,平均年龄(55.90±8.11)岁,平均病程(8.00±5.79)个月,平均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4.43±3.52)kg/m^(2);对照组22例,其中男8例,女14例,平均年龄(54.23±7.28)岁,平均病程(6.82±4.91)个月,平均BMI(24.45±2.86)kg/m^(2)。两组均行全身麻醉下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术。术后实验组给予4周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对照组不给予该治疗。记录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术前及术后1、3、6个月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和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疼痛,比较术前及术后相应时间点内肩关节的主动前屈、外展角度。结果两组术前及术后1、3、6个月随访时Constant评分及AS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个月VAS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1个月肩关节主动前屈角度稍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之间,后一时间点相较前一时间点,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主动前屈、外展角度都有显著好转(P<0.05)。结论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术联合术后短期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冻结肩有利于早期恢复患肩活动度,明显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肩 肩关节镜 醋酸泼尼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速技术在膝骨关节炎防治阶段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鑫 谢露 +1 位作者 娄本敬 李艺 《现代仪器与医疗》 CAS 2023年第2期77-82,共6页
膝关节是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常见的发病部位之一。随着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对个人和社会产生沉重负担。当前国内外众多治疗指南明确推荐以肌肉力量训练为主的基础治疗方法是OA治疗的首选... 膝关节是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常见的发病部位之一。随着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对个人和社会产生沉重负担。当前国内外众多治疗指南明确推荐以肌肉力量训练为主的基础治疗方法是OA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案。等速技术作为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用于肌肉功能评定和肌肉力量训练的实用技术,在康复训练、竞技体育以及大众健身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在KOA上的应用愈加广泛。文章介绍了等速技术的概念和特点,通过文献资料法对等速技术在KOA防治阶段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今后构建合理的KOA基础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使等速技术更好的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速 骨关节炎 膝骨关节炎 防治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月板根部损伤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艺 李尧 孙学斌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5期8477-8482,共6页
半月板根部撕裂是一种越来越被认可的损伤,会导致膝关节显著的功能限制,受影响的间室软骨可能快速退化,如果不及时治疗,后期会有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风险。解剖根部修复可恢复膝关节负荷和稳定性。对轻度骨关节炎的患者进行半月板根部修复... 半月板根部撕裂是一种越来越被认可的损伤,会导致膝关节显著的功能限制,受影响的间室软骨可能快速退化,如果不及时治疗,后期会有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风险。解剖根部修复可恢复膝关节负荷和稳定性。对轻度骨关节炎的患者进行半月板根部修复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并延缓骨关节炎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 半月板根部 半月板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靶向万古霉素负载微泡对大鼠膝关节急性假体周围感染的治疗效果
16
作者 姚粝芹 孙学斌 +5 位作者 郭子玉 马有财 李亦丞 杨建华 曹力 穆文博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97-1006,共10页
目的:探讨超声靶向万古霉素(Vm)负载微泡(MB)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所致大鼠膝关节急性假体周围感染(PJI)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PJI组、超声靶向微泡破坏(UTMD)组、Vm-MBs组及Vm-MBs+U... 目的:探讨超声靶向万古霉素(Vm)负载微泡(MB)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所致大鼠膝关节急性假体周围感染(PJI)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PJI组、超声靶向微泡破坏(UTMD)组、Vm-MBs组及Vm-MBs+UTMD组,每组各12只大鼠。测量并记录各组大鼠体重、术侧股骨远端最大横径,并观察其脓肿情况;拍摄右膝关节X线片,观察假体位置及假体周围骨质破坏的情况;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假体表面生物膜情况;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各组大鼠膝关节处假体、骨组织和软组织的菌落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炎症因子[大鼠α2巨球蛋白(α2-MG)、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估各组大鼠股骨远端及滑膜炎症;采用TRAP染色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破骨细胞水平,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成骨细胞水平;使用Micro CT检测骨密度(BMD)、选定区域骨体积分数(BV/TV)及骨小梁厚度(Tb.Th)。结果:术后前7 d大鼠体重均下降,7 d后体重呈上升趋势,直至第21日再次出现体重轻微下降。术后第1日大鼠股骨远端最大横径明显增加,至第21日,UTMD组大鼠股骨远端最大横径大于Sham组,PJI组、UTMD组大鼠股骨远端最大横径均大于Vm-MBs+UTMD组,第21、28日,UTMD组大鼠股骨远端最大横径大于Vm-MB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ham组与Vm-MBs+UTMD组假体周围均未出现明显的骨质破坏,而PJI组骨质破坏最为严重。PJI组假体表面附着大量MRSA和结构致密的生物膜,UTMD组假体表面MRSA和生物膜数量与PJI组比较明显减少,Vm-MBs组假体表面MRSA和生物膜数量较PJI组和UTMD组明显减少。各组大鼠的假体、骨组织及软组织菌落数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大鼠血清炎症因子(1L-6、1L-1β、α2-MG)水平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JI组股骨远端及滑膜组织均有大量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聚集,且伴有滑膜组织脓肿;UTMD组炎症未发生显著改变,Vm-MBs组炎症反应减轻,Vm-MBs+UTMD组与Sham组均未见明显炎症细胞聚集和滑膜脓肿。各组大鼠的破骨细胞水平和成骨细胞水平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大鼠的BMD、BV/TV、Tb.Th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Vm-MBs+UTMD能破坏MRSA所致大鼠膝关节PJI模型中假体表面生物膜结构并原位释放Vm,有效杀灭假体表面的MRSA、降低周围组织细菌活性。该方法能够抑制炎症反应、促使骨代谢趋于平衡、纠正骨重塑、缓解周围骨质破坏。Vm-MBs+UTMD治疗大鼠膝关节PJI具有积极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假体周围感染 万古霉素 微泡 超声靶向微泡破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后内侧入路缝合钩缝合与Fast-Fix全内缝合治疗Ramp损伤的早期疗效比较研究
17
作者 程琛 秦海龙 孙学斌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6-722,共7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缝合钩缝合与Fast-Fix全内缝合治疗Ramp损伤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2月—2023年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56例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Ramp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缝合钩缝合2...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缝合钩缝合与Fast-Fix全内缝合治疗Ramp损伤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2月—2023年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56例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Ramp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缝合钩缝合28例(A组),关节镜下Fast-Fix全内缝合28例(B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致伤原因、损伤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损伤侧别、身体质量指数及术前膝关节Lysholm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Tegner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定期随访,参照Barrett临床愈合标准以及MRI评价标准评估Ramp区域临床及影像愈合情况;采用Lysholm评分、VAS评分及Tegner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并与术前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9个月。两组Mc Murray试验均为阴性。A、B组术后6个月临床愈合率分别为71.4%(20/28)、64.3%(18/28),12个月时分别为92.9%(26/28)、82.1%(23/28),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27,P=0.567;χ^(2)=0.469,P=0.225)。两组间术后各时间点Lysholm评分、VAS评分及Tegn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术后各项评分均较术前改善,12个月时较6个月时进一步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膝关节MRI复查示A组Ramp区域达完全愈合、部分愈合、未愈合分别有26例(92.9%)、2例(7.1%)、0例(0),B组为25例(89.3%)、1例(3.6%)、2例(7.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30,P=0.596)。结论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缝合钩缝合与Fast-Fix全内缝合治疗Ramp损伤均安全可靠,术后早期患者膝关节功能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mp损伤 膝关节 半月板损伤 关节镜 缝合钩 Fast-Fix全内缝合
原文传递
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中大收肌腱股骨远端附着点的相关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18
作者 徐飞虎 张克远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年第7期451-455,共5页
目的探讨大收肌腱股骨远端附着点与Schöttle’s点的位置关系,为大收肌腱在内侧髌股韧带(MPFL)重建手术中的应用提供相关解剖学证据。方法解剖8具成人尸体膝关节,定位并标记大收肌腱股骨远端附着点,模拟术中X线透视制备标准膝关节侧... 目的探讨大收肌腱股骨远端附着点与Schöttle’s点的位置关系,为大收肌腱在内侧髌股韧带(MPFL)重建手术中的应用提供相关解剖学证据。方法解剖8具成人尸体膝关节,定位并标记大收肌腱股骨远端附着点,模拟术中X线透视制备标准膝关节侧位X线片。使用等比例法于X线片上测量大收肌腱股骨远端附着点与Schöttle’s点的直线距离,评估两点基于X轴上的前后距离,同时使用卡尺在标本上测量以开口取腱器分离获取的大收肌腱的长度(即大收肌腱股骨远端附着点与其腱腹联合处断端的间距)。结果标准膝关节X线侧位片测量:大收肌腱股骨远端附着点到Schöttle’s点的直线距离为7.0~16.0(12.3±3.0)mm,两点之间基于X轴上的前后距离为0.2~5.5(2.6±1.7)mm。标本卡尺测量:大收肌腱长度为115~158(136.1±12.9)mm。结论虽然大收肌腱的长度足以满足MPFL重建的需要,但其股骨远端附着点与Schöttle’s点间的距离远大于5 mm,难以实现解剖重建,因此对于大收肌腱的使用应保持谨慎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脱位 大收肌腱 股骨隧道位置 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 解剖学研究
原文传递
大收肌腱在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徐飞虎 张克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22-0027,共6页
在骨骼未成熟人群中,急性髌骨脱位其发病率约为29/10000,尽管多由外伤引起,但解剖性的病理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据报道高达44%的患者出现复发,从而产生进一步的不稳定与软骨损伤。目前对于急性和复发性髌骨外侧脱位的患者,内侧髌股韧带(... 在骨骼未成熟人群中,急性髌骨脱位其发病率约为29/10000,尽管多由外伤引起,但解剖性的病理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据报道高达44%的患者出现复发,从而产生进一步的不稳定与软骨损伤。目前对于急性和复发性髌骨外侧脱位的患者,内侧髌股韧带(MPFL)的重建与非常好的结果相关。但因游离肌腱移植对骨骺损伤的局限性,使其在骨骺未闭的患者群体中应用受到限制,因此本文通过对大收肌腱解剖、生物力学特性及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在对髌骨脱位患者的诊疗过程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收肌腱 内侧髌股韧带 解剖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去后倾化截骨在合并后倾角异常增大患者前交叉韧带翻修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尼加提·阿不力米提 李纲 +2 位作者 孙学斌 张克远 刘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探讨胫骨去后倾化截骨加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翻修术治疗ACL初次重建术后失效合并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异常增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 目的探讨胫骨去后倾化截骨加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翻修术治疗ACL初次重建术后失效合并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异常增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9例ACL初次重建术后失效合并PTS异常增大(≥17°)患者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1例;年龄21~42岁,中位年龄30岁。9例患者Lachman试验均为阳性;轴移试验阴性6例,Ⅰ度阳性2例,Ⅱ度阳性1例。PTS为(17.78±1.09)°、胫骨平台前移距离(anterior tibial translation,ATT)为(11.58±1.47)mm。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为(51.0±3.8)分,Lysholm评分为(49.7±4.6)分、Tegner评分为(3.7±0.7)分。初次重建至翻修时间为12~33个月,平均19.6个月。采用胫骨去后倾化截骨加ACL翻修术治疗。术后采用IKDC评分、Lysholm评分及Tegner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评价膝关节稳定性,测量PTS及ATT观察膝关节形态学变化。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脂肪液化、坏死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5.8个月。末次随访时Lachman试验和轴移试验均为阴性。IKDC评分为(85.0±4.0)分、Lysholm评分为(87.7±2.8)分、Tegner评分为(6.8±0.7)分,PTS减小至(9.89±0.60)°,ATT缩短至(0.91±0.29)m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去后倾化截骨加ACL翻修术治疗ACL初次重建术后失效合并PTS异常增大患者早期临床疗效明确,在改善膝关节稳定性同时可较好地维持正常膝关节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后倾角 胫骨平台前移距离 去后倾化截骨 前交叉韧带 翻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