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某医院临床医学生外科实习质量评价
1
作者 侯彦杰 冶玉萍 +1 位作者 丁慧勇 王莲朋 《新疆医学》 2018年第3期346-348,共3页
外科实习可以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等进行训练,可帮助学生展掌握医学相关技能。医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应该和患者、同事和其他人良好的沟通,且和其他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学会如何去处理医患关系,对相关工作流程熟悉掌握,与此... 外科实习可以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等进行训练,可帮助学生展掌握医学相关技能。医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应该和患者、同事和其他人良好的沟通,且和其他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学会如何去处理医患关系,对相关工作流程熟悉掌握,与此同时还应该适当的掌握一些临床工作的方法,在综合相关检测数据基础上作出医学推论的能力,熟练掌握处理病例的能力,且提高相关临床技能,深入的理解临床医学知识,且培养一定医学生临床思考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做好临床医生提供一定支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生 外科实习 质量评价 医院 新疆 临床医学知识 临床技能 实习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骨外科临床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
作者 王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257-260,共4页
分析骨外科临床教学的改革方式及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试验时间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12月,试验对象为骨外科实习生,试验样本为50例,将所有研究对象(骨外科实习生)采取照单双号分发法的原则进行分组处理后形成两个组别,其中纳入25例双... 分析骨外科临床教学的改革方式及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试验时间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12月,试验对象为骨外科实习生,试验样本为50例,将所有研究对象(骨外科实习生)采取照单双号分发法的原则进行分组处理后形成两个组别,其中纳入25例双号实习生的组别被称为常规组,组内实习生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进行教学,另外纳入25例单号实习生的组别被称为研究组,组内实习生采用PBL案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并对组间学习成绩、学习兴趣、教学质量、教学满意度以及综合素质等指标进行的对比分析。结果 比较两组骨外科实习生学习成绩的差异可知,研究组实习生有着更加优异的学习成绩(P<0.05);不同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是对学习兴趣的比较,通过对PBL案例教学模式,研究组对学习更加有兴趣(P<0.05);不同教学模式下教学质量的组间比较,通过PBL案例教学模式后,研究组的教学质量显著更高(P<0.05);不同教学模式下实习生对教学满意度的组间比较,研究组实习生对教学更加满意(P<0.05);不同教学模式下实习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组间比较,研究组实习生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骨外科实习生而言,在对其实施临床教学中使用PBL案例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实习生的综合素质,且对教学更加满意,提高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成绩,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外科 临床教学 改革 探索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闫斌 王鑫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血清生化指标检测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0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入组研究对象血清,测定骨吸收指标Ⅰ型胶原蛋白c末...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血清生化指标检测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0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入组研究对象血清,测定骨吸收指标Ⅰ型胶原蛋白c末端交联端肽(s-CTX),骨形成指标Ⅰ型原骨胶原蛋白N-端肽(s-PINP),骨转化指标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结果观察组血清s-CTX、s-PINP、AL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血清BG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血清骨吸收指标、骨形成指标及骨转化指标水平异常,检测其水平对于评估骨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血清生化指标 检测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中心型骨折脱位损伤机制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谈宜 白靖平 王以近 《新疆医学》 2002年第5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中心型骨折损伤的局部变化机制,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3具6髋成人左右侧尸体髋-股骨头标本,模拟Lansinger实验方法,能量从258Nm逐渐加大至600Nm,分别按髋伸展内旋16°、10°位。伸展外旋10°... 目的:探讨髋关节中心型骨折损伤的局部变化机制,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3具6髋成人左右侧尸体髋-股骨头标本,模拟Lansinger实验方法,能量从258Nm逐渐加大至600Nm,分别按髋伸展内旋16°、10°位。伸展外旋10°、12°位,屈曲外展16°、10°位各1髋,进行撞击实验,比较不同撞击条件下髋关节系统不同部位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发现髋臼月状关节面相对于界面或臼底的压力最大、应变最大、应力响应最早最大,骨折瞬间应力骤减,月状关节面大块崩解,股骨头撞向髋臼底部,形成中央型骨折脱位;同时与其相对应的股骨头后部压力也较大,易塌陷;另外挛缩的骶棘韧带和骶结节韧带导致移位加剧,是阻碍手术复位的主要因素之一。结论:推断不存在不能手术复位的严重粉碎性髋关节中心型骨折脱位,将传统理论上的恢复髋臼的解剖对位改为恢复月状关节面的解剖对位,即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中心型骨折脱位 损伤机制 生物力学 压力响应 应力响应 应变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灶清除间断灌流负压吸引高浓度抗菌素浸泡治疗慢性骨髓炎 被引量:2
5
作者 谈宜 白靖平 《新疆医学》 2002年第6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用病灶清除间断灌流负压吸引高浓度抗菌素浸泡方法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用此法治疗慢性骨髓炎20例,术中病灶清除彻底,必要时用高效高浓度抗菌素溶液局部浸泡30分钟,骨缺损者取自体髂骨条植骨,术后置管冲洗保持引流... 目的:探讨用病灶清除间断灌流负压吸引高浓度抗菌素浸泡方法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用此法治疗慢性骨髓炎20例,术中病灶清除彻底,必要时用高效高浓度抗菌素溶液局部浸泡30分钟,骨缺损者取自体髂骨条植骨,术后置管冲洗保持引流通畅,每天在按量冲洗后局部病灶内灌入高效高浓度抗菌素溶液浸泡夹管过夜,一般持续2~4周,平均3周左右,连续3次培养无菌生长(包括L型细菌的培养)后拔管,全身持续使用足量抗菌素2~3周后改为口服抗炎药3~6个月。3~4周后去除石膏开始功能训练。结果:伤口全部Ⅰ期愈合,随访1~7年,骨折全部愈合。20例中优19例,良1例。但一例慢性硬化型骨髓炎患者术后一年另灶复发。结论:本方法能迅速提高病灶局部有效抗菌素的杀菌浓度,抑制“L”型细菌的生长,切断感染源,解决全身用药难以奏效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灶清除间断灌流 负压吸引 抗菌素浸泡 治疗 慢性骨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左侧骨盆及左下肢同时切除术前后的整体护理
6
作者 孔丹 宋光霞 段长莲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94-94,共1页
关键词 骨盆肿瘤 外科手术 护理 整体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3+X政策背景下新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
7
作者 侯彦杰 冶玉萍 闫斌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8年第3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5+3+X政策背景下新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现状与对策。方法:对比对照组和研究组出科考核项目考核成绩。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出科考核项目考核成绩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可为新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进一步... 目的:探讨5+3+X政策背景下新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现状与对策。方法:对比对照组和研究组出科考核项目考核成绩。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出科考核项目考核成绩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可为新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数据支持和实践经验,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改革完善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实施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痛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效果
8
作者 郭小斌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8期132-135,共4页
讨论无痛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10-2022.10期间收取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总计78例。分组采取抽签法。参照组:39例,常规护理。试验组:39例,无痛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干预。评价各组护理结果。结果 干... 讨论无痛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10-2022.10期间收取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总计78例。分组采取抽签法。参照组:39例,常规护理。试验组:39例,无痛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干预。评价各组护理结果。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临床有关指标、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等均比参照组更加优异,P<0.05。结论 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护理期间,应用无痛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能够减轻其围术期的疼痛感,并且有助于缩短其住院时间,对促进其生活质量提升意义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老年患者 无痛临床护理路径 疼痛 术后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骨骼肌指数、肌力、躯体功能与骨质疏松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浩越 穆合塔尔·依马木尼亚孜 +2 位作者 刘航宇 艾皮赛尔·阿里木 李国华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027-1030,共4页
目的探讨肌少症评定指标骨骼肌指数(skeletal muscle index,SMI)、肌力、躯体功能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评定指标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01/2023-08月就诊于作者医院的8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肌少症评定指标骨骼肌指数(skeletal muscle index,SMI)、肌力、躯体功能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评定指标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01/2023-08月就诊于作者医院的8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定患者BMD,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n=27)、骨量减少组(n=26)、OP组(n=30)。测定各组患者SMI、右手握力、左手握力、6m步行时间、5次坐起时间等肌少症评定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MI、肌力、躯体功能与BMD的相关性。结果3组患者在SMI、右手握力、左手握力、6 m步行时间、5次坐起时间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SMI、右手握力、左手握力与不同部位BMD呈正相关,6 m步行时间、5次坐起时间与不同部位BMD呈负相关(P均<0.001)。结论肌少症会增加骨质疏松发生的风险,SMI、肌力较高,躯体功能较好的人群发生骨质疏松的概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骨骼肌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POFIX椎板钩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
10
作者 谈宜 陈为民 +1 位作者 丁军 白靖平 《新疆医学》 2003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评价Apofix椎板钩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效果。方法:对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患者进行颈_(1-2)后路融合、Apofix椎板钩内固定术。包括齿状突发育不全1例,颈_(1-2)旋转性半脱位1例。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颈椎侧位X线片检查。2例均获骨性... 目的:评价Apofix椎板钩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效果。方法:对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患者进行颈_(1-2)后路融合、Apofix椎板钩内固定术。包括齿状突发育不全1例,颈_(1-2)旋转性半脱位1例。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颈椎侧位X线片检查。2例均获骨性愈合。结论:寰枢椎后路融合、Apofix椎板钩内固定术适合于创伤性寰枢椎不稳。解剖复位是手术成功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创伤性 寰枢椎不稳 寰枢椎后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护理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手术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11
作者 郭小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107-110,共4页
深入分析股骨骨折的科学护理模式,围绕全面护理展开相关研究,以老年患者为例,分析该护理模式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纳入者均确诊为股骨骨折,且均为老年,选取来源:我院22021-01至2022-01间病例,共44例,通过分组进行对比,... 深入分析股骨骨折的科学护理模式,围绕全面护理展开相关研究,以老年患者为例,分析该护理模式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纳入者均确诊为股骨骨折,且均为老年,选取来源:我院22021-01至2022-01间病例,共44例,通过分组进行对比,分组依据:入院先后顺序;组别设置:对照与观察组;开展护理措施:常规护理、全面护理,对比护理干预的不同价值。结果 对比患者手术应激反应指标评估结果、髋关节功能、关节功能评分,护理前的对比结果均显示p>0.05,说明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而护理后再次评估对比,结果则显示p<0.05,说明两组数据差异明显,以观察组数据改善更优;对比并发症的发生率,数据差异明显,p<0.05,以观察组发生率更低;对比下床活动与住院用时,结果数据间差异明显,以观察组用更短(p<0.05)。结论 经全面护理后发现,对于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来讲,该护理模式效果明显,可缩短其康复用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应激反应,改善其关节的功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护理 老年股骨骨折 应激反应 手术治疗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使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12
作者 帕提古丽·热合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125-128,共4页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0例进行分析,根据护理方案分为2组,比较观察组经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人性化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0例进行分析,根据护理方案分为2组,比较观察组经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人性化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后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性化护理 满意度 生活质量 康复效果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