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关节炎病人血清anti-Sa、anti-CCP水平与骨关节损伤、全身炎症反应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玛依拉·艾尼瓦尔 古丽美热·艾买如拉 +2 位作者 何雪娇 张裕祥 赵婷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45-648,共4页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血清anti-Sa、anti-CCP抗体水平与其骨关节损伤、全身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RA合并骨关节损伤病人108例,根据血清anti-Sa、anti-CCP抗体水平分别列入高anti-Sa组和低anti-Sa组、高anti-CCP组和低ant...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血清anti-Sa、anti-CCP抗体水平与其骨关节损伤、全身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RA合并骨关节损伤病人108例,根据血清anti-Sa、anti-CCP抗体水平分别列入高anti-Sa组和低anti-Sa组、高anti-CCP组和低anti-CCP组。比较各组病人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lysholms膝关节功能评分值,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2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评估有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高anti-Sa组、高anti-CCP组病人的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明显高于低anti-Sa组(P<0.01),lysholms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低于低anti-Sa组(P<0.01);血清中IL-1β、IL-6、IL-27、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低anti-CCP组(P<0.01)。RA病人血清anti-Sa、anti-CCP抗体水平与骨关节损伤、全身炎症反应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与lysholms膝关节功能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RA病人血清中anti-Sa、anti-CCP抗体水平显著升高与关节损伤及全身炎症反应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临床判断病情活动性与骨关节损伤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关节损伤 全身炎症反应 ANTI-SA ANTI-C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熏蒸联合InfIiximab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及与TNF-α基因-238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
作者 崔永建 张红霞 +1 位作者 王英 李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8期1443-1446,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Inf Iiximab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并探讨其疗效与TNF-α基因-238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内分泌科诊及住院部就诊的脑中风患者110例,以甲氨蝶呤片基础治疗基础...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Inf Iiximab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并探讨其疗效与TNF-α基因-238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内分泌科诊及住院部就诊的脑中风患者110例,以甲氨蝶呤片基础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熏蒸联合Inf Iiximab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前和最后一次治疗后,采用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和健康评估问卷(HAQ)评定,作为RA患者疗效的评定标准。采用高通量荧光PCR检测TNF-α基因-238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中药熏蒸联合Inf Iiximab治疗RA,治疗后DAS28评分和HAQ评分均比治疗前低(P〈0.05),说明中药熏蒸联合Inf Iiximab能有效治疗RA。而在TNF-α基因-238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中仅GG基因型治疗后DAS28评分和HA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AA基因型和AG基因型在这两项评分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熏蒸联合Inf Iiximab治疗后临床缓解情况,TNF-α基因-238位点单核苷酸GG型84例,AG型5例,AA型2例,GG型的临床缓解率显著高于AG型(χ^2=26.134,P=0.000〈0.05)和AA型(χ^2=44.872,P=0.000〈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Infliximab能有效治疗RA,且其疗效与TNF-α基因-238位点的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可能相关,其中对GG型治疗效果最佳,而AG型和AA型疗效反应则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蒸 Inf Iiximab 类风湿性关节炎 TNF-α基因-238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干预风湿性心脏病伴发房颤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桂香 王英 刘志强 《贵州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1433-1434,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胺碘酮干预风湿性心脏病伴发房颤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为风湿性心脏病伴发房颤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风湿性心脏病伴发房颤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此基础上外加... 目的分析探讨胺碘酮干预风湿性心脏病伴发房颤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为风湿性心脏病伴发房颤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风湿性心脏病伴发房颤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此基础上外加胺碘酮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左房内径、心室率、房颤转复率、窦性心律维持率以及临床疗效。再根据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将其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采用单因素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胺碘酮干预风湿性心脏病伴发房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心室率和左房内径明显低于对照组,房颤转复率以及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疗效好于对照组(均P<0.05)。BMI指数(P=0.000)、P波离散度(P<0.01)、LAVI(P=0.000)以及心肌缺血(P=0.023)、心悸胸闷(P=0.001)是风湿性心脏病伴发房颤预后的影响因素;BMI(P=0.004)、P波离散度(P=0.021)以及LAVI(P=0.005)是风湿性心脏病伴发房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BMI、P波离散度以及LAVI是风湿性心脏病伴发房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给予胺碘酮干预治疗以后,可以显著降低心室率和左房内径,升高房颤转复率以及窦性心律维持率,增强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风湿性心脏病伴发房颤 预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7靶向IGF-1R信号通路对癫痫大鼠海马组织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达丽 何妍 +2 位作者 李秀文 刘丽丹 徐佳骏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704-709,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7(miR-7)靶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信号通路对癫痫大鼠海马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选择10只为正常大鼠,剩余30只为癫痫模型大鼠,癫痫模型大鼠腹腔注射戊四氮(40 mg·kg^(-1)·d... 目的探讨微小RNA-7(miR-7)靶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信号通路对癫痫大鼠海马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选择10只为正常大鼠,剩余30只为癫痫模型大鼠,癫痫模型大鼠腹腔注射戊四氮(40 mg·kg^(-1)·d^(-1)),28 d后记录两组大鼠Racine等级评分。造模成功后将30只癫痫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阴性对照组(转染agomir NC)、miR-7过表达组(转染miR-7 agomir),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海马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qRT-PCR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miR-7和IGF-1R mRNA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7与IGF-1R的靶向关系,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脑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数,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IGF-1R、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p-IGF-1R)、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癫痫模型大鼠Racine等级评分显著高于正常大鼠,证明癫痫模型建立成功。正常对照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结构形态正常,排列整齐,细胞核饱满,与正常对照组比,模型组和阴性对照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减少,排列紊乱松散,细胞核破裂,细胞呈空泡状,miR-7表达水平下降,IGF-1R mRNA表达水平升高,细胞凋亡数目增多,Bax、IGF-1R、p-IGF-1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miR-7过表达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增多,排列较为整齐,细胞核破裂缓解,细胞结构形态趋于正常,miR-7表达水平升高,IGF-1R mRNA表达水平下降,细胞凋亡数目减少,Bax、IGF-1R、p-IGF-1R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表明IGF-1R是miR-7的靶基因。结论miR-7可能通过靶向IGF-1R信号通路抑制癫痫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从而对癫痫大鼠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7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信号通路 癫痫大鼠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体内药物分析实践课程中的探讨
5
作者 张伟 李秀文 姜雯 《新疆医学》 2023年第6期759-762,共4页
体内药物分析(analysis of drugs in biological samples)是药物分析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均要求很高的一门学科[1-3]。它运用分析检测方法获知药物在体内的数量、质量和变化规律,得到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及药物在体内吸收... 体内药物分析(analysis of drugs in biological samples)是药物分析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均要求很高的一门学科[1-3]。它运用分析检测方法获知药物在体内的数量、质量和变化规律,得到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及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情况[2-4],这些数据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药代动力学研究、治疗药物监测、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伴随着我国持续推进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精准医疗体系下的“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对体内药物分析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内药物分析 治疗药物监测 药物分析学 精准医疗 药学服务模式 医疗卫生制度 药代动力学研究 分析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半乳糖凝集素-3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6
作者 刘佳 郭雪峰 +3 位作者 赵婷 张学云 贾萌 王旭敏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7期3300-3305,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半乳糖凝集素-3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00例,选择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5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心...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半乳糖凝集素-3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00例,选择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5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心力衰竭,将300例患者分为心衰组与非心衰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于入院次日清晨,对照组于体检当日清晨空腹抽血检测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对比心衰组、非心衰组、对照组三组受试者、心衰组Ⅱ、Ⅲ、Ⅳ级患者、心衰组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患者的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使用ROC曲线分析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半乳糖凝集素-3及二者联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价值。结果: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心衰组>非心衰组>对照组,组间两两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组98例患者中,Ⅱ级者41例、Ⅲ级者39例、Ⅳ级者18例。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Ⅳ级>Ⅲ级>Ⅱ级,组间两两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98例心衰患者中,预后良好者76例,预后不良者22例。预后良好者的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明显较预后不良者低(P<0.05)。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半乳糖凝集素-3、二者联合均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疾病诊断及预后判断,二者联合较单一指标诊断价值高(P<0.05)。结论: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联合半乳糖凝集素-3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疾病诊断及预后判断,二者与心衰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谷氨酰转肽酶 半乳糖凝集素-3 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心力衰竭
原文传递
分析不同年龄段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7
作者 刘佳李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6期00279-00280,共3页
观察在青年组痛风性关节炎和老年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细胞因子的血清水平。方法:分别测定21 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青年组)、35 例老年组和30 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 组人群T... 观察在青年组痛风性关节炎和老年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细胞因子的血清水平。方法:分别测定21 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青年组)、35 例老年组和30 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 组人群TNF-α、IL-1 和IL-6 等细胞因子血清水平。采用ELISA 法检测21 例青年痛风患者(包括急性发作期和完全缓解期)、35 例老年痛风患者(包括急性发作期和完全缓解期)及20 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1β、TNF-α、IL-6 水平,比较痛风青年组患者急性发作期和完全缓解期各指标间的差异,以及痛风老年组患者急性发作期和完全缓解期各指标间的差异;比较痛风青年组患者急性发作期和完全缓解期与痛风老年组患者急性发作期和完全缓解期各指标间的差异;分析各组血沉、C 反应蛋白、IL-1β、TNF-α、IL-6 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青年组痛风急性发作期血清TNF-α、IL-1β和IL-6 水平明显高于老年组急性发作期和对照组(P<0.05)。老年组急性期血清TNF-α、IL-1β、IL-6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 组痛风患者缓解期血清TNF-α、IL-1β、IL-6 水平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炎性细胞因子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在青少年痛风和老年痛风急性发作期明显升高,而缓解期痛风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尚未达到导致炎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肌酐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刘佳 张学云 +2 位作者 李莉 赵婷 刘扬立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3期542-546,共5页
目的:研究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肌酐表达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搜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100例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 目的:研究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肌酐表达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搜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100例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组,并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阴性对照组。采用Framingham评分将研究组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Scr)的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β2-MG、Scr水平与Framingham评分相关性。结果: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MG、Scr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高心血管病风险组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MG、Scr表达水平较低风险组明显升高(P<0.05);预后情况不同,患者β2-MG、Scr表达水平具有显著差异(P<0.05);预后良好患者β2-MG、Scr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不良者,预后情况越好,β2-MG、Scr表达水平越低;高危组较低危组代谢综合征比例高、胆固醇及甘油三酯表达水平高(P<0.05);Framingham评分、β2-MG、Scr是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β2-MG、Scr表达水平与Framingham评分正相关。结论: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MG、Scr表达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Β2-微球蛋白 肌酐 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