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目的比较比伐芦定和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的抗凝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诊断为STEMI,且发病12 h内行急诊PCI治疗的住院患者110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予以比伐芦定进行抗凝,对照组予以替罗非班进行抗凝,比较2组患者在停止注射比伐芦定/替罗非班后5、30 min和1、2 h的活化凝血时间(ACT),记录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术后1周超声心动图指标。记录随访30 d内出血事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2组随访期间的无事件生存率。结果观察组停药后5、30 min ACT均长于治疗前,且停药后5 min ACT长于对照组[(343±34)s比(313±29)s],停药后30 min和1、2 h ACT均短于对照组[(232±24)s比(289±38)s、(157±18)s比(270±20)s、(149±16)s比(257±19)s](均P<0.05)。观察组TIMI 3级及TMPG 3级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6.4%(53/55)比83.6%(46/55)、92.7%(51/55)比72.7%(40/55)](均P<0.05)。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心房内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出血事件以及MACE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随访30 d时,观察组无事件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比伐芦定在STEMI患者PCI术中的抗凝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再灌注,且安全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