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促进乡村发展的空间效应——基于新疆83个县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龙顺发 曹开军 商宁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87-1395,共9页
旅游业是乡村振兴的有效推动力。以新疆83个县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检验与空间杜宾模型探讨新疆旅游发展影响乡村发展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①2006—2020年,新疆旅游发展与乡村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并且后者... 旅游业是乡村振兴的有效推动力。以新疆83个县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检验与空间杜宾模型探讨新疆旅游发展影响乡村发展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①2006—2020年,新疆旅游发展与乡村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并且后者空间集聚程度逐渐增强。两者之间的空间关联性也存在逐渐增强的趋势。②新疆旅游业发展整体上可以同时助推“本地”及“邻地”的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社会经济支撑的提升,进而促进乡村发展水平的提升,并且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③新疆旅游发展影响乡村发展的空间效应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异质性。时间上,以2011年为分界点,该空间效应表现出“负→正”的转变过程;空间上,该空间效应表现出“由北到南递减”的特征。从分解路径来看,该空间效应也表现出突出的区域异质性。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推进旅游赋能乡村振兴与新疆乡村多元化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旅游兴疆 乡村发展 空间杜宾模型 时空异质性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时空演变及障碍因素分析——以西北五省区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杨丽 王姣姣 付玉慧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7-155,共9页
基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基本内涵,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有效发展”六个维度构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TOPSIS模型、收敛性分析、聚类分析和障碍度模型等方法,探究2010-2019... 基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基本内涵,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有效发展”六个维度构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TOPSIS模型、收敛性分析、聚类分析和障碍度模型等方法,探究2010-2019年西北五省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演化特征及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西北五省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缓慢上升态势,逐渐形成以陕西为核心发展区域,外围向南北递减的时空布局,空间非均衡性特征显著;(2)西北五省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与不同子系统发展水平的时序演化特征的区域差异性显著,且差距随时间的推移持续增大,可以划分为强势型、稳定型和滞后型三个等级;(3)西北五省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主要障碍因素为实际利用外资、科研经费、专利授权数量、入境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人数,不同障碍因素对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熵值-TOPSIS模型 障碍因素 西北五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旅游经济韧性特征与空间差异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谢霞 陈菲菲 马继 《旅游论坛》 2024年第6期40-46,共7页
提升旅游经济韧性对增强新疆旅游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促进新疆各地(州、市)旅游经济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新疆各地(州、市)2019年和2023年的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数据,测算新疆各地(州、市)2023年的旅游经济韧性,进一步... 提升旅游经济韧性对增强新疆旅游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促进新疆各地(州、市)旅游经济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新疆各地(州、市)2019年和2023年的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数据,测算新疆各地(州、市)2023年的旅游经济韧性,进一步分析旅游经济韧性空间差异的特征。研究发现:(1)新疆各地(州、市)的旅游经济韧性值介于-0.86与5.80之间,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与西北地区其他省份对比,新疆旅游经济韧性的整体表现较低;(2)新疆各地(州、市)旅游经济韧性空间存在明显差异,呈现“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因此,文章提出加强政策保障,坚持技术引领;优化旅游空间格局,构建旅游合作网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旅游 旅游经济韧性 空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长城遗产资源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及发展模式 被引量:3
4
作者 白洋 路雯 +2 位作者 艾克拜尔·尼牙孜 谭李娜 李新静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33,共9页
新疆长城遗产资源是万里长城向西的连绵延续,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新疆旅游业态、推进文化润疆和旅游兴疆的协调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驱动性和支撑性视角,从交通优势度、人口与经济、旅游区位、资源禀赋4个维... 新疆长城遗产资源是万里长城向西的连绵延续,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新疆旅游业态、推进文化润疆和旅游兴疆的协调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驱动性和支撑性视角,从交通优势度、人口与经济、旅游区位、资源禀赋4个维度构建影响系统模型,通过熵权法测算新疆长城遗产资源旅游开发适宜性,借助ArcGIS软件将分析结果可视化,利用聚类分析分类开发新疆长城遗产资源。研究表明:新疆长城遗产资源呈带状分布,整体适宜性得分波动幅度较大,高值区初步形成吐鲁番市和阿克苏地区两个核心,中低值区比较分散;聚类效果差异明显,维度层对资源点的作用程度存在明显分异特征,交通优势度和旅游区位作用突出;提出“一带双核三区”的新疆长城遗产资源旅游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长城遗产资源 旅游开发 适宜性评价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障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杨丽 王姣姣 《新疆农垦经济》 2023年第7期74-83,共10页
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总体要求。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TOPSIS模型、差异系数法、障碍度模型和聚类分析法测度新疆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及障碍因素。结果表明:新... 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总体要求。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TOPSIS模型、差异系数法、障碍度模型和聚类分析法测度新疆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及障碍因素。结果表明:新疆14个地州市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特征,可以划分为高质量、中高质量、中低质量和低质量4个等级,整体呈现出北疆高南疆低的空间分异格局。全区绿色发展和协调发展水平呈现良好的态势,而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和创新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数量、游客接待数量增长率、入境旅游收入、入境游客数量、年旅客周转量和旅行社数量是制约新疆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未来,还需通过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助力区域旅游数字化转型、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培育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建立营销合作机制,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发挥区域旅游优势,探索产业集群发展新路径、拓展对外宣传工作,提升国际旅游形象的影响力等推动新疆旅游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熵值-TOPSIS模型 障碍因素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快速交通系统与旅游生态效率脱钩关系及时空格局演化
6
作者 白洋 李亚茹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84,共9页
厘清快速交通系统与旅游生态效率发展的动态脱钩关系,对依托快速交通建设布局驱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09—2020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通过熵权法、旅游碳排放测算模型、Super-SBM模型测算快速交通系统和旅游生态效... 厘清快速交通系统与旅游生态效率发展的动态脱钩关系,对依托快速交通建设布局驱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09—2020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通过熵权法、旅游碳排放测算模型、Super-SBM模型测算快速交通系统和旅游生态效率的综合发展水平,采用Tapio脱钩模型和马尔科夫模型揭示二者脱钩关系的时空演化规律与状态转移特征。研究发现:(1)整体来看,中国快速交通系统发展水平呈现稳定增长态势,旅游生态效率则波动下降。(2)研究期内,省域和区域层次的脱钩关系均以强负脱钩为主。(3)省域主流脱钩关系呈现多种脱钩类型交替嬗变的时序演化特征,存在连接状态覆盖范围逐渐压缩、脱钩北上和负脱钩南下的空间转移趋向。(4)省域脱钩状态主要发生向“上”转移,负脱钩关系的稳定性最强且存在空间集聚倾向,不同脱钩状态的邻域对省域脱钩状态转移存在明显异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交通系统 旅游生态效率 脱钩关系 马尔科夫链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泰跨国旅游经济带网络结构演化与协同发展布局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明珠 白洋 +2 位作者 吴剑 谭李娜 凌子良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9-226,共8页
跨境铁路是跨国旅游经济带一体化建设的“催化剂”,基于2015—2022年中老泰铁路沿线省域面板数据,利用中线趋势外推工具预测2023—2029年发展数据,运用旅游交通可达性模型、旅游经济联系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探究沿线区域旅游经济... 跨境铁路是跨国旅游经济带一体化建设的“催化剂”,基于2015—2022年中老泰铁路沿线省域面板数据,利用中线趋势外推工具预测2023—2029年发展数据,运用旅游交通可达性模型、旅游经济联系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探究沿线区域旅游经济的网络结构特征与时空演化趋势,构建跨国旅游经济带协同发展布局。结果表明:中老泰铁路逐段开通显著优化沿线区域旅游交通可达性,可达性空间格局为“两头低,中间高→西高东低→南低北高”;沿线区域旅游经济联系整体提升并向均衡态势发展;沿线区域旅游经济网络具有“中孤南密的流星型→西疏东密的印章型→组团联网的纺锥型”的演变路径;构建“增长极辐射、点-轴带动、聚拢组团”的中老泰跨国旅游经济带协同发展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旅游经济带 中老泰铁路 网络结构演化 协同发展布局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谢霞 陈菲菲 +1 位作者 孙慧 周春山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2021年第5期607-615,共9页
为探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沿线省区市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程度,本文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旅游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态势.结果表明:2012―2018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耦合度呈现出... 为探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沿线省区市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程度,本文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旅游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态势.结果表明:2012―2018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耦合度呈现出明显的波动上升趋势,逐步趋向于高水平耦合状态;九省区市的平均耦合协调度由轻度失调阶段逐步转变为良好协调阶段,两产业之间协同发展效应逐步增强,但各省区市耦合协调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推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耦合模式对策建议,从而促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良性耦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 文化产业 丝绸之路经济带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县市旅游城镇化响应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勤 曹开军 +1 位作者 程咏春 龙顺发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5,共6页
旅游业引导的城镇化建设不仅可以有效挖掘城镇化建设潜力,也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型机制。以新疆85个县市为研究对象,测度2006—2018年各县市的旅游城镇化响应系数,采用空间自相关技术分析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探测旅游... 旅游业引导的城镇化建设不仅可以有效挖掘城镇化建设潜力,也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型机制。以新疆85个县市为研究对象,测度2006—2018年各县市的旅游城镇化响应系数,采用空间自相关技术分析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探测旅游城镇化响应系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旅游产业对新疆各县市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不断加强,总体呈“北疆>东疆>南疆”的特点,各县市之间旅游城镇化响应强度的空间差异逐渐缩小。(2)新疆各县市旅游城镇化响应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旅游城镇化响应强度的空间集聚现象明显。(3)旅游城镇化响应影响因素的解释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旅游产业集聚、地理区位、旅游人次、旅游资源禀赋、产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城镇化响应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际列车对新疆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驱动机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白洋 谭李娜 +1 位作者 陈春燕 李卓远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58-666,共9页
基于2010—2019年新疆市域面板数据,从投入产出视角归纳城际列车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通过熵权法测算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数,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探究城际列车对新疆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 基于2010—2019年新疆市域面板数据,从投入产出视角归纳城际列车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通过熵权法测算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数,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探究城际列车对新疆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新疆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呈非均衡化的上升趋势,演化格局为“单中心辐射型→双中心放射型”。(2)城际列车有效提升新疆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显著影响北疆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且伴随负向调节效应,未显著影响南疆但伴随正向调节效应。(3)城际列车显著影响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等水平市域,未显著影响高水平和低水平市域。(4)城际列车对维度层影响机制的显著正向效应依次为创新>共享>绿色>开放,对协调发展维度的影响效应不显著。研究结果丰富“铁路+旅游”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助力探索城际列车与旅游经济高质量融合发展的路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城际列车 多期双重差分 影响效应 驱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交通对河南旅游碳排放的减排机制及影响效应
11
作者 李亚茹 白洋 +2 位作者 谭李娜 刘晓燕 黄丽君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9,共12页
旅游碳减排是实现旅游业低碳转型的重要基础。归纳快速交通影响旅游碳排放的减排机制,结合河南2007—2020年市域面板数据,利用旅游碳排放测算模型与多期DID模型测度并探究快速交通对旅游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并建构快速交通系统与旅游碳排... 旅游碳减排是实现旅游业低碳转型的重要基础。归纳快速交通影响旅游碳排放的减排机制,结合河南2007—2020年市域面板数据,利用旅游碳排放测算模型与多期DID模型测度并探究快速交通对旅游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并建构快速交通系统与旅游碳排放的互动模式。结果表明:(1)河南旅游碳排放呈现波动性增长态势与“豫西>豫北>豫中>豫南>豫东”分布特征,高值扩散与低值收缩趋势并存;(2)高铁开通显著促进旅游碳排放,航线开辟显著抑制旅游碳排放;(3)高铁开通与航线开辟对旅游碳排放的影响效果互为部分中介效应;(4)在旅游碳排放强度较低区域,高铁开通具有更强烈的促进效应,航线开辟仅在低旅游碳排放强度区域显著发挥减排作用;(5)人均旅游碳排放随快速交通发展呈现“二元协调>三维融合>单一驱动”模式特征;(6)提炼快速交通系统“线路→廊道→网络”的架构升级与人均旅游碳排放“提→控→降”的趋势变动,快速交通系统与人均旅游碳排放关系形态具有“扩张性脱钩→增长连接→弱脱钩→强脱钩”的演变路径。该研究结果为今后优化交通布局驱动旅游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交通 旅游碳排放 多期DID模型 影响效应 减排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新疆5A级景区旅游形象感知与品牌推广研究
12
作者 方金霞 王姣姣 +3 位作者 杨丽 邵小红 薛俊杰 闫祎 《大众科技》 2024年第1期151-156,共6页
5A级景区形象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品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大众点评网的游客在线评论,文章运用ROST CM6.0软件对网络文本进行整合处理,分析游客网络评价文本的高频特征词、语义网络、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以研究游客对于新疆5A级景区的... 5A级景区形象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品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大众点评网的游客在线评论,文章运用ROST CM6.0软件对网络文本进行整合处理,分析游客网络评价文本的高频特征词、语义网络、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以研究游客对于新疆5A级景区的旅游形象感知的特征与差异。结果表明:游客对于新疆5A级景区的旅游形象感知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旅游氛围、旅游活动、旅游服务和旅游消费等方面,且整体满意度水平较高。其中,门票价格和时间成本较高是导致游客产生消极情感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品牌推广策略,以期为新疆5A级景区旅游形象的塑造与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形象感知 网络文本分析 新疆5A级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发展对新疆旅游经济结构演变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谭李娜 白洋 +2 位作者 路雯 孔令章 李卓远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5-113,共9页
铁路发展是提升旅游节点地位、促进旅游要素流动的交通基础,是新时代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基于铁路发展视角,以新疆15个地州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可达性、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新疆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 铁路发展是提升旅游节点地位、促进旅游要素流动的交通基础,是新时代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基于铁路发展视角,以新疆15个地州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可达性、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新疆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并构建新疆旅游产业合作格局。研究表明,铁路建设逐渐优化新疆旅游交通可达性水平,可达性演变格局为两头低、中间高→西低东高→北高南低;新疆旅游经济联系整体提升并向均衡态势发展,逐渐打破以乌昌地区为核心的放射型格局;新疆铁路网络与旅游经济的演化规律趋同,旅游经济网络结构演变模式为北紧南疏→北环南密→多环联系。基于分析结果,结合新疆铁路发展战略和旅游资源本底,构建“三地三带三区”的新疆旅游产业合作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旅游经济 铁路发展 结构演变 合作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与认同:文化旅游中的区域形象传播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允 张韵秋 《新闻爱好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5-58,共4页
文化旅游的兴起,既为游客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也为区域带来了发展契机。通过游客凝视理论分析利用文化旅游建构区域形象的方式,试图探讨这种区域形象如何强化受众认同,为政府进行区域形象建构、促进区域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 文化旅游 区域形象传播 旅游凝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兵地旅游经济网络结构及共生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白洋 吴剑 +3 位作者 窦开龙 路雯 谭李娜 哈丽旦·巴克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86-2097,共12页
兵地旅游融合发展是实现兵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有效途径。为促进兵地旅游系统的要素合理流动与资源优化配置,基于共生理论,运用可达性模型、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模型、核密度估计、平均最近邻分析、泰森多边形等方法研究兵地... 兵地旅游融合发展是实现兵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有效途径。为促进兵地旅游系统的要素合理流动与资源优化配置,基于共生理论,运用可达性模型、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模型、核密度估计、平均最近邻分析、泰森多边形等方法研究兵地旅游的资源共生演化、经济联系变化、网络结构特征,探究兵地旅游共生发展的模式、格局与机制。结果表明:(1)兵地旅游资源空间集聚特征不断增强,资源开发处于偏利共生关系。(2)兵地旅游资源非均衡共生特征明显,呈现“兵团依附地方、弱势依托强势”共生分布特征,形成“中央一心多点→外围多心多点”共生演化格局。(3)可达性呈现中心→外围圈层递减结构,依托旅游交通网络形成偏利共生纽带。(4)旅游经济联系具有距离衰减、南北差异、兵地差距、同城效应特征。(5)归纳兵地旅游“间歇寄生、间歇偏利共生、互惠共生”的区域共生模式,文化共生、资源共生、产业共生主次递进和主客互动的要素共生维度,“一核三点八心两圈三带”的共生发展格局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和合同美”的共生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网络结构 共生发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口援疆政策对新疆旅游经济增长的效应评估 被引量:7
16
作者 谢霞 赵冬莹 +1 位作者 梁增贤 高俊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2-47,共16页
对口援疆政策对于深入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的意义重大。以对口援疆的方式推动新疆向旅游经济强区转变,正在成为新阶段新疆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动能。文章基于2000—2019年中国11个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合成... 对口援疆政策对于深入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的意义重大。以对口援疆的方式推动新疆向旅游经济强区转变,正在成为新阶段新疆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动能。文章基于2000—2019年中国11个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合成控制法精准评估对口援疆政策的旅游经济效应,并对区域异质性及内在作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1)对口援疆政策对新疆旅游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效应,且该效应在2015年对口援疆进一步聚焦旅游工作后更为显著;(2)区域异质性分析显示,对口援疆政策对北疆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南疆;(3)内在作用机制分析发现,对口援疆政策能通过激发旅游市场活力、优化旅游就业结构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式共同促进新疆旅游经济的增长。研究厘清了对口援疆政策促进新疆旅游经济增长的内在逻辑,丰富了旅游政策与区域经济的理论研究,为后期中央和对口支援省份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援疆方案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口援疆政策 旅游经济增长 合成控制法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R模型的新疆入境旅游流耦合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谢霞 翟思宇 +3 位作者 周春山 陈菲菲 李英明 孙慧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6-82,87,共8页
基于DSR模型构建入境旅游指标体系,以新疆2003-2017年入境旅游相关数据为基础,利用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其时序特征与系统间的作用关系,辨识未来新疆入境旅游的发展重点.结果显示:(1)2003-2017年新疆入境旅游流驱动、状态、... 基于DSR模型构建入境旅游指标体系,以新疆2003-2017年入境旅游相关数据为基础,利用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其时序特征与系统间的作用关系,辨识未来新疆入境旅游的发展重点.结果显示:(1)2003-2017年新疆入境旅游流驱动、状态、响应系统及DSR模型综合评价指数变化差异明显,总体表现为跳跃式上升,响应系统发展大体滞后,其社会环境子系统滞后情况最为显著;(2)新疆入境旅游流驱动-状态-响应系统耦合度C∈[0.494,0.581],基本僵持在磨合阶段,表明系统之间作用能力弱;耦合协调度从严重失调逐渐提升为濒临失调,虽协调程度较低,但发展势头较好.综合来看,新疆需在注重目的地的建设基础上,从社会环境的创造和维护、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完善和旅游服务水平等提高方面来促进新疆入境旅游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流 DSR模型 耦合协调度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机事件影响下的区域旅游经济韧性时空分异研究——以新疆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熊书华 刘逸 陈兵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3-132,共10页
自21世纪以来,各种危机事件频繁发生,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对旅游经济韧性提出更迫切的需求。本研究通过专业机构、互联网、统计部门等多种数据来源,以月份为观测尺度,对在新冠疫情这一危机事件影响下新疆旅游经济的整体表现与韧性水平进... 自21世纪以来,各种危机事件频繁发生,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对旅游经济韧性提出更迫切的需求。本研究通过专业机构、互联网、统计部门等多种数据来源,以月份为观测尺度,对在新冠疫情这一危机事件影响下新疆旅游经济的整体表现与韧性水平进行分析,并通过地理探测器剖析韧性水平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在研究时段内,新疆旅游经济发展呈现出类似平稳期-复苏期-平稳期-抵抗期-复苏期-平稳期的特征,在平稳期和复苏期各地州市旅游经济韧性整体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抵抗期则呈现“顶端小底端大”的金字塔结构。(2)新疆各地州市旅游经济韧性整体呈东西部较高、南北部较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地区间韧性分布不均衡,空间分布较分散。(3)因子探测结果表明产业多样化和疫情管控力度是新疆旅游经济韧性空间分异的核心影响因素,产业专业化则是重要影响因素,一般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服务能力及公路运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事件 新冠疫情 旅游经济韧性 空间差异研究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援疆政策对新疆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静轩 白洋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0-168,共9页
对口援疆是解决区域非均衡化发展、激发新疆“造血式”自我发展机制形成的中国特色援助政策.旅游业是新疆的特色优势产业,援疆政策能够显著促进新疆旅游经济增长.本文基于2006-2019年省域和市域面板数据,通过合成控制法和得分匹配结合... 对口援疆是解决区域非均衡化发展、激发新疆“造血式”自我发展机制形成的中国特色援助政策.旅游业是新疆的特色优势产业,援疆政策能够显著促进新疆旅游经济增长.本文基于2006-2019年省域和市域面板数据,通过合成控制法和得分匹配结合双重差分模型(PSM-DID)评估新一轮援疆政策对新疆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和驱动机制.结果显示:援疆政策推进新疆旅游经济发展进程,特别是2015年全国旅游援疆工作会议召开后,新疆旅游经济迈入高速度发展阶段;从省域层面看,比较援疆政策实施前后,新疆旅游经济增长率显著提升,远高于其合成对象;从市域层面看,援疆政策显著促进新疆旅游业发展,受援地州市的旅游经济综合质量增长率明显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援疆政策 合成控制法 得分匹配结合双重差分模型 旅游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际列车对新疆旅游经济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谭李娜 李卓远 +2 位作者 白洋 孔令章 路雯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8-105,共8页
新疆日趋完善的城际列车网络是提升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选取2010—2019年新疆14个地州市统计数据,结合引力模型和DID模型探究城际列车对新疆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城际列车开通极大压缩地州市间的时间距离,新疆旅游经... 新疆日趋完善的城际列车网络是提升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选取2010—2019年新疆14个地州市统计数据,结合引力模型和DID模型探究城际列车对新疆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城际列车开通极大压缩地州市间的时间距离,新疆旅游经济联系网络逐渐紧密,旅游经济综合质量快速增长,空间极化特征缓慢减弱。受天山山脉阻隔效应影响,新疆旅游经济格局存在非均衡性,各地州市间旅游经济互动趋于频繁,但仍呈现出北强南弱的空间格局,南疆是新疆旅游经济的短板。基于DID模型分析,城际列车开通有效助推新疆旅游经济增长,显著提高人均旅游收入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服务发展水平和旅游资源丰度,是促进新疆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DID模型 城际列车 新疆 旅游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