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rcGIS的新疆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延慧 张建涛 +3 位作者 叶文军 黄晓露 钱勇 周斌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9年第6期96-104,共9页
为了明确不同区县雷电灾害风险的高低程度、防御措施和减轻雷灾损失,利用地闪资料、雷电灾情数据、社会经济资料和地理信息数据,采取归一化法、层次分析法和加权综合评价法,考虑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的敏感性和承灾体的易损性3个... 为了明确不同区县雷电灾害风险的高低程度、防御措施和减轻雷灾损失,利用地闪资料、雷电灾情数据、社会经济资料和地理信息数据,采取归一化法、层次分析法和加权综合评价法,考虑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的敏感性和承灾体的易损性3个评价指标,选择地闪密度、地闪强度、海拔高度、地形起伏、地表覆盖类型、人口密度、地均GDP、生命损失指数、经济损失指数和耕地比重等10个影响因子建立雷电灾害区划模型,绘制出新疆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雷电灾害风险极高区主要集中在阿勒泰地区北部、塔城地区大部、博州、伊犁州、喀什市和天山北坡经济带南部部分地区,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属于一般风险区。通过与新疆历史雷电灾情数据比较发现,雷电灾情次数空间分布与风险区划分布趋势大致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闪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6年新疆地闪活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延慧 张建涛 +2 位作者 买买提艾力.买买提依明 黄晓露 钱勇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8年第2期43-49,共7页
基于新疆2013—2016年地闪定位监测资料,对新疆的地闪活动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地闪以负地闪为主,占地闪总数的84.7%。年均正地闪所占比例为15.3%,高于内蒙古高原的9.6%。地闪密度总体值小于0.714次/(km^2·a),呈现出北... 基于新疆2013—2016年地闪定位监测资料,对新疆的地闪活动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地闪以负地闪为主,占地闪总数的84.7%。年均正地闪所占比例为15.3%,高于内蒙古高原的9.6%。地闪密度总体值小于0.714次/(km^2·a),呈现出北疆大于南疆,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山区大于沙漠戈壁的形式;地闪年和日分布均成单峰型,年分布高发期在6—8月,日变化主要集中在14—20时;地闪强度百分率呈现单峰型分布,且负地闪的分布曲线与总地闪基本一致。正地闪出现频率在强度达到30~40 k A时出现峰值,为正地闪次数的16.5%;地闪雷电流强度全年变化幅度较小,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正地闪的平均雷电流强度达59.7 k A,为负地闪的1.8倍;上午的平均雷电流强度皆大于下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闪活动 地闪密度 地闪强度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地多源闪电资料在新疆地区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钱勇 施俊杰 +3 位作者 王延慧 刘成武 张小军 张建涛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1年第3期122-128,共7页
根据2019年7月20日新疆大部分区域出现局部强对流天气过程,利用ADTD、LLS、WWLLN、风云四号卫星闪电成像仪组产品LMIG、大气电场多源闪电观测资料,对比分析这5种资料在新疆地区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LLS地闪探测效率最高,LMIG和WWLLN地... 根据2019年7月20日新疆大部分区域出现局部强对流天气过程,利用ADTD、LLS、WWLLN、风云四号卫星闪电成像仪组产品LMIG、大气电场多源闪电观测资料,对比分析这5种资料在新疆地区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LLS地闪探测效率最高,LMIG和WWLLN地闪探测效率较低;ADTD、LLS、WWLLN三者定位结果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应基本一致,仅探测效率有所差别。新疆地区部分LMIG数据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偏差,使用前需要利用相关资料进行数据检验。卫星全天空、实时监测,可以弥补新疆南部(简称南疆)地面观测站覆盖不到的区域,两者可互为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定位系统 风云四号卫星 大气电场 探测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6年新疆地区闪电活动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钱勇 谭侨 +3 位作者 焦阳 张永军 王延慧 张晗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62-67,共6页
针对新疆地区闪电活动特性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利用闪电监测定位系统(ADTD)获取的地闪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新疆地区2013-2016年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负地闪占闪电总数的85.9%,平均电流强度为39.9 k A;正地闪占闪... 针对新疆地区闪电活动特性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利用闪电监测定位系统(ADTD)获取的地闪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新疆地区2013-2016年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负地闪占闪电总数的85.9%,平均电流强度为39.9 k A;正地闪占闪电总数的14.1%,平均电流强度为71.9 k A;闪电频次月变化呈单峰型分布,主要集中在5-9月,占总闪电频次的96.5%,高发月在6-7月,占总闪电频次的67.5%;闪电频次日变化呈单峰单谷型,高发时段主要集中在15-19时,占闪电总频次的46.3%;闪电强度主要集中在10~50 k A,60%的闪电不大于35 k A,100 k A以上闪电仅占总数的6.2%;闪电主要分布在北疆西北地区,其中吉木乃县是闪电发生的高密度区,南疆闪电发生相对较少。闪电活动特征呈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探测技术 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 时间分布 空间分布 闪电强度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晴天与沙尘暴天气大气边界层对比分析
5
作者 张建涛 王敏仲 +3 位作者 何清 王延慧 潘红林 张志新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4年第1期50-58,共9页
根据2017、2019年7月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GPS探空和地面观测数据,利用位温廓线法等方法,对比分析了沙漠腹地夏季晴天和沙尘暴天气大气边界层结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晴天和沙尘暴天气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显著不同。晴天大气边界层各气象... 根据2017、2019年7月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GPS探空和地面观测数据,利用位温廓线法等方法,对比分析了沙漠腹地夏季晴天和沙尘暴天气大气边界层结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晴天和沙尘暴天气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显著不同。晴天大气边界层各气象要素垂直分布较为均一,白天对流边界层深厚,高度接近5 km,夜间稳定边界层一般在500 m左右。沙尘暴天气边界层内位温和比湿垂直变化较小,风速较大,可达24.0 m/s,其白天对流边界层在1.5 km左右,夜间稳定边界层在1 km左右。晴天辐射强烈,地表升温迅速,湍流旺盛,是形成晴天深厚对流边界层的主要因素。大尺度天气系统冷平流的动力条件,以及云和沙尘减弱了到达地表的辐射强度是形成沙尘暴天气独特的大气边界层结构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边界层 沙尘暴 陆面过程 塔克拉玛干沙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空中触发闪电通道光谱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华明 张义军 +4 位作者 吕伟涛 张阳 齐奇 钱勇 樊艳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673-3677,共5页
利用无狭缝光谱仪获得了一次空中触发闪电过程中400~660 nm的发射光谱,对空中触发闪电小回击和上行正先导通道的发射光谱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人工触发闪电导线通道与空气通道光谱的差异,发现导线段通道光谱持续了约140 ms,而空气段通道... 利用无狭缝光谱仪获得了一次空中触发闪电过程中400~660 nm的发射光谱,对空中触发闪电小回击和上行正先导通道的发射光谱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人工触发闪电导线通道与空气通道光谱的差异,发现导线段通道光谱持续了约140 ms,而空气段通道仅持续了0. 167 ms;结合Fe,N,O等元素的电离能、激发能,给出了导线通道亮度强、持续时间长的原因。在电流强度相同的情况下,人工触发闪电通道的导线段有更多的粒子被激发,能产生更多的光谱辐射,导线段通道的亮度远强于空气段,导线段通道的光谱强度也远强于空气段;在随后的等离子体通道消散阶段导线段闪电通道的复合反应持续时间也更长。通过对小回击以及上行正先导导线通道上部、下部空气段光谱结构以及通道温度等参数与广东地区自然闪电特征谱线及温度等参数的比较,发现小回击通道光谱主要由NⅡ离子低激发态之间的跃迁组成,具有NⅡ444. 7 nm,NⅡ517. 9 nm,NⅡ616. 8 nm等广东地区一般强度自然闪电的特征谱线。上行正先导下部空气段通道具有高激发能的谱线开始消失,出现了Hα,Hβ,OⅠ615. 8 nm等激发能较低的谱线,具有闪电回击后期的光谱结构。小回击通道以及上行正先导通道下部空气段温度分别为21 000和20 000 K,通道温度低于自然闪电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触发闪电 导线通道 空气通道 闪电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两套闪电定位系统地闪监测结果对比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华明 钱勇 +3 位作者 刘恒毅 田瑞敏 李强 胡俊青 《干旱气象》 2020年第2期346-352,共7页
利用山西省ADTD与VLF三维闪电定位系统2017年探测的地闪资料和雷灾记录,对地闪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电流强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维定位系统对山西地闪的探测效率高于ADTD系统,探测的闪电数是ADTD系统的2倍,且对雷电灾害的定位精度高... 利用山西省ADTD与VLF三维闪电定位系统2017年探测的地闪资料和雷灾记录,对地闪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电流强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维定位系统对山西地闪的探测效率高于ADTD系统,探测的闪电数是ADTD系统的2倍,且对雷电灾害的定位精度高于ADTD系统;两套系统地闪的日变化(正地闪除外)、月分布特征及峰值时间基本一致;三维系统的闪电密度3.0 fl·km^-2·a^-1以上高值区域较ADTD系统显著增加,0.3 fl·km^-2·a^-1以下极小值范围大幅度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定位系统 地闪 时空分布 电流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线风区铁路风特性与行车控制关键风速测点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闫宏凯 潘新民 叶文军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4-68,共5页
强风天气是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气象灾害之一,南疆线前百公里是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受大风影响最为严重的区段。为了进一步降低行车安全风险,提高运营组织管理水平,需要引入局地短时大风预报,形成大风预报与实测数据... 强风天气是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气象灾害之一,南疆线前百公里是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受大风影响最为严重的区段。为了进一步降低行车安全风险,提高运营组织管理水平,需要引入局地短时大风预报,形成大风预报与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指挥行车的新模式。文章对2015-2018年南疆线前百公里风监测小时数据及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调度实际指挥行车命令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重点选择对行车指挥产生影响的数据,确定了4个行车区域内5个行车控制关键风速监测点,为准确预报行车区域内最大风速提供基点位置,确保风季铁路列车运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车安全 南疆线 风速监测 数据分析 预报基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密降雪异常的大气环流及水汽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梁田甜 苗运玲 +2 位作者 周嘉珍 李如琦 潘存良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2年第4期112-118,共7页
利用1960—2020年哈密市6个气象站降雪观测数据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哈密市降雪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降雪异常年的大气环流和水汽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哈密市降雪中部多、南北少,降雪日数12月最多,降雪量11月最多;降雪量和降雪日数总体... 利用1960—2020年哈密市6个气象站降雪观测数据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哈密市降雪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降雪异常年的大气环流和水汽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哈密市降雪中部多、南北少,降雪日数12月最多,降雪量11月最多;降雪量和降雪日数总体呈增加趋势,但主要在2010年前增加,之后减少;降雪以小雪为主,大雪以上量级降雪较少。降雪偏多时,高层偏西急流增强,急流区北扩,中层伊朗副高加强北抬,极锋锋区南压,脊前低槽南下东移;低层风速增大,出现风向辐合和气旋性切变,地面锋面气旋加强,水汽输送增大,低层水汽含量多。降雪偏少时,高层急流偏弱,急流轴南移,中层西风气流控制,极锋锋区偏北,新疆脊东移,冷空气偏北,低层风速辐散增强,北方气旋偏北偏弱,水汽输送量小,水汽含量也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分布 降雪异常 环流特征 水汽输送 哈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天池冰雪旅游期气候变化特征及冰雪旅游适宜性分析
10
作者 路锦燕 马燕 +1 位作者 辛和平 梁田甜 《青海气象》 2023年第3期52-57,共6页
选取天池气象站1961—2020年冰雪旅游期逐日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采用气候倾向率、线性拟合等方法,分析天山天池冰雪旅游期近60a气候变化特征及冰雪旅游的适宜性。结果表明:天山天池冰雪旅游期近60a平均气温为-7.8℃,升速为0... 选取天池气象站1961—2020年冰雪旅游期逐日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采用气候倾向率、线性拟合等方法,分析天山天池冰雪旅游期近60a气候变化特征及冰雪旅游的适宜性。结果表明:天山天池冰雪旅游期近60a平均气温为-7.8℃,升速为0.15℃/10a;平均相对湿度为62%,呈增加趋势,增幅为1.27%/10a;平均风速为2.5;m/s,近60a无明显变化趋势;平均日照时数为5.8h,平均日照百分率58%;年平均降雪量为62.1mm,存在明显的增多趋势,增幅为6.67mm/10a;日平均积雪深度为18cm,年平均最大积雪深度为37cm,均呈增加趋势;≥1cm的稳定积雪日数为149d,5cm稳定积雪期日数年均127d,10cm稳定积雪期日数年均111d;天池湖面完全封冻的年平均日期为12月16日,完全融化年平均日期为4月25日;以冰雪观光娱乐为主的冰雪旅游最佳时间为12月1日至次年3月15日,冰雪运动最佳时间为每年1—2月。从冰雪气候资源、冰雪旅游不利气象条件两方面选取因子,统计结果表明天山天池气候资源很适宜冰雪旅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雪旅游 气候 适宜性 天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开发适应气候变化策略探讨
11
作者 郭玉琳 黄晓露 《河北农机》 2020年第5期34-34,共1页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农业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农业开发过程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比较严重,因此农业开发需要不断适应气候变化,创新农业开发模式,提升农业开发的技术。本文就对农业开发适应气候变...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农业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农业开发过程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比较严重,因此农业开发需要不断适应气候变化,创新农业开发模式,提升农业开发的技术。本文就对农业开发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策略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开发 气候变化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密市农牧业水资源现状及对策研究
12
作者 梁田甜 路锦燕 《新疆农业科技》 2018年第2期20-21,共2页
哈密是水资源贫乏地区,年降水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次数逐渐增多,水资源尤为珍贵,是农牧业生产的基础。而哈密市第一产业以农作物和畜牧业生产为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非常大,要实现哈密市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农牧业水资源的利用率... 哈密是水资源贫乏地区,年降水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次数逐渐增多,水资源尤为珍贵,是农牧业生产的基础。而哈密市第一产业以农作物和畜牧业生产为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非常大,要实现哈密市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农牧业水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对哈密市农牧业水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市 农牧业 天然草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