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3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油田风城油砂一维火驱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杨洋 韩晓强 安斌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5年第1期55-60,4,共6页
火烧油层技术又称火驱,是一种能大幅度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的开采技术,它作为常规稠油、超稠油开采方法的补充,具有油藏适应范围广、物源充足、采收率高、成本低的优势。目前在国内外油田现场正不断得到应用,相应的实验室技术——一维火... 火烧油层技术又称火驱,是一种能大幅度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的开采技术,它作为常规稠油、超稠油开采方法的补充,具有油藏适应范围广、物源充足、采收率高、成本低的优势。目前在国内外油田现场正不断得到应用,相应的实验室技术——一维火驱室内模拟实验也不断加强。利用一维火驱室内模拟实验装置,筛选优化实验条件,首次完成风城油砂一维火驱室内实验,得到了燃烧点、驱油效率、火线推进速度、耗氧量、燃料消耗量等火驱过程重要参数,总结产出气体硫化物、主要燃烧尾气组分变化规律,发现燃烧过程不均匀、超覆、胶结分界现象,为新疆油田风城火驱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油层 一维火驱 风城油砂 产出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油田某稠油注采合一单井埋地管道腐蚀原因
2
作者 杨龙斐 侯丽娜 +3 位作者 吴凡 李玲杰 陈立江 孙浩楠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7-112,共6页
通过宏观观察、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能谱分析,结合电化学测试,分析了新疆油田某稠油注采合一单井埋地管道腐蚀穿孔的原因。结果表明:该管道外腐蚀严重,内腐蚀较轻微,外腐蚀穿孔是主要的失效模式;冷热交替导致管道防腐蚀层老化... 通过宏观观察、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能谱分析,结合电化学测试,分析了新疆油田某稠油注采合一单井埋地管道腐蚀穿孔的原因。结果表明:该管道外腐蚀严重,内腐蚀较轻微,外腐蚀穿孔是主要的失效模式;冷热交替导致管道防腐蚀层老化、破损严重,管道本体裸露在腐蚀介质中,这是管道外腐蚀减薄穿孔的直接原因;CO_(2)和O_(2)腐蚀、细菌腐蚀是造成稠油热采管线外腐蚀的重要原因;温度60℃时,外腐蚀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穿孔 稠油热采 CO_(2)和O_(2)腐蚀 细菌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油田污水成垢机理分析及结垢因素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斯绍雄 向煜琪 +4 位作者 兰文娟 张玉敏 林莉莉 严忠 吕祥鸿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3年第1期36-42,共7页
为深入研究油田污水结垢过程和不同工况下对结垢速率的影响,采用逐层(四层)实验分析和室内模拟方法,结合扫描电镜和XRD等检测手段分析发现,结垢产物从钢壁接触的氧化皮层(第一层)到中心孔垢样(第四层)中的有机物含量逐渐增加。第一层垢... 为深入研究油田污水结垢过程和不同工况下对结垢速率的影响,采用逐层(四层)实验分析和室内模拟方法,结合扫描电镜和XRD等检测手段分析发现,结垢产物从钢壁接触的氧化皮层(第一层)到中心孔垢样(第四层)中的有机物含量逐渐增加。第一层垢样大部分由腐蚀产物氧化铁和碳酸铁组成,结垢产物如CaCO_(3)出现在第二层;从第二层到第四层的CaCO_(3)含量增加,其晶相从球霰石转为文石。第四层垢样出现了Ca、Fe、Si、O的复合盐垢,表明腐蚀产物在结垢产物前形成。进一步对不同条件下污水管线中CaCO_(3)垢的成垢速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越高,碳钢、玻璃钢和涂层三种材质的CaCO_(3)垢成垢速率越大,增幅最大的为碳钢材质;压力越低,CaCO_(3)垢结垢速率越大,不同材质增幅接近;材质表面水流流速越大,CaCO_(3)垢结垢速率越小;温度对CaCO_(3)垢的成垢速率影响比压力和流速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保持油田管线中水温稳定、避免压力和流速剧降,可有效避免管线中CaCO_(3)的沉积结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污水 结垢速率 温度 压力 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封堵新疆油田砾岩油藏水流优势通道的调剖剂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唐可 胡冰艳 +2 位作者 廖元淇 罗强 刘宝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3-637,共5页
针对新疆油田七中东八道湾组砾岩油藏储层存在的严重非均质性问题,为了有效封堵水流优势通道,研制了以改性淀粉和丙烯酰胺为主剂的强冻胶调剖剂LT-1,考察了LT-1的抗剪切性、注入性和封堵性,并在该油藏两井组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 针对新疆油田七中东八道湾组砾岩油藏储层存在的严重非均质性问题,为了有效封堵水流优势通道,研制了以改性淀粉和丙烯酰胺为主剂的强冻胶调剖剂LT-1,考察了LT-1的抗剪切性、注入性和封堵性,并在该油藏两井组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由2%~4%改性淀粉、5%~6%丙烯酰胺、0.01%~0.03%交联剂和0.6%成胶控制剂组成的LT-1调剖剂在30℃下的静态成胶时间约8 h;抗剪切性较好,高速剪切后的强度保留率为95.5%;在人造砾岩岩心中的注入性和封堵性能较好。矿场应用结果表明,LT-1可有效封堵水流优势通道,水井吸水剖面明显改善,注水压力上升,对应油井见效明显,两井组累计增油1790 t,适合砾岩油藏深部调剖堵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岩油藏 水流优势通道 调剖堵水 新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油田智能实验室先导示范点的建设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睿 兰媛媛 +3 位作者 彭绪安 顾晓芳 武卫东 罗玲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4期391-392,共2页
新疆油田公司实验检测研究院自成立以来,经过五年坚持不懈的努力,陆续建成院下属五家基层生产单位的生产业务数字化工作,到2016年5月,院下属八家基层生产单位全面完成生产业务数字化的上线投产工作。在取得的数字化成果基础上,管理水平... 新疆油田公司实验检测研究院自成立以来,经过五年坚持不懈的努力,陆续建成院下属五家基层生产单位的生产业务数字化工作,到2016年5月,院下属八家基层生产单位全面完成生产业务数字化的上线投产工作。在取得的数字化成果基础上,管理水平的提升、智能设备的发展以及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等方面的进步,使得智能化实验室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 物联网+ 采集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实验检测研究院档案管理工作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1
6
作者 宋新萍 刘玉萍 胡伟江 《办公室业务》 2015年第21期46-47,共2页
企业档案是企业重要的财富之一,特别是涉及勘探开发不可再生资源的石油企业,地质实物档案更加宝贵。档案管理是一项长期、全面而又具体的工作。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业档案工作者需要长期思考的内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企业档案是企业重要的财富之一,特别是涉及勘探开发不可再生资源的石油企业,地质实物档案更加宝贵。档案管理是一项长期、全面而又具体的工作。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业档案工作者需要长期思考的内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足和改进措施,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企业和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管理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油田注汽管线保温现状分析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彦峰 《石油石化节能》 2016年第12期8-11,共4页
新疆油田公司注汽管线多使用复合硅酸盐瓦保温材料,由于建设跨度时间长,运行环境相对恶劣,保温管线多数存局部严重破损,散热损失较大。为了对比研究不同材料、工艺、使用年限的注汽管线的保温现状及保温效果,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注汽管线... 新疆油田公司注汽管线多使用复合硅酸盐瓦保温材料,由于建设跨度时间长,运行环境相对恶劣,保温管线多数存局部严重破损,散热损失较大。为了对比研究不同材料、工艺、使用年限的注汽管线的保温现状及保温效果,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注汽管线,利用热成像技术和表面温度法分别对注汽管线的保温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经对比分析,与双层硅酸盐瓦相比,纳米气凝胶和复合硅酸盐涂料散热损失较小,节能率为37%左右。建议新建保温管线以节能运行和经济效益为评价指标优选高效节能的保温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汽管线 保温 红外热成像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新疆油田公司发展团体标准的必要性 被引量:1
8
作者 邓英 郝卫国 李景红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6年第7期27-29,52,共4页
通过对新疆油田公司采购产品企业标准的分类比对和研究,提出新疆油田作为克拉玛依最大的经济支撑企业,在标准化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过程中,有义务带头发展团体标准,引领克拉玛依石油行业在油田物资生产方面的质量技术水平,确保公司采购... 通过对新疆油田公司采购产品企业标准的分类比对和研究,提出新疆油田作为克拉玛依最大的经济支撑企业,在标准化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过程中,有义务带头发展团体标准,引领克拉玛依石油行业在油田物资生产方面的质量技术水平,确保公司采购产品充分满足油田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油田 团体标准 采购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油田石油磺酸盐组分分离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权生 栾和鑫 +3 位作者 岳新建 聂小斌 郭勇 王帅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1-44,共4页
为了分析评价新疆油田石油磺酸盐样品中具有较优界面活性和乳化性能组分的结构特征,采用液相色谱分离方法,通过内径21 mm、长250 mm的疏水型反相色谱柱对石油磺酸盐进行精细组分切割,并对各组分的结构、界面活性和乳化性能进行表征。结... 为了分析评价新疆油田石油磺酸盐样品中具有较优界面活性和乳化性能组分的结构特征,采用液相色谱分离方法,通过内径21 mm、长250 mm的疏水型反相色谱柱对石油磺酸盐进行精细组分切割,并对各组分的结构、界面活性和乳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用液相色谱分离方法可将石油磺酸盐样品进行有效切割,获得14种结构与组成差异较大的组分。从中筛选出1种具有最优界面活性和乳化性能的组分;该最优组分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32.5(不含Na+),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为390数470,并集中在405数445之间。最优活性组分在石油磺酸盐样品中的含量为20.34%。通过严格筛选和控制反应原料油和生产工艺,可提升石油磺酸盐样品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磺酸盐 色谱分离 界面活性 乳化性能 新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油田砾岩油藏聚合物驱窜流特征及调剖对策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可 纪萍 +1 位作者 汪学华 罗强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5-111,共7页
聚合物驱过程中的聚合物窜流是影响聚合物驱效果的重要因素。针对七东1区克下组砾岩油藏特殊的复模态孔隙结构,通过室内并联岩芯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聚合物驱窜流特征及调剖对策。研究表明,砾岩油藏渗透率变异系数低于0.3时,聚合物驱不... 聚合物驱过程中的聚合物窜流是影响聚合物驱效果的重要因素。针对七东1区克下组砾岩油藏特殊的复模态孔隙结构,通过室内并联岩芯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聚合物驱窜流特征及调剖对策。研究表明,砾岩油藏渗透率变异系数低于0.3时,聚合物驱不发生窜流;渗透率变异系数高于0.5时,聚合物改善剖面作用有限,发生窜流,且窜流导致聚合物驱见效后高渗岩芯含水率迅速回升;随着渗透率变异系数增大,聚合物在高渗层突破时间缩短,聚窜发生越早和越严重,聚窜后高渗层吸液百分数从52%增大到75%;聚窜后及时调剖,能有效控制聚窜和发挥聚合物驱作用,采收率提高28.75%;聚合物驱全过程调剖是治理聚窜的理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岩油藏 聚合物驱 窜流特征 强非均质性 调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湖油田井筒垢物的组成及结垢机理研究
11
作者 周浩 龚喜刚 +4 位作者 唐红娇 刘欢 时凤 张娟 杨磊磊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8-24,共7页
近年来,玛湖油田多口油井在生产过程中均出现管壁结垢现象,导致井筒堵塞,严重影响了生产效果。研究了玛湖油田垢物的结构与组成;采用OLI-ScaleChem模拟方法,研究流体与岩石基质的作用,探究了垢物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油井的垢物主要为C... 近年来,玛湖油田多口油井在生产过程中均出现管壁结垢现象,导致井筒堵塞,严重影响了生产效果。研究了玛湖油田垢物的结构与组成;采用OLI-ScaleChem模拟方法,研究流体与岩石基质的作用,探究了垢物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油井的垢物主要为CaCO_(3),且井深越大,其结垢量越大;井筒的温度、压力以及流体的pH对结垢均有一定的影响;CaCO_(3)垢物是酸性入井流体条件下高矿化度流体与富钙岩石矿物的反应产物,其在聚合物作用下成球,进而堵塞孔缝和井筒。研究结果对油田后续结垢预防措施和处理措施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油田 CaCO3垢物 结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乳化及破乳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12
作者 斯绍雄 宫兆波 +4 位作者 严忠 王雨 任召言 刘鹏飞 卜四民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9-143,共5页
为了明确新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乳化和破乳机理,研究了采用驱油剂(弱碱Na_2CO_3、表面活性剂KPS和聚合物HPAM)和破乳剂室内配制的三元复合驱模拟乳液的乳化和破乳情况。结果表明,弱碱Na_2CO_3浓度对模拟乳液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影... 为了明确新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乳化和破乳机理,研究了采用驱油剂(弱碱Na_2CO_3、表面活性剂KPS和聚合物HPAM)和破乳剂室内配制的三元复合驱模拟乳液的乳化和破乳情况。结果表明,弱碱Na_2CO_3浓度对模拟乳液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影响最为明显,当Na_2CO_3、KPS和HPAM浓度均为400 mg/L时,油水界面张力从13.957 mN/m降至0.018 mN/m。表面活性剂KPS对模拟乳液的Zeta电位降低作用明显,当表面活性剂加量为600 mg/L时,乳液的Zeta电位从-31.5 mV降至-53.6 mV;聚合物HPAM对模拟乳液的黏度影响显著,而碱和表面活性剂对模拟乳液的黏度影响不明显。低的界面张力、强的负电性、高的乳化程度和大的水相黏度共同导致三元复合驱乳液稳定性增强。在三元复合驱乳液的破乳过程中,油水界面张力和Zeta电位均显著升高,且升高程度与破乳效果的好坏呈现正相关性。AR型破乳剂对新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破乳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驱采出液 稳定性 破乳 新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用防砂水力锚研究与应用
13
作者 邱福寿 曲波 +3 位作者 王天荣 杨芳 翟亚锋 徐进 《中国设备工程》 2024年第20期240-242,共3页
为了解决现有油管水力锚锚定力不足和锚爪砂卡、不能正常锚定作业管柱的问题,通过对现有油管锚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形成了一种新型防砂水力锚。设计四组整体式锚爪,均匀布置在锚体四周,每组三个锚爪,达到1.6倍以上额定锚定力;锚体内设计... 为了解决现有油管水力锚锚定力不足和锚爪砂卡、不能正常锚定作业管柱的问题,通过对现有油管锚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形成了一种新型防砂水力锚。设计四组整体式锚爪,均匀布置在锚体四周,每组三个锚爪,达到1.6倍以上额定锚定力;锚体内设计有防砂管,在确保流体通径前提下起到砂卡的功能。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应用,具有较强的锚定力,密封可靠,防砂性能优良,解决了作业过程中锚定力不足和砂卡的问题,为生产作业提供了设备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锚 锚定力 砂卡 密封 防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处理页岩油压裂返排液工艺研究应用
14
作者 冯小刚 戢慧 +6 位作者 王涛 严忠 戴新河 刘鹏飞 李阳超 于东来 宋多培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5年第3期36-43,共8页
吉木萨尔页岩油于2012年开发,2025年将建成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页岩油采用大型体积压裂建产方式,井区储水池始终处于高液位状态,存在安全隐患和环保风险。压裂过程中产生的压裂返排液含有油、酚类、甲醛、胍胶等多种物质,返排液组... 吉木萨尔页岩油于2012年开发,2025年将建成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页岩油采用大型体积压裂建产方式,井区储水池始终处于高液位状态,存在安全隐患和环保风险。压裂过程中产生的压裂返排液含有油、酚类、甲醛、胍胶等多种物质,返排液组分复杂,乳化程度高,稳定性强,处理难度大,若不能经有效处理而实现重复利用,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常规化学药剂处理工艺处理成本高,处理后水质稳定性差,静置3天后处理后的悬浮物固体质量浓度由10 mg/L上升至42 mg/L,产泥量达到3.5 kg/m^(3),COD去除率仅为5%,药剂成本高达8.3元/m^(3)。通过开展电化学处理返排液现场应用,悬浮物固体质量浓度控制在4 mg/L以内,污泥含油率由24%降至0.9%,产泥量下降86%,COD去除率达到96%,药剂成本降至0.6元/m^(3)。电化学工艺处理返排液大幅度降低了处理成本,水质达标率100%,年节约清水量约100×10^(4)m^(3),实现了压裂返排液复配的循环利用、页岩油绿色开发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木萨尔页岩油 返排液 电化学处理 压裂液复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站场含油污泥产生量的规律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尧 严忠 +1 位作者 杨媛 蒋敦羽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0年第1期31-35,共5页
油田站场含油污泥占油田污泥总量的绝大部分,但由于各生产环节产生的污泥含水率不同,导致污泥统计数据与实际差异较大。为摸清油田站场生产系统中主要环节的污泥产生量规律,选择4座典型处理站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系统主要生产节点进行取样... 油田站场含油污泥占油田污泥总量的绝大部分,但由于各生产环节产生的污泥含水率不同,导致污泥统计数据与实际差异较大。为摸清油田站场生产系统中主要环节的污泥产生量规律,选择4座典型处理站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系统主要生产节点进行取样,测定其污泥产生量。分析结果表明:稠油油田含油污泥是污泥产生量的主要来源,而污水处理系统污泥的产生量主要是由于投加水处理药剂而产生的,药剂中除硅剂的污泥增量贡献率占50%左右,最终得出了油田站场含油污泥产生量的分布规律,实验结果对油田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站场 含油污泥 分布规律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地区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计算方法研究
16
作者 葛苏鞍 李阳 +3 位作者 杨仕轩 马雅楠 李尧 孟现阳 《节能》 2024年第4期43-47,共5页
新疆北部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太阳能资源开发。根据该地区气象站点2002~2021年太阳总辐射、日照百分率、环境温度、日照时长等资料,分析得到太阳辐射的年、月分布特征。以资源年总量、直射比、日照时长和气温为依据,采用3级区... 新疆北部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太阳能资源开发。根据该地区气象站点2002~2021年太阳总辐射、日照百分率、环境温度、日照时长等资料,分析得到太阳辐射的年、月分布特征。以资源年总量、直射比、日照时长和气温为依据,采用3级区划指标评价资源丰富度。根据太阳总辐射气候学计算原理,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月总辐射计算公式;通过偏差分析确定适用于不同地区太阳总辐射月总量的气候学推算式。结果显示:气候学经验公式太阳总辐射值与观测站实测值的偏差较小,证明了气候学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资源区划 总辐射 气候学计算方法 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处理技术在新疆油田的应用概述
17
作者 杨莲育 卜玲慧 +4 位作者 丁湘华 刘建荣 杨阳 彭健 石锐 《广州化工》 CAS 2016年第19期42-44,共3页
新疆油田油气中普遍含有一定量的硫化氢,并且随着油田大规模的勘探开发与利用,使得含硫化氢的油气井也将愈来愈多。了解硫化氢的处理技术以及工艺过程,无论是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还是在防止事故发生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新疆油田油气中普遍含有一定量的硫化氢,并且随着油田大规模的勘探开发与利用,使得含硫化氢的油气井也将愈来愈多。了解硫化氢的处理技术以及工艺过程,无论是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还是在防止事故发生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文章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处理硫化氢的三种方法,同时对新疆油田硫化氢处理技术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油田在对该区块的原油进行脱硫时,应综合考虑不同脱硫方法,如物理脱硫方法、化学脱硫方法及生物脱硫方法的相互结合,以期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又能最大限度的控制硫化氢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油田 硫化氢 处理 除硫剂 单井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常规开发页岩油压裂返排液异形波-电化学处理工艺研究应用
18
作者 严忠 胡新玉 +5 位作者 刘鹏飞 刘俊德 冯小刚 戴新河 倪丰平 戢慧 《化工安全与环境》 2025年第1期74-78,共5页
页岩油返排液组分复杂,乳化程度高,稳定性强,处理难度大,常规物理-化学处理工艺处理成本高,处理后水质稳定性差,为此开展非常规开发页岩油返排液的处理工艺研究。通过开展高效集成电化学处理返排液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异形波-电化学净化... 页岩油返排液组分复杂,乳化程度高,稳定性强,处理难度大,常规物理-化学处理工艺处理成本高,处理后水质稳定性差,为此开展非常规开发页岩油返排液的处理工艺研究。通过开展高效集成电化学处理返排液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异形波-电化学净化工艺处理后水中悬浮物含量控制在4mg/L以内,系统产生的污泥含油率由24%降至0.9%,产泥量下降86%,净化水COD去除率达到96%,药剂成本降至0.6元/m^(3),水质达标率100%,满足压裂返排液复配循环利用要求,年节约清水量约100×10^(4)m^(3),达到了节约清水用量,实现绿色环保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开发 页岩油 压裂返排液 异形波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驱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宏 邓征宇 +4 位作者 宫兆波 余关龙 陈伟 陈东 高迎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5-101,共7页
化学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逐渐应用于国内各大油田,导致产生了大量含有驱油剂的化学驱采出水,它具有成分复杂、乳化严重、处理困难的特点。概述了化学驱油田采出水的来源、特征和处理要求,归纳了破乳剂、氧化剂、吸附剂等新药剂开发、不... 化学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逐渐应用于国内各大油田,导致产生了大量含有驱油剂的化学驱采出水,它具有成分复杂、乳化严重、处理困难的特点。概述了化学驱油田采出水的来源、特征和处理要求,归纳了破乳剂、氧化剂、吸附剂等新药剂开发、不同结构或类型的药剂复配及过程条件优化、药剂筛选评价新方法,综述了斜管除油器、超声波破乳除油设备等新型油水分离设备以及表面改性膜、添加无机粒子的聚合物膜、无机陶瓷膜等精细过滤设备和一体化处理设备等开发新进展,总结了高级氧化技术、电化学方法以及组合工艺等新型处理工艺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化学驱采出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化学驱 采出水 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 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性储层物性特征及启动压力梯度规律研究——以新疆吉木萨尔盆地芦草沟组为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马铨峥 杨胜来 +3 位作者 吕道平 寇根 雷浩 陈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42-47,共6页
新疆吉木萨尔盆地芦草沟组是近年开发的致密储层,储层的基础物性特征及启动压力梯度资料十分匮乏,需要进行深入研究。通过铸体薄片技术、常规压汞法、氦孔隙计法、压差-流量法等技术手段对该致密储层岩样的孔隙特性、粒度、渗透率、润... 新疆吉木萨尔盆地芦草沟组是近年开发的致密储层,储层的基础物性特征及启动压力梯度资料十分匮乏,需要进行深入研究。通过铸体薄片技术、常规压汞法、氦孔隙计法、压差-流量法等技术手段对该致密储层岩样的孔隙特性、粒度、渗透率、润湿性等物性及启动压力梯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致密储层岩石主要由颗粒半径小于0.06 mm的砂岩、粉晶云岩等组成;孔隙类型以晶间孔、粒内溶孔为主,同时含有少量的剩余粒间孔和收缩缝。储层储集空间主要是纳米级的孔喉,79%的孔隙度小于10%,82%气测渗透率小于0.1×10^(-3)μm^2,属于低孔、超低渗致密储层。润湿性以中性湿为主;压力梯度测试表明该致密储层具有较高的启动压力梯度,且与渗透率呈良好的幂率关系。通过上述研究,对该致密储层的物性特征和启动压力梯度有了清楚的认识,为油田制定开发方案,确定合理的生产压差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储层特征 孔隙分布 粒度分布 渗透率 润湿性 启动压力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