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橐吾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黎梅 李莉娜 +1 位作者 阎观琼 王琪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89-1792,共4页
目的:研究菊科植物准噶尔橐吾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制备薄层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红外和质谱等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准噶尔橐吾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苯并呋喃艾里莫芬-2-烯(1)、6-... 目的:研究菊科植物准噶尔橐吾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制备薄层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红外和质谱等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准噶尔橐吾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苯并呋喃艾里莫芬-2-烯(1)、6-当归酰氧基-1,10-环氧-euryopsin(2)、2-hydroxyplatyphyllide(3)、艾里莫芬-1β-羟基-6,9-二烯-8-羰基-11-降-11-酮(4)、2-异丙烯基-6-乙酰氧基-8-甲氧基-13-苯并二噁英-4-酮(5)、艾里莫芬-1β-羟基-6,9-二烯-8-羰基-11-降-11-羟基(6)、isopetasin(7)、艾里莫芬-6β,10α-二羟基-1-羰基-7(11),8(9)-二烯-8,12-内酯(8)、艾里莫芬-10α-羟基-1-羰基-7(11),8(9)-二烯-8,12-内酯(9)、呋喃艾里莫芬-6β-当归酰氧基-1β,10β-环氧-9-羰基(10)。结论:其中,化合物2-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橐吾 菊科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马丁香茎皮的显微鉴别及其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莉娜 孙向彬 王琪 《农垦医学》 2012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对暴马丁香的茎皮进行显微鉴别,并对其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粉末制片法和石蜡切片法获得药材的显微结构特征。采用比色法,通过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及对红细胞溶血的抑制作用,评价药材的抗氧化能力。结果:得... 目的:对暴马丁香的茎皮进行显微鉴别,并对其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粉末制片法和石蜡切片法获得药材的显微结构特征。采用比色法,通过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及对红细胞溶血的抑制作用,评价药材的抗氧化能力。结果:得到暴马丁香茎皮的显微鉴别特征;同时显示了药材正丁醇萃取部位对羟自由基、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以及正丁醇萃取部位对红细胞溶血的抑制作用。结论:为暴马丁香的生药学鉴定提供依据,并证明暴马丁香茎皮提取物体外具有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马丁香 茎皮 显微鉴别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山柑果实的显微特征及紫外光谱鉴别
3
作者 朱芸 李鹏 +1 位作者 谭勇 王翔飞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50-1651,共2页
目的对刺山柑果实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定。方法通过石蜡切片法与徒手切片法、紫外光谱法等对刺山柑果实的药材性状、横切面组织构造、粉末特征及紫外光谱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刺山柑果实含油滴众多,淀粉粒众多,石细胞众多,导管类型多样,... 目的对刺山柑果实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定。方法通过石蜡切片法与徒手切片法、紫外光谱法等对刺山柑果实的药材性状、横切面组织构造、粉末特征及紫外光谱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刺山柑果实含油滴众多,淀粉粒众多,石细胞众多,导管类型多样,果皮及中果皮中部细胞均呈现念珠状增厚。结论刺山柑果实的生药学特征较为明显,可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刺山柑药材资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山柑果实 显微特征 紫外分光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花堇菜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丛文俐 陈毓婷 +2 位作者 赵文斌 章漳 王琪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41-1044,共4页
目的:研究双花堇菜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制备薄层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测定理化常数和各种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双花堇菜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金色... 目的:研究双花堇菜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制备薄层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测定理化常数和各种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双花堇菜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金色酰胺醇酯(1)、solalyratin B(2)、秦皮乙素(3)、莨菪亭(4)、羽扇豆醇(5)、132S-羟基脱镁叶绿素a(6)、紫罗兰醇(7)、邻苯二甲酸二丁酯(8)、(-)-二氢催吐萝夫叶醇(9)、蚱蜢酮(10)、crassifol(11)、β-谷甾醇(12)。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7、9~11首次从堇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花堇菜 堇菜科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叶马先蒿活性部位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龙文雄 黎梅 +3 位作者 金家宏 夏增华 李慧 王琪 《农垦医学》 2013年第6期490-493,共4页
目的:对新疆特色药用植物轮叶马先蒿开展抗氧化作用的研究。方法:采用比色法,通过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和对弹性蛋白酶的抑制作用,评价轮叶马先蒿不同化学极性部位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轮叶马先蒿根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 目的:对新疆特色药用植物轮叶马先蒿开展抗氧化作用的研究。方法:采用比色法,通过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和对弹性蛋白酶的抑制作用,评价轮叶马先蒿不同化学极性部位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轮叶马先蒿根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正丁醇萃取部位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9%和88%,轮叶马先蒿根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弹性蛋白酶的抑制率分别为52%和47%。结论:轮叶马先蒿根的各极性部位均显示出良好的抗氧化能力,今后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加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叶马先蒿 活性部位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陈萌 韩吉春 +1 位作者 王东 郑秋生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芩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ff法建立心肌I/R损伤模型。取40只大鼠离体心脏随机均分为正常组(不停灌处理)、模型组(停灌20 min)和黄芩素高、中、低浓度组(停灌前分别灌注含40、10、2.... 目的:研究黄芩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ff法建立心肌I/R损伤模型。取40只大鼠离体心脏随机均分为正常组(不停灌处理)、模型组(停灌20 min)和黄芩素高、中、低浓度组(停灌前分别灌注含40、10、2.5μmol/ml黄芩素的K-H液10 min)。检测心肌梗死率,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比值以及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离体心脏的心肌梗死率、心肌细胞凋亡率、CK和LDH活性升高,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增加、SOD活性、GSH/GSSG比值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芩素低、中浓度组大鼠离体心脏的心肌梗死率、CK和LDH活性降低,心肌组织中SOD活性升高(P<0.05或P<0.01),并且中浓度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减少、GSH/GSSG比值升高(P<0.05或P<0.01);高浓度组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黄芩素对大鼠心肌I/R损伤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黄芩素的抗氧化和抗凋亡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大鼠 离体心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抗氧化 抗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