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股沟疝合并子宫圆韧带囊肿日间手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于鹏 段绍斌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2年第5期367-370,共4页
目的:探讨在日间手术模式下为女性腹股沟疝合并子宫圆韧带囊肿患者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7例女性腹股沟疝合并子宫圆韧带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行日间手术,12例... 目的:探讨在日间手术模式下为女性腹股沟疝合并子宫圆韧带囊肿患者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7例女性腹股沟疝合并子宫圆韧带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行日间手术,12例行非日间手术。结果:日间手术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非日间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日间手术模式下为女性腹股沟疝合并子宫圆韧带囊肿行经腹腹膜前修补术是安全、可行的,术后住院时间短,费用低,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子宫圆韧带囊肿 经腹腹膜前修补术 腹腔镜检查 日间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肺组织中iNOSmRNA表达及血浆NO和ET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郁 史志涛 +2 位作者 段绍斌 丁亮 吾买尔江 《新疆医学》 2009年第7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肺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及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和大黄组均以5%牛磺胆酸钠经胰管内逆行注射复制SAP模型,大黄组则在制模关腹后胃管注入大黄液大黄2... 目的:探讨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肺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及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和大黄组均以5%牛磺胆酸钠经胰管内逆行注射复制SAP模型,大黄组则在制模关腹后胃管注入大黄液大黄20 g/kg,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按10 ml/kg注入,以后按上述剂量每6小时注入1次共4次。模型组和对照组同期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在术后24小时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用RT-PCR法检测肺iNOSmRNA的表达,并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中NO和ET含量显著高于大黄组及对照组(P<0.01)。模型组和大黄组肺组织中iNOS mRNA的表达均增高,模型组显著高于大黄组(P<0.01)。大黄组肺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减轻。结论:大黄治疗能降低ET的产生,抑制肺组织的iNOSmRNA的过度表达,降低NO的产生,对肺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一氧化氮合成酶 内皮素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现状与进展
3
作者 托合提阿吉·巴拉提 王鑫 于亮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3期3200-3205,共6页
结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对人口的巨大影响,不断涌现的创新,促进了对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手术和医疗管理的理解。手术切除仍然是结肠癌治疗中最明确的方法之一,通过使用微创技术来优化这种手术方... 结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对人口的巨大影响,不断涌现的创新,促进了对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手术和医疗管理的理解。手术切除仍然是结肠癌治疗中最明确的方法之一,通过使用微创技术来优化这种手术方式,同时国际多临床中心研究已经证实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现状与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腹腔镜辅助结肠切除术 手助腹腔镜结肠切除术 NOSES 手术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口瘘临床管理进展
4
作者 赖天伟 段绍斌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1期17210-17215,共6页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食管空肠吻合口瘘是Siewert III型和部分Siewert II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行全胃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及公众健康。目前食管空肠吻合口瘘治疗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并辅以内镜治疗,手术治...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食管空肠吻合口瘘是Siewert III型和部分Siewert II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行全胃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及公众健康。目前食管空肠吻合口瘘治疗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并辅以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治疗方式,但治疗效果不尽相同,最佳治疗方案仍存争议。文章旨在综述食管空肠吻合口瘘治疗现状及进展,进一步完善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临床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食管空肠吻合瘘 临床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护理干预对策分析
5
作者 王颖姿 王杨 《饮食科学》 2019年第10期109-109,共1页
分析总结胰腺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2016年8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胰腺癌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34例进行分析总结,34例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术后予以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并针对患者治疗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 分析总结胰腺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2016年8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胰腺癌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34例进行分析总结,34例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术后予以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并针对患者治疗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34例患者出现1例管道阻塞、1例腹泻,并发症发生率为5.88%;34例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06%。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能够满足胰腺癌术后患者营养需求,对其肠功能恢复有显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患者针对性护理,确保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术后 早期肠内营养 护理干预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组织中CBX2蛋白预测老年结肠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远处转移的临床分析
6
作者 于鹏 地力木热提·艾买提 +1 位作者 丁志翔 段绍斌 《临床消化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分析结肠癌(CC)组织中色素框同源物2(CBX2)蛋白与老年CC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远处转移的关系及预测患者术后远处转移风险的价值。[方法]收集腹腔镜根治术治疗且完成3年随访的119例老年CC患者资料,患者均接受病理组织CBX2蛋白检测,... [目的]分析结肠癌(CC)组织中色素框同源物2(CBX2)蛋白与老年CC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远处转移的关系及预测患者术后远处转移风险的价值。[方法]收集腹腔镜根治术治疗且完成3年随访的119例老年CC患者资料,患者均接受病理组织CBX2蛋白检测,病例资料、相关检查资料等完整;统计患者随访期间远处转移发生情况并分组,采集并比较患者相关基线资料、CBX2蛋白表达,重点分析CC组织中CBX2蛋白与老年CC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远处转移的关系及预测患者术后远处转移风险的价值。[结果]119例患者随访3年有18例出现远处转移(转移组),转移率为15.13%;转移组TNM/T分期Ⅲ期比例、淋巴结转移比例、癌胚抗原(CEA)水平、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CBX2蛋白表达均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T高分期、淋巴结转移、CEA升高、CA199升高、CBX2蛋白过表达均可能是老年CC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远处转移的风险因子(OR>1,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CC组织中CBX2蛋白预测老年CC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远处转移风险的AUC>0.800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老年CC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远处转移可能与组织中CBX2蛋白过表达有关,且CBX2蛋白对老年CC患者术后远处转移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腹腔镜根治术 远处转移 色素框同源物2蛋白 预测
原文传递
BUB1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及PLK1/PTEN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于鹏 地力木热提·艾买提 +1 位作者 丁志翔 段绍斌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1375-1379,共5页
目的探讨苯并咪唑出芽抑制解除同源物蛋白1(BUB1)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及Polo样激酶1(PLK1)/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信号通路的影响,以期为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8年8月至2020年... 目的探讨苯并咪唑出芽抑制解除同源物蛋白1(BUB1)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及Polo样激酶1(PLK1)/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信号通路的影响,以期为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在该院收集的125对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邻近癌旁组织,以及人结直肠癌细胞系SW1116、SW480、HCT116、HT-29与人正常结肠黏膜上皮细胞NCM460为研究对象;利用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试剂盒对SW480细胞进行转染,并分组为空白组(细胞未转染)、si-NC组(细胞转染si-NC)、si-BUB1-1组(细胞转染si-BUB1)、si-BUB1-2组(细胞转染si-BUB1-2)。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BUB1、促凋亡蛋白Bax、抗凋亡蛋白Bcl-2及PLK1/PTE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在0、24、48、72 h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BUB1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人正常结肠黏膜上皮细胞NCM460比较,人结直肠癌细胞SW1116、SW480、HCT116、HT-29中BUB1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BUB1表达水平在SW480细胞中最高,因此,选择SW480细胞进行后续研究;与空白组和si-NC组比较,si-BUB1-1组、si-BUB1-2组SW480细胞中细胞凋亡率、Bax及PTE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增殖能力及BUB1、Bcl-2、PLK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空白组与si-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BUB1表达可抑制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该机制可能与PLK1/PTEN信号通路中PLK1表达水平下调,PTEN蛋白表达水平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苯并咪唑出芽抑制解除同源物蛋白1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Polo样激酶1/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