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式教学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玮 蒋博翔 +1 位作者 哈巴西·卡肯 王利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5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究骨科教学中采取混合式教学的效果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中心关节外科实习的110名学生为研究,其中2020年1—12月实习的55名学生为对照组,2021年1—12月实习的55... 目的探究骨科教学中采取混合式教学的效果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中心关节外科实习的110名学生为研究,其中2020年1—12月实习的55名学生为对照组,2021年1—12月实习的55名学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取混合式教学,对比2组学生考核成绩、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满意度。结果在考核成绩方面,出科时观察组学生理论[(81.26±4.67)分]、实操[(72.29±6.63)分]及综合实践能力[(30.03±0.62)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78.64±5.02)分、(68.23±7.12)分、(28.69±0.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教学效果评价方面,观察组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98.18%)、便于掌握知识(100%)、增强学习积极性(98.18%)、提高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96.36%)、拓展临床诊治思维(96.36%)方面均高于对照组(81.82%、87.27%、83.64%、81.82%、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教学满意度上,观察组对于教学方法(92.73%)、教学管理(94.55%)、带教老师能力(96.36%)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76.36%、78.18%、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教学中采取混合式教学效果较好,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教学 混合式教学 考核成绩 教学满意度 学习兴趣 积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利 殷剑 +2 位作者 哈巴西 赵巍 袁宏 《中国医药》 2014年第10期1511-1513,共3页
目的 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关节镜下滑膜组织切除术对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PVNS行外科治疗患者30例[行关节镜手术者20例(关节镜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者10例(全... 目的 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关节镜下滑膜组织切除术对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PVNS行外科治疗患者30例[行关节镜手术者20例(关节镜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者10例(全膝关节置换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分析术前及术后随访结果,比较2组术后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关节镜组绒毛型、结节型和混昆合型分别为6、12和2例;全膝关节置换组分别为3、2和5例.关节镜组术后8个月Lysholm评分和关节屈伸活动度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9±11)分比(60±8)分,t=-7.79,P<0.01;(108±16).比(72±12)°,t=-3.54,P<0.01].全膝关节置换组术后的HSS评分和关节屈伸活动度也明显高与术前[分别为(84±11)分比(64±5)分,t=-5.75,P<0.01;(132±18)°比(69±12)°,t=-3.54,P<0.01],且全膝关节置换组的关节屈伸活动度术后明显好于关节镜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个月关节镜组和全膝关节置换组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评分均高于术前[分别为(81 ±11)分比(62±10),(93±13)分比(58±9)分,均P<0.01],且全膝关节置换组术后高于关节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组患者均未见复发.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不同程度PVNS的效果好于关节镜下滑膜组织切除术,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炎 色素绒毛结节性 膝关节 人工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伐沙班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利 袁宏 +1 位作者 哈巴西.卡肯 它依尔江.举来提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991-995,共5页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对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0例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DVT的回顾性分析。110例患者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检,双下肢无深静脉血栓,术后采用以利伐沙班(观察组...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对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0例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DVT的回顾性分析。110例患者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检,双下肢无深静脉血栓,术后采用以利伐沙班(观察组,50例)或低分子肝素(对照组,60例)抗凝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术后第1周用彩色多普勒检查双下肢深静脉血流通畅情况及DVT的发生,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 110例患者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第1周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27例(24.5%)患者有深静脉血栓,观察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8%(9例),对照组为30%(1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计数、凝血指标、D-二聚体、E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各项指标水平均较术后第1天明显降低,恢复至术前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切口引流量分别为325.62 m L和463.62 m L,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74,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有出血倾向者分别为4例(8%)和12例(2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05,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预防应用利伐沙班较预防应用低分子肝素明显降低了深静脉血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利伐沙班 低分子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复杂髋关节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利 韩衍龙 +4 位作者 赵巍 哈巴西·卡肯 王玮 蒋博翔 袁宏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1年第11期910-915,共6页
目的:评价3D打印技术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复杂髋关节疾病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THA治疗的11例并发髋臼或股骨缺损的复杂髋关节畸形患者。其中4例为左侧髋关节结核,... 目的:评价3D打印技术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复杂髋关节疾病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THA治疗的11例并发髋臼或股骨缺损的复杂髋关节畸形患者。其中4例为左侧髋关节结核,1例为左侧髋关节骨巨细胞瘤病理性股骨颈骨折,6例为复杂髋关节翻修术。术前行CT及MRI检查,结合3D打印技术,重建骨盆模型,设计髋臼及股骨柄,制定出个性化髋关节假体进行手术模拟以确定最合适的手术计划。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8个月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第1天、术后3个月、6个月、18个月测量患者双下肢长度,同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1例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8个月WOMAC评分均较术前降低,Harri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术后3个月VAS评分低于术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6个月时所有患者的疼痛基本已消失,术后18个月时所有患者的疼痛已完全消失。术后第1天、术后3个月、6个月、18个月所有患者双下肢均等长,无一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TKA治疗复杂髋关节疾病具有良好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可减少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全髋关节置换术 复杂髋关节疾病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严重膝关节畸形 被引量:5
5
作者 徐江波 梅仁强 袁宏 《临床骨科杂志》 2011年第6期651-653,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治疗严重膝关节畸形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严重膝关节畸形36例(48膝)。使用HSS评分标准评估分析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及术后疼痛、膝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43膝采用后稳定型人工...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治疗严重膝关节畸形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严重膝关节畸形36例(48膝)。使用HSS评分标准评估分析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及术后疼痛、膝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43膝采用后稳定型人工全膝关节假体,5膝采用CCK型人工全膝关节假体。结果术后早期均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X线片示假体位置良好,下肢力线良好。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HSS评分术前为(41±5.3)分,术后6个月为(87.7±6.5)分。手术优良率为83.3%。患者疼痛、功能方面及活动度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对严重膝关节畸形的治疗效果满意。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膝关节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骨折的修复:9个月随访 被引量:4
6
作者 旭合热提.吾提库尔 哈巴西.卡肯 +2 位作者 王利 赵喜滨 袁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462-3466,共5页
背景:随着老龄化年龄加剧,假体置换患者的比例在逐渐上升,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较为少见,文献报道发病率在0.1%-5%,但近年其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假体周围骨折因骨折部位特殊,修复后可能出现较高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手术率等,其治疗历来... 背景:随着老龄化年龄加剧,假体置换患者的比例在逐渐上升,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较为少见,文献报道发病率在0.1%-5%,但近年其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假体周围骨折因骨折部位特殊,修复后可能出现较高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手术率等,其治疗历来是骨科的难题。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骨折的修复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9例全膝关节置换后骨折患者,其中股骨骨折6例,胫骨骨折3例。修复术前请相关科室会诊处理,明确使用假体类型:PFC Sigma Depuy假体3例,BIOMET公司的Vanguard假体6例。根据影像学表现来分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采用Kim分型,胫骨假体周围骨折采用Felix分类法。其中3例采用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3例给予髓内钉治疗,3例采用LISS系统内固定。在治疗后进行随访,以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9例患者修复术前检查均提示有骨质疏松症,修复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34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9.4周)。随访期内无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感染及假体松动的发生。修复后采用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优良5例,较好3例,尚可1例。修复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较少。提示多数膝关节假体周围骨折可以固定后一期愈合并且能够获得无痛的膝关节,在临床应根据假体类型及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质疏松 内固定器 随访研究 植入物 人工假体 假体周围骨折 全膝关节置换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瑞昔布联合单髁置换术治疗内侧单间室膝骨关节炎的效果评价
7
作者 张浩沙强 叶尔麦克 +1 位作者 王志刚 李坤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504-1507,共4页
目的分析艾瑞昔布对单髁置换治疗膝骨关节炎围手术期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60例因膝骨关节炎行单髁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分析围手术期疼痛情况;根据患者围手术期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分析艾瑞昔布对单髁置换治疗膝骨关节炎围手术期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60例因膝骨关节炎行单髁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分析围手术期疼痛情况;根据患者围手术期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口服艾瑞昔布镇痛对照组口服洛索洛芬钠镇痛,对照组口服洛索芬钠镇痛。观察2组术前,术后1、6个月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关节功能评分(KSS)和关节活动度(ROM)评分。结果2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2组的VAS评分、KSS评分、ROM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显著改善(P<0.05);2组组间评分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瑞昔布组VAS评分、KSS评分、ROM评分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改善(P<0.05)。结论艾瑞昔布联合单髁置换手术治疗内侧单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镇痛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髁膝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镇痛管理 艾瑞昔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族患者腰椎间盘组织中IL-6的含量及临床相关性
8
作者 旭合热提·吾提库尔哈巴西·卡肯 袁宏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6年第34期33-35,共3页
目的:检测促炎因子白介素-6(IL-6)和抗炎因子白介素-10(IL-10)在人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含量,并探讨其与临床相关性。方法收集30例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维吾尔族患者及10例非腰椎源性死亡的新鲜尸体的腰椎间盘组织,术前由一名受培训的医... 目的:检测促炎因子白介素-6(IL-6)和抗炎因子白介素-10(IL-10)在人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含量,并探讨其与临床相关性。方法收集30例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维吾尔族患者及10例非腰椎源性死亡的新鲜尸体的腰椎间盘组织,术前由一名受培训的医师进行详细病史询问,明确病程长短,对术前临床症状均给予JOA(下腰痛JOA评分)评定,术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椎间盘组织中IL-6和IL-10的含量。结果维吾尔族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IL-6含量较对照组高(<0.01),有统计学意义。脱出型腰椎间盘组织中病例组IL-6含量高于突出性(<0.01),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IL-6和患者病程长短呈负相关,IL-6和患者JOA评分呈负相关。结论突出的腰椎间盘组织有分泌炎症因子的功能术前病程长短与患者手术前下腰痛引起的腰椎功能情况变化有相关性,细胞因子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且与临床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细胞因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单髁置换术后艾瑞昔布镇痛疗效评价
9
作者 曹正一 张浩沙强 叶尔麦克·赛日克波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91-93,共3页
分析膝骨关节炎单髁置换治疗围手术期的镇痛管理,对比艾瑞昔布与洛索洛芬钠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我科60例行单髁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围手术期疼痛情况;根据患者围手术期镇痛方法的不同... 分析膝骨关节炎单髁置换治疗围手术期的镇痛管理,对比艾瑞昔布与洛索洛芬钠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我科60例行单髁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围手术期疼痛情况;根据患者围手术期镇痛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口服艾瑞昔布、对照组口服洛索洛芬钠。术后对比两组VAS评分、KS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KSS评分(P>0.05),经过治疗两组的VAS评分、KS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组间评分对比也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膝骨关节炎单髁置换术后的患者,艾瑞昔布组患者镇痛效果较明显,能有效地控制膝骨关节炎患者围手术期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单髁置换术 围手术期镇痛管理 艾瑞昔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镜联合富含血小板血浆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10
作者 曹正一 张浩沙强 叶尔麦克·赛日克波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52-54,共3页
联合膝关节镜与富含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行膝关节镜治疗的KOA患者46例,根究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 联合膝关节镜与富含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行膝关节镜治疗的KOA患者46例,根究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长、疼痛程度(VAS)、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症状积分、膝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不同部位功能及恢复优良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比较对照组更长,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P0.05;经过治疗两组VAS评分、症状积分、髌股关节、内侧胫骨关节、Lysholm评分、ROM提高,组间对比治疗前两组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观察组恢复优14例(60.87%),良7例(30.43%),对照组恢复优9例(39.13%),良5例(21.74%)。两组恢复优良率比较为91.30% VS 6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55,P0.016)。结论:膝关节镜联合PRP具有术中出血量少的优势,有利于缓解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可靠,可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清理术 膝关节骨关节炎 富含血小板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联合利多卡因、曲安奈德、维生素B12阻滞治疗枕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杰 吴玉莲 +2 位作者 张元豫 孙俊刚 蒲春林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09X期163-164,共2页
目的:观察臭氧联合利多卡因、曲安奈德、维生素B12对枕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枕神经痛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5例,采用臭氧联合利多卡因、曲安奈德、维生素B12行枕大、枕小神经阻滞,药物组成为利多卡因、生理盐水、曲安奈德... 目的:观察臭氧联合利多卡因、曲安奈德、维生素B12对枕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枕神经痛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5例,采用臭氧联合利多卡因、曲安奈德、维生素B12行枕大、枕小神经阻滞,药物组成为利多卡因、生理盐水、曲安奈德、维生素B12的混合药液;对照组45例,仅采用药物枕大、枕小神经阻滞治疗。药物组成为利多卡因、生理盐水、曲安奈德、维生素B12的混合药液。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5%(42/45例),对照组总有效率80%(36/45例),门诊随访三个月至一年,试验组复发率4.4%(2/45例),对照组复发率33.3%(15/45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联合利多卡因、曲安奈德、维生素B12阻滞治疗枕神经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神经痛 臭氧 利多卡因 曲安奈德 维生素B12 枕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至2017年全国34家医院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翻修率调查 被引量:4
12
作者 彭慧明 周宗科 +35 位作者 赵建宁 王飞 廖威明 张文明 蒋青 严世贵 曹力 陈廖斌 肖骏 许伟华 何瑞 夏亚一 徐永清 许鹏 左建林 胡懿郃 王万春 黄伟 王金成 陶树清 钱齐荣 王英振 张志强 田晓滨 王文波 金群华 朱庆生 袁宏 尚希福 史占军 郑稼 许建中 刘建国 徐卫东 翁习生 邱贵兴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999-1005,共7页
目的调查全国范围2015至2017年髋/膝关节置换手术量及因假体周围感染(PJI)接受翻修的比例及其病例资料。方法流行病学调查。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式及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全国41家医院;根据骨骼肌肉感染协会的标准诊断... 目的调查全国范围2015至2017年髋/膝关节置换手术量及因假体周围感染(PJI)接受翻修的比例及其病例资料。方法流行病学调查。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式及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全国41家医院;根据骨骼肌肉感染协会的标准诊断PJI。通过检索各医院住院患者数据库获得PJI患者的资料。从临床记录中提取问卷条目。收集后计算PJI翻修手术的比例,比较髋/膝PJI翻修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全国36家医院(87.8%)报告了数据,2015至2017年共实施髋膝关节置换术99791例次,因PJI翻修946例次(0.96%)。髋PJI总翻修率为0.99%(481/48574),2015至2017年分别为0.97%(135/13963)、0.97%(153/15730)和1.07%(193/17881);膝PJI总翻修率为0.91%(465/51271),2015至2017年分别为0.90%(131/14650)、0.88%(155/17693)和0.94%(179/18982);黑龙江(2.2%,40/1805)、福建(2.2%,45/2017)、江苏(2.1%,85/3899)、甘肃(2.1%,29/1377)和重庆(1.8%,64/3523)报告的翻修率较高。结论2015至2017年全国34家医院总体感染翻修率为0.96%;其中髋PJI翻修率略高于膝PJI;不同地区医院翻修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感染 翻修
原文传递
骨小梁金属多孔钽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20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巍 孙俊刚 袁宏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5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早期股骨头坏死采用钽棒植入治疗手术方式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例术后随访2~13个月,平均7.5个月;术后Harris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根据影像学检查,随访期间... 目的探讨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早期股骨头坏死采用钽棒植入治疗手术方式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例术后随访2~13个月,平均7.5个月;术后Harris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根据影像学检查,随访期间,钽棒组股骨头未发生进行性坏死或塌陷。结论钽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短期内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棒 股骨头坏死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置换治疗关节布鲁氏杆菌感染患者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王玮 蔣博翔 +2 位作者 宝尔江·阿斯哈尔 韩衍龙 哈巴西·卡肯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23期4499-4501,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治疗关节布鲁氏杆菌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1-2022.12来诊治的66例关节布鲁氏杆菌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清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关节置换治疗,对比相关指标。结果:66例患者布...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治疗关节布鲁氏杆菌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1-2022.12来诊治的66例关节布鲁氏杆菌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清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关节置换治疗,对比相关指标。结果:66例患者布鲁氏杆菌阳性率为100.00%。观察组术后12个月的显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两组的生活能力、关节活动能力升高,疼痛情况降低,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RP、ESR水平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与清创手术相比,关节置换可提高关节布鲁氏杆菌感染疗效,降低CRP、ESR水平,改善生活能力、关节活动能力、疼痛情况,无明显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 关节布鲁氏杆菌感染
原文传递
仿真模拟教学在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闫磊 张浩沙强 张雪利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4期360-361,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仿真模拟教学在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医学院2017年3月-2017年9月收取的85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按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研究组4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方式,研究组采取仿真模拟教学,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分析仿真模拟教学在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医学院2017年3月-2017年9月收取的85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按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研究组4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方式,研究组采取仿真模拟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操作模拟考核情况。结果研究组操作模拟考核合格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教学中应用仿真模拟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模拟教学 区域神经阻滞 麻醉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骨道单、双束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结果比较与治疗体会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浩沙强 刘挺 +1 位作者 闫磊 王志刚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4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讨单骨道单、双束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80例,随机分为单骨道单束手术对照组(n=40)与采用单骨道双束手术实验组(n=40),对比手术效果。结果干预前后两组患者I... 目的探讨单骨道单、双束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80例,随机分为单骨道单束手术对照组(n=40)与采用单骨道双束手术实验组(n=40),对比手术效果。结果干预前后两组患者IKDC评分、Tegner评分、Lysholm评分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IKDC评分、Tegner评分、Lysholm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在交叉韧带重建时采用单骨道单、双束手术效果无显著差异,可结合患者需求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重建 膝关节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腔镜不同的手术入路对于肾上腺肿瘤的疗效分析
17
作者 张可可 齐飞波 +2 位作者 杨欣 书星 曹正一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31-33,共3页
探究肾上腺肿瘤患者经腹腔镜手术,选择不同入路方式的疗效差异。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对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治疗肾上腺肿瘤的138例患者进行分组,各组均为69例。两组都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给予参照组腹腔入路手术,研究组患者则采用腹... 探究肾上腺肿瘤患者经腹腔镜手术,选择不同入路方式的疗效差异。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对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治疗肾上腺肿瘤的138例患者进行分组,各组均为69例。两组都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给予参照组腹腔入路手术,研究组患者则采用腹膜后入路方式进行肾上腺肿瘤切除,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疼痛(VAS)评分、引流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及其手术前后肾功能指标[尿氮素(SUN)、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儿术前SUN、Scr、β2-MG指标差异不明显(P>0.5),研究组术后Scr、SUN、β2-MG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较低,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也较短,且研究组患者术后切口VAS评分、术中出血量也比参照组少(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下腹膜后入路方式对肾上腺肿瘤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既可以改善患者的肾功能,还能缩短患者手术和引流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可有效减轻患者手术切口疼痛症状。而且,能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避免患者术后出现相应的并发症,治疗更安全,能促进将患者术后恢复,便于患者早日出院,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腔 手术入路 肾上腺肿瘤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联合DCE-MRI对前列腺肿瘤术前鉴别诊断的效能分析
18
作者 张可可 齐飞波 +2 位作者 杨欣 陈世明 曹正一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8-10,共3页
探究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前列腺肿瘤性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年收治的前列腺肿瘤手术患者,对其实施DWI、DCE-MRI联合扫描,诊断金标准为穿刺活检结果,对前列腺肿瘤术前采用DCE... 探究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前列腺肿瘤性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年收治的前列腺肿瘤手术患者,对其实施DWI、DCE-MRI联合扫描,诊断金标准为穿刺活检结果,对前列腺肿瘤术前采用DCE-MRI联合DWI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50例前列腺肿瘤患者中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病例数为88例、62例;前列腺癌诊断特异度为88.64%、灵敏度为91.94%、准确性为90.00%、阳性、影响预测值为85.07%、93.98%;前列腺癌患者ADC值相较于前列腺增生患者更低,指数化表观扩散系数(EADC)对比前列腺增生患者较高(P<0.05);速率常数(Kep)、最大增强斜率(MSI)、信号强化率(SER)、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则更高,峰值时间(Tmax)相对较低(P<0.05)。结论 在前列腺肿瘤患者术前诊断中采取DWI联合DCE-MRI检查,不仅灵敏度、特异度高,还可以提升前列腺癌诊断准确性,能够为术前鉴别和诊断前列腺肿瘤良恶性提供参考,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肿瘤 术前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32
19
作者 袁宏 陆琳松 +4 位作者 钟惠琴 周文正 孙治国 徐江波 王浩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3期3-8,共6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唑来膦酸5 mg对骨质疏松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期间因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1例,所有患者初次诊断均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合并髋部骨折,入院前... 目的:探讨注射用唑来膦酸5 mg对骨质疏松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期间因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1例,所有患者初次诊断均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合并髋部骨折,入院前未曾行任何抗骨质疏松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治疗组(16例,平均年龄73.8岁),全髋关节置换术后5~7 d给予唑来膦酸5 mg,静脉滴注30 min,同时口服钙尔奇600 mg/d及阿尔法D30.25 ug/d;对照组(15例,平均年龄74.1岁),术后仅给予口服钙尔奇600 mg/d及阿尔法D30.25 ug/d。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 DEXA)测定两组患者假体周围各感兴趣区的骨密度值。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与术后1周(基线)股骨近端假体周围骨密度除Gruen1区外,2~7区骨密度均呈不同程度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骨密度变化值相比,术后3个月Gruen 4区(0.84%vs -3.34%, t=3.5805)、7区(-3.61%vs -16.7, t=4.045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Gruen 1区(9.96%vs 1.17%, t=2.1293)、4区(1.21 vs -2.96, t=2.0892)、6区(-0.56 vs -6.16, t=2.9500)、7区(-5.71 vs -22.8, t=4.395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2个月Gruen 1区(13.83 vs 1.39, t=2.1795)、4区(0.81 vs -3.68, t=2.1805)、6区(0.14 vs -6.04, t=0.0247)、7区(-8.39 vs -25.4, t =3.895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使用唑来膦酸3个月即表现出明显抑制骨量丢失的作用,并且于6个月、12个月时唑来膦酸对Gruen 1、4、6、7区骨量有持续的正向影响;Gruen 7个区中对1、7区的影响最大,治疗组1区骨密度增幅是对照组的9.95倍,7区骨密度减幅是对照组的1/3。结论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能有效减少股骨假体周围骨密度的丢失,潜在的增加假体生物学稳定性,减少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概率,延长假体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骨质疏松症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假体周围骨密度
原文传递
滑膜炎颗粒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周文正 李祖涛 +2 位作者 殷剑 赵巍 孙俊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23期4506-4509,4526,共5页
目的:探讨滑膜炎颗粒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患者21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08)与... 目的:探讨滑膜炎颗粒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患者21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08)与研究组(n=108)。对照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治疗,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滑膜炎颗粒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5周。比较两组治疗5周后(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程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量表(HS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同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9%(100/10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70%(85/10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6、TNF-α以及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HS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滑膜炎颗粒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膝关节功能,并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炎颗粒 玻璃酸钠 创伤性 膝关节滑膜炎 疗效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