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召开202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会议
1
作者 热夏提·阿不力孜(摄影) 《新疆林业》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2月21日,2024年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 2月21日,2024年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自治区和兵团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贯彻落实自治区纪委十届四次全会工作部署。会议总结了局系统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分析研究当前形势任务,并对2024年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面贯彻 治疆方略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全面从严治党 工作汇报 自我革命 林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召开2023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会议
2
作者 《新疆林业》 2023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2月10日,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召开2023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2022年局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部署2023年工作任务。局党委书记姜晓龙同志参加会议并讲话。自治区纪委监委驻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 2月10日,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召开2023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2022年局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部署2023年工作任务。局党委书记姜晓龙同志参加会议并讲话。自治区纪委监委驻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副组长、二级巡视员白克力·艾合买提同志对林草局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提出了要求。局党委副书记、局长托乎提·热合曼同志主持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党委副书记 主持会议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纪检监察 艾合买提 林业 自然资源 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 奋力开创新时代林业草原改革发展新局面——在2019年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摘要)
3
作者 姜晓龙 《新疆林业》 2019年第1期4-14,共11页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贯彻落实...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九届六次全体会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一号文件精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以新的气象、新的担当、新的作为,落实'1+3+3+改革开放'工作部署,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新疆作出新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 党的十九大精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农”工作 新疆农业大学 总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践行初心使命 为疫情防控战役贡献林草力量——自治区林草局各级党组织抗疫工作综述
4
作者 蒋磊 《新疆林业》 2020年第4期7-9,共3页
2020年7月16日,面对再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乌鲁木齐第一时间按下暂停键,自治区林草局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迎难而上、冲锋在前,积极主动配合所在社区,与各族群众一起,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他们以坚定的信念、顽... 2020年7月16日,面对再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乌鲁木齐第一时间按下暂停键,自治区林草局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迎难而上、冲锋在前,积极主动配合所在社区,与各族群众一起,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他们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高昂的斗志,砥砺初心、践行使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成为了勇敢的"战士",彰显了新时代林草局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良好精神风貌,让鲜红的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林草 群防群治 工作综述 各级党组织 乌鲁木齐 迎难而上 践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条件共同驱动新疆湿地植物丰富度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2
5
作者 韩大勇 牛忠泽 +1 位作者 伍永明 高健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93,共8页
在地理空间尺度上,气候因素(如热量、降水量等)一直被认为是物种多样性的主要驱动因素。然而,气候因素能否解释湿地植物多样性格局仍不清楚。研究探讨了环境因素尤其水分和热量条件对湿地物种分布的影响,具体包括经度、纬度、海拔、年... 在地理空间尺度上,气候因素(如热量、降水量等)一直被认为是物种多样性的主要驱动因素。然而,气候因素能否解释湿地植物多样性格局仍不清楚。研究探讨了环境因素尤其水分和热量条件对湿地物种分布的影响,具体包括经度、纬度、海拔、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年平均蒸发量和年平均日照时数总计7个指标,研究对象涉及新疆3个二级流域的26处湿地公园,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各指标对湿地植物丰富度影响的相对大小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另外,还利用莫兰指数(Moran’s I)对各变量残差进行了空间相关性分析,以评估空间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结构方程模型总计解释了41.8%的物种丰富度变异,以年平均降水量对物种丰富度总效应最高,为0.47,其次是年平均日照时数,为-0.42,其中年平均降水量为正效应,年平均日照时数为负效应。其他各指标对物种丰富度的效应均不显著。(2)年平均降水量对植物丰富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92.86%,年平均日照时数对植物丰富度的影响主要是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54.76%。(3)空间相关性分析表明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日照时数的残差均不存在空间相关性,莫兰指数在-0.15~0.10范围内波动,可以认为是可靠的预测指标。综上,新疆湿地植物丰富度主要受水热条件的共同驱动,且热量的作用依赖于水分条件,在未来湿地植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应加强气候变化对植物多样性影响的评估和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动态假说 结构方程模型 空间相关性 干旱区 湿地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的几点思考
6
作者 周钢 刘莉 +1 位作者 熊玲 李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1年第8期38-38,46,共2页
草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生态系统的一种,同时也具有分布最广的植被类型,还是中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它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草地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改良土壤、固碳释氧、美化环境、维... 草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生态系统的一种,同时也具有分布最广的植被类型,还是中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它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草地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改良土壤、固碳释氧、美化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生态功能。“十三五”期间,国家实施了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同时加大了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力度,继续实施了退牧(耕)还草、启动了退化草原修复治理试点项目等一系列重大工程,草原生态环境质量及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但是新疆草原资源监测监管和修复治理面临着执法监管薄弱、保护治理投入不足、资源底数尚不清晰、管理机制还不畅通等问题。为推动“十四五”时期新疆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高质量发展,对全区草原保护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草原保护修复对策,以期为新疆草原保护修复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草原 保护修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腹小蠹高效低毒防控药剂筛选
7
作者 王雨晴 宋博 +5 位作者 张齐武 李海强 郝敬喆 陈浩宇 朱晓锋 徐兵强 《西北园艺》 2025年第2期71-74,共4页
为筛选脐腹小蠹(Scolytus schevyrewi Semenov)高效低毒防控药剂,为果树脐腹小蠹安全防控提供依据,对6种杀虫剂进行室内杀虫测定及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杀虫剂中,毒死蜱(对照)和甲维盐毒力较高,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6.74 mg/L和... 为筛选脐腹小蠹(Scolytus schevyrewi Semenov)高效低毒防控药剂,为果树脐腹小蠹安全防控提供依据,对6种杀虫剂进行室内杀虫测定及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杀虫剂中,毒死蜱(对照)和甲维盐毒力较高,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6.74 mg/L和18.95 mg/L;11.1%顺式氯氰菊酯37 mg/L、1%甲维盐2.5 mg/L和40%毒死蜱400 mg/L对成虫防效较高,分别为97.11%、94.04%、87.44%,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对幼虫防治效果较差,均在12%以下;40%毒死蜱(对照)、11.1%顺式氯氰菊酯药后15 d对成虫的防效仍大于90%,药后20 d防效较低(50%以下);1%甲维盐持效期较短(7 d以内)。在果树生产中,可用11.1%顺式氯氰菊酯37 mg/L和1%甲维盐2.5 mg/L对脐腹小蠹成虫进行防治,其持效期分别为15 d和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腹小蠹 药剂筛选 高效低毒 防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VEST模型的新疆天山碳储量时空演变研究 被引量:37
8
作者 卢雅焱 徐晓亮 +2 位作者 李基才 冯小华 刘璐媛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96-1906,共11页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天山碳储量时空变化的影响机制,对于干旱区山地生态系统保护及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90—2020年新疆天山土地利用数据,利用InVEST模型碳储量模块,估算了1990—2020年新疆天山碳储量及其空间分...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天山碳储量时空变化的影响机制,对于干旱区山地生态系统保护及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90—2020年新疆天山土地利用数据,利用InVEST模型碳储量模块,估算了1990—2020年新疆天山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新疆天山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和未利用地为主,其次为永久冰川和积雪以及林地,灌木、水域、建设用地和湿地的面积较少。(2)1990—2020年新疆天山碳储量整体上呈现持续增加趋势,共增加了19.49 Tg,草地、未利用地、林地对总碳储量的贡献最大。(3)近30 a碳储量空间分布格局相对稳定,近88%的区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其空间分布格局与垂直自然带分布密切相关。(4)草地、永久冰川和积雪、未利用地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是新疆天山碳储量时空演变的主要贡献者。该研究可为干旱区山地生态系统碳平衡管理和减排增汇政策制定提供科学支撑,对于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和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生态系统服务 InVEST模型 山地生态系统 新疆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苜蓿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控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文静 杨亚鹏 +2 位作者 努尔古丽·杜乃 窦晓丽 李克梅 《农村科技》 2021年第3期34-35,共2页
近年来,苜蓿炭疽病在新疆主要苜蓿种植区普遍发生,已成为阻碍新疆苜蓿草和种子产量、质量提升的主要病害之一。本文通过对新疆苜蓿炭疽病的实地调查与初步研究,总结该病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并提出相应防控对策,旨在为新疆苜蓿炭疽病... 近年来,苜蓿炭疽病在新疆主要苜蓿种植区普遍发生,已成为阻碍新疆苜蓿草和种子产量、质量提升的主要病害之一。本文通过对新疆苜蓿炭疽病的实地调查与初步研究,总结该病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并提出相应防控对策,旨在为新疆苜蓿炭疽病的有效防治提供技术支撑和实践指导,助力新疆畜牧业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炭疽病 危害症状 发生规律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沙漠公园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明 《新疆林业》 2021年第4期4-7,共4页
沙漠公园是为了保护荒漠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和管理,并适度利用其自然景观开展生态教育、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的自然区域。沙漠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除了人为原因导致的沙化土地需要采取人为措施加以恢复或通过人工... 沙漠公园是为了保护荒漠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和管理,并适度利用其自然景观开展生态教育、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的自然区域。沙漠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除了人为原因导致的沙化土地需要采取人为措施加以恢复或通过人工干预重建生态系统外,大部分自然形成的沙漠和典型的沙漠生态系统需要被保护起来。建立沙漠公园,就能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沙漠景观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生态系统 沙漠生态系统 沙漠公园 人为措施 人工干预 沙化土地 生态旅游 人为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荒漠化防治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飞 《新疆林业》 2021年第6期7-9,共3页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新...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新疆各地充分认识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意义,全面总结防沙治沙事业取得的宝贵经验,抓住有利时机,坚持不懈推进新时代新疆荒漠化防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保护 防沙治沙 生态环境 系统治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经验与启示 综合治理 重大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新疆森林资源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滕青林 张金海 +3 位作者 高志飞 洪宇 张瑞 邵长亮 《新疆林业》 2020年第3期8-10,共3页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部,气候为典型的干旱区,是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点区域之一。本文依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对新疆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2016年)结果及数据变化进行分析。系统分析了森林资源管理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针...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部,气候为典型的干旱区,是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点区域之一。本文依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对新疆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2016年)结果及数据变化进行分析。系统分析了森林资源管理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可对新疆森林资源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清查 森林资源管理 天然林保护工程 数据变化 实践与思考 系统分析 决策参考 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畜牧业的粗放型增长路径分析
13
作者 祖丽菲亚·吾甫尔 《新农业》 2021年第17期58-59,共2页
草原畜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产业,一直以来都是粗放型增长模式,但事实上这种发展模式缺乏一定科学性。基于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围绕草原畜牧业的粗放增长转型展开探讨。
关键词 草原 畜牧业 粗放型增长
原文传递
草原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分析
14
作者 祖丽菲亚·吾甫尔 《新农业》 2021年第15期88-88,共1页
在我国新疆地区畜牧养殖业相对发达,且草原畜牧业已经初步成型,养殖业的高速发展刺激市场不断扩大,但是草原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养殖业发展与生态存在矛盾,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进行分析解决。
关键词 草原畜牧业 适度规模经营 养殖业
原文传递
喀纳斯泰加林火成演替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博 潘存德 +4 位作者 李贵华 余戈壁 张帆 郭珂 邹卓颖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61-1973,共13页
划分泰加林火成演替群落类型,定量分析其分布与环境因子和火干扰因子之间的关系,为喀纳斯泰加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保护与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以新疆喀纳斯国家自然保护区科学实验区泰加林火成演替群落为研究对象,基于369个森林群... 划分泰加林火成演替群落类型,定量分析其分布与环境因子和火干扰因子之间的关系,为喀纳斯泰加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保护与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以新疆喀纳斯国家自然保护区科学实验区泰加林火成演替群落为研究对象,基于369个森林群落样方及其历史火干扰发生时间和火烈度的调查,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o-wayindicatorspeciesanalysis,TWINSPAN)方法对科学实验区处于不同火成演替阶段的森林群落进行类型划分,并采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方法通过对其森林群落和主要物种进行排序,分析群落和物种分布与环境因子和火干扰因子的关系,定量分离环境因子、火干扰因子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森林群落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TWINSPAN将369个森林群落调查样方划分为8种群落类型。(2)RDA较好地反映了喀纳斯泰加林火成演替群落分布与环境因子和火干扰因子之间的关系,环境因子中的海拔对火成演替群落的分布起较大的作用,其中:海拔、土壤体积含水量、土壤pH值和土壤全钾(K)、镁(Mg)含量与RDA第一排序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土壤电导率、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铁(Fe)、铜(Cu)含量与RDA第一排序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火干扰因子中的火后时间对森林群落分布也起较大的作用,火后时间与RDA第一排序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坡度与RDA第二排序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坡位、土壤钙(Ca)、锰(Mn)含量与RDA第二排序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3)因子分离显示,在影响喀纳斯泰加林火成演替群落分布的因素中,环境因子解释的部分占41.5%,火干扰因子解释的部分占3.4%,二者交互作用解释的部分占42.6%,未能解释的部分占12.5%。喀纳斯国家自然保护区科学实验区有8种火成演替森林群落类型,其分布受环境因子和火干扰因子的双重控制,并且二者的交互作用尤为突出。火干扰是新疆喀纳斯泰加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保护与森林可持续经营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加林 火成演替 群落 双向指示种分析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小食心虫生物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兵强 张齐武 +4 位作者 宋博 吾尔肯·叶尔肯 艾合买提·沙吾提 杨森 朱晓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72-275,302,共5页
为了高效防控果园李小食心虫,本文研究了李小食心虫羽化规律、化蛹场所、成虫寿命、产卵习性等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在1天之中有40.39%的李小食心虫在上午8:00-12:00羽化,羽化后第4天成虫开始产卵,并有2个产卵高峰期,分别在羽化后第5~6... 为了高效防控果园李小食心虫,本文研究了李小食心虫羽化规律、化蛹场所、成虫寿命、产卵习性等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在1天之中有40.39%的李小食心虫在上午8:00-12:00羽化,羽化后第4天成虫开始产卵,并有2个产卵高峰期,分别在羽化后第5~6天和第8~9天;雌成虫平均寿命为8.60~9.08 d,雄成虫为7.40~8.11 d,不同营养对成虫寿命无显著影响,但对产卵量有显著影响,取食10%蜂蜜水的雌成虫产卵量最高,平均达51.56粒/雌,与不取食的雌成虫产卵量有显著性差异;有83.34%的卵产在果实上,显著高于在其他部位的产卵量;产卵后第2天便有幼虫孵化,第3天的卵孵化率为43.81%,显著高于其他日龄卵的孵化率;有47.40%的幼虫在0~3 cm深土壤中化蛹,显著高于其他场所的化蛹量;6月之前幼虫没有滞育现象,7月上旬有53.58%的幼虫进入滞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小食心虫 羽化 产卵 孵化 滞育 生物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盆地亏缺灌溉和覆膜对油莎豆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丁雅 杨建明 +2 位作者 李利 张志浩 曾凡江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83-892,共10页
研究南疆盆地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滴灌覆膜的效果和最适宜的灌溉制度,为构建南疆盆地油莎豆节水高产管理栽培模式提供参考。通过1 a的试验,在覆膜(M)和不覆膜(NM)条件下,设置3种水分处理水平,即:CK处理(对照,以当地常用灌溉量531... 研究南疆盆地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滴灌覆膜的效果和最适宜的灌溉制度,为构建南疆盆地油莎豆节水高产管理栽培模式提供参考。通过1 a的试验,在覆膜(M)和不覆膜(NM)条件下,设置3种水分处理水平,即:CK处理(对照,以当地常用灌溉量5316.45 m^(3)·hm^(-2))、T1处理(灌溉量为3431.40 m^(3)·hm^(-2))和T2处理(灌溉量为4133.85 m^(3)·hm^(-2)),灌溉频率为6~10 d,研究覆膜和水分控制对油莎豆生长、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油莎豆的密度受水处理的影响显著(P<0.05),而根冠比受水处理影响不显著(P>0.05)。(2)覆膜处理的草粗脂肪、可溶性淀粉、可溶性糖含量比未覆膜平均提高58.82%、3.35%和17.20%,覆膜处理块茎的粗脂肪含量、可溶性淀粉、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未覆膜的,分别增加了7.48%、2.56%和2.55%,且水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均在T2处理达到最大。(3)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溉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覆膜条件下,T2处理的草和块茎的产量最大,分别为3974.55 kg·hm^(-2)和5253.85 kg·hm^(-2),较CK处理分别显著增加6.45%和36.95%(P<0.05),较未覆膜条件下,T2和CK平均产量显著增加29.41%和34.76%(P<0.05),水分利用效率也在T2处理达到最大值,其中覆膜处理下,草和块茎在T2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较CK显著提高38.63%和34.33%(P<0.05);与T2(覆膜)处理相比,未覆膜条件下CK、T2处理的草和块茎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显著提高38.91%和34.33%(P<0.05),覆膜处理对草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对块茎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P<0.05)。因此,在覆膜条件下,灌溉定额为4133.85 m^(3)·hm^(-2)(T2)时,不仅提高了油莎豆的品质和产量,也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节约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灌溉量 品质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南疆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表覆盖方式对胡杨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及评价 被引量:7
18
作者 孔凯凯 师戈里 +3 位作者 韩炜 武胜利 文强 管文轲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40,共6页
为筛选对胡杨幼苗生长有效的地表覆盖物。以1年生胡杨幼苗为试材,设置覆膜(T1)、覆草苫子(T2)、覆沙(T3)和裸地(CK)共4种处理,利用相关性分析和隶属函数值法全面评价3种地表覆盖物对植株产生的效果。结果表明:T1、T2、T3处理均显著提高... 为筛选对胡杨幼苗生长有效的地表覆盖物。以1年生胡杨幼苗为试材,设置覆膜(T1)、覆草苫子(T2)、覆沙(T3)和裸地(CK)共4种处理,利用相关性分析和隶属函数值法全面评价3种地表覆盖物对植株产生的效果。结果表明:T1、T2、T3处理均显著提高了不同月份的土壤含水率(P<0.05),平均土壤含水率较CK分别提高了26.1%、27.9%和23.5%;各覆盖均显著提高了成活率、株高及地径的生长,T2增长幅度最大;各覆盖均显著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P n)、气孔导度(G s)、蒸腾速率(T r)(P<0.05),生长初期T1值最大,生长中后期T2值最大;T2处理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 max)、光饱和点(L SP)最大,光补偿点(L CP)和暗呼吸速率(R d)最低;各覆盖对水分利用效率(W UE)和表观量子效率(A QY)影响较小;植株生长与土壤含水率、P n、G s、P max、L SP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合效果由强到弱顺序为T2、T3、T1、CK。覆草苫子较适宜在胡杨幼苗栽植过程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地表覆盖 光合特性 隶属函数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中部天山云杉林土壤团聚体分形特征对地形因素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玉雯 赵善超 +3 位作者 张国林 马晓丽 孙玉博 王卫霞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52-260,共9页
采用干筛和湿筛法测定天山中部新疆农业大学天格尔校区不同地形条件(坡度、坡位、坡向、海拔)下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var.tianschanica)林土壤团聚体粒径质量分布,通过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不同地形对土壤粒径分形特征的影响... 采用干筛和湿筛法测定天山中部新疆农业大学天格尔校区不同地形条件(坡度、坡位、坡向、海拔)下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var.tianschanica)林土壤团聚体粒径质量分布,通过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不同地形对土壤粒径分形特征的影响并探讨分形维数与粒级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地形条件下,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在2~0.5 mm颗粒含量最高,介于35.26%~46.61%,均值为39.54%;水稳定性团聚体在0.25~0.053 mm颗粒含量最高,介于20.58%~47.48%,均值为33.56%。不同地形条件下天山云杉林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分形维数为1.036~1.595,水稳定性团聚体分形维数为1.615~2.483。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机械稳定性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仅与0.25~0.053 mm粒径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水稳定性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2~0.5 mm、0.25~0.053 mm颗粒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该研究区域内土壤分形维数主要由2~0.5 mm和0.25~0.053 mm粒径决定,其中0.25~0.053 mm粒径含量是影响该区域土壤粒径非均匀分布及分形维数值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因素 机械稳定性团聚体 水稳性团聚体 分形维数 天山云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叶骆驼刺叶、根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水氮添加的响应 被引量:4
20
作者 余洋 张志浩 +2 位作者 杨建明 柴旭田 曾凡江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51-559,共9页
氮素和水分是影响荒漠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而全球变化主要驱动因素的氮沉降和干旱会直接改变土壤中这2种资源的可利用性。以塔克拉玛干南缘优势植物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 Shap.)一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了盆栽试验。通过添... 氮素和水分是影响荒漠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而全球变化主要驱动因素的氮沉降和干旱会直接改变土壤中这2种资源的可利用性。以塔克拉玛干南缘优势植物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 Shap.)一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了盆栽试验。通过添加不同水平的N肥和水分,用于模拟不同水平的N沉降速率(0,3.0,6.0,9.0 g·m^(-2)·a^(-1))和水分条件(干旱和充分水),探究这2种因素对骆驼刺叶片与细根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除叶片P含量外,N和水分添加独立或交互作用影响骆驼刺叶片和细根的养分状况。干旱条件下,N添加显著降低了叶片N、Mn、Zn、Cu等元素含量(P<0.01),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细根对这些元素的吸收;(2)骆驼刺细根中富集着Mn、Zn、Cu、Fe等微量元素,而将N、P、K等大量元素更多地分配给叶片;(3)干旱胁迫条件下施加3.0 g·m^(-2)·a^(-1),水分充足条件下添加6.0 g·m^(-2)·a^(-1)或9.0 g·m^(-2)·a^(-1),可以显著缓解骆驼刺细根的N限制(N:P<14);(4)骆驼刺叶片和细根的营养元素在器官内和器官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器官间的这种相互关系发生的比率大于器官内部,细根次之,叶片最低。这些结果表明骆驼刺在环境资源波动的背景下,能够协调地上和地下的养分关系;外源的N输入可以改善骆驼刺细根的养分状况,为荒漠植被修复和养分高效管理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叶骆驼刺 氮素和水分 荒漠植物 氮沉降 叶片与细根 化学计量特征 养分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