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高比例新能源柔性配电系统的事件驱动型差异化调控方法
1
作者 杨晓东 刘蕊宁 +3 位作者 吴红斌 方慧 杨越 丁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77,共12页
新能源正以分布式形式规模化接入配电系统,其电源特性及强随机性给配电系统的运行灵活性及适应性带来挑战。为此,文中研究柔性配电系统的事件驱动型差异化调控方法,模拟配电系统实际运行动态,改善复杂工况下运行模式固定单一导致的适应... 新能源正以分布式形式规模化接入配电系统,其电源特性及强随机性给配电系统的运行灵活性及适应性带来挑战。为此,文中研究柔性配电系统的事件驱动型差异化调控方法,模拟配电系统实际运行动态,改善复杂工况下运行模式固定单一导致的适应性差问题。通过提取系统内在运行特征,考虑配电网迫切需求,将柔性配电系统的调控需求划分为电压安全、需求响应、随机性预警、高运行损耗等典型事件;各类事件之间相互独立,具有可个性化定制的外特性。基于有限状态转换、考虑多重调控需求,设计事件驱动机制,对系统中资源进行实时灵活调控,实现系统运行事件的响应与处理,达到差异化调控的目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可以灵活应对差异化的调控需求,减小电压越限概率和运行损耗、响应主网需求、支持规模化新能源接入,从而提高配电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保障新能源在配用电侧的大规模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新能源 柔性配电系统 灵活性 事件驱动 差异化运行 实时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智能软开关新能源配电系统的电压治理与经济协同调控方法研究
2
作者 郑德宇 张守强 +3 位作者 娄伟 程明 俞艳 涂武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9,共10页
针对新能源渗透率高和电力市场化改革造成的配电网电压不稳定与经济性差问题,提出含智能软开关新能源配电系统的电压治理与经济协同调控方法。首先,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多时间尺度柔性配电系统优化调度框架;其次,建立基于电压稳定约... 针对新能源渗透率高和电力市场化改革造成的配电网电压不稳定与经济性差问题,提出含智能软开关新能源配电系统的电压治理与经济协同调控方法。首先,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多时间尺度柔性配电系统优化调度框架;其次,建立基于电压稳定约束的柔性配电系统日前、日内两阶段电压治理与经济协同优化模型;再次,采用线性化和二阶锥转化方法将原非凸模型线性化;最后,通过IEEE-33节点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对配电网电压稳定性和经济性提升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软开关 柔性配电系统 多时间尺度 电压稳定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量化的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概率调度 被引量:8
3
作者 吴文传 许书伟 +3 位作者 杨越 王彬 蔺晨晖 沈宇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3-11,共9页
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给电力系统的运行带来重大技术挑战,传统确定性调度模式缺乏对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安全风险量化管控,而鲁棒优化调度过于保守。基于随机优化的概率调控技术具有风险可控、统计最优性等特点,但是存在概念与内涵不清、概率... 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给电力系统的运行带来重大技术挑战,传统确定性调度模式缺乏对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安全风险量化管控,而鲁棒优化调度过于保守。基于随机优化的概率调控技术具有风险可控、统计最优性等特点,但是存在概念与内涵不清、概率建模困难、复杂机会约束模型求解低效等问题,概率调度技术的实际应用面临困难。为此,提出了风险量化的概率调度定义与技术内涵,阐释了处理新能源发电不确定性所遵循的基本原理,然后重点介绍了如下概率调度的关键技术:1)新能源概率建模的数学基础;2)概率备用决策与机组组合;3)考虑弃电与有序用电的概率日前调度计划;4)随机鲁棒自适应实时调度。最后,简要分析了所提方法在省级电网的应用效果,并对后续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新能源 高斯混合模型 概率备用决策 机组组合 概率调度 随机鲁棒实时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氢能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
4
作者 张磊 吴红斌 +3 位作者 何叶 徐斌 张明星 丁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32-141,共10页
为实现碳减排目标,氢能与综合能源系统的结合成为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之一。针对当前氢能综合能源系统调度策略灵活性不足、复杂系统多目标优化求解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氢能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首先,采用耦合... 为实现碳减排目标,氢能与综合能源系统的结合成为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之一。针对当前氢能综合能源系统调度策略灵活性不足、复杂系统多目标优化求解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氢能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首先,采用耦合设备的变工况模型,构建风-光-氢-冷-热-电综合能源系统,拓展设备联合供能空间。其次,考虑系统运行成本、碳排放量、系统自供给平衡度和新能源利用率,基于最优解距离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激发智能体探索性。然后,通过时序片段表征优化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增强了智能体对系统状态变化的估计精度。最后,在源荷实测数据的基础上设计仿真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氢能综合能源系统调度的灵活性,充分挖掘氢能的碳减排潜力,实现调度经济性和环保性的双重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氢能 优化调度 深度强化学习 多目标优化 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G控制下直驱风机惯量支撑能力定量分析
5
作者 韩平平 陈鹏飞 +2 位作者 丁明 吴红斌 董玮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1-510,I0032-I0034,共13页
随着新能源发电渗透率的不断提高,频率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可提供惯量支撑的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s,VSG)控制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对VSG控制下直驱风机惯量支撑能力做出较为完整的定量分析,首先说明VSG控制下直驱风... 随着新能源发电渗透率的不断提高,频率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可提供惯量支撑的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s,VSG)控制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对VSG控制下直驱风机惯量支撑能力做出较为完整的定量分析,首先说明VSG控制下直驱风机惯量支撑的原理;其次经比较选取一种基于并网功率和频率关系的等效惯性系数定义方式,用以实现惯量支撑能力的准确描述;紧接着在考虑下垂特性的基础上,由等效惯性系数衍生定义等效惯性常数,并以等效惯性常数为依据对2种VSG控制下的惯量支撑能力做出定量分析;最后以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G控制 直驱风机 惯量支撑能力 等效惯性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体舒适度指数的高峰季节空调负荷预测方法
6
作者 韩平平 丁静雅 +3 位作者 吴红斌 仇茹嘉 徐斌 吴家毓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150,共10页
提出一种基于综合人体舒适度指数的高峰季节空调负荷预测方法,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空调负荷数据参与电网调控。首先,考虑到不同季节的负荷增量影响和数据样本范围,分别利用最大负荷比较法和基准负荷比较法得到更具可信度的空调负荷数据;... 提出一种基于综合人体舒适度指数的高峰季节空调负荷预测方法,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空调负荷数据参与电网调控。首先,考虑到不同季节的负荷增量影响和数据样本范围,分别利用最大负荷比较法和基准负荷比较法得到更具可信度的空调负荷数据;其次,计算包含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指标的主客观综合权重,构建考虑时空分布特性的人体舒适度模型,并验证其与空调负荷之间的关联性;最后,基于综合人体舒适度指数提取建模样本数据,并将其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建立空调负荷预测模型。理论分析和算例验证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情景下可有效提高空调负荷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空调 负荷预测 人体舒适度指数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WD-SVR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7
作者 王小明 何叶 +3 位作者 王路路 吴红斌 徐斌 赵文广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59,共8页
针对锂离子电池容量退化特性的非线性和多尺度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分解(DWD)和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的锂离子电池RUL预测方法。首先,利用DWD对容量时间序列进行多尺度解耦,以降低局部再生和波动现象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其次,利用K... 针对锂离子电池容量退化特性的非线性和多尺度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分解(DWD)和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的锂离子电池RUL预测方法。首先,利用DWD对容量时间序列进行多尺度解耦,以降低局部再生和波动现象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其次,利用K-均值聚类方法将各尺度信号中样本熵与排列熵相近的子序列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结果将复杂度与随机性相近的子序列进行重构,以减少建模次数,提高预测效率;最后,通过SVR预测模型精确捕捉不同尺度下容量信号的变化情况,实现电池RUL准确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DWD-SVR模型的锂离子电池RUL预测方法能在保证全局退化趋势预测准确性的同时对波动进行及时地响应,可提高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支持向量回归 K-均值聚类 剩余使用寿命 离散小波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阶段风电波动平抑模型的混合储能系统容量配置及效果评价
8
作者 朱明星 齐先军 +3 位作者 朱晟 张秀路 孙航 陈强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88,共9页
针对风电场出力的波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两阶段风电波动平抑模型的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并构建了用于评估储能配置效果的评价指标。首先建立风电波动平抑优化模型,获得平抑后风电功率序列和混合储能功率序列;其次对混合储能功率序列进... 针对风电场出力的波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两阶段风电波动平抑模型的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并构建了用于评估储能配置效果的评价指标。首先建立风电波动平抑优化模型,获得平抑后风电功率序列和混合储能功率序列;其次对混合储能功率序列进行离散小波变换,根据储能配置成本最小原则并结合储能特点,将混合储能功率合理分配给锂电池和超级电容;然后进行多场景下的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最后构建储能配置效果评价指标。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在实现波动平抑的前提下能避免并网风电量变化、提高对原始风电功率的跟随能力,储能配置效果评价指标验证了所提方法在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波动平抑优化 储能配置 混合储能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拓展等效开环过程的多DFIG风电场振荡模态交互路径分析
9
作者 叶剑桥 李生虎 +1 位作者 齐楠 陶帝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3-985,I0014,共14页
随着风电规模扩大,风电场内部振荡风险加剧。现有振荡建模常把风电场等值为单台机组,忽略由风电机组间动态交互引发的振荡问题;现有振荡研究方法难以解释风电机组间交互作用过程。该文提出拓展等效开环传递过程(extended effective open... 随着风电规模扩大,风电场内部振荡风险加剧。现有振荡建模常把风电场等值为单台机组,忽略由风电机组间动态交互引发的振荡问题;现有振荡研究方法难以解释风电机组间交互作用过程。该文提出拓展等效开环传递过程(extended effective open-loop process,EEOP),以分析多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风电场振荡模态的交互路径。首先,建立频域下多DFIG风电场传递函数矩阵反馈连接模型。基于DFIG两输入两输出特性重新划分传递函数矩阵,拓展EOP理论。推导多DFIG风电场等效开环传递函数,得到多DFIG间交互作用的解析表达以绘制交互路径,揭示多DFIG间的振荡传递过程和耦合关系。然后,基于2-范数和广义奈奎斯特理论,提出量化交互路径增益及其对风电场振荡特性影响的评估指标。最后,仿真分析风速、控制参数对交互作用的影响,验证交互路径和评估指标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振荡 交互路径 拓展等效开环过程(EEOP) 广义奈奎斯特 双馈感应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发电权交易与准线型需求响应的配电网双层博弈调度
10
作者 骆晨 何叶 +3 位作者 章正 吴红斌 尹元亚 潘文虎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0-167,共8页
为兼顾源荷利益主体需求,计及发电权交易与准线型需求响应,设计配电网双层博弈论模型并提出两种收益分配策略。构建售电商与用户之间的双层博弈框架,火电售电商与光伏售电商通过发电权交易形成合作博弈,售电商与用户通过准线型需求响应... 为兼顾源荷利益主体需求,计及发电权交易与准线型需求响应,设计配电网双层博弈论模型并提出两种收益分配策略。构建售电商与用户之间的双层博弈框架,火电售电商与光伏售电商通过发电权交易形成合作博弈,售电商与用户通过准线型需求响应形成主从博弈;考虑交易贡献率和对可再生能源的边际影响,采用两种不同的策略应对售电侧与用户的收益分配问题;利用遗传算法结合商业优化软件CPLEX求解博弈模型。通过算例系统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和策略可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需求响应 博弈论 可再生能源 收益分配策略 混合整数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源网协同的分布式光伏逆变器电压稳定控制策略研究
11
作者 钟宇杰 韩平平 +2 位作者 徐在德 汪硕承 戈田平 《江西电力》 2025年第1期33-37,共5页
文中研究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源网协调电压控制策略,旨在解决分布式光伏并网规模扩大带来的电压稳定性问题。分析了分布式光伏逆变器电压波动机理,探讨了光伏逆变器的无功调节容量,提出了一种源网协同的电压控制方案,利用AVC系统收集数据... 文中研究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源网协调电压控制策略,旨在解决分布式光伏并网规模扩大带来的电压稳定性问题。分析了分布式光伏逆变器电压波动机理,探讨了光伏逆变器的无功调节容量,提出了一种源网协同的电压控制方案,利用AVC系统收集数据并快速计算出无功电压指令,以确保逆变器端口电压与公共连接点(PCC)电压的稳定调控。通过算例仿真验证,该方案能够实现并网母线电压与逆变器端口电压的稳定协同控制,有效应对电压波动问题,确保分布式光伏系统与电网之间实现高效的闭环电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网协同 分布式光伏 电压稳定控制 电压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供能可靠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配置 被引量:13
12
作者 汪露露 吴红斌 周亦尧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95-400,共6页
针对含分布式电源的综合能源系统(IES)优化配置问题,提出基于供能可靠性的系统配置方法。将设备故障后考虑温度动态变化的缺负荷期望作为可靠性指标,建立计及成本、新能源消纳、环保、可靠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配置模型,采用自适应粒子... 针对含分布式电源的综合能源系统(IES)优化配置问题,提出基于供能可靠性的系统配置方法。将设备故障后考虑温度动态变化的缺负荷期望作为可靠性指标,建立计及成本、新能源消纳、环保、可靠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配置模型,采用自适应粒子群算法与CPLEX结合的双层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利用算例系统,验证了所提配置方法可减少系统的经济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可靠性 线性规划 双层优化 综合能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供需双侧响应和碳交易的氢能综合能源系统鲁棒调度 被引量:26
13
作者 毕锐 王孝淦 +1 位作者 袁华凯 王小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2-132,共11页
“双碳”背景下,为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约束园区碳排放和应对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性,构建了含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reversible solid oxide cell, RSOC)的园区氢能综合能源系统,并提出考虑供需双侧响应、阶梯碳交易机制和可再生能源出力不... “双碳”背景下,为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约束园区碳排放和应对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性,构建了含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reversible solid oxide cell, RSOC)的园区氢能综合能源系统,并提出考虑供需双侧响应、阶梯碳交易机制和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的鲁棒调度模型。首先,采用RSOC和储氢罐消纳可再生能源富余出力。其次,引入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 ORC)余热发电和综合需求响应构成供需双侧响应优化热电运行。然后,通过鲁棒优化理论处理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接着以系统购能成本、碳交易成本、弃风光惩罚成本和需求响应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构建鲁棒调度模型,并采用CPLEX求解。最后通过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OC 供需双侧响应 碳交易机制 氢能综合能源系统 鲁棒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风电PSS与PLL耦合对功角振荡影响的DFIG控制参数协调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生虎 齐楠 夏伟健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71-1582,I0035,共13页
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装设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PSS),有助于抑制同步发电机间功角振荡,但抑制效果受DFIG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跟踪误差影响。考虑PSS与PLL耦合特性对功角... 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装设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PSS),有助于抑制同步发电机间功角振荡,但抑制效果受DFIG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跟踪误差影响。考虑PSS与PLL耦合特性对功角振荡的影响,提出改善振荡抑制效果的DFIG控制参数协调优化算法。首先基于DFIG有功控制的分解等效结构绘制DFIG-PSS与锁相误差的耦合路径,提出耦合特性解析表达。然后建立耦合解析表达对控制参数的轨迹灵敏度向量,以向量2-范数之比定义耦合强度,量化耦合特性对功角振荡的影响程度。最后基于耦合强度指标,提出带有PLL参数动态不等式约束的多步优化模型,以协调DFIG控制参数取值,提高并网系统对功角振荡的抑制效果。仿真结果证实了耦合特性对功角振荡的影响,验证了所提协调优化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角振荡 双馈感应发电机 电力系统稳定器 锁相环 耦合特性 多步协调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减载控制和虚拟惯量控制的直驱风电场等值建模方法
15
作者 韩平平 王凯鹏 +1 位作者 吴红斌 董玮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2-149,158,共9页
为建立准确的具有主动支撑能力的直驱风电场等值模型,提出一种含减载控制和虚拟惯量控制的直驱风电场等值建模方法。首先,建立包含减载控制和虚拟惯量控制的直驱风机并网系统模型;其次,依据适应性分析选取转速、减载系数、惯性系数和阻... 为建立准确的具有主动支撑能力的直驱风电场等值模型,提出一种含减载控制和虚拟惯量控制的直驱风电场等值建模方法。首先,建立包含减载控制和虚拟惯量控制的直驱风机并网系统模型;其次,依据适应性分析选取转速、减载系数、惯性系数和阻尼系数作为分群指标;然后,基于分群指标利用改进K-means算法对直驱风电场中的机组进行聚类分群,得到直驱风电场的等值模型;最后,利用实际算例在不同场景下进行仿真和计算,对等值建模方法的准确性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机 减载控制 虚拟惯量 等值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可控负荷灵敏度的DFIG并网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式抑制
16
作者 李生虎 方天扬 叶剑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41-2654,I0011,共15页
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并网加剧了低频振荡(low-frequency oscillations,LFO)。电力市场和智能用电设备,使得负荷可参与阻尼控制。此时危险模式阻尼比受负荷影响,增加特征灵敏度解析表达难度。现有恒阻... 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并网加剧了低频振荡(low-frequency oscillations,LFO)。电力市场和智能用电设备,使得负荷可参与阻尼控制。此时危险模式阻尼比受负荷影响,增加特征灵敏度解析表达难度。现有恒阻抗模型,不能反映综合负荷对小扰动稳定影响;异步电机模型精确,但参数辨识难度大,很难用于小扰动稳定分析。该文为避免潮流计算和稳定分析中负荷模型差异,采用ZIP负荷模型修正系统状态方程。以潮流解对负荷灵敏度为中间变量,提出危险模式阻尼比对负荷灵敏度的解析表达。引入准比例谐振控制(quasi-proportional resonance,qPR)调节负荷,相应修正阻尼比灵敏度,以改善阻尼控制的鲁棒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低频振荡 阻尼控制 ZIP负荷 准比例谐振控制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电厂集群电-碳联合优化建模及求解方法
17
作者 王磊 徐志龙 +3 位作者 杨晨宇 袁贵林 唐亮 王绪利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9-40,共12页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能源低碳转型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基于碳排放流理论提出一种计及动态碳排放因子的多虚拟电厂(VPP)电-碳联合优化运行方法,建立多VPP双层优化模型。首先,根据碳排放流理论,建立计及效益最优的上...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能源低碳转型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基于碳排放流理论提出一种计及动态碳排放因子的多虚拟电厂(VPP)电-碳联合优化运行方法,建立多VPP双层优化模型。首先,根据碳排放流理论,建立计及效益最优的上级电网经济调度上层模型,计算各VPP的电价和动态碳排放因子并进行下发;其次,考虑电-碳交易的耦合性,建立基于Nash谈判理论的多VPP低碳联合优化下层模型;然后,采用加速-自适应交替方向乘子法进行求解,得到各VPP的电能需求并反馈至上层,该方法在保护成员隐私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提升求解速度;最后,基于非对称议价方法,提出一种基于交互产品贡献度的电-碳收益分配方法,实现各VPP收益的合理分配。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降低VPP的运行成本和碳排放,在兼顾VPP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同时实现VPP收益的公平合理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动态碳排放因子 电-碳交易 加速-自适应交替方向乘子法 非对称Nash议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凸包理论的含风电电力系统负荷恢复方案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伊昆明 孙磊 +1 位作者 丁江 丁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7,共11页
大停电事故后,合理的负荷恢复策略对加快电力系统恢复、减少停电损失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标准交流潮流方程的非凸性导致负荷恢复模型求解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凸包理论的含风电电力系统负荷恢复方案优化方法。首先,简要介绍了凸包理... 大停电事故后,合理的负荷恢复策略对加快电力系统恢复、减少停电损失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标准交流潮流方程的非凸性导致负荷恢复模型求解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凸包理论的含风电电力系统负荷恢复方案优化方法。首先,简要介绍了凸包理论以及非线性函数的凸包构建方法。其次,针对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采用条件风险价值理论处理风电波动带来的风险,进而建立了直角坐标系下基于凸包理论的电力系统负荷恢复二阶锥优化模型,其中,交流潮流方程中的非线性项采用凸包表达。针对无法精确确定凸包参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迭代更新的参数优化方法,减少因凸包引入的松弛误差。所提出的模型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可采用商业求解器高效求解。最后,采用IEEE 39节点系统和改进的广东电力系统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风电 潮流 负荷恢复 凸包理论 直角坐标 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量测环境下计及时延融合的配电网区间状态估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诗伟 骆晨 +3 位作者 何叶 吴红斌 丁明 华玉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0-129,共10页
配电网运行的不确定性和量测误差的未知但有界性使得精准感知系统状态难以实现。为此,文中考虑多源量测环境提出了一种计及时延融合的配电网区间状态估计方法。首先,扩展微型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的量测范围,增加高精度量测冗余,提出多源量... 配电网运行的不确定性和量测误差的未知但有界性使得精准感知系统状态难以实现。为此,文中考虑多源量测环境提出了一种计及时延融合的配电网区间状态估计方法。首先,扩展微型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的量测范围,增加高精度量测冗余,提出多源量测数据融合策略实现量测数据在采样时刻上的同步。其次,基于区间数建立计及量测不确定性的区间状态估计模型,并线性化区间量测函数以降低模型复杂度。然后,提出结合区间约束传播的改进Krawczyk-Moore(KM)算法求解区间状态估计模型,采用改进的KM算子设定合理的初始解区间,引入区间约束传播缓解KM算法区间过度扩张的问题。基于IEEE 33节点和IEEE 118节点配电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保证区间完备性的同时有效降低了估计区间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多源量测数据 融合 区间状态估计 Krawczyk-Moore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虚拟阻抗功率解耦的构网型变流器暂态稳定分析及控制
20
作者 孟潇潇 王煜琛 +2 位作者 毛荀 解宝 邵冰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01-111,共11页
虚拟阻抗控制有助于改善构网型变流器因阻性线路引起的功率耦合问题,同时还能在电网发生故障时启动以起到限流作用。虚拟阻抗的引入深刻影响故障大扰动下构网型变流器的暂态同步稳定性,目前尚缺少针对上述影响的稳定量化分析方法。因此... 虚拟阻抗控制有助于改善构网型变流器因阻性线路引起的功率耦合问题,同时还能在电网发生故障时启动以起到限流作用。虚拟阻抗的引入深刻影响故障大扰动下构网型变流器的暂态同步稳定性,目前尚缺少针对上述影响的稳定量化分析方法。因此,文中首先建立构网型变流器并网系统考虑虚拟阻抗控制前后的经典三阶降阶动态模型。然后,结合拉萨尔不变性原理构建考虑虚拟阻抗功率解耦的改进能量函数。分析表明,改进能量函数能通过吸引域量化评估虚拟阻抗参数对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一种考虑虚拟阻抗功率解耦的构网型变流器暂态稳定优化控制策略,以提高其暂态同步稳定性。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优化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流器 暂态稳定 虚拟同步机 虚拟阻抗 功率耦合 能量函数 限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