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乙针灸联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梗死偏瘫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金华 袁帅 张传旭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3期78-81,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太乙针灸联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肌力、平衡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新郑华信民生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8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病历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 目的回顾性分析太乙针灸联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肌力、平衡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新郑华信民生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8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病历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mCIMT,联合组行太乙针灸联合mCIMT。对比两组疗效、肌力与平衡能力、踝背肌电图参数[胫前肌、腓肠肌积分肌电值(iEMG)]、功能性步行能力、10 m步行测试(10MWT)及生活质量。结果联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腓肠肌iEMG(52.60±6.37)μV/s低于对照组(47.91±7.26)μV/s,平衡、肌力评分与胫前肌iEMG分别为(35.16±5.72)分、(4.01±0.32)分、(37.62±6.11)μV/s,高于对照组的(29.63±6.14)分、(3.74±0.51)分、(40.51±5.90)μV/s(P<0.05);治疗后联合组功能性步行能力分级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步长、步速、步频分别为(0.61±0.13)m、(0.54±0.17)m/s、(76.13±6.39)步/min,高于对照组的(0.54±0.15)m、(0.47±0.12)m/s、(70.16±5.97)步/min,能量消耗指数(0.72±0.21)低于对照组(0.83±0.26),P<0.05;治疗后联合组生活质量评分(195.87±27.23)分高于对照组(168.99±24.71)分(P<0.05)。结论太乙针灸联合mCIMT治疗脑梗死偏瘫疗效确切,可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肌力、平衡与功能性步行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乙针灸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 脑梗死 偏瘫 平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督和胃针法针刺结合表情肌功能训练操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表面肌电图的影响
2
作者 李金华 袁帅 张传旭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4年第5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调督和胃针法针刺结合表情肌功能训练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面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9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46例... 目的:探讨调督和胃针法针刺结合表情肌功能训练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面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9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表情肌功能训练操治疗,研究组给予调督和胃针法针刺结合表情肌功能训练操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分级(H-B)评分、Sunnybrook面部分级系统(SFGS)评分、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I)评分[躯体功能(FDIp)、社会功能(FDIs)]、面动脉血流动力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VS)、阻力指数(RI)]、表面肌电图、氧化应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1.30%,高于对照组73.91%(P<0.05);研究组治疗2周、4周后H-B、SFGS、FDIp评分及PVS高于对照组,FDIs评分及RI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4周后M波波幅高于对照组,运动潜伏期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2周、4周后血清SOD、NO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调督和胃针法针刺结合表情肌功能训练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可促使面部功能恢复,改善面动脉血流动力学、表面肌电图,可能与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调督和胃针法针刺 表情肌功能训练操 血流动力学 表面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